張大千 幽居招隱患目疾,回八德園靜養,服藥療疾之余,仍揮筆題詩作畫,細筆改粗筆,力圖變法。為張群影印出版《石濤十二通景屏》作序。巴黎展出《秋海棠》,榮獲紐約“國際藝術協會”金獎,選為“當代世界第壹大畫家”。在聖保羅市舉辦畫展,威震巴西。
1959年 己亥 61歲
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首次舉辦“張大千先生國畫展”,主要展品為臨摹敦煌壁畫。作《故宮名畫讀書記》。赴法旅歐。法國國家博物館成立永久性“中國畫展覽”,以作品12幅參加開幕展。
1960年 庚子 62歲
在八德園作《六十二歲自畫像》寄贈港友高嶺梅。4月,遊臺灣橫貫公路。7月,應臺灣故宮博物院李霖燦之求,繪敦煌歷代佛手。9月應邀赴巴黎、布魯塞爾、雅典舉行巡回畫展。在巴黎為郭有守狂塗冊頁12幅。返八德園作《蜀楚勝跡》12幅,均為老年潑墨變法之濫觴。
1961年 辛醜 63歲
日內瓦畫展。赴日參加“郎靜山攝影展”。新作巨幅《荷花》在巴黎賽那奇博物館特展,紐約現代博物館購藏。聖保羅近作展。繼續創作《瀑布》,《羅浮飛雲頂曉日》等潑墨山水。
1962年 壬寅 64歲
赴巴黎,下榻郭有守家,作通景屏《青城山全圖》。赴東京,下榻偕樂園,作丈二匹巨幅《瑞士風景》。此二幅均為巨幅潑墨山水。夏,臺北歷史博物館再次舉辦張大千畫展,展出《四天下》泥金、潑墨巨幅山水新作。遊日本橫濱。香港大會堂落成,香港博物館主辦“張大千畫展”,為大會堂揭幕首展。《張大千畫譜》(高嶺梅編)在香港出版。12月,在八德園以潑彩法試作《觀泉圖》。
1963年 癸卯 65歲
“張大千畫展”在新加坡、吉隆坡、怡保、檳城展出。六屏巨幅通景《荷花》在紐約畫展中被美國《讀者文摘》以14萬美金高價收購。
1964年 甲辰 66歲
曼谷、科隆畫展。回臺北訪張學良,謁陽明山溥心畬、趙守鈺墓。以潑墨潑彩法作《幽谷圖》,自謂“這樣畫可因勢利導,取其自然,得其天趣”。
1965年 乙巳 67歲
倫敦畫展。作大潑墨山水《山園驟雨》、《秋山圖》。自謂“這主要是從唐代王洽、宋代米、梁楷的潑墨法發展出來。只是吸收了西洋畫的壹點兒明暗處理手法而已”。
1966年 丙午 68歲
聖保羅畫展。香港畫展。赴香港訪友。據門人林建同說,此次香港之行,甚有啟發,其後“作風大變,潑墨潑彩,大行其道”。
1967年 丁未 69歲
美國史丹福大學博物館,卡米爾萊克美術館先後舉辦張氏近作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近作展。為張群八十初度精心繪制四屏通景《蜀中四天下》圖,又為張目寒六十八壽辰繪制山水人物圖。是年潑彩作品甚多,有《朝暾》、《雨過嵐新》、《山雨欲來》。香港東方學會出版《張大千畫集》。
1968年 戊辰 70歲
紐約福蘭克加祿美術館、芝加哥毛裏美術館、波士頓亞爾伯——蘭敦美術館分別舉辦張大千畫展。在史丹福大學講演中國畫藝術。返臺,接受臺北《時報》記者謝家孝采訪月余,謝以口述體撰寫《張大千世界》,4月,由該報出版發行。四五月間為賀張群八十壽辰,積十日之功精心繪制《長江萬裏圖》,7月,臺北歷史博物館舉行“長江萬裏圖特展”。11月,以敦煌壁畫摹本62幅捐贈臺灣故宮博物館。
1969年 己酉 71歲
赴舊金山治眼疾 ,與旅美老友侯北人、張孟休等度春節。返八德園作《杏花春雨圖》贈侯北人;《潑彩青綠雪景》贈張孟休。黃君壁訪八德園。由巴西遷美國卡米爾城“可以居”。洛杉磯考威美術館展。紐約文化中心展。紐約聖約翰大學展,紐約福蘭克加祿美術館再展。波士頓亞爾伯——蘭敦美術館現展。
1970年 庚戌 72歲
目疾加重。結識臺灣京劇團演員李金棠、吳兆南、郭小莊、李東原,分別贈書畫。自訂《張大千鬻畫值例》。卡米爾萊克美術館再展。
1971年 辛亥 73歲
春節前,遷環蓽庵。旅美友人均以梅花慶賀喬遷之喜,有百本梅花之稱,故是歲作“詠梅詩”。香港大會堂近作展。
1972年 壬子 74歲
右眼失明,左眼白內障手術成功。美國洛杉磯安克魯畫廊展,被授予洛杉磯“榮譽市民”。美國舊金山砥昂博物館“張大千四十年回顧展”,展出1928-1970年間的代表作品54幅,撰《回顧展自序》。
1973年 癸醜 75歲
與旅美老友王天循***度元旦、春節。洛杉磯恩克倫美術館近作展。臺北歷史博物館收藏捐贈歷年創作108幅,頒贈紀念狀,並舉辦“張大千先生創作國畫回顧展”(即40年回顧展)。臺北歷史博物館出版《張大千畫集》。
1974年 甲寅 76歲
香港大會堂畫展,臺北歷史博物館與“日本民族協會”***同主持東京中央美術館“張大千畫展”。應美國舊金山版畫制作中心之約,創作了兩套石版畫,被提名為“馳名世界的張大千”和“張大千形象”。作根雕假山、八面觀音寄贈大陸篆刻家陳巨來。
1975年 乙卯 77歲
應葉公超之約,為其輯《葉遐庵先生書畫集》作序。以80幅精品參加臺北歷史博物館舉辦“中西名家畫展”。應約撰寫《畢加索晚期創作展序》。該館舉辦“張大千早期作品展”,又以60幅作品參加在漢城舉辦的當代畫展。
1976年 丙辰 78歲
舉家移居臺北。臺北歷史博物館舉辦“張大千先生歸國畫展”,臺灣教育部頒贈“藝壇宗師”匾額。臺灣電影界人士吳樹勛以退休金自費拍攝《張大千繪畫藝術》記錄影片。臺北歷史博物館出版《張大千選集》。
1977年 丁巳 79歲
歷時5年所編的《清湘老人書畫編年》在港出版。將老友陳巨來歷年為之所刻的印章,匯編成《安持精舍印譜》在日本出版,並為作序。臺中舉辦近作展。在外雙溪籌建“摩耶精舍”。《大風堂名跡》(四冊)在臺再版。
1978年 戊午 80歲
張大千 金勾蓮花高雄畫展。臺南畫展。漢城畫展。“摩耶精舍”落成,喜遷新居。出席亞太地區博物館會議,講演《論敦煌壁畫藝術》。作《明末四僧畫展序》,《大風堂名跡再版序言》。
1979年 己未 81歲
以40幅佳作參加香港中國文化協會舉辦的中國現代畫壇三傑作品展覽(三傑為張大千、溥心畬、黃君壁)。請友人、律師見證,預立遺囑。
1980年 庚申 82歲
春節期間,臺北歷史博物館舉辦“張大千書畫展”。3月,新加坡國立博物館舉辦《中國現代畫壇三傑作品展覽》。應旅日華人李海天、黃天才之約,擬作巨幅《廬山圖》(高1.8米,長10米)。臺北出版《張大千書畫集》壹二集出版。
四川出版《張大千畫輯》壹二三輯。
1981年 辛酉 83歲
2月,臺灣博物館舉辦“張大千近作展”。3月,應邀提供作品參加法國巴黎東方博物館舉辦的“中國國畫新趨勢展”。7月7月,在摩耶精舍開筆繪制《廬山圖》。
1982年 壬戌 84歲
元月,臺北舉行“傅抱石、徐悲鴻、張大千水墨彩色畫展”。香港集古齋舉辦“張大千畫展”。2月,“張善子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畫展”在臺展出。4月,《張大千書畫集》第三集出版。全力繪制《廬山圖》,勞累過度,兩次住進臺北榮民總醫院。
1983年 癸亥 85歲
元月,臺灣國立博物館舉辦“張大千書畫展”。同時舉辦尚未最後完成的《廬山圖》特展。趙無極赴臺探視。3月8日,《張大千書畫集》第四集出版,為大陸友人門生題贈畫集12冊。心臟病復發,醫治無效,於4月2日病逝。 每壹個畫家都有專精的地方,沒必要舍本逐末,就像齊白石畫蝦壹樣,沒什麽值得深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