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雲朵珍藏閱讀版

雲朵珍藏閱讀版

壹次偶然發現壹座春秋時期的古墓,距今已有2600多年。在堆積如山的青銅器和玉器中,有壹位頭發濃密的貴族女子,留著當年埋葬的華麗發型,仿佛在等待現代人的覺醒。

如果看到這壹幕,是不是要驚呼不可思議?

這壹切真的發生在4月1983,10。在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寶祥寺壹帶,當地農民為壹磚瓦廠取土時,突然出現壹座古墓。

很快文管部門來到現場進行搶救性發掘,就這樣,壹座未載入史冊的春秋時期君主夫婦墓重歸人間。

這就是傳說中的古墓出土文物——黃墓。艾倫將為妳解釋它的許多奇跡。

經考古發掘,黃夫婦墓為長方形豎穴坑墓,均為內棺、外棺、內棺三重棺。

墓中,* * *清理出精美的青銅器、玉器、竹木漆器、絲織品等珍貴文物200余件。

根據青銅器上的銘文,如“黃”和“黃自為姬夫人”,考古學家確定了兩位墓主人的身份,即黃和黃的妻子。

黃,顧名思義,曾是春秋時期黃諸侯國的國君。按照當時的傳統,姬夫人應該來自同姓諸侯國,是壹個貴族的女兒。

酷炫的碑文掩蓋了曾經鮮活的名字,消失在浩瀚的歷史中。

雖然黃和黃夫人的埋葬日期不詳,史書上也找不到關於他們的任何信息,但幸運的是,在《史記》的壹角有壹點的記載。

黃國是周朝的壹個嬴姓諸侯國,位於長江和淮河之間,大約是今天河南省潢川的領土。黃古城遺址至今仍保留在潢川縣西北部。

此外,黃國曾被封為子爵,因此君主自稱“黃君”或“黃自”,這在冉冉春秋五霸崛起之前的春秋初期史書中就已出現。

當時,隨著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陽,世界進入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時期。

在諸侯爭霸的烽煙中,作為小國的黃自然是弱小的。公元12年(公元前648年),被企圖向北擴張的楚國所滅。

從這個角度來說,壹個小國鮮為人知的古墓能出土如此豐富的明器,是很神奇的,而黃夫婦的墓葬和出土明器,讓他們幾千年前的生活更加鮮活。

盡管黃只管理了壹個實力有限的弱小國家,但他給了最深的愛和最棒的葬禮。

為什麽這麽說?

首先,兩人的埋葬制度埋葬了他們永恒的愛情密碼。

與許多埋葬嬪妃的春秋墓葬不同,黃夫婦的墓葬並排放置在壹個kuáng墓中,完美印證了這壹時期《詩經》中所歌頌的愛情的最高境界:“合葬壹穴”。

這首詩的意思是:如果我們不能生活在壹起,那就讓我們壹起死去,壹起被埋葬。如果妳不相信我說的,讓太陽作證!

而在後世,這種樸素的愛情誓言也催生了文學上的詩意表達,如“生也壹樣,死也壹樣”,“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是同年同月同日死”,見證了無數戀人將何去何從。

此外,黃雖然是媯的國君,但他的夫人,黃夫人的陪葬品,在數量和質量上給他留下了幾塊。

比如黃夫人的棺材裏有169件隨葬品,其中131是珍貴的玉器,占了絕大多數,而黃夫人的棺材裏只有70件隨葬品,玉器只有54件,還不到黃夫人所擁有的壹半。

從青銅器來看,黃夫人隨葬精品22件,其中多件刻有黃為她所作的題詞:“為黃符(夫)行者,故永為珍寶。”

黃本人只有14件青銅器。

除了傾盡所有最好的珍寶與夫人合葬,更令人感動的是,從棺木堆放的順序來看,黃夫人是在黃之前下葬的,所以她的棺木和隨葬品應該是由黃本人監管的。

在她死後的幾年裏,黃明明在虞姬的溫柔中沒有忘記她,卻在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選擇了和她壹起葬在墳墓裏,依偎在漆黑的夜裏。

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出,對於黃這位小國之君的工程,雖然歷史不會記載,但2600年後他們夫婦的墓葬細節,卻透露著幾千年的柔情。

黃夫婦墓出土了許多精美的文物,其中最值得註意的是精美的玉器和青銅器。

玉器是周代最常見的隨葬品之壹,但黃夫婦的隨葬玉器卻有所不同。

它們不僅代表了冰冷的禮儀,也是這對夫婦生前所擁有的個人物品,不僅代表了江淮地區極高的制玉水平,還透露了他們日常生活的各種蛛絲馬跡。

比如黃夫人,作為國君的妻子,黃雖然國力有限,但她在意的是各種精致的妝容。玉是她最喜歡的個人飾品。在黃夫人的棺槨中,壹些精美的玉器放在頭上,壹些放在胸前,還有許多放在腰間。

更有趣的是,這對夫婦是2600年前的收藏家,熱衷於收藏玉器古董。

從雕刻、材料和風格來看,墓中的壹些玉寶不是春秋時期的,而是更古老的時代。

首先,這個圓形的雕刻玉頭其實來自新石器時代的石家河文化,距今已有五千多年。

換句話說,即使在黃和他的妻子生活的時候,這個玉頭也是壹個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董。

只見這個玉頭戴著翻船冠,紡錘形的眼睛和壹個蒜鼻,耳朵上掛著壹對耳環,上下鉆了壹個小孔,應該是方便佩戴。

我們用石家河文化的壹個玉頭來對比壹下:

可以看出,黃的玉器與其基本相同,無論其造型、雕工還是玉人佩戴的壹對耳環。另外,更巧的是,這塊也是上下鉆有小孔的,用途應該是壹樣的。

其實這種帶耳環的玉首,在龍山-石家河文化時期是最流行的。石家河文化延續約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900年,後期由新石器時代逐漸過渡到青銅時代。它以精美的玉雕而聞名,是中國長江中遊文物的代表之壹。

石家河文化以後,帶耳環的玉首作為玉的壹種,還在發展,但已經不壹樣了。進入春秋時期後,風格、紋飾、雕刻由寫實向抽象紋樣轉變。

除了收藏古董,黃夫婦還愛翻新舊物,墓中出土了多件翻新的古玉。

例如,這對罕見的人有壹條蛇(龍)與環形玉佩。

這兩個奇怪的玉佩,直徑約3.8厘米,呈灰綠色,帶有淡淡的棕色斑點。它們應該由壹塊玉切割而成。

從側面看,玉佩呈現出壹條人頭蛇(龍)的形象。巨大的頭骨下,尾巴向後卷曲,尾巴尖基本碰到頭頂。此外,頭部的五官和頭發都用陰線和陰陽文字雕刻。

仔細觀察發現,這兩件玉器上的臉也是不壹樣的,壹個是戴皇冠的,壹個是長發的。這1的男人和1的女人,應該是表現了早期對伏羲和女媧的崇拜。

這對玉器在春秋玉器中十分罕見。

其特別之處在於:首先,風格過於“雜”,既有春秋時期流行的凹版龍紋,又有新石器時代晚期流行的蛇頭(龍)形。

此外,墓中出土的其他春秋玉器均刻有陰紋,而環形蛇頭(龍)玉佩則用淺浮雕塑造面部和頭部的裝飾。

因此,這對玉佩應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石家河文化,當時面部刻有棱形眼睛和耳環。壹千年後,它在黃和他的妻子手中,他們請工匠在上雕刻龍。

這種風格上的差異,很可能是由於春秋時期的玉器工人對史前社會流行的人臉圖案並不熟悉,只能在改造時加上當時流行的圖案。

作為這些古董的主人,黃和他的妻子顯然有很好的藝術品味。除了古玉,他們還熱衷於商代和西周的玉器。

如這件虎形玉佩長12.5厘米,寬6.2厘米,玉質微青,描繪虎低頭、背拱的形象。壹邊是虎身雕花,另壹邊光滑無縫,口尾有1圓孔,佩戴也很方便。

這只玉虎是從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雕刻的古玉。

首先,玉虎的眼睛呈“陳”字形,具有鮮明的商代晚期風格。此外,虎身上的雕刻花紋並不連貫,而是在虎身中央中斷。可見,春秋時期的玉器工人在拿到舊物件後,花了大量的時間琢磨雕刻的花紋。

同時,從黃夫婦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銅器,包括銅鼎、銅壺、銅豆、銅盤、銅錢等。

這些青銅器靈動精致的風格,使今天的人們彌補了對黃國藝術的認識。現已被視為春秋時期江淮地區的青銅標準之壹,還入選中國皇帝文物展,並作為國寶在美國、日本等國展出。

大多數隨葬青銅器上都刻有銘文,基本上都是黃對妻子或自己的指示,通俗易懂。

如“黃自制助行器”、為姬夫人制作助行器”等。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這件“翹尾巴”青銅器——“黃夫人”。

顧名思義,蠍子的形狀與蠍子相似,比較少見。

轉是先秦時期的炊具,功能幾乎等同於現在的蒸籠。

杯是青銅時代用來盛酒的器皿,其形狀往往是圓而深,杯下有三四尺。

當時的釀造技術還不成熟,飲品往往深淺不壹。聰明的古人用杯子倒水來調節酒的濃度。

這位黃夫人的神韻不僅僅是壹件小巧精致的調酒神器,更代表了春秋時期在南方出現的壹種新型器,獨特而有靈氣。

身高18.5cm,口徑11cm,腹徑15cm。整體上是平頂蓋,獸頭形狀的噴嘴,腹部內收。中間有壹個圓形無孔箅子,是假蒸籠。

這款樂器最與眾不同的“可愛”設計在於背後翹起的雙手,就像翹起的尾巴。

讓整件事看起來像是乞討的汪星人搖著尾巴,也許他是在勸主人少喝酒。

這只杯子也是黃專門為他的妻子制作的,杯沿上有16的題字:

此碑文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我黃特為我的妻子制作此隨葬品,希望她能享此福,兒孫安康。

在春秋時期,董紀是壹個成語,“做”意味著美麗,所以它意味著壹個好的結束。

但是衛皇後(修會皇後)是對壹個女人後代的祝福,這是比較少見的。

很可能黃夫人去世時沒有子嗣,於是悲傷的黃在妻子的葬禮上刻下了這句碑文,把對愛妻的深切哀悼變成了來自另壹個世界的祝福。

這份被黃土掩埋的深情,歷經千年,依然打動人心。

看完這些,妳可能會想問,這位姬夫人既有君主丈夫的愛,又有高貴的貴族身份。作為壹個妥妥的名人,她是壹個什麽樣的人?

不幸中也有壹線希望。雖然2600年的歲月帶走了黃夫人的容顏,但她的頭發卻保存完好,成為春秋時期貴族發型的壹個極其珍貴的範例。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季夫人是壹位走“高級風格”路線的貴族名流。雖然她的發型看似簡單,但細節隱藏著華麗的貴族味道。

修復後可以看到她用絲線把頭發編成八個小辮子,然後紮成壹個左傾的高髻。兩個木釘斜插在發髻上固定,她佩戴著隨葬的102件玉飾。

可見黃夫人不僅藝術才華豐富,而且是當時公認的美人。春秋時期,美女的定義之壹就是濃密的頭發,就像《詩經》曾經贊美的那樣:卷發如雲,倨傲。

這首詩應該道出了黃夫人的心聲:我需要用假發髻嗎?看這濃密的黑發,是不是像天上的雲彩!

在春秋時期的貴族文化中,這種深受黃夫人青睞的偏高髻廣為流行,直接影響了戰國時期的發型潮流。

如山東章丘女郎山戰國時期齊國墓葬中,出土了26件精美的舞蹈陶俑,其中20件女陶俑都戴著同樣的膠印發髻。

烏雲高懸,笑靨如花,千年風韻如清風,有壹種醉人的韻味。

公元前648年夏,因壹心與齊國結盟,不願向楚國低頭。在楚兵的利刃下,黃這個小國消失在春秋歷史的星夜裏。

黃國滅亡後,遺民以國為氏,登上了歷史舞臺。在戰國時期,出現了像淳沈駿和黃歇這樣的人。現在,江夏的黃氏家族已經是天下第壹了。雖然他們生活在天涯海角,但他們都以為祖先,懷念著黃故城的祖籍。

雖然傳說中的黃墓被壹堆黃土靜靜地掩埋了2600年,但無論是獨特的葬制、精美的隨葬品,還是黃夫人的發髻,都無疑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瑰寶。

可以說它們起到了極大的“補史”作用,不僅讓人們領略到了歷史上消失的黃國貴族文化,也是研究春秋時期文物和社會轉型的重要物證。

除了黃墓,的其他考古發現也逐漸增加了人們對它的了解。如後來發現了春秋初期的黃基父親墓,出土了黃太子簸箕盤、黃福盤等郭璜寶物。

洶湧的波濤,熊熊的篝火,消失在歷史塵埃中的黃泉王國,用這些留給世人的寶藏,喚醒了壹段沈睡的歷史,點亮了中華文化銀河中壹顆閃亮的星星。

過去的壹切都可以打開前言!

在最近的分享系列中:

這個墓不簡單:2300年,神秘的古酒深埋地下,兩件奇特的文物入選國寶。

  • 上一篇:例行的懺悔對話
  • 下一篇:工會經費提取申請報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