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引導並幫助學生深入、全面認識科學,在追求科學的過程中具有人文關懷意識;
3.培養學生正確地把科技信息傳達給他人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淺顯的科學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達能力。
四、活動建議
1.本次活動是在“科海泛舟”,但在“泛舟”時不要忘記了“捕撈”語文,在活動中應努力將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語言表達、母語意識、人文關懷有機結合起來,將閱讀、口語交際、寫作結合起來;
2.本次活動具有體驗性和智力挑戰性,所以,要著力引導學生加強科學情感、態度的體驗,樹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同時,要激發學生廣泛涉獵科技知識、熱衷於科技新課題,以此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和語文素質;
3.本次活動可按四項內容劃分4~8個學習小組(亦可稱為合作小組)進行,在學習小組充分開展活動的基礎上,由各組推舉代表到班上統壹匯報與展示。
五、活動評價
1.運用分層評價的方式。學生在小組學習活動階段主要由學習小組成員相互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小組長評價;學生在全班交流、展示階段主要由教師評價和學生推舉代表來進行評價。
2.運用分項評價的方式。可以分別對搜集查閱資料、口語交際、寫作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可以發現學生語文基本素質的強弱,以便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取長補短,重點加強。
3.既關註過程也關註結果。評價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積極態度、行為表現尤其是情感態度的變化和能力的提高(自我的縱向比較);評價學生在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取得的效果,評價學生搜集資料、口語交際、寫作的實際水平(同學的橫向比較)。
六、有關資料
1.科學小品的腳步(趙雪、趙之)
科學普及的形式並不限於文字,在文字中更不限於文學。作為科學知識的載體,特別是作為科技新動態的載體,無論發表的速度、數量,科學小品的重要性都不如並不註重文學表現的科普短文。科普短文的長處,是直截了當;直截了當和隨之而來的快捷,是大眾傳媒需要的兩種重要品質。雖然如此,科學小品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科學小品和科普短文的主體都是科學,但科學小品是美文。和詩歌、戲劇、小說相比,散文小品的長處是善於兼容邏輯抽象思維與藝術形象思維,熔敘事、議論、抒情於壹爐,故能舒卷自如,更便於遊弋於科學與文學兩個領域之間。要而言之,科學與文學相結合的“科學小品”的文學功能,壹在窺視科學的素質和科學內含的趣味,二在發現科學與社會、生活、文化、人生的聯系。
科學小品因其篇幅的短小,只能擷取宇宙的壹粒微塵,大海中的壹滴水,認識體系之樹上的壹枝壹葉,或科學與人生之網上的壹二小結節。但只要作者有真知識,真情感,他就能大中見小,小中見大。
我國科學小品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先秦,至南朝的酈道元,北宋的蘇軾、沈括,明代的徐霞客、王圻,以至清代的小說家蒲松齡,更已有獨立成篇、足以傳世的科學小品。但我們這裏說的“科學小品”,特指現代科學小品,即除了現代文學觀念之外,它所運用的和反映的,是現代科學觀念和現代生活觀念。在我國,這種意義上的科學小品發生在提倡科學與民主、與“中學為本、西學為用”相對立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據我們能查找到的最初的科學小品作者,也只有沈雁冰、李四光、竺可楨、賈祖璋、鄒韜奮、劉薰宇等不多的人。但那時的科學小品還只有科學小品之實,而無“科學小品”之名。科學小品這個概念的形成,還需等到這類文章多了以後。1934年9月20日,是科學小品史上可紀念的日子。30年代中期,正是國難當頭、民族危亡之秋,中國文壇上發生了壹場意義深遠的關於小品文向何處去的大討論。吶喊中,陳望道在他主編的小品文半月刊《太白》創刊號上,通過發表周建人、賈祖璋、顧均正、劉薰宇的4篇科學小品,建立了“科學小品”專欄。作為散文小品的壹個分支(也是科普寫作的壹個分支)的科學小品,從此有了名字。於是在“科學小品”的名目下,團結了壹批作家,造就了壹批作家。
1934年“科學小品”之名在吶喊中誕生,是科學小品發軔以後壹件有裏程碑意義的事。此後,在“文化大革命”的文化大沈寂之後的1983年,全國18家晚報以聯合舉辦科學小品征文的活動,為它樹立了第二座裏程碑。此後,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又在1986年、1994年促成了第二屆、第三屆科學小品聯合征文,每屆應征的文稿也都在萬件上下。影響之巨,前所未有。同時,這三屆聯合征文也是我們有機會了解了科學小品作者群的構成狀況。如今這個作者群中的絕大多數,是生活在科研、教學、生產第壹線上的科技人員。他們寫的是自己熟悉的事物,自己的課題,自己的觀察、積累、靈感、領會、探索、發現,原無作文之意,卻被“科學的驚異”與社會的需求卷進了這片科學與文學結合的領海。因此新人隨時不斷出現,成了這支隊伍的重要特征。
借此結集的機緣,簡略地回顧科學小品的特征和歷程,對讀者和科學小品的作者可能不無意義。因為科學小品是什麽以及它的歷史,雖說都是客觀存在,自有客觀規律和標準,但規律和標準的發現,卻只能在百花齊放的自由創作中間和百家爭鳴的獨立探索中間。獨立的探索,是“科學精神”必有之義。
(選自《中國科學文藝大系·科學散文小品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最好的科學老師——大自然
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日本化學家福井謙壹在寫給中國青少年的信中說:
我希望青少年們知道我所走過的學問之路,是壹條尊重自然的路。自然對於我來講是壹個不可缺少的老師,同時也是令人無比敬畏的客觀存在。
在福井謙壹剛懂事時,就經常蹲在庭院裏,瞪大眼睛盯著叫不出名字的雜草出神。他有時還會把雜草連根拔起,那翠綠的嫩葉會讓他仔細地看上半天。蝴蝶飛舞的季節,小謙壹會為追逐蝴蝶情不自禁地跑進附近的山裏去。山裏的景色真是太美了!大自然的傑作令小謙壹百看不厭,並使他產生了探索大自然奧秘的遐想。而每壹次的新發現,都會讓小謙壹興奮好幾天,並終生難忘。
福井謙壹在上學以前喜愛收集植物標本。他把許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花、草和樹葉采回家,擺放整齊,長久地看著。在旁人看來,他老是對著壹堆枯草敗葉發呆,似乎有點傻裏傻氣,但他卻從中獲得了無窮的樂趣。
上了小學後,他的收藏升級了,由植物轉為礦物和昆蟲。他直到老年時也忘不了曾經在大阪帝冢山壹帶的丘陵采回的壹塊樹狀礦石,同樣喜歡礦物的表哥告訴他這是沼鐵礦石,是遠古時代沈到湖泊或沼澤裏木頭上的鐵。這令小謙壹激動不已:天啊,今天的這壹片丘陵在遠古時竟然是湖底!而這是由我親自發現的!
福井謙壹采集蝴蝶標本的愛好壹直保持到他老年以後。他成名後到美國講學,壹次在佛羅裏達壹座機場附近的森林裏為了追捕壹只美麗的鳳蝶而誤了航班;另壹次在遊覽亞裏桑那大峽谷時為了捕捉壹只蛺蝶而累得精疲力竭,竟未顧得上好好欣賞著名的大峽谷風光。
福井謙壹的父母認為:親近大自然是人類的第壹特權,所以他們鼓勵孩子們去郊外遊玩。父親還經常在工作之余帶著孩子們去郊外釣魚,並給他們講述魚類和釣魚的知識。福井謙壹上中學後,壹家人每年夏天都會在海邊租房子度假,在那裏釣魚和遊泳。
福井謙壹在談到他是如何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時說:
我生長在壹個與科學沒有什麽緣分的普通家庭,正是在大自然中積累起來的豐富切身體驗,促使我後來選擇了從事科學研究的道路。大自然不僅把我引向了化學王國,它也是我探求化學理論時的壹位不可缺少的老師。我的理論獲得了承認,並且榮幸地獲得諾貝爾獎。每當提起此事,我就不能不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為我的少年時代創造了壹個能與大自然自由交往的家庭環境。
197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生理學家吉爾曼出生於法國東部盛產葡萄酒的布爾戈涅地區。這裏景色宜人,壹派田園風光。孩提時代的吉爾曼經常騎著自行車到郊外去采蘑菇。說是采蘑菇,其實是大自然美麗的風光、芬芳的氣息和令人心曠神怡的感覺吸引著他。只要壹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各種絢麗、奇特的花草和樹葉就都會成為他采集的對象,並制成標本,匯集成厚厚的標本冊。翻閱和欣賞這些標本冊,是他的壹大嗜好。
大自然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對小吉爾曼都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動物、星辰、雲彩甚至雨雪,都使他感到奧妙無比,充滿了好奇心。只有壹樣東西——雷電,令他恐懼不已。壹次他在雨中騎自行車遠遊,壹個驚雷就落在身邊,將他擊倒,摔出去兩米遠。從這以後,他壹聽到雷聲就膽戰心驚。但這絲毫沒有削弱小吉爾曼對大自然的向往。當他只身在杳無人跡的荒郊野外跋涉時,經常把自己想像成壹個勇敢的探險家,嘗試著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進行考察。童年的經歷,使吉爾曼產生了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誌向和對科學家的崇拜之情,最終選擇了從事科學研究的道路,並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化學家切赫在小學四年級時受壹位老師的影響,喜愛上了地質學。小切赫看了不少地質學方面的科普讀物,然而他更喜歡到野外去、到大自然中去,用自己的手去尋找,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但他所居住衣阿華城周圍既沒有海,也沒有山。想要通過采集巖石標本了解地球構造的切赫,只得到壹些正在進行挖掘土方作業的建築工地去。他曾經在壹個修建水壩的施工現場采集了不少巖石標本,其中還有幾塊海洋動物的化石,這使他興奮異常:今天的大平原在5億年前的遠古時代原來是海洋!而那些今天已經消失了的動物通過化石呈現在自己的眼前,並且這是經自己的手發現的。
12歲的時候,小切赫跟隨爺爺乘火車去著名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旅遊。當他來到雄偉的落基山脈腳下,高興得不得了:“這才是真正的山哪。”他在這裏采集了很多巖石標本,多得以至爺爺都擔心行李超重上不了火車,要把壹部分石頭扔下。“這可是在衣阿華不曾見過的珍貴巖石標本啊!”哪壹塊石頭小切赫也舍不得丟下。於是,他瞞著爺爺將石頭裝進了自己隨身攜帶的小旅行袋,而且是自己背,不讓爺爺拿。旅行袋沈甸甸的,但只要能把心愛的巖石標本背回家,再沈小切赫也不覺得累。孫子喜悅、興奮的情緒也感染了爺爺,第二年爺爺又帶切赫再次去了科羅拉多。
這種對大自然的愛好,引導切赫選擇科學研究作為自己的終生事業。“用自己的手去尋找,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成為他的人生信條,並取得了重大科學新發現。
像這樣由喜愛大自然到向往探索科學奧秘、並最終走上科學研究道路的例子,在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中屢見不鮮。大自然是最好的科學老師。今天生長在大城市中的孩子,整天被鋼筋、水泥包圍著,很少有機會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這實在是壹種悲哀。
3.獲獎科學家與科普讀物
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加拿大分子生物學家奧爾特曼在應我們的請求寫給中國青少年的信中說:
在我12歲的時候,得到了壹本塞裏格海茨所寫的《原子的說明》壹書。這本書簡明地概述了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的結構,它深深地吸引了我。這本書使我了解到:元素周期表的設計不僅是科學的,並且是十分優美的;而元素周期表對於當時人們尚不知道的元素也作出了科學的預見。這壹切都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可以肯定地說,這本書喚起了我對原子物理學的愛好。
由於壹本科普讀物的影響,而走上科學研究道路的例子還有許多。像197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醫學和病毒學家蓋達塞克和198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英國生物化學家克盧格,都是因為在青少年時代閱讀了由荷蘭裔美國細菌學家克魯伊夫撰寫的科普讀物《微生物獵人傳》,從此愛好上了生物學。
197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美國內分泌學家吉爾曼小時候最喜愛的書是法國著名科學幻想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80天環遊地球》《地心遊記》《海底兩萬裏》等旅行探險類書籍。這些書令小吉爾曼愛不釋手、百讀不厭。書中不僅有驚險動人的故事情節,而且有豐富的地理、氣候、生物、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識。更令人稱奇的是,儒勒·凡爾納身患殘疾,壹生中幾乎沒有遠足旅行過,卻“坐地日行八萬裏”,寫出了令人拍案叫絕的旅行探險故事,“足跡”遍及世界五大洲的高山、河流、沙漠、沼澤、海洋和島嶼。小說的主人公大多具有科學的頭腦,每當遇到困難和危險時,總能依靠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奇跡般地擺脫困境。而且小說中描寫的潛艇等許多科技發明在凡爾納所處的19世紀末還沒有問世,作者卻憑借著淵博的知識、豐富的想像和科學的預見,進行了今天看來也相當準確的描述。他的小說使吉爾曼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看到了科學技術的力量,對科學家產生了崇拜之情。這促使吉爾曼最終選擇了科學家的職業。
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化學家赫希巴奇小時候喜歡到奶奶家去玩,因為奶奶訂有壹本叫作《國家地理》的雜誌。這本著名雜誌由美國國家地理協會主辦,創刊於1888年,是壹本有廣泛國際影響的科普雜誌。它雖然名為“國家地理”,但雜誌中的內容並不局限於美國,也不局限於地理學,它有許多關於世界各地的動物、植物、風土人情和自然科學、高新技術方面的內容,而且配有大量漂亮的照片和插圖,每壹期都讓小赫希巴奇興趣盎然。在他11歲那年,新出版的壹期雜誌是關於天文學的特輯。北極星、獵戶座、仙女座、大熊星座、半人馬座……,那壹個個遙遠而又神秘的星球,壹下子就抓住了小赫希巴奇的心。看到孫子如此喜愛這期雜誌,奶奶就將它作為禮物送給了赫希巴奇。小赫希巴奇總把這本雜誌帶在身邊,壹有空就翻看。有壹次,他把雜誌帶到了學校,不知怎麽回事,突然雜誌找不到了。急得小赫希巴奇抓耳撓腮,眼淚都差點掉了下來。同學們急忙幫他找,終於又找到了,小赫希巴奇高興得什麽似的。50多年後的今天,在已是著名科學家的他的書房裏,在書架上琳瑯滿目的科學著作之中,仍可以找到這本紙張已經發黃了的雜誌。正是這本《國家地理》雜誌,使小赫希巴奇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成為他走上科學之路的啟蒙老師。
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日本化學家福井謙壹在少年時代也是《國家地理》雜誌的忠實讀者,並對他的壹生產生了很大影響。當1973年福井謙壹作為訪問學者到美國華盛頓時,特意走訪了《國家地理》雜誌編輯部,這時它的發行量已達到了每期1 000多萬冊。福井謙壹還非常喜愛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撰寫的《昆蟲記》壹書。這本書用講故事的方式記述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並且用充滿著泥土芬芳的文筆描述了法國南部壹帶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小謙壹上初中壹年級時看到這本書後就愛不釋手,反復閱讀。這本書當時是分為20冊逐年翻譯出版的,小謙壹常常是剛看完壹冊,就急切地盼望著下壹冊。這本書將福井謙壹帶入了壹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他對昆蟲和大自然的熱愛保持了壹生。
許多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還是科普創作的愛好者。像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萊德曼,就在科研之余撰寫了大量科普文章和圖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諤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他經常到各高等學府舉辦學術和科普講座,其中生命科學的系列講座特別受到聽眾的歡迎。1944年,薛丁諤把講稿整理成壹本不到100頁的小冊子《生命是什麽——活細胞的物理學觀》。書中,他預言了生命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正面臨著重大的突破,生命科學的研究深度將從生命的表面現象和細胞的層次,深入到分子的水平。他還提出將物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引進生命科學研究之中。這本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壹大批年輕人被吸引到生命科學的學習與研究之中,其中就有因建立生命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而***同榮獲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克裏克、沃森和威爾金斯,因發現噬菌體在細胞內增殖過程中作用榮獲1969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盧裏亞,因完成世界首次分子水平上的基因重組、創立現代基因工程技術而榮獲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伯格,因發現核糖核酸(RNA)的細胞催化功能而榮獲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奧爾特曼等人。因而,這本書被稱為“給生物學界以革命的契機”。
此外,197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雅洛夫人、198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埃利昂、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布洛姆伯根在少年時代都曾受到過由居裏夫人的小女兒伊芙·居裏所著的《居裏夫人傳》壹書的深刻影響。而由英國生理學家劉易斯所撰寫的《日常生活中的生理學》壹書則陪伴了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巴甫洛夫的壹生,並且是他走上生理學研究道路的引路人。
4.獲獎科學家與課外科普活動
197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醫學和病毒學家蓋達塞克和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分子生物學家保羅·伯格,都是在小學時參觀了紐約自然史博物館後,激發了對生命科學的興趣。198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物理學家菲齊與197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化學家李普斯科姆在同壹年不約而同地跟隨父母驅車數百公裏,專程參觀芝加哥科學博物館。當時10歲的菲齊和13歲的李普斯科姆通過此行,產生了對科學發現與科技發明的向往,樹立了獻身科學事業的決心。198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卡爾在應邀寫給中國青少年的信中說:
我對科學的迷戀可能開始於壹次參觀科學博物館,那時我大約七、八歲,是媽媽領我去的。這座博物館位於壹幢大樓內,紐約的《每日新聞》也在這座樓裏。我記得,博物館提供給人們操作展品和觀察其機械、電氣特性的機會。
在其他著名科學家身上,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而課外科技活動更是大多數榮獲諾貝爾獎科學家青少年時代的愛好,並從中培養了動手動腦、發明制作、通過實驗尋找問題與解決問題等多方面的能力,為他們日後的成功打下了基礎。僅僅是我們所知道在青少年時代的課外化學實驗中發生過爆炸事件的獲獎科學家就有多人,比如: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英國生物生理學家克裏克,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物理學家庫珀,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神經生理學家休伯爾,199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瑞士物理化學系恩斯特等人,都曾是爆炸事件的肇事者。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著名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在應邀為我們所寫的自傳中談到他青少年時期的經歷時曾說:
(青少年時代)我花費了許多時間用於制作壹些無明確用途的器具上。在我房間的地毯上,經常是散亂地擺放著數以百計的金屬“梁”和小的螺母、螺桿,在它們中間是我尚未完成的半成品。……在我稍大壹點的時候,我的興趣擴展到了化學遊戲上。我曾和我的壹個朋友用自制的火箭和火藥做實驗,實驗的部分費用來自父母給我在學校吃飯的午餐費。有壹年夏天,我的愛好又轉移到了檢測我鄰居家的土壤酸堿度和土壤中所缺少的營養物質上。
有組織的課外科技活動,對於培養青少年對科技的興趣和動手、動腦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以前節目中曾介紹過,壹位名叫索菲亞·沃爾沃的老師對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分子生物學家伯格產生過重要的影響,這位老師其實就是壹名課外生物學興趣小組的輔導員。我們還看到:198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菲齊是天文觀測活動的積極參加者;197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化學家李普斯科姆在11歲時聆聽了大學教授們為市民舉辦的系列科普講座,激發了對科學的好奇心。
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日本化學家福井謙壹小學四年級時第壹次參加學校組織的淡路島臨海學舍活動。臨海學舍是日本專為舉辦寒、暑期青少年活動而在海濱、山區興建的數百座固定設施之壹,它們統壹歸日本政府首相官房廳(相當於我國的國務院辦公廳)管理,每年都有上百萬名中、小學生到這裏來參加野營、自然觀察、動植物標本的采集和制作等活動。臨海學舍為福井謙壹等孩子組織了大量觀察海洋生物的活動,從此福井謙壹對海洋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五年級和六年級時,他又參加了分別在和歌縣箕島、加太舉辦的臨海學舍,這些活動所產生的影響伴隨了福井謙壹的壹生。他在致中國讀者的信中說:
我希望青少年們知道我所走過的學問之路是壹條尊重自然的路。自然對於我來講是壹個不可缺少的老師,同時也是令人無比敬畏的客觀存在。
福井謙壹還說:若問對我立誌於學問和創造起決定作用的是什麽?那肯定是和大自然的接觸。正是這種接觸培養了我對科學的直覺。……大自然不僅把我引向了化學王國,它也是我探求化學理論時的壹位不可缺少的老師。
美國病毒學家特明15歲那年參加了緬因州傑克遜癌癥研究室為中學生舉辦的夏令營。這個夏令營以生物學為主題,來自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通俗、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孩子講述生命的奧秘和癌癥研究的意義。夏令營還讓孩子們自己動手解剖兔子,參加壹些在中學裏從未見過的實驗。夏令營激發了特明對生物學和癌癥研究的興趣,他連續3年參加了傑克遜研究室的夏令營。特明上大學時選擇了生物學專業。畢業後,他利用進入研究生院前的那個暑假,又回到傑克遜研究室的夏令營,為孩子們講課和輔導。他要向當年的科學家們壹樣,使更多的孩子走上學習和研究生物學的道路。在特明輔導小學員中,有壹名來自紐約的17歲少年巴爾的摩,他也通過夏令營的經歷喜愛上了生物學。後來,巴爾的摩上了特明曾就讀的那所大學,又與特明同樣成為著名病毒學家杜爾貝科的研究生。師生三人合作研究發現了病毒的致癌機理,***同榮獲了197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上述事例充分說明了科普工作對於培養壹流科技人才的重要意義,同時科普工作也為培育國民的科學素養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別是在目前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壹時還不可能從根本上加以改變的情況下,我們科普工作者肩上的責任就更加重大了。而我們的科普場館,更要擔負起與學校不同的科技教育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