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設立“江湖會”,為藝人行幫組織。如清末新民府就有蹦蹦藝人的江湖會。藝人們稱作“家裏”或“櫃上”。外地來的藝人或路過的藝人,要到會上“掛簾子”(登記),方能安排食宿及演出場地。藝人掙下錢後,要交會上壹些。江湖會除會首外,還有“跑裏的”,他是江湖會與藝班之間的聯絡人。跑裏的所拿“節子板”為六塊,比壹般藝人多壹塊。上穿白繩,壹般藝人是穿紅繩,以示區別。他見到某班某人違背行規或演出質量太差,有權幹涉。可以到現場盤道,道聲“辛苦”後雙手提住手絹兩角蒙在鼓上(鼓書藝人盤道也蒙鼓,評詞藝人盤道則蒙扇子、醒木),或大板、節子板扔在觀眾中間,場上藝人必須立即停止演出。盤道時,先做手式,如獻茶、接茶,茶碗的擺放都有規矩。盤道的內容從周莊王、四大門徒,壹直問到師徒三代,本人姓名、原籍等等,如果全答上來了,方能揭手絹或收回竹板,允許繼續演出。藝人們把懂“江湖道”“江湖話”的內行稱作“老合”,而把外行稱作“空子”,把沒師傅沒門戶的藝人稱作“海青腿”。
跑江湖的民間藝人吹拉彈唱動人肝腸
光緒四年(1878年)刊行的繆潤紱著《陪京雜述》壹書中,記述了六個曲種。光緒四年沈陽小東關老君堂所立“江湖行”祖師碑(原碑已毀,只有兩張拓片由遼寧省博物館收藏),正面為立碑緣由。背面上額題“江湖行”三個大字。首行刻有“評詞、變彩、八角鼓、大鼓、弦子書”五種藝術形式(除變彩為民間戲法外,均為流行曲種)。然後排列藝人姓名,***四十八人。最後是經理人二十人(其中多為藝人)及住持僧本珠。這是清末沈陽曲藝的珍貴資料。下面就將有文獻史料可查的主要曲種略作記述。
藝人的行頭箱
碑中的藝人沒有按行當排列,不知每行當都有何人。1980年以來,研究者訪問老藝人,查找文獻資料,已經考證出各行曲藝藝人分別如下:
評詞藝人十三人。牛瑞泉,北京評書第五代傳人,柯廷然的弟子,“九瑞”之壹,常說《忠義圖》。戴得順,北京評書第六代傳人,牛瑞泉的弟子,“十八得”之壹,行七,人稱戴七爺,光緒初年來沈陽獻藝,常說《大隋唐》等書,他在沈陽另立門戶,廣收門徒,將本門第七代後的“致、傑、闊、增”四字,改為“悅、慶、桐、浩”四字。碑中的陳悅賢為其大弟子。“得”字輩藝人還有藍得俊、許得春、張得誠三人。馮萬春,北京評書第六代傳人,“四萬”之壹,行四。他是白文亮的弟子。馮萬春在沈陽曾收徒程鳳祥、侯玉義二人。張永福、吳永春、張永興、韓永滔,均為北京天橋藝人安太和(藝名“猴兒安”,專說《西遊記》)的弟子,本門傳下了“永、有、道、交”四個字。據已故相聲老藝人白萬銘生前說:“我見過張永福,他說《西遊記》,學猴子學得像。”又:子弟書《闊大煙嘆》中寫北京闊少來奉天,聽說有“趙聞東的弦子好,韓永滔的評詞鼓樓南”二句,趙聞東碑中也有。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陪都紀略》壹書中記載:“評書館:出口似昆,啞不南,趙氏文(聞)東,石頭市前。”此人曾在沈陽城內石頭市洪泰軒獻藝,韓永滔在沈陽鼓樓南魁勝軒茶館說書。
民國時期的沈陽中街,商號林立,茶園繁榮
奉天大鼓藝人十二位。車德寶(1862—1935)又名車大寶,先唱弦子書,後唱奉天大鼓。當時與門振邦齊名,有“要說好,車德寶;要講浪,數門框”之說。他晚年改說評書。趙璧(1855—?)奉天省錦縣人。先唱弦子書,後唱奉天大鼓。五十三歲時,參加沈陽鼓書研究員考試,為甲級第四名。蔣瑞也是先唱弦子書,後唱奉天大鼓。1914年,五十六歲的蔣瑞參加沈陽鼓書研究員考試,為乙級研究員。“德”字輩藝人還有侯德有、李德純,與李玉寬、黃玉林均為奉天大鼓“梅家門”第五代傳人(本門有“興、隆、成、奎、玉、山、河、江、海、湖”十個字,前五代均為清代藝人)。此外,還有左鳳鳴、劉鳳朝、蕭鳳山(按評書藝人與西河大鼓藝人均有“鳳”字輩)、郭清和、張福(碑中有兩個張福,另壹個為戲法藝人)。哈舒瑞,張舒齡均為戲法藝人。
樂亭大鼓藝人有楊久長(1840—1913),河北灤縣人,光緒時到沈陽獻藝,《中國曲藝誌·河北卷》中有其小傳。八角鼓藝人有王泰。此人後去吉林省扶余縣獻藝。1913年,奉天教育司創辦了奉天模範說書館,該館附設評詞鼓書研究社,壹面招考研究人員,壹面編印古今唱本,供藝人演唱,弘揚民族文化,提倡移風易俗。這個研究社不同於前清時的江湖行,它不再是曲藝藝人的行幫組織,而是研究曲藝藝術、培養曲藝藝人的新型機構。當時報考的藝人不下二百人。1914年3月30日,評詞鼓書研究社第壹屆研究員期滿,有馬悅卿等五十五人獲得了等級證書。同年4月5日,《奉天公報》發表了《評詞鼓書研究員畢業等級分數表》。
清末民初藝人賣藝街巷
評詞研究員***有二十壹人,甲級有馬悅卿、李成輔、賈勝岐、何鳳鳴、張玄祥等五人;乙級有李慶揚、古治麟、德治源、趙慶年、張雨張、鄭騰義、苑慶山、崔春玉、藺榮林等九人;丙級有松雲山、宋騰明、甘慶雨、王鳳岐、金慶治、汪慶和、孫勝久等七人。從年齡上看五十歲以上者三人,二十歲者壹人,其余均為三四十歲的中年演員。從籍貫上看,十四人為奉天省人(其中十壹人為沈陽縣人),有七人為直隸省人。由此可見地方演員占大多數。當時“慶”字輩藝人最多,號稱“十八慶”,上述名單中就有六人。還有“勝”字輩,“治”字輩,“鳳”字輩的藝人各二人。鼓書研究員***三十四人。甲級有王憲章、馮春、丁某、趙璧、苑顯墉、李玉慶、淩雲閣、張萬盛、劉連甲等九人;乙級有王鳳山、陳連升、張玉珍、黃來明、董寶堂、曾憲元、趙清山、劉清山、李德林、君寶山、張寶臣、王德生、馬景順、賀慶珍等十四人;丙級有尹寶發、文連舉、車德保(寶)、胡連吉、陳仲山、柳玉堂、費恒祥、何玉臣、李樹堂、楊福堂、王久德等十壹人。
清戲曲服飾設計文字
從年齡上看,六十歲者壹人,五十歲以上者八人,二十七歲以下者三人,其余也均為三四十歲的中年演員。從籍貫上看,有三十人為奉天省人(其中有十六人為沈陽縣人),四人為直隸省人(其中平谷、寶坻、樂亭、建昌各壹人,建昌縣今屬遼寧省)。名列榜首的王憲章(1854—1932)為平谷調藝人。第二名的奉天大鼓藝人馮春與王憲章分數相同,只因年齡小於王,而屈居其後。在上述三十四人中,絕大多數都是奉天大鼓藝人。
1921年,奉天評詞研究會成立,會長李慶魁。第二年,北平評書研究會會長潘誠立來奉天獻藝,兩位會長及早已來奉天演出的北平評書藝人梁殿元等曾多次交流書藝。
1924年成立了奉天改良書曲傳習社,但因受第二次直奉戰爭的影響,傳習社被迫停課,名存實亡。1925年5月22日,傳習社代表李慶魁、曾常勝、李慶陽、楊榮森、馬良臣、趙自新、程化民、趙璧等八人聯名向奉天市長曾有翼提出呈請,要求成立奉天改良書曲研究會。得到市長批準,於當月成立。會長李慶魁、副會長曾憲元。研究會下設四個部,總務部主任楊榮森,研究部主任趙自新,調查部主任張相臣,編輯部主任梁殿元。各部均有幹事若幹名。會址設在奉天市城內石頭市(後遷到大西關熱鬧街,再遷到小西門北電車路東新建樓房)。該會制定了會章和《管理書曲及取締規則》。
1928年3月研究會改選,會長梁殿元(李慶魁改任理事長),副會長霍樹棠。總務部長白棋三,編輯部長張相臣,研究部長趙自新,糾察部長馬金良。後增設評議部,部長關淩閣。同年10月梁殿元辭職,李慶魁再次任會長。
該會1925年6月首批會員有三百零五人;到年末,增加到三百五十二人。包括評詞、大鼓、八角鼓、竹板快書、相聲、洋片藝人,也有少數戲曲、小電影藝人。1927年會員增加到五百二十九人,新入會者有小曲、口技、雙簧、單弦、漁鼓藝人。1929年4月25日,會名改為沈陽市書曲研究會,會員增加到八百六十九人。到1930年,會員超過千人。其中有些會員流動性很大。入會不久,又離開沈陽,分赴長春、哈爾濱等地。
東北淪陷時期,曲藝被列為“特業”,由偽滿各地警察署來管理。1941年偽滿洲國的弘報處制定了《藝文指導要綱》,加緊對東北地區的法西斯文化統治,極力鼓吹“日滿親善”“王道樂土”,強迫各地曲藝藝人參加“書曲報國挺進隊”。以參加“挺進隊”不當勞工為條件,拉攏藝人為其服務。當時在奉天等地都成立了“書曲報國挺進隊”。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東北光復。同年末,國民黨占領了沈陽。1947年,在國民黨當局的指令下,沈陽的曲藝藝人成立了沈陽市藝曲公會。這個公會,壹不研究藝術,二不培養人才,而是官方通過公會來向藝人收捐逼稅。
1948年11月2日,沈陽解放。1949年1月,沈陽市政府派幹部領導沈陽曲藝、雜技藝人,向老解放區的哈爾濱同行學習先進經驗。
1949年3月8日,沈陽市藝曲協會(簡稱藝協)成立。在群眾電影院(後改民族電影院)召開了成立大會,當時的中***中央東北局宣傳部、東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東北文協、東北魯藝學院都送來了錦旗、賀幛。著名音樂家馬可到場祝賀。大會通過了藝協章程和禁演壞書、壞曲的倡議書,組成了領導機構。評書演員宋桐斌當選為會長,東北大鼓演員霍樹棠、西河大鼓弦師張樹會當選為副會長。下設組織、宣傳、研究、總務四個部。又按藝術門類分為八個組:評詞組、東北大鼓組、西河大鼓組、清唱組、巷子組(無固定場所、串巷子的流動藝人)、片組(包括小電影、魔術組、皮影組)。同時成立了相聲大會。首批會員五百四十九人。政府派駐幹部二人,外聘文書壹人。余者均為兼職。改中山電影院為大眾曲藝社(即後來的太原街小劇場)。5月7日,遷入此處辦公。藝協成立後,停演了壹些壞書、壞曲。組織文化程度較高的藝人整理和創作,還常派曲藝名家參加各種文藝晚會。翻身後的藝人們,滿懷熱情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