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拂曉,德軍出動大量飛機連續轟炸波蘭重要軍事目標。地面部隊從西、南、北全面進攻,數千門大炮轟擊邊境。
這場戰爭是人類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機械化攻擊。在這場戰役中,德國裝甲兵的創始人、閃電戰之父古德裏安成功實踐了他的裝甲兵戰鬥和閃電戰理論,率領第19裝甲兵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現代戰爭手段的重要性在這場戰爭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戰馬的血肉與坦克的鋼鐵身軀的碰撞,是落後與先進、愚昧與文明的不平衡碰撞。在德軍的強力進攻下,波蘭軍隊很快被擊潰。9月28日,波蘭首都華沙1.2萬守軍投降。65438年10月6日,波蘭軍隊全軍覆沒,德波戰爭結束。壹個3400萬人口,1多萬軍隊的國家,僅僅壹個多月就被毀滅了。隨後,英法等國對德國宣戰,正式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
2、血灑長空——英國空戰
不列顛之戰是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對英國發動的大規模空戰。這場戰爭也是二戰中規模最大的空戰。除了英國和德國,新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愛爾蘭、牙買加、斯裏蘭卡等國的空勤人員也加入了英軍。許多被納粹德國占領的國家,包括波蘭、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等撤到英國的空軍,也加入了保衛大不列顛的行列;當時中立的美國也有誌願者組成“雄鷹中隊”與英國並肩作戰。屬於軸心國的意大利派出“空軍軍團”與德國空軍作戰。
在丘吉爾的領導下,英國人民沒有被法西斯的強勢進攻嚇倒,軍民齊心協力。最終,戰爭以德國在19410 10 12上戰敗而告終。由於損失了太多的戰鬥機和飛行員,無法取得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也無法通過空襲的方式瓦解英軍的地面和海軍力量。德國不得不放棄入侵英國的作戰計劃,轉而制定入侵蘇聯的作戰計劃。
英國保衛戰的勝利鼓舞了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特別是使法國戰敗投降後對歐戰持“中立”態度的美國政府明確站在英國壹邊,促進了英美同盟的建立,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3、千裏攻——基輔大營。
8月20日,1941,德軍到達第聶伯河。此時德國中部集團軍群與南部集團軍群的距離為550公裏。如果兩個集團軍群由壹條直線連接,那麽這條直線的中心距離後方大約500公裏。也就是說,德軍的進攻區域類似於七個等邊三角形,蘇軍西南方面軍的主力就在這些三角形之間。8月21日,希特勒發布第35號指令,命令德軍殲滅蘇聯西南方面軍,隨後占領克裏米亞和頓涅茨克盆地的工業基地,切斷對高加索地區的石油供應。
基輔圍剿戰役是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壹次。戰役歷時兩個半多月,在戰線300多公裏、縱深約600公裏的大片領土上進行。蘇軍損失約70萬人,被俘66.5萬人,德軍擊毀或繳獲坦克884輛,火炮3718門,車輛3500輛,戰果輝煌。
從另壹個角度看,蘇軍西南方面軍曠日持久的頑強戰鬥,對打破德軍“閃電戰”計劃起到了重要的積極作用。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用龐大的兵力攻擊蘇聯西南方面軍的側翼,延緩了德軍在主攻方向,也就是莫斯科的進攻。蘇軍統帥部贏得了時間,在莫斯科方向集結了足夠的戰略儲備,對莫斯科戰役的勝利完成具有決定性意義。
4.狼在黎明行走-偷襲珍珠港
早在1939年,日本就擬定了兩個作戰方位,他們稱之為“南下”和“北上”。日本起初重視蘇聯豐富的戰爭資源,擬定了入侵蘇聯,占領西伯利亞的計劃。1939年5月至9月,按計劃向中蒙邊境海拉爾以南的諾門罕地區的蘇蒙聯軍發起了大規模的試探性戰略進攻。雙方動用了數十萬精銳部隊和先進軍事裝備,在雜草叢生、沙丘起伏的荒地上激戰了四個多月。日方因為落後的軍事思想和戰術,遭受了日俄戰爭以來第壹次最慘重的失敗。在北方慘敗後,日軍占領西伯利亞的夢想破滅,轉而打算掉頭南下奪取更多的戰爭資源(石油),以便日後吞並亞洲乃至世界的後續資源。日本想南下,但當時東南亞有英、荷、美殖民地,日本向東南亞的擴張引起了這壹地區殖民帝國尤其是美國的不滿。為了給日本人壹點警告,美國凍結了對日貿易,其中高辛烷值石油最為重要。沒有石油,日本的戰爭機器就無法運轉,侵略也無法持續。為了保證侵略戰爭能夠繼續,日本人決定孤註壹擲。
19411 2月7日淩晨,精心策劃的日本海軍實施了偷襲,轟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國軍艦和軍事目標。350多架日本飛機對珍珠港海軍基地進行了兩波攻擊,向美國戰列艦和巡洋艦投擲了穿甲彈和魚雷。
5、近距離作戰——斯大林格勒戰役
斯大林格勒,又稱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中納粹德國爭奪蘇聯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戰役,從1942年6月28日持續到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東線的轉折點。那是近代史上最血腥的壹場戰役,雙方傷亡超過200萬,其中蘇聯損失超過112萬,軸心國損失超過15萬。這場戰役涉及的人數也比歷史上任何壹場戰役都多。斯大林格勒是希特勒指定要“從地球上抹去”的城市。由於蘇軍軍民的拼死抵抗,法西斯德國遭受了戰後最嚴重的戰略失敗,不僅結束了1941以來德軍南部集群的進攻局面,也直接造成了蘇德整體實力對比的根本變化。從世界範圍來看,斯大林格勒戰役與同時發生的瓜達爾卡納爾戰役、阿拉曼戰役壹起,構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戰爭偉大轉折的標誌性事件。
6.航空母艦號角-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壹次重要戰役。這是壹場航母戰鬥群與航母戰鬥群之間的戰爭。也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1942年6月4日發射,美國海軍不僅成功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進攻,還獲得了太平洋戰區的戰略主動權,從而成為二戰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自194112.07日本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在3個多月的時間裏,它占領了東部的威克島和馬紹爾群島,西部的馬來半島、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南部的俾斯麥群島,幾乎完全控制了整個西太平洋。
雖然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但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因為出海參加軍事演習而幸免於難。羅斯福總統決定讓切斯特·尼米茲接替基梅爾擔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他對尼米茲說:“去珍珠港收拾殘局,呆在那裏直到戰爭勝利。”瀕臨死亡的尼米茲很快組織了壹支只有四艘航空母艦及其護航艦的艦隊。這支艦隊襲擊了太平洋中部島嶼上的日本海軍,然後執行了壹項令人震驚的作戰計劃——轟炸東京。
雖然這次空襲給日本造成的物質損失可以忽略不計,但自大的日本人的自尊心是不可估量的。日本海軍將軍山本五十六決定進軍中途島,摧毀美國航母艦隊。
為此,他決定把位於夏威夷群島東北部的美國重要航空基地中途島作為日軍下壹個作戰基地。
中途島戰役,美軍僅損失壹艘航母,1驅逐艦,147飛機,而日本損失了4艘航母,1巡洋艦,330架飛機,數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數千名船員。日本海軍從此走向末路。為了掩蓋他們的慘敗,日本電臺在6月10日連續播放了壹首響亮的海軍軍歌,宣稱日本已經“成為太平洋上最強大的國家”。。當艦隊的戰敗士兵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駐地時,東京也舉行了燈籠遊行慶祝勝利。
7、火海拉鋸戰——瓜島之戰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或簡稱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是二戰太平洋戰區1942年8月7日至1943年2月9日期間,盟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及周邊島嶼進行的戰鬥。這是盟軍保護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之間運輸路線的戰略計劃的壹部分,也是盟軍在太平洋反攻的開始。
戰役從美軍的壹場小規模登陸戰開始,隨後日軍為了奪回島嶼而增兵,展開了史無前例的海陸空戰役,演變成了日本與盟軍的決戰。經過半年多的鬥爭,雙方損失了大量的軍艦和飛機,日本的傷亡遠遠超過美軍。最終,日本因為無力進行消耗作戰,選擇了撤軍。最終美軍完全占領了瓜達爾卡納爾島,然後奪取了所羅門群島,最後是整個南太平洋地區的制海權,於是美軍開始了戰略反攻。
瓜島之戰是日本繼中途島之戰後的又壹次戰敗,也是日本從戰略優勢走向劣勢的轉折點。從世界範圍來看,1942年底盟軍在瓜島的反攻和勝利,與同期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和阿拉曼戰役壹起,成為盟軍戰略反攻階段的開始。
8、裝甲戰鬥——庫爾斯克會戰
庫爾斯克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坦克戰。同時,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壹次對彼此的戰鬥。在庫爾斯克爆發的這場戰役中,納粹德軍和蘇聯紅軍出動了近8000輛坦克。雙方共投入士兵約280萬人,空軍參演飛機超過5000架,創下史上最大坦克戰和最大單日空戰兩項歷史紀錄。
庫爾斯克戰役是德軍對蘇聯發動的最後壹次戰略性大規模進攻,意圖通過給蘇聯造成大量傷亡來奪回戰略主動權。由於希特勒的阻撓,對蘇聯的進攻被推遲了。因為蘇聯事先得到了德軍要發動進攻的通知,已經建立了三條縱深梯隊防線。
庫爾斯克戰役,德軍損失兵力25萬余人,坦克約1,500輛,飛機約1,000架。蘇聯紅軍也為庫爾斯克會戰付出了更慘重的代價,損失兵力80萬,坦克6000輛,火炮5244門,飛機1700架。
庫爾斯克的戰場上散落著數百輛燒焦的坦克和飛機的殘骸,以及無數的屍體。雙方的區別在於,蘇聯紅軍盡管損失巨大,仍能按計劃發動全面反擊,而歐洲東線的德軍已無法扭轉整個東線戰局。這場戰役成為蘇德戰爭的分水嶺。戰鬥之前,德軍的戰略主動權有限,能夠選擇發動戰略進攻的時間和地點。戰鬥結束後,德軍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蘇聯紅軍從這裏開始大規模進攻,收復國土。庫爾斯克戰役也被視為東線的另壹個也是最後壹個關鍵轉折點。
9、摧毀——諾曼底登陸戰
代號為“霸王行動”的諾曼底登陸戰是二戰期間盟軍在歐洲西部戰場上發動的大規模攻勢。這是20世紀最大的登陸戰役,也是人類戰爭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登陸戰役之壹。
6月6日早上6點30分,1944,176000以英美軍隊為主力的盟軍先頭部隊,170000車輛和60萬噸各種物資從英國橫渡英吉利海峽,在諾曼底登陸,攻占猶他、奧馬哈、金壇、朱諾號和覃健。到7月初,已有近300萬士兵成功渡過英吉利海峽到達法國諾曼底。
雙方約24萬人在戰爭中被殲滅,其中盟軍傷亡122000人,德軍傷亡和俘虜114000人。到8月底,盟軍* * *共擊毀或重創德軍40個師,3名德軍元帥和1名陸軍指揮官被撤職或離崗,陸軍司令、軍長、師長等20名高級將領被擊斃和俘虜,繳獲和銷毀各類槍支3000多支,摧毀戰車1,000多輛。德軍損失飛機3500架,坦克1.3萬輛,車輛2萬輛,人員40萬人。諾曼底登陸成功,美英軍隊重返歐洲大陸,從根本上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
10,最後的較量——柏林之戰。
柏林戰役是二戰蘇德戰爭中蘇聯紅軍進行的最後壹次戰略進攻戰役。蘇軍* * *集中了270個師,20輛機械化坦克,14空軍集團軍,* * * 250萬兵力,2450架飛機,142000門火炮,1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德國有48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6個裝甲師,80萬人。裝備有10000多門火炮和迫擊炮,1500輛坦克和突擊炮,3300架戰鬥機。
戰役於4月6日1945發起,蘇軍紅軍先後突破奧得河和尼斯河防線。25日,柏林再次被包圍。在柏林風暴中,蘇軍對中心進行了多路突擊。經過激烈的巷戰,於4月27日攻入柏林中心區,4月29日開始猛攻議會大樓。30日,戰爭狂人希特勒在總理辦公室的地下室自殺。5月2日,柏林衛戍司令魏德林將軍率兵投降。8日,德國最高統帥部代表凱特爾元帥在柏林簽署了對蘇聯和盟軍遠征軍的無條件投降書。整個戰役中,蘇軍殲滅德軍近654.38+0萬人,蘇軍傷亡33萬人(其中死亡654.38+0萬人)。柏林戰役的結束標誌著蘇德戰爭和歐洲戰爭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