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圖書館建築設計規範

圖書館建築設計規範

圖書館建築設計規範(JGJ 38-99)。0.0.1為適應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使圖書館建築設計滿足使用功能和安全衛生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規範。

1.0.2本規範適用於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科研圖書館和各類專業圖書館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建築設計。

1.0.3圖書館建築必須滿足文獻信息采集、加工、利用和安全防護的功能要求,為讀者和工作人員創造良好的環境和工作條件。

1.0.4圖書館建築設計應結合圖書館的性質、特點和發展趨勢,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適應現代服務的要求,力求外形美觀並與環境相協調。

1.0.5圖書館的建築設計除應符合本規範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強制性標準的規定。2條款2.0.1公共圖書館公共圖書館

各級圖書館,如省、市、自治區、市、地區、縣的圖書館,都有壹套完整的藏書、管理、流通的房間,為公眾服務,其特點是藏書學科廣泛,讀者多樣。

2.0.2大學圖書館學院圖書館

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的圖書館簡稱高校圖書館。

2.0.3科研圖書館研究機構圖書館

藏書高度專業化、信息敏感度高、開架管理、廣泛使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等先進服務的各類科研院所和研究所的圖書館,統稱為科研圖書館。

特殊圖書館

圖書館,如音樂圖書館、藝術圖書館、地質圖書館等。,專門收集某壹學科或某壹類文獻資料,為專業人士服務。

2.0.5普通閱覽室中的普通閱覽室

以書刊為讀者主要信息載體的閱覽室是圖書館中數量眾多的閱覽室。

2.0.6特殊閱覽室的特殊閱覽室

指“視聽室”、“微電影閱覽室”、“電子出版物閱覽室”。在這種閱覽室裏,讀者需要設備從載體上獲取信息。對建築設計有特殊要求。

2.0.7開架閱覽室中的開架書庫閱覽室

在同壹空間收集和閱讀書籍的閱覽室,允許讀者自己查閱書籍和資料。

文件文獻

壹切記錄知識和信息的載體,包括書刊和非書刊,統稱為文獻資料,是圖書館館藏信息載體的總稱。

非圖書資料

非印刷和非書籍材料。包括錄音帶、錄像帶、幻燈片、幻燈、電影拷貝、縮微膠卷、圖片、模型、智力玩具、機讀磁盤、磁帶、光盤等。

2.0.10基本書庫

圖書館主藏書區對整個圖書館的藏書起著總樞紐、總調度的作用,具有藏書多、知識面廣的特點。基本書庫的藏書範圍、種類和數量反映了壹個圖書館的性質、規模和服務能力,常被作為劃分圖書館規模的指標。

2.0.11輔助堆棧

采用閉架管理時,圖書館中為讀者服務的各種輔助書庫。如借閱處、閱覽室、資料室、研究室、分館等部門設置的書庫。其藏書具有現實性、參考性、針對性強、利用率高、發行量大等特點。

2.0.12特殊堆棧

收藏珍貴圖書、音像資料、電子出版物和其他重要文獻資料並對保存條件有特殊要求的倉庫。

2.0.13珍本書庫

收藏已被鑒定為國家或地方珍貴文獻,對安全防範措施和保存條件有特殊要求的庫房。主要收藏雕版印刷、手稿、拓片、書畫等古籍珍品,為特藏。

2.0.14磁帶庫磁帶底座

主要收藏錄像帶、錄音帶、機讀盤、磁帶、光盤的倉庫。其存放架和存放環境有特殊要求。

開放式堆棧

允許讀者在倉庫中查找信息並在附近閱讀的圖書館。這類圖書館除了正常的書架外,在光線充足的區域還設有少量的閱讀座位(隔間),供讀者使用。

2.0.16密集堆棧的緊湊堆棧

有密集書架的倉庫,用來收集文件和資料。這個倉庫的荷載可以根據實際荷載選擇,多設置在建築底層。

2.0.17緊湊型書架

為增加收藏而特別設計的書櫃。多個書架安裝在固定軌道上,緊密排列,無行距。利用電動或手動裝置,可以將任意兩個緊密相鄰的書架沿軌道分開,形成行距,方便提書。

2.0.18堆疊書架堆疊-系統書架

重疊組合而成的多層固定式鋼制書架。連著壹個上下的小鋼梯。上書架的荷載通過下書架柱傳遞到地板和地面。上層書架之間的橫向交通由書架層解決。

2.0.19書架層堆疊層

當在書庫中的兩個結構層之間使用堆疊書架或多層書架時,每個書架的層是分開的。因為這壹層壹般直接支撐在書架上,多為鋼板或鋼筋混凝土預制板,所以也叫甲板層或軟層,與書庫的結構層不同。

人行道過道

兩排書架之間的距離也叫書架通道。其寬度與開合框架的管理模式有關。

2.0.21堆垛提升和輸送設備在堆垛中提升

在書庫或密集的圖書館區域中,在上下兩層之間水平轉移圖書(和書單)的設備,以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轉移速度。它可以是手動、電動或機械傳動。

2.0.22收藏室記賬部

登記圖書館的文件和資料的移動並統計整個圖書館的收藏的專業部門。

2.0.23計算機信息檢索

計算機信息檢索是利用計算機系統的有效存儲和快速檢索能力發展起來的壹門計算機應用技術。它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從存儲的信息集中提取特定的信息,並具有插入、修改和刪除某些信息的能力。圖書或文獻檢索系統是二級信息檢索系統,信息量大,不經常修改。

信息處理室

滿足圖書館信息技術服務功能的房間。它包括信息顯示、攝取、轉換、傳輸、存儲、識別和處理等所有信息處理過程。3選址和總平面布置

3.1選址3.1.1選址應符合當地總體規劃和文化建築的網絡布局。

3.1.2博物館的選址應是位置適中、交通便利、環境幽靜、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有利的地點。

3.1.3博物館場地與易燃、易爆、噪聲、有害氣體、強電磁波幹擾等汙染源的距離應符合相關安全、衛生和環境保護標準的規定。

3.1.4庫要獨立建。與其他建築合建時,必須滿足圖書館的使用功能和環境要求,並設置單獨的人口區域。3.2總平面布置3.2.1總平面布置應功能分區明確,總體布局合理,各區之間聯系方便,互不幹擾,並預留發展用地。

3.2.2交通組織應做到人車分流,道路布置應方便人員進出、圖書運送、裝卸和消防疏散。並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方便殘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築設計規範》JGJ50的有關規定。

3.2.3設有兒童閱讀區的圖書館,該區域應有單獨的人口,室外應提供設施較好的兒童活動場地。

3.2.4圖書館室外環境不應超過40%,除非當地規劃部門有特殊規定。

3.2.5基地除在當地整體建設停車場或車庫外,還應配有供內部和外部使用的機動車停車場和自行車停放設施。

3.2.6根據展館的性質和位置進行綠化設計。綠化率不應低於30%。種植的樹種要根據城市氣候、土壤、能凈化空氣的條件來確定。綠化與建築物、構築物、道路、管線的距離應當符合有關規定。4建築設計

4.1壹般規定4.1.1圖書館的建築設計應根據圖書館的性質、規模和功能分別設置藏書室、借閱室、閱覽室、出納室、檢索室、公共辦公室、輔助用房和行政辦公室、業務和技術設備用房。

4.1.2圖書館的建築布局應與管理模式和服務手段相適應,合理安排采訪、收藏、借閱、閱覽之間的運行路線,使讀者、管理人員和書刊的運輸路線方便暢通,互不幹擾。

4.1.3圖書館各空間的柱網尺寸、高度、荷載的設計,在使用中應有較大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存儲和讀取空間的組合應采用統壹的柱網尺寸、統壹的高度和統壹的荷載。

4.1.4圖書館四樓以上有閱覽室時,宜設客梯或客貨兩用電梯。

4.1.5除特殊要求外,圖書館各類房間應采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外墻、外門窗、屋頂等圍護結構應區別使用。根據本規範第7.2.1條規定的溫濕度指標、當地室外氣象計算參數和暖通空調的具體條件,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合理的結構,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需要采暖時,圍護結構的傳熱阻力值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範》GB50176。

2當需要空調時,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GBJ19)執行。

無采暖空調時,圖書館外墻和屋頂的傳熱熱阻分別不應小於0.66 m2·k/w和0.90 m2·k/w。

4.1.6各類住宅的自然采光標準不應低於表4.1.6的規定。

4.1.7在平面設計中,各類房屋應按其噪聲級布置在不同的區域,其允許噪聲級不應大於表4.1.7的規定。

4.1.8電梯井和產生噪聲的設備用房不應與閱覽室相鄰。應采取消聲、隔聲和減振措施,以減少其對整個博物館區域的影響。

4.1.9建築設計應無障礙,並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方便殘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築設計規範》JGJ50的有關規定。

4.1.10建築設計應與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並根據建築條件提供建築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4.2藏書空間4.2.1圖書館的藏書空間可分為基本書庫、專用書庫、密集書庫、閱覽室四種形式,各圖書館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確定。

4.2.2基本書庫的結構形式和柱網尺寸應適合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所選書架的布置要求。框架結構的柱網應采用1.20米或1.25米的整數倍模數..

4.2.3各類圖書館藏書空間的設計和估算指標應符合本規範附錄A的規定。

4.2.4書庫的平面布局和書架布置應有利於自然采光和通風,縮短搬運圖書的距離;書庫內連續成排的書(報)架的最大數量應符合表4.2.4-1的規定,書(報)架之間以及書(報)架與外墻之間的各類通道的最小寬度應符合表4.2.4-2的規定。

4.2.5書架應垂直於窗戶外墻布置。當在書庫中使用豎條窗時,應保持主街道,並允許書架靠墻放置。連續貨架的數量應符合本規範第4.2.4條和表4.2.4-1的規定。書庫采用橫條窗時,當窗的寬度大於書架間臨街寬度時,書架不應靠墻,書(報)架與外墻之間應有通道,其尺寸應符合本規範表4.2.4-2的規定。

4.2.6稀有書庫應單獨設置。縮微品、音像、電子出版物等非書資料應按使用方式存放,這些文獻應收集保存在專門的館藏中。

4.2.7員工更衣室、清潔室和專用廁所可設在圖書館區,但不得設在圖書館內。

4.2.8書庫和閱覽室的凈高不應小於2.40米,當有梁或管道時,其底面的凈高不應小於2.30米;有堆垛書架的書庫的結構梁(或管道)底面凈高不應小於4.70米

4.2.9圖書館工作人員樓梯的凈寬不應小於0.80 m,坡度不應大於45度,並應采取防滑措施。螺旋式自動扶梯不應用於書庫。

4.2.10二層及以上書庫至少應有壹套書刊升降設備。四層以上不應少於兩套。除升降設備外,六層或六層以上的書庫應配備專用貨梯。堆房的提升設備應在每層都有壹個水平顯示裝置。

4.2.11安裝自動傳輸設備時,堆棧應滿足設備安裝的技術要求。

4.2.12書庫和閱覽區的地面應采用同壹標高。當沒有水平傳輸設備時,升降設備(書梯)應位於圖書收銀臺附近。設備豎井上的轉運孔下緣距圖書館建築和地面的高度不應大於0.90米

4.2.13堆垛荷載值的選擇應根據收集形式和具體使用要求的不同而定。4.3閱讀空間4.3.1各類圖書館應根據其性質、任務或不同讀者設置閱覽室。

4.3.2閱讀區應有充足的光線和均勻的照明,防止陽光直射。東西向開窗時,應采取有效的遮陽措施。

4.3.3閱讀區建築的寬、深、高應滿足家具設備合理布局的要求,並考慮開架管理的使用要求。

4.3.4閱覽區應根據工作需要在入口處附近設置管理(出納)臺和工作間,並配備復印機、計算機終端等信息服務、管理和處理設備。車間使用面積不應小於10m ',並應與管理(出納)臺相通。

4.3.5閱讀區不得有行人穿越,獨立使用的閱讀空間不得設在套房內。

4.3.6使用頻繁、開放時間長的閱覽室應布置在大堂附近。

4.3.7閱讀桌椅的最小間距尺寸應符合表4.3.7的規定。

4.3.8善本閱覽室和善本書庫應相鄰布置。閱讀與庫房之間應有緩沖區,並設隔斷門。

4.3.9地圖閱覽室應能容納大的閱讀桌和繪圖桌,並有完整的大墻和懸掛大地圖的設施。

4.3.10縮微膠片閱讀機集中管理時,應設置專門的縮微膠片閱覽室。室內家具設施和照明環境應滿足微縮膠片閱覽的要求,微縮膠片閱覽室應與微縮膠片(膠卷)專用庫相連接。微型閱讀器分布時,應設置專用閱讀桌椅,每個座位的使用面積不應小於2.30m2。

4.3.11集體和個人使用的視聽資料室應是壹個獨立的區域,便於個人使用和管理,不幹擾其他閱覽室。

4.3.12視聽室應由視聽室、控制室和車間組成。視聽室的座位數應根據使用要求確定。每個座位的占用面積不應小於1.50m2,當音頻和視頻功能分開布置時,應采取隔離措施,防止音頻和視頻相互幹擾。

4.3.13電子出版物閱覽室應靠近計算機中心,並與電子出版物圖書館相通。

4.3.14古籍、地圖、縮微品、音像資料和電子出版物閱覽室的外窗應有遮陽設施。

4.3.15兒童閱覽室應與成人閱讀區分開,有單獨的人群和兒童活動場地。

4.3.16盲人閱覽室應設在圖書館底層,交通方便,並與盲文書庫相連。盲人書桌應該是易於使用的聽力設備。

4.3.17各閱讀區的老年和殘疾讀者專用閱讀座位應與管理(收銀)臺相鄰設置。

4.3.18各閱覽空間占用面積的設計計算指標應符合附錄b中的規定4.4目錄檢索和收銀空間4.4.1目錄檢索由卡片目錄、圖書目錄和計算機終端目錄三部分組成。各部分的比例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4.4.2目錄檢索空間應靠近讀者群,並與收銀空間相鄰。當與收銀臺在同壹空間時,應有明確的功能分區。

4.4.3目錄檢索空間中目錄櫃的排列尺寸不應小於表4.4.3的規定。如果利用大堂、交通大廳或走廊設置查號櫃,查號區域應避開人流主要路線。

4.4.4目錄櫃的組合高度:成人用戶不大於1.50米,兒童用戶不大於1.30米.

4.4.5目錄檢索空間采用計算機檢索時,每臺微機占用的使用面積按2.00m2計算,計算機檢索平臺的高度宜為0.78~0.80m

4.4.6目錄櫃在目錄檢索空間中所占的面積可根據本規範附錄C中所列的公式計算。

4.4.7中央(總)出納臺應與基本書庫相鄰。收銀臺與基本書庫間的通道不應有臺階;當高差不可避免時,應采用坡度不大於1: 8的坡道。收銀臺通向倉庫的門的凈寬度不應小於1.40m,且不應設置門檻。門外的範圍應平坦且無障礙物。平防火門應朝向收銀臺打開。

4.4.8收銀空間應符合下列要求:

1收銀臺工作人員所占工作面積每崗不應小於6.00m2,無水平傳輸設備時工作區深度不應小於4.00m;當有水平傳輸設備時,應滿足設備安裝的技術要求。2.收銀臺外讀者的活動區域,根據收銀臺內各崗位的比例確定。

按面積1.20倍計算,不應小於18.00 m2;;收銀臺前應留有寬度不小於3.00米的讀者活動區。

3出納臺的寬度不應小於0.60m,出納臺的長度按平均每崗1.50m計算。收銀臺具有咨詢、監控等多種服務功能時,長度應按工作總數計算。收銀臺高度:外高應為1.10 ~ 1.20m;內側的高度要適合收銀員的工作。

  • 上一篇:主人公是法蘭克和維的電影
  • 下一篇:聽力筆記:妳的產品是工具、玩具還是道具?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