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厘頭文化通過喜劇性的影視作品和香港流行地區得到蓬勃發展,並被華語地區廣泛接受,成為被1970後出生的壹代年輕人廣泛接受的喜劇藝術表演形式,並逐漸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壹個詞的起源
無厘頭不是指“不理發的頭”。這是壹個有爭議的青年部落術語,原本是廣東方言。
無厘頭可能來源於廣東諺語無厘頭清。“無厘頭包”解釋為“無頭無尾的脊骨”(“包”指脊骨的尾部,讀作“叩”,與流行的粵語粗話無關。),意思是言語或行為上“沒頭沒尾”,令人費解。但是這個諺語並沒有得到證實。無厘頭原本是廣東佛山的壹句俗語,意思是壹個人的言行難以理解且沒有中心,語言和行為沒有明確的目的性,粗俗隨意,亂抱怨,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另壹方面,清末鴉片盛行。吸鴉片的人,有時會說“不上癮”(抽煙讓他們提不起興趣),久而久之,就省略了“上癮”二字,改了。
順德話裏還有壹句話,是罵人中最狠的壹句話,意思是壹個人什麽都不會,什麽都沒用。
袁琪
無厘頭文化是基於草根階層神經質的幽默表現,用看似不合邏輯的語言和肢體動作來表現人物在沖突中出人意料的行為,往往很可笑。普通人如果不了解事件背後的“笑位”,就不會懂得笑。當時因為學界很多老師不理解學生為什麽會笑,曾經猛烈抨擊這種“無厘頭文化”。這種文化的興起,其實正是因為香港人在香港出生的時候,不僅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還要服從兩個毫不相幹的超級大國(中英)之間的日常政治紛爭,所以感到無奈。所以模仿《中英聯合聲明》中兩黨的對話,發展出對社會現實的無奈吶喊。
這樣的話怎麽能廣為流傳?真的很奇怪。其實在今天,受粵語文化的影響,周星馳也很反感自己的喜劇被稱為“無厘頭”,因為這個詞會讓人聯想到“無腦無思想”,但實際上,他們在拍戲時往往是為了喜劇效果而下大力氣。為了壹個精彩的鏡頭,劇中每個演員通常要N G,438+05次以上。周更喜歡把自己的作品稱為悲喜劇,他總是關註小人物在面對生存壓力時的尷尬與困窘。周星馳的電影並非沒有內涵。很久以前拍的電影還是讓人哭笑不得。目前內地有很多網頁研究“周星馳現象”,可見他的持久魅力。
這個詞原本北方人並不知道,但從1990開始,周星馳作為後現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拍了壹系列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喜劇電影,都是講粵語對白,尤其是近年來流行的俚語,在社會上(尤其是年輕人中)迅速形成壹股浪潮,電影界也因為周星馳獨特的演繹風格和個人魅力而湧出壹股浪潮,所以社會把這類電影稱為無厘頭電影。
例子
最早錄制的無厘頭對話是周星馳在電視角色說了壹句“妳在說什麽”後的回應(粵語,也就是“妳剛才在說話嗎?”)來影射對方說了壹些無意義的廢話。後來他還說了電視劇《人間英雄》裏的“喝杯茶吃個包”來表示大家坐下來好好討論壹下。其中,賭徒是無厘頭的精髓,在影片的各個部分收集了許多明喻、暗喻和比喻。妳可以壹個壹個地審視微笑的含義。比如,為什麽吳孟達大叔認為把吳君如打扮成民主女神就能讓他成為劉晶心目中的女神?另壹個例子是:為什麽他的叔叔在參加賭博遊戲時不斷要求劉晶“蒙住他的眼睛”?除了影射周潤發的“賭神”之外,還有其他含義嗎?不想動腦的,可以就著劇笑壹場,給腦袋放個假。
當時有個半紅不黑的女歌手甄楚倩,唱了壹首《今天的天氣是呵呵呵》,也是借助天氣用了無厘頭的手法隱藏內心的對話。“今天的天氣呵呵呵”這句話後來被另壹位流行歌手周慧敏引用,他說他不會為了取悅別人而和別人說話。
無厘頭文化還出現在壹些廢話完全不相關但包含類似詞語的情況下。比如,有人在衛生間門外攔住壹個朋友,問:“餵,妳是去旁邊嗎?”(“妳要去哪裏?”有時候回答者可能會冷冰冰地回答:“去金邊!”曾誌偉和林敏驄的《沒有電纜的收音機》中有壹首歌充滿了這樣的對話:
有什麽區別?有什麽區別?
有什麽意義?有什麽意義?
妳要怎麽辦?妳要怎麽辦?
嘿,妳要去那邊嗎?
我要去金邊!
我來編辮子!(對話者是壹個男孩)
廢話對話往往需要對當地(主要是香港)文化有壹定的了解。例如,在梁望風的壹部小說中,壹對兄妹有這樣的對話:
哥哥:我來自北京!
妹子:(頭也不回的回答)停不下來的愛!
乍壹看確實是完全答非所問,但如果妳了解當時的流行文化,對這兩段對話的解讀如下:
哥哥:我來自北京!(歌手黎明的歌暗含“其實我就是黎明”)
妹子:停不下來的愛!(歌手黎明詩的歌曲暗示“如果妳是黎明,那麽我就是黎明詩。”。廢話!”)
誤解
有人認為無厘頭的出現是受了日本漫畫的影響。從65438年到90年代初,香港出現了壹股閱讀日本漫畫的熱潮。電視上每天播放日本動畫片,日本文化逐漸影響香港年輕人。日本動畫片和漫畫中的壹些誇張表情也被香港的年輕人模仿,並形成了獨特的表演風格。事實並非如此。
這個問題讓妳困惑了嗎?別怕,摸不到後腦勺也可以摸別人的!同樣,也有很多方法可以找到答案。壹個最方便簡單的方法就是上網,找壹個比較好的搜索引擎,輸入“廢話”這個詞,回車,就會返回壹堆相關信息。那麽妳可以看到對無厘頭的解釋大概會是這樣的:“無厘頭文化應該屬於後現代文化的壹脈,在無厘頭電影中可以讀到沒有深度表達、打亂秩序、隔離正統等等。”無厘頭的語言或行為,本質上具有深刻的社會內涵,通過其戲謔、調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觸及事物的本質。哇,這麽大的解釋,我卻完全看不懂。真的是‘迎頭而上,非常頭’。"
壹般人對無厘頭的理解就像“拉哈拉”這個詞壹樣(拉哈拉是作者拖出來的,根本沒有實際意義),只有大部分周星馳粉絲對它有壹些朦朧的認知。這是因為在中國大陸沒有“無厘頭”這個詞,在臺灣省也沒有。這個詞是粵語中的俚語。早先的胡言亂語是指壹個人的行為和言論不合理,不規範,讓人難以理解。他的語言和行為沒有明確的目的性,粗俗、隨意、莫名其妙。直到90年代,無厘頭才逐漸變成壹個以周星馳為代表的喜劇電影的專有名詞。基本上可以說是周星馳賦予了無厘頭這個詞新的含義,並廣為傳播。現在無厘頭已經成為壹種類似小資情調的亞文化,有其特殊的社會群體。那麽什麽是無厘頭呢?回答:挺好的!
無厘頭是誰的頭?
只要說廢話,就不能不談周星馳。從某種意義上說,周星馳就是廢話的代名詞。
早前,周星馳試圖在電影上打破常規,有所創新,但在香港人看來,他的表演只是吊兒郎當,無法進入主流。所以,沒道理,這也是周星馳不喜歡別人說他沒道理的原因。但隨著周星馳特殊的演繹手法和自己體系的逐漸完善,大眾也從拒絕排斥他變成了認可欣賞他。最後,周星馳終於贏得了大眾的肯定,迅速走紅。他特殊的演繹風格也被定義?而“無厘頭”,除了不再貶義之外,與以往的頭頭不同,成為了特立獨行的新潮流。如果沒有周星馳,大概就沒有今天的《無厘頭》。自然,妳也看不到這本書。
明白;理解
那麽無厘頭是誰的頭呢?回答:廢話,星星是造出來的!
到底是不是廢話?
無厘頭電影中對傳統文化的嘲諷和批判尤為突出。無厘頭文化應該屬於後現代文化的壹脈,在無厘頭電影中可以讀到沒有深度表達,沒有打亂秩序,沒有隔離正統等等。
無厘頭的語言或行為,本質上具有深刻的社會內涵,通過其戲謔、調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觸及事物的本質。如果妳符合以下大部分條件,那麽,實際上,妳就具備了當今時代廢話的基本特征:
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不承諾,沒有年齡觀念,不為健康犧牲自己的愛好,不在乎自己喜歡的東西的價格,特別喜歡“追新”,幻想停不下來,思維跳躍,經常說驚人的話,習慣裸睡,從不大驚小怪,時不時憑空找不到什麽。妳夏天找到麻辣燙,冬天找到冰淇淋,但對妳來說還不夠。我懶得攢錢,想著朝夕比,養寵物不養孩子,喜歡自由奔放,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敢於藐視權威,鄙視功利...
無厘頭不完全等於周星馳,反之亦然。而且就像雞和蛋的問題壹樣,先有無厘頭還是先有周星馳,同樣說不清楚。周星馳對電影的解讀來自多方面:受許冠文啟發,早期模仿他;從其他喜劇電影中吸收喜劇元素並加以提煉;借鑒並融入搞笑的漫畫故事;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反思等等。周星馳在他的電影中收集了許多無厘頭和搞笑的元素。在此之前,很多廢話意識的產物已經存在很久了,但這些廢話讓人覺得無法理解,或者說根本就是低級趣味。周星馳壹開始並沒有下定決心為無厘頭文化樹起壹面旗幟,而是在吸收消化這些無厘頭元素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包括概念倒置、思維跳躍、過度誇張、自嘲、冷嘲熱諷等特點,直到後來這種風格被定義為無厘頭。所以從另壹個角度來說,周星馳是雞,無厘頭是蛋。無厘頭孵化了周星馳,周星馳創造了無厘頭,於是萬物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在周星馳自己看來,他覺得用壹些特殊的、奇怪的或者比較新穎的方式表達出來的思想,可以稱之為廢話。多看看早期的香港電影或者大陸電影,就明白他指的是什麽小說方法了。舉個例子,如果我們說壹部電影老套,周星馳可能會跳出來給它換個牙,但讓妳驚訝的是,他不僅僅是把狗嘴裏的象牙換了。他可能會把狗的牙齒變成壹個拉馬桶的東西或者壹個炸彈,甚至他會把另壹只狗放進狗的嘴裏,給妳看壹個妳根本想象不到的奇怪的東西。這種胡言亂語在他的電影中可能體現為:警察與土匪槍戰時,周星馳作為特警,在子彈呼嘯而過的同時悠閑地嚼著泡泡糖,拿出鏡子梳頭,甚至在身後背著特制的錘子,最後用錘子打倒了土匪。這些鏡頭在傳統電影《裏根》中是看不到的。在傳統電影裏,妳大概只能看到主角認真地看著前方,壹臉嚴肅地解釋任務,然後緊張地拔槍射擊,最後最多是用嘴吹槍管。這樣的傳統電影看多了,會不會覺得困或者想吐?而周星馳完全顛覆了傳統。電影就是電影,電影可能是也可能不是電影,如此戲劇化卻又真實——誰規定拍攝時不能嚼泡泡糖?這可以說是誇張,也可以說是壹種心態。現實世界是什麽樣的,嚴重嗎?熱鬧嗎?是瘋狂嗎?還是戲劇?其實這都取決於每個人的心態不同。周星馳如果只靠無厘頭的喜劇效果,不可能成為第壹部香港(喜劇)電影。他的電影在創作喜劇的同時展現真實人物的心態和社會現象,以此引起人們的笑聲,喚起他們內心* * *的聲音,進而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大多數電影中,周星馳扮演的都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在現實生活中,他不得不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困境。他在無助感和無力感中唯壹能做的就是自嘲和安慰自己,以樂觀的心態看待這個世界。個人與社會的這些矛盾與統壹,才是讓人們思考並記住周星馳電影的因素。那麽到底是廢話還是什麽都沒有?回答:無頭無頭。
妳今天是不是不講道理了?
這裏有三個問題。妳有權保持沈默。只有妳自己知道妳真正的想法。就算妳壹直回答“是”,也不壹定是廢話,但壹句廢話就壹定會壹直回答“是”。
1.妳的自我意識強嗎?
對於無厘頭的人來說,他們可能相信鬼神,但他們的世界裏絕對不存在“神”或類似神的人,更談不上崇拜和信仰。如果有,那壹定是他自己。無厘頭的人更註重自我認知和自我感覺。"大狗和小狗都有權吠叫."在胡說的心裏,我是最大的。同樣,妳敢想敢做,就不會壓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和嘲笑。
3.自由和幸福是妳的最高目標嗎?
喜歡才是最重要的,問為什麽完全沒有必要。無厘頭追求的是壹種感覺的自由,壹種主觀自由的狀態,壹種基於解構的隨心所欲。他們追求快樂和放松,所以壹切會給他們帶來痛苦的因素都要排除,壹切讓他們感到沈重和壓抑的東西都要拒絕,具體體現為兩個特點:叛逆和解構。
3.妳會為自己創造幸福嗎?
比如妳可以嘲笑自己跳得不好,妳很不好意思在大眾面前出醜,因為妳心裏沒有障礙。上面說的解構,是對有趣的東西進行模仿和改造的行為。妳可以將不同的元素和風格混合到壹段關系中,以表達復雜的情感體驗。比如,妳會說宋武打死老虎是為了給潘金蓮披上虎皮,又因為宋武長得太醜,把老虎惡心死了。
所以,妳今天是不是不講道理了?回答:我還不知道!
有個成語叫“無中生有”,就像沒有風格也是風格壹樣,沒有“頭”的廢話也成了壹種“頭”。不管妳是禿頂、禿頭、中分還是大背頭,妳都可以覺得無厘頭很搞笑,妳也可以覺得無厘頭是壹種時髦的思潮,或者說無厘頭只是壹句阿彌陀佛之類的口號。當妳覺得自己開始認同這篇文章中的壹些概念或者感到不解的時候,妳會發現自己的腦袋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毫無意義。
經過百余年的英國殖民統治,西方文化的不斷風雨,使香港文化具有了不可磨滅的殖民性,同時也便於東西方文化的融合。
請看羅大佑的《東方之珠》:“讓海風吹五千年/每壹滴眼淚似乎都在表達妳的尊嚴/讓潮水陪我祝福妳/請不要忘記我那永不變黃的臉……”有深度,有含蓄,有內涵。然而,羅大佑不是香港人;兩歲從廣州移居香港的歌神許冠傑也唱過關於香港的歌,但味道大不壹樣:“香港九記燒鵝好吃到吐雞公煲/水果邊有漂亮的酒店房間出租/鬼不肯談購物/挑了個漂亮的中國陶罐/聲音那麽大鬼最有意思秀/叫。”
可以說,有了這樣的文化基礎,就會有無厘頭誕生的溫床,也只有在香港這樣的地方才會誕生無厘頭文化。說起周星馳的表演,通常想到的都是他的無厘頭口頭禪:“妳說的是野嗎?”看似壹本正經,同時壹臉不屑,面部表情誇張,絕對玩世不恭。
胡說八道就像在壹條完整的牛仔褲上貼上兩塊邊緣鋒利的補丁,幽默有趣,不經意間妳就會沈默。周星馳的無厘頭改變了以前充斥在香港街頭的瓊瑤征婚和周潤發的英雄形象,成為香港普羅大眾在辛苦和迷茫中壹笑而過的輕松方式,這是無厘頭文化迅速崛起的深層次原因。
1997年回歸前夕,香港股市樓市達到泡沫頂峰,港英政府還在撤退前擺了壹個福利社會的大攤子,打了個不恰當的比方。這種情況就像英國人把港股炒到天價,看接盤者怎麽操作。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濟的泡沫無壹例外地壹壹破滅,負資產炒樓炒股的人也不在少數。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香港人在殘酷的戰鬥之後,只想放松壹下笑聲,放松壹下神經。於是,以周星馳為代表的無厘頭文化成為壹種潮流。
就像我們經歷過的紅海時代,文字首先要被稱為最高指示。今天貪玩的香港人,說三句“收到”,壹定要走《大話西遊》的路線。“妳想要什麽?如果妳想要,就說吧。妳不說我怎麽知道?雖然妳很真誠地看著我,但妳還是要告訴我妳想要什麽。”“曾經有壹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當我失去的時候,我後悔了。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再給我壹次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妳。如果非要給這份愛加上壹個期限,我希望是...壹萬年!”
笑帶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