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玉米、紅薯、土豆等耐旱作物在明朝萬歷年間就進入了中國。這些耐旱作物從萬歷年間到明末經歷了幾十年。明朝朝廷為什麽不把它們推廣到全國,解決幹旱饑荒的問題?玉米和紅薯成就了康幹後來的繁榮。為什麽救不了以前的明朝?
事實上,根據地方誌的記載,在明朝萬歷年間和天啟年間,陜西、河南、南芝、山東、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地的各部廳都廣泛種植玉米和紅薯。生活在隆慶的徐渭甚至高呼土豆“像芋頭壹樣,但這是又窮又松又甜的”。
郭沫若主編的《中國歷史手稿圖集》第二卷收錄了各省種植紅薯的時間:雲南1576、廣東1580、福建1593、浙江江蘇1608、四川1733、廣西、江西。山東1742,河南1743,湖南陜西1746,河北1748,貴州1752,山西1758。
《中國歷史手稿地圖集》還包括了中國種植玉米的時間:廣西1531年,河南1543年,江蘇1559年,甘肅1560年,雲南1563年,浙江15年。山東1590,陜西1597,河北1622,山西1672,江西1673,湖北1669,遼東1682,湖南65438。
嘉靖三十四年(1555)在《公縣誌》中稱為“玉麥”,嘉靖三十九年在《平涼府誌》中稱為“番麥”。最早被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稱為“玉米”。
在明代萬歷年間的小說《金瓶梅》中提到了“玉米粉鵝油蒸餅”的方法:將玉米粉和小麥粉混合均勻,做好池子,倒入融化的鵝油,然後放入水中煮沸,趁熱攪拌,用手搓成塊備用。將揉好的面團分成五份,每份搟薄,抹上鵝油,撒上椒鹽面,搟成條狀壓薄,照常使用。將揉好的椒鹽坯放入籠中蒸20分鐘,取出放涼,切成兩指寬的條狀,放在桌上。
《金瓶梅》中有如此精美的做法,可見當時玉米的各種吃法為北方人所熟知。
因此,玉米和甘薯從明朝中期開始傳入中國。
明末,許多有識之士大力推廣這兩種高產作物的種植。如徐光啟總結推廣紅薯種植的“紅薯十三勝”:“壹畝有幾十石,壹為也;色白味甜,尤其是各種土中?女人?也;利人與山藥同心,三也;遍地鋪開,割莖栽種,今年壹莖,來年百畝,四也;枝葉附地,隨節而根。風雨不能損,五也;可為稻谷,兇歲不可為禍,六也;能以實相充,七也;能釀酒,八也;長時間收集面包屑,紡成餅餌,不如用蜂蜜。生熟都可以吃,十個也有;少地多利,易灌溉,十壹也;春夏種植,初冬所得,枝葉極豐,草不可得,但其間必掘土,不可用鋤頭,以耕為好,十二也;紮根於土壤深處,幼苗枯竭,依然可以復活。蝗蟲無可奈何,十三也。
"。
雖然玉米和紅薯最晚在隆慶和萬歷年間進入中國,但它們未能在崇禎災難中拯救大明。主要是這兩種作物的口感不如大米和面粉。相信很多七八十年代之前的朋友都吃過玉米米飯。在中國經濟落後的年代,很多地區只能吃玉米米飯。這種食物雖然很耐餓,但味道太差,難以下咽,除非被逼無奈,很少有人吃。紅薯食用後出現脹氣、泛酸等不良反應。所以老百姓對種植玉米、紅薯等高產作物的熱情不高。
崇禎年間,世界進入小冰期,之後來不及在全國推廣種植玉米和紅薯,尤其是最嚴重的陜西地區。
根據中央氣象局《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和《東北地區近五百年旱澇史料》中收集的氣象記錄,崇禎年間的旱災始於1627年(天啟七年)的陜北,1633年(崇禎三年)擴大到陜西、河南全境。
到1641年(崇禎十四年),旱災席卷了明朝15省中的12省(北京和廣東這13省),只有廣東、福建和雲南沒有旱災記錄。從情況來看,此時北方各省旱情已持續十余年,陜西特大幹旱已持續近十五年。這些地方大量饑民淪為難民或加入叛軍,清軍壹直在侵占領土。明朝中央政府即使有心,也不再有條件在這些受災省份推廣紅薯和玉米的種植。
康熙的“永不加稅養人”政策和雍正的“分田種地”政策是清中葉人口爆炸的根本原因。人口的增加導致糧食壓力的增加。此外,大面積良田種植了商品價值較高的煙草、棉花等作物,如後來引進的紅薯、玉米、馬鈴薯等,擴大了這些高產作物的種植規模。但是在種植的推廣上,還是需要法院的介入和幹預。以紅薯為例。雖然是在乾隆八年傳入河南,但皇帝還是需要在乾隆五十年親自告訴河南官員推廣種植。
(乾隆五十年六月,庚寅等告知軍機大臣。:“福建省當地出產壹種紅薯,可以食用,民間品種很多。由於近年來河南省屢遭旱災的紅薯可以食用,耐旱,如果用來播種河南省,幫助百姓食用,也是為饑荒做準備的方法之壹。聽說軍隊會帶很多排紅薯藤,開導怎麽種,怎麽澆水。壹起由驛站迅速送到畢院,叫百姓依法種植。
與玉米、紅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占城大米在中國的推廣歷程。當宋真宗派遣使節到詹城時,他在福建種植了30種水稻(有些研究者認為詹城水稻可能更早進入中國,甚至在宋朝建立之前)。因為耐旱,大中祥符在五年內又取了三萬石稻種,種在江淮和浙江兩省。當時我國的晚稻(如紅蓮稻)從播種到成熟需要150天,籽粒肥香;占城大米只需要100天(後來縮短為60天)就能成熟,但單產量低,口感不好。屬於劣質大米,只供農民食用,或用作軍糧、馬飼料。
然而,付正(供應大米)仍然收集宋代的晚稻和粳稻。宋代官稻(和地主租稻)只收晚稻和粳稻的另壹個原因是占城稻不耐儲藏,容易腐爛變質。
歐洲的土豆情況和中國的占城大米、紅薯、玉米差不多。16世紀下半葉被西班牙人帶回歐洲,傳播開來,但在接下來的壹個半世紀裏,歐洲對土豆的消費量並不是很大。直到18世紀初,由於工業革命、醫療技術的提高和經濟的健康發展,歐洲人口膨脹,馬鈴薯才成為壹種重要的糧食作物。
可見,在選種育種技術相對落後的古代,糧食作物的“產量高”和“口感好”這兩個特性就像是蹺蹺板的兩端,很難兼顧。過去小農經濟時代,農民種田自給自足。在正常年份,農民肯定會優先種植口感更好、產量更低的糧食作物,而這類糧食在交租和市場銷售時也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