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二十四節氣有哪些及其特點?

二十四節氣有哪些及其特點?

天空中有四個季節,春夏秋冬。春暖春種,夏熱夏長,秋涼秋收,冬冬藏。再細分,有24個節氣。二十四節氣各有特點,了解和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特點和變化規律,對飲食養生具有重要意義。

1.24節氣簡單介紹壹下。二十四節氣代表了壹年中天文、季節、氣候的變化,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獨特創造。

地球每365天在5: 48: 46繞太陽旋轉壹周,每24小時自轉壹周。由於地球自轉的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並不相同,而是保持壹定的傾角,所以陽光直射地球的位置壹年四季都不壹樣。在北半球,太陽直射北緯23.5度時,天文學上稱為夏季至日;當太陽直射南緯23.5度時,稱為冬季至日;夏季的至日和冬季的至日意味著它已經到了夏季和冬季的中間。壹年有兩次太陽直射赤道的時候,是春分和秋分,在春秋的中間。白天和夜晚壹樣長。

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長夏、夏季至日、立秋、秋分、立冬、冬季至日。其中,立春、長夏、立秋和立冬被稱為“李思”,意味著四季的開始。

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有五個:小暑、大暑、暑、小寒、大寒。

反映天氣現象的節氣有七個:雨、谷雨、白露、寒露、初霜、小雪、大雪。反映物候現象的節氣有四個:驚蟄、清明、小滿、芒種。

二十四節氣的劃定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和氣候科學的偉大成就。兩千多年來,它不僅在安排和指導農業生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養生方面也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2.春季六節氣的氣候特征“春季,從立春之日到長夏之日,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六個節氣。在春天的六個節氣中,寒冷逐漸退去,春風變暖,植被發芽,萬物復蘇,萬物復蘇,生機勃勃。

(1)立春,立春是每年公歷2月4日左右。自秦朝以來,立春壹直是中國春天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學上分出來的,但在自然界和人們的心目中,它是溫暖而芬芳的;春天是生長,是耕耘,是播種。

在氣候學上,春季是指平均氣溫在10℃至22℃的時期。說到立春,人們明顯感覺到白天變長了,太陽變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量往往處於壹年的轉折點,有上升或增加的趨勢。雖然已經立春,但大部分地區仍會有霜凍。再過幾年,就會出現“雪來不及春,所以在樹間飛”的景象。這些氣候特征應該在衛生保健中加以考慮。

春天人們經常尋找的信息在哪裏?柳條上伸出的嫩芽“比黃金還軟,比絲綢還軟”;土壤中那顆渴望的小草,等待著“它們在春風中又長高了”;為了身心健康,擺脫病痛,延年益壽的人們,正在創造生命的春天。

(2)雨水落在每年陽歷的2月19或20日。雨節氣的意思是,開始下雨,雨量逐漸增大。在二十四節氣的發源地黃河流域,下雨前天氣寒冷,卻下著雪,下著令人不快的雨。

雨後氣溫壹般能回升到0℃以上,雪少雨多。但仍有寒潮入侵的可能,會造成強降溫和暴雪,對健康危害很大。這些都要特別註意預防。

時光飛逝,季節提醒著人們。“壹年之計在於春”。人們應該在這個季節讓生活更有活力。

(3)農歷三月五日或六日。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蘇醒,是指春雷的突然移動,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此時氣溫迅速回升,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逐漸出現春雷。

驚蟄時節,春光明媚,萬象更新,生機勃勃。通過細致的觀察和物候知識的積累,將有助於根據人們的需求安排保健活動。

(4)春分在每年陽歷的3月20日或21日。“春分,陰陽半也。所以日夜忽冷忽熱。”壹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農歷書上記載:“鬥指春分,約為星期日,南北半球晝夜平分。正值春分,故名春分。”

春分也是春季90天的中點,南北半球晝夜相等。從這壹天開始,太陽的直射位置逐漸北移,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也隨之變化。北半球白天長,夜晚短,但南半球正好相反。春分到來,降雨量明顯增加,全國平均地面溫度穩定在10℃以上,這是氣候學定義的春季溫度。春分節氣過後,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曾對春分有過精彩的描述:

南園春過半,風和馬嘶的氣息,青梅似豌豆柳,蝴蝶飛舞。

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春分和節氣都是春天的好時候,蘭花在中國臺灣省盛開。

(5)清明清明在每年陽歷的4月4日或5日。清明是代表物候的節氣,意思是天氣晴朗,草木茂盛。清明節有登高、寒食、掃墓等民俗。

俗話說“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天氣晴朗時,氣候溫暖,春意濃濃。但清明節前後,冷空氣仍不時入侵,需防範開春後強降溫天氣對健康的危害。

(6)谷雨,谷雨,每年公歷4月20日或21日。谷雨,意為“雨生百谷”,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壹個節氣。

俗話說“清明雪歇,谷雨霜歇”,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2℃以上。谷雨過後,氣溫回升較快,從那天開始,降雨量開始增加。充沛的降雨使新栽的秧苗和新作物得到了灌溉和滋潤,谷物長勢良好。

谷雨節氣過後,雨量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增大。這時,我們就不能離開自然環境變化在促進養生中的軌跡,通過人體內部調節,使內環境(體內生理變化)適應外界環境(外部自然環境)的變化,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夏季六節氣的氣候特征。從長夏之日到立秋之日,夏季包括長夏、小滿、忙中、夏至日、小暑和大暑六個節氣。是壹年中陽氣最高的季節,氣候炎熱,生機勃勃。

(1)長夏,長夏是每年公歷5月5日或6日。長夏有兩層意思,壹是立夏,二是萬物至此長大。“夏”的本義是“大”。但是全國各地的冷暖天氣不壹樣,入夏的時間其實是不壹致的。長夏,酷暑來臨,氣溫上升,雷雨增多,動植物進入旺季。

(2)小滿小滿在每年陽歷的5月21或22日。小滿是指小麥等夏季作物乳汁充盈,種子飽滿。此時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溫度適宜,有利於植物生長。江南地區平均氣溫22℃左右,最高可達35℃。

(3)芒果種植在每年的陽歷6月5日或6日。芒籽是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的象征,是反映農業物候的節氣。中國中部的長江中下遊地區,降雨量增加,氣溫升高,空氣往往潮濕,天氣極其悶熱,各種東西都容易發黴,所以又叫黴雨季節。

④夏季至日是在每年公歷6月21或22日。夏季的至日,陽光直射北回歸線,這是北半球壹年中白晝最長的壹天。從這壹天起,炎熱的夏天萬物生長最旺盛。

(5)淺夏樹木成蔭,是淺夏。它落在每年陽歷的7月7日或8日。

此時天氣雖然炎熱,但還沒有到極點。小暑是全年降水最多的節氣,會有暴雨、雷電、冰雹。

(6)總局的夏季是每年陽歷的7月23日或7月24日。“暑”是熱的意思,表示是壹年中最熱的節氣。此時,二伏前後,長江流域很多地方經常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讓人酷熱難耐。然而,悶熱的夏季正是茉莉花和荷花盛開的季節。天氣越熱,香味越濃,給人幹凈香的享受。高貴的荷花,不畏驕陽驟雨,晨開暮聚,詩人贊之為“映日荷花別樣色”。生機勃勃的仲夏孕育著豐收。

4.秋季六節氣的氣候特征。秋季從立秋之日持續到立冬之日,包括立秋、初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六個節氣。秋季六節氣陽光明媚,氣溫逐漸下降。碩果累累,萬物成熟,氣候幹燥,進入了由熱到冷的過渡階段。

(1)立秋,立秋是每年公歷8月7日或8日。立秋,預示著秋天的到來,這是壹個寒冷的季節。從這壹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

有句諺語說,“秋初天涼”,也就是說,秋天的開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然而,由於中國幅員遼闊,緯度和海拔不同,實際上不可能同時進入立秋的涼爽秋季。

從氣候特征來看,立秋被稱為“秋老虎”,因為仲夏的余溫和秋天的烈日,尤其是在立秋前後,許多地區仍然處於炎熱的天氣。氣象資料顯示,這種炎熱的氣候往往會持續到9月中下旬,天氣才能真正降溫。

(2)盛夏在每年陽歷的8月23日或8月24日。處於酷暑,是酷暑結束的季節。“身在酷暑”就是躲起來,結束。顧名思義,處於酷暑之中,預示著酷暑即將結束。此時,三伏天已過或告壹段落,全國各地都有諺語,預示著暑氣漸消。但是秋天的天氣並不是真的涼爽,陽光明媚的午後熱度絲毫不亞於夏天和夏天,也就是“秋老虎毒如猛虎”的說法。這也提醒了人們,秋天還是會有炎熱的天氣,也算是夏天的壹種回歸吧。

夏季的節氣處於由熱到涼的交替期,自然界的陽氣從宣泄中趨於收斂,人體陰陽的盛衰也隨之變化。這時候日常作息也要做相應的調整。

(3)白露白露是每年公歷的9月7日或8日。千禧年是典型的秋季節氣,也是真正涼爽季節的開始。從這壹天開始,天氣變冷了,空氣中的水汽常常在每晚凝結成樹上和花上的白露,鳥兒們也開始準備過冬了。兩者都是千年節氣,在我國不同地區,它們的風光也不壹樣。北方水汽凝結,南方部分地區依然繁花似錦。曾有“千年壹過,桂花香”之說。

(4)每年公歷9月23日或9月24日為秋分。秋分那天,進入了涼爽的秋天。“壹場秋雨壹場寒”。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導致反復降雨,氣溫壹再下降。大雁、燕子等候鳥開始成群結隊地從逐漸寒冷的北方飛往南方。

(5)寒露寒露在每年公歷10年的10月8日或9日。寒露季節已經寒冷,會凝結成霜。此時氣溫更低,氣候逐漸由涼轉冷,早晚溫差更明顯。

(6)初霜,初霜,在公歷65438+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初霜有天氣變冷,霜降開始的意思。

此時氣候已經逐漸變冷,晚上有霜凍,早上很冷。霜凍開始出現。天上溫差很大,冷空氣經常入侵,導致氣溫驟降。

5.冬季六節氣的氣候特征。冬季從立冬之日持續到立春之日,包括六個節氣:立冬、小雪、大雪、冬季至日、小寒、嚴寒。冬季六節氣,氣候寒冷,草木雕零,冬蟲夏草蟄,萬物隱匿,大自然充滿了寒冷和冰凍之意。

(1)立冬,立冬,每年公歷10月7日或8日。“立,始,冬,終,萬物收”,意思是冬天從此開始。在立冬的那壹天,水開始結冰,地面也開始結冰。

(2)小雪小雪在陽歷165438+每年的10月22日或23日。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當時天陰,寒不深,雪不大,故取名小雪。此時黃河以北地區已經到了北風吹、雪花飄的蒙東。此時,我國北方地區將出現初雪。雖然雪量有限,但還是提醒我們,現在是禦寒保暖的季節。小雪節氣前後,天氣往往寒冷陰沈。

(3)每年公歷2月7日或8日下大雪。“大者也盛,雪至此也盛”,說明降雪量開始加大了。大雪的節氣往往在12月7日左右到來。此時,我國黃河流域漸有積雪,而北方則呈現萬裏雪飄的迷人景觀。人們期待在大雪節氣中看到“瑞雪豐年”的吉兆,可見大雪節氣的到來預示著來年的吉祥。

(4)冬季至日冬季的至日是公歷65438+2月265438的20日或22日。冬季至日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天的至日是壹年中白晝最短的壹天,陽光幾乎直接照射在南回歸線上。冬季至日過後,隨著太陽直射向北移動,白天逐漸變長。俗話說:吃了冬天的至日大餐後,壹天變得更長了。

從這天到立春的45天裏,陽氣漸升,陰氣漸降。

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從冬季至日數九,每九天為壹節,* * *分為9981天。有壹首民謠:“九九九九不射,九九四九走冰面,九九六九沿河觀柳,九九開河,九九吞燕,九九加九九,處處耕牛。”這首歌謠生動地反映了不同時期的季節變化,也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三九是最冷的壹天,地面積熱最少,所以也有“三九寒”的說法。在中國長江流域,有“雖冷,臘梅獨競美”的迷人景觀。

(5)小寒在公歷10月5日或6日。冷就是冷,意味著冬天的寒冷已經開始了。民間有句諺語:“壹小寒壹大寒,成冷團。”微寒表示寒冷的程度。從字面上看,大寒比小寒更可怕,但在氣象記錄中,小寒比大寒更冷,可以說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壹個節氣。經常有“三九寒”的說法,而這個“三九”正好在小寒節氣之內。之所以叫小寒而不是大寒,是因為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說:“月初寒猶小...但大在半月”,按照當時的情況只延續到了今天。

(6)大寒發生在每年陽歷1的20日或20日。大寒是壹年中的最後壹個節氣,也是壹年中的寒冷期。這個節氣,氣候比較幹燥,降水稀少,經常有寒潮大風天氣。

  • 上一篇:請看這張圖表。
  • 下一篇:2022女神節商場活動策劃方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