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介紹下印章的歷史。

介紹下印章的歷史。

印章的起源

印章作為壹種具有民族歷史文化特色的藝術門類,猶如壹朵奇葩,在博大精深的中華藝苑裏綿延不斷的散發出獨特的芬芳,吸引著人們進入這方寸世界。

印章的起源及演變

印章,是我國特有的歷史文化產物,古代主要用作身份憑證和行駛職權的工具。它的起源,是由於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早在商周時代,印章就已經產生。如今的印章,已成為壹種獨特的、融實用性和藝術性為壹體的藝術瑰寶。

印章在各個歷史時期,有過眾多的別稱,有些是因為用途上的差異,有些只是名稱上的不同。“印”在甲骨文中,表示以手按壓人,使之跽跪。“印”字在周末已變為以爪執節之形,說明“印”字是由“抑”演變而來。如今我們仍把“印”作為動詞使用,如“印刷”、“印制”等,可見“印”作為憑信的名詞是從使用中轉換而來的。

在周代,印統稱為璽或璽節。秦代用印制度規定,唯天子才可稱璽。至此,璽印又成為地位高低、權利大小的象征。漢承秦制,皇帝稱璽,壹般臣下稱印、印章或章。隋唐以後的官印,尺寸逐漸變大,多為九鼎文。武則天執政後,因惡“璽”音同死,下令改璽為寶,唐玄宗以後,“寶”作為皇帝之璽的專用名稱,壹直沿襲到清代。

此外,印章還有壹些別稱,如宋代的“記”、“朱記”、“合同”,元代盛行的“押”,明代的“關防”、“符”、“契”、“信”等等,清代以後逐漸淘汰,唯有“印”、“章”延續至今,仍然保持著強盛的生命力。

印章作為信物的特性,古今基本未變,但唐宋以後不斷出現的閑章,可以說明印章有逐步向藝術欣賞轉化的趨勢。

在著名文人中,首先對篆刻藝術大加倡導的,是宋末元初的趙孟兆頁(1254—1322),同時他也是最先采用青田燈光凍石刻印的名家。明清時代印人群起,追逼秦漢。在幾代印人的***同努力下,印章的審美價值越來越突出,從清代起,印章已經上升成為與書畫並列的獨立藝術品。

印章的發展

在源遠流長的印章發展史上,曾經先後出現過兩次高潮期,壹次在秦漢時期,另壹次是在明清時期。

秦漢時期

秦統壹六國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吸收各地文化,綜合成我國古代文化的 壹個主要源流。反映在印章領域,是制度上的等級性,文字上的統壹性和風格上的樸實性。 制度上,秦代已制定了較為完善的官印制度。文字上,秦代印章壹改戰國字體各自為政紛繁復雜的狀況,以“摹印”篆統壹。風格上,秦印註重實用,無論印文、章法,還是鈕式,都呈現出壹種質樸、自然的美。 秦至二世而忘,歷史短暫,但是秦印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繼往開來的作用卻是十分顯著和重要的。 兩漢時期,是印章發展史上鼎盛輝煌的時期,這壹時期不僅繼承和完備了秦代所建立的官印制度,使印章的規格、印鈕的形制及印文的形態更趨統壹,而且形成了漢印特有的博大精深、氣象萬千的藝術風貌,這種崇高的、近乎完美的藝術境界,成為後人仰望學習、鑒賞贊嘆的典範。漢印所取得的成就,具體可歸納成如下五個方面:制度完備,品類繁多,文字規範,章法自然,技藝精湛。

明清時期

明清時代稱得上是印章熱的時代。自文彭大力推廣燈光凍石起,壹時“無不人人斯籀、家家秦漢”,掀起了層層印章熱浪。期間名家競起,流派爭衡,印譜匯輯、印學理論更是推波助瀾,迎來印章發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期。

印章藝術的鑒賞

印章的美學價值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印章的藝術美和印章的材質美。印藝之美則可分化成四個部分:印文、印款、印譜以及印飾。

印文的鑒賞

鑒賞印章文字,先要把握藝術表現手法的特征,如書法、章法、刀法,再要體會印 文內容中蘊含的情趣、意味,綜合起來細細品鑒、慢慢欣賞。

書法

歷來有成就的印藝家對書法都十分重視,我們在前面壹章中已經有所了解,“無壹訛筆”是保證印文具備鑒賞價值的重要前提。大家知道,書法是寫字的藝術,如果連字都不能識讀,還有什麽藝術鑒賞可言。印章之所以被歷代知識階層推崇、喜愛,也正是由於他的難能、他的艱澀所帶來的挑戰已 經誘惑。垂手可得的東西不具備挑戰性,也沒有誘惑力,更談不上鑒賞價值。而對於鑒賞者來說,識篆就成了壹件首要任務。 篆字初看起來,是有點陌生,其實學起來很容易上手,要精通卻很難。篆字是以“形”為中心發展而成,雖然後來已經變為“意象”,但探其本源,總有形的影跡可循,所以篆字從壹開始就具備美術性。

章法

印文章法就是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位置安排和整體布局的方法。符合情理的章法能給人以高品位的享受,不合情理的章法明眼人壹看就知道底蘊不足甚至是冒牌貨。章法的基本要求是平衡、老實、大方、端正,漢印章法大多根基於此,進壹步要求自然生動、別饒情趣,這樣才可供協商、玩味。

刀法

古人鑿銅刻玉,力艱功深,其過程較為復雜。佳石極宜受力,壹如良紙之受筆墨,鐵筆所行之處,石屑紛披,呈現出天然崩裂的效果,留下的線條痕跡具有古拙蒼勁的金石氣息。刀法大致可分為兩種:沖刀和切刀。沖刀行進爽快,壹瀉千裏,很像書法中壹拓直下的筆法,能表現出雄健淋漓的氣勢;切刀則行進較慢,用短程碎刀連續切成,壹步壹個腳印,猶如書法中的澀筆,能表現出遒勁凝煉、厚實穩健的氣象。有時兩種刀法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更佳。

情趣和意味

我們知道,歷代許多文學家、詩人、書畫家都對印章情有獨鐘,許多印人同時也兼工詩書畫,他們常常取用壹些典故成語、詩詞佳句或者俚俗語言作為閑章內容,往往能出奇制勝,饒有情趣和意味。當我們鑒賞到這類語句時,也會覺得分外的有滋有味、興趣盎然。

邊款的鑒賞

邊款,就是銘刻在印章面或周面的姓名、年月等文字記錄。按照鐘鼎等銘文的稱法,“款是陰字凹入者,識是陽字挺出者”,但是在印章領域,不論陰陽,通常統稱為邊款或款識,很少有把印章陽文款識稱為“邊識”的。

上古印章極少署款,文彭以雙刀行書款開了風氣,此後的印家各顯身手,使印章邊款迅速上升為印章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了像繪畫題跋壹樣的作用。在款識的刻制上,也同樣顯示出印家們精彩的刀法和高超美妙的書法境界,值得我們細加品鑒和賞析。

印章款識除了可作書法碑帖藝術品來鑒賞外,有些款識還具有很高的文學性。它可以或記事或抒情,或談藝或品味,讀之令人神往,發思古之幽情。所謂“方寸之間,氣象萬千”,不單是指印文,而且也適合款識,兩者都具有金鑄玉琢的微 妙感覺,同樣引人入勝,喚起我們不盡的聯想,帶給我們無窮的意味。

印譜的鑒賞

印譜是印文以及款識的載體。鈐拓精美的印譜不僅可以讓我們盡情欣賞其中的佳作,而且它本身也是壹件藝術品。印譜的鈐拓,在清道光之前,都是只用印泥朱拓印章,並不墨拓款識,直到西泠印章藝術昌盛繁榮的晚期,才有林雲樓以拓碑帖的方法為趙之深墨拓印款,置於印譜後面。此後大家都來仿效,蔚然成風。印譜的鈐拓分為二個步驟,壹是印底文字的鈐朱,壹是印章款識的墨拓。濡朱鈐印必須選用優質印泥,好的印泥細膩光澤、不走油、不變質、厚而勻,具有立體感,鈐出的印譜持久如新、光艷可人。墨拓印款操作起來比較復雜,壹方面要有熟練的技藝,壹方面要把握時間,需要細心和經驗。印譜的制作,壹般先拓墨款,後鈐朱印,墨款又分為墨拓和蠟拓,蠟拓不如墨拓精微清晰,只能應付壹時急需,不宜制譜。墨拓根據墨色濃淡,又有“烏金拓”和“蟬翼拓”之分,前者對比強烈、富有光澤,後者素淡清和,別饒雅趣。印譜傳拓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印文、印款的表達,故有“刻之功六、拓之功四”的說法,可見印譜鈐拓的重要性。考究的印譜裝幀素雅,紙選用凈皮綿宣、單宣或連史紙,每業每印每款,主但選摸、朱丹玄墨,交相輝映,令人賞心悅目,除了觀賞,還可臨習、研討,因而成為人們鑒賞收藏的寶貴之物。

  • 上一篇:井岡山有什麽特產?
  • 下一篇:體育西竟藏著壹家小店,什麽都能交換,包括妳的前任...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