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前,從先生那裏結緣到自己第壹顆完整的天珠,壹顆輕微火供過的金剛三眼天珠。壹直沒有好好拍照,今天分享這顆珠子的同時,也針對有關天珠的壹些常見問題做些梳理。
1.天珠的定義。
天珠是喜馬拉雅山周邊地區特有的在特定年代用特定工藝人工裝飾了環形和線形圖案的鑲蝕瑪瑙或玉髓珠。
2.天珠是不是只分新老不分真假?
否。天珠這個概念本身帶有對年代的定義,所以對天珠而言,新的就是假的,真的壹定是老的。
坊間所謂的“明清天珠”“老礦天珠”基本都是奸商為了推銷新仿珠而編造的概念,毫無依據且流毒甚廣,希望各位朋友分辨。
另外不得不提,有人認為現在的新仿珠在千年以後也會變成真品天珠,這種說法同樣荒謬,拉薩河先生曾經用“毛公鼎”做過精彩比喻。簡言之,新仿的珠子做得再像,也永遠不會成為真品天珠,鼓吹這個概念的人若非新珠商人就是自欺欺人。
我並不是完全排斥新仿珠,畢竟人各有誌,工藝幹凈的新仿珠作為廉價裝飾品也未嘗不可,但是我會堅決抵制以假充真以新充老的欺騙行為。
3.天珠是不是唐代的?
國內有流傳的說法是天珠的年代在唐代以前,持此觀點者依據有二:壹,西藏大昭寺供奉的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等身像,是唐貞觀十五年(AD.641)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幹布時的陪嫁,而佛像的寶冠上鑲嵌有天珠,故認為天珠在唐代有應用。二,《新唐書`吐蕃傳》和《新五代史》有關於“瑟瑟”珠的記載,“瑟瑟”與天珠的藏文發音“dzi”甚似,故定論,“瑟瑟”所指便是西藏天珠。
但是這種觀點難以自圓其說,首先,大昭寺的釋尊像供奉於唐貞觀年間,但是嵌寶的頭冠卻是明永樂年間宗喀巴大師帶信徒供奉的,事後壹直在修繕和接受供養,因此,憑借佛像年代說明頭冠和鑲嵌天珠的年代,不可取信。其次,文獻中關於“瑟瑟”珠的記載未必對應天珠,缺乏事實依據的說法只能說是壹種猜想或假說,從而也不能旁證天珠的年份。因此,把天珠定義在唐代並不嚴謹。
天珠的年代問題現在在學術領域懸而未決,並無定論,壹來缺乏考古學上可以承認的層位學依據,二來對於珠子缺乏有效的年代檢測手段。但是根據壹些類型學的依據,有學者旁證過天珠的年代,雖未有定論,但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
The dzibead is one of the mysteries of the bead world. There is no known method ofdating these beads, which are believed to be ancient. The dzi bead has beenassigned to a pre-Buddhist date inTibet.
Lois SherrDubin, The history of beads, p.328
天珠是珠子世界中最神秘的壹種。當前沒有任何已知方法能對天珠的年代進行測定,不過天珠被廣泛認為年代十分久遠。有人將天珠界定在佛教傳入西藏以前(公元7世紀)。杜賓,珠史,328頁
我自己對天珠年代的看法,是參照工藝流傳方面的旁證依據,寬泛估測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1100年間。(包括思和措思)
4.有沒有天然天珠?
天珠作為專有名詞,本身定義就界定了它是鑲蝕瑪瑙玉髓珠的壹種,換言之,天珠壹定是被人工處理過的。天然天珠之說就像有人說他用了壹塊“天然手機”壹樣極不靠譜。
我不否認天珠可能有天然原型,但是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在此不做探討。
5.天珠的原材料是不是“九眼石頁巖”?
在此鄭重聲明壹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九眼石頁巖”存在。外面說是天珠原石的“九眼石頁巖”無非是戈壁灘上常見的壹種矽酸鹽結核,檢索眼睛瑪瑙或金錢瑪瑙會發現很多同類石頭。“九眼石頁巖”這個名目是早期對壹些國外文獻翻譯出現的錯誤,80年代後這個概念被壹些商人大肆炒作,甚至編造出壹套理論體系,什麽火星“鐿”元素之說。這些理論乍看甚為唬人,實則毫無依據,只是壹些荒謬的偽科學而已。
天珠的材質是瑪瑙或玉髓,但是原礦產地並未探明,而且天珠,尤其是思的原料選擇極其苛刻,古代工匠們會盡量選擇質地細膩溫潤、透明度差的材料,而且會盡量避免天然紋理、結晶和***生礦的出現。
所以,那些追求所謂“九眼石頁巖”的神奇效果而進而追求天珠的朋友,建議您們放過天珠,天珠作為承載人類歷史的文物,實在不適合各位。
6.天珠的宗教含義
很多喜歡天珠的朋友信仰佛教,或者追求佛教的宗教含義,把天珠當作佛教的法寶,早期的商人也確實抓住這壹心理大做文章,對天珠的各種圖騰杜撰出符合“佛教教義”的解釋,甚至臆造出壹些本不存在的牽強的圖騰。
其實天珠的起源和佛教並無直接關系,天珠的年代要早於佛教在西藏興盛的年代。而現在的藏族同胞應該也只是天珠的傳承者而不是制作人。信仰佛教的藏民將天珠作為壹種等同於黃金白銀的珍貴珠寶,並以此供奉給寺廟,沒有依據認為他們將天珠視為宗教法器並賦予宗教含義。同時,藏文中對天珠圖騰的稱謂基本都是具象的,並無特殊含義,比如說“dzi”的發音在古藏語中就有“眼”的意思(轉引次仁旺堆師兄觀點)。探究西藏的民族性格,有學者曾經指出西藏先民往往將來自其他民族遷移來的東西視為“天降之物”,恰也印證這點。
我個人認為天珠可能與西藏史前時期的某種祭司文明有關,但是並無實證;另有苯教說、印度教說,亦缺乏現實依據,尚需探究。
7.什麽是至純天珠?
“至純天珠”這個概念非常模糊,我壹度將這個概念等同於“思”,而將所謂“沖系天珠”等同於“措思”。現在發現這個觀點存在壹些不妥之處,於是,我個人已經逐漸放棄“至純天珠”這個概念,這個概念的提出者是早期的壹些學者和商人,但是給出解釋的張宏實先生的《法相莊嚴`管窺天珠》壹書中本身的分類觀點就非常混亂,主觀性較強,且不符合藏民們的日常看法,因此,將這樣壹個本身模糊的概念用作分類標準是不合適的。“至純”二字我更認同它是壹個形容詞,而非名詞。
我認同的分類體系,還是思和措思為主體的體系,具體分別很難講清楚,主要在材質、工藝、圖騰三個方面綜合表現,需要大量的經驗來輔助分辨。請有興趣的朋友移步本吧置頂的《壹天壹天珠》貼子,看拉薩河先生對珠子的壹些描述,相信定能受益匪淺。
8.殘斷天珠是不是為別人擋災,不吉利?
有人傳言殘斷天珠是為別人擋了災,佩戴不吉利。首先不討論這種說法的科學依據問題?我只談談自己對殘斷天珠的看法:
首先,天珠殘斷,壹定嚴重損傷品相,收藏價值上會大打折扣。但是開門的殘珠斷珠卻是新入行的朋友學習天珠了解天珠的最好標本,價格不高而且能夠展現出很多鑒定特征,輔助學習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次,天珠殘斷的可能性很多,大部分天珠由於形制細長,碰撞摔落容易斷開;但是有些天珠是人工致殘,藏區有過將完整的天珠壹分為二分別傳家的典故,另外將天珠挖去壹部分供佛或入藥的習俗也由來已久。
第三,殘斷的天珠仍然備受藏民珍視,現在的殘珠斷珠見到的也多是世代流傳過的,所以斷截面通常光潔圓潤,可見藏民隨身佩戴,視之彌珍,且有些斷珠甚至被精心處理過,重金豪鑲,繼續佩戴,更能看出主人的珍視。
最後不得不說起所謂“擋災說”的起源,這種說法起源於中原漢族的壹些民間傳說,後來被壹些商人附會於天珠。我個人的建議是,哪怕真天珠的壹小塊也比壹串完整的假天珠強得多。當然,對於資金不乏的收藏者還是要看重品相,收藏本是樂趣,量力而行。
另外,現在殘斷天珠也出現很多仿品,請各位朋友多加小心!
9.天珠和其他古珠的關系
最後小編在此需要闡明的壹件事情是,在我的眼裏,所有的古珠都是承載著人類文明的值得尊敬的文化遺存。
絕對不能膚淺的說某種古珠比另壹種古珠更為優秀,兩種不同文明的珠子是沒有可比性的,即使它們在材質上、年代上、數量上、工藝上以及市場表現上差異很大,但是以上的標準都不能用來衡量古珠所承載的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對我而言,價格高昂的天珠和信手拈來的老瑪瑙是同等重要的,我尊敬它們,尊敬它們承載著的時光和秘密,或許,這些現在人視若玩物的小珠子,正是某個時代的先民最為珍視的至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