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以老人倒地扶不扶問題寫作文

以老人倒地扶不扶問題寫作文

1. 以“老人倒地扶不扶”為題的議論文800字

老人摔倒不被扶起事件,在我們身邊發生的已經不是壹件兩件了,為什麽面對摔倒的老人公眾會如此冷漠的視而不見,不肯出手相助呢?這其中存在著深層的道德原因。

老人摔倒沒人扶與摔倒的的老人不無關系。被扶起的老人裏,有些道德水平低下。

之前發生的訛人事件裏,無良老人利用人們的同情心和良心,去謀取利益,使心存善良的人們真心害怕去扶起摔倒的老人。江蘇如臯壹座立交橋上,壹位騎三輪車的老人被撞受傷,大巴司機殷紅彬下去攙扶老人,老人卻壹口咬定是被他的大巴車撞倒的,幸好警方調取了監控錄像,這才讓事情水落石出。

在上海打工的湖北小夥子小孫好心將壹名被摩托車撞倒的老人送去醫院,可當家屬出現後,小孫卻被老人指認為肇事者。家屬說,如果找不到目擊者證明小孫的清白,他就要對這個事情負全責。

小孫無奈,只好向目擊者求助。見到90多歲的老人在公交站牌旁摔倒,騎著電動車路過的劉女士便趕緊下車扶起了老人。

為了不讓自己成為翻版“彭宇”,劉女士在扶起老人的時候,請周圍的幾位路人為自己作證。“姑娘,我不會賴妳的,妳是好人,”被扶起後,老人對劉女士很是感恩。

然而,當老人被送到醫院後,卻改了口,稱是劉女士撞了他。幸虧老人的家人明事理,幸虧有目擊者願意為劉女士作證。

缺乏誠信的摔倒老人,讓善良的施救者傷透了心。做好事變得如此之難。

倘若摔傷的老人都是誠實善良的,人們就不會有所顧忌的去考慮救不救啦。壹位撿破爛的70多歲的老人,摔倒在路過的馮女士的自行車前,自以為有責任的馮女士連忙把老人送到醫院檢查治療。

沒想到,老人第二天找到馮女士的單位,自擔摔傷責任並把400元醫療費用退還給馮女士。老人的善良、誠實讓馮女士無比感動。

如果所有的摔傷老人都能像馮女士遇到的這樣誠實善良,相信大家也就不會有所顧忌了。不敢扶老人如今已成為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如何解決它顯得尤為重要。

面對這壹嚴重社會道德問題,加強個人思想道德修養顯得尤為重要。每個人都應不斷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意識。

好社會風氣的形成,不是天然的,它需要教育與引導。在壹個眾人感到迷惑,不知道該不該伸手扶摔倒老人的時候,需要 *** 代表社會公信力來發聲、發言,來明確要弘揚什麽摒棄什麽、要獎什麽又要罰什麽,就算小題大做也未嘗不可在面對和處理有些事情時道德的約束力顯得很微弱。

當道德無法調整壹種現象,而且這種問題又亟待解決時,法律的介入也是必要的。國家法律層面上及時給予支持,才能很大限度消除社會上‘好人難做’的道德困境。

立法的重點是確立免責原則和舉證規則,即救助人提供救助行為,除存在重大過失外,對救助行為的後果不承擔法律責任。堅守道德,摔倒老人不再無助。

2. 以“老人 倒地扶不扶”為題的議論文800字

今天去利群超市,有壹個離我不遠的老太太在過自行車道的時候,為了躲避壹個騎自行車的,不小心失去平衡摔倒了。

是後仰這摔的,噗通壹聲,估計摔得不輕,老太太當時就躺地上哼哼起來了那個騎自行車的回頭看了壹眼,飛速騎走了(他的車沒有碰到老太太,準確說是,差壹點碰到老太太)周圍迅速圍了幾個路人,有人問老太太怎麽樣了,要不要緊旁邊有壹個13、4歲的中學生樣子的小男孩馬上跑過去就要摻起來老太太我見到這麽緊急的情況趕快大喊壹聲:“別碰她”周圍的人都楞住了,那個中學生也楞住了。大家滿眼疑惑地看著我我把中學生拉到壹邊輕聲問道:“小同學,老太太是妳撞倒的麽”他飛快地擺擺手忙說:“不是不是,我只是看到想把她扶起來”“妳家裏很有錢麽?”我又問道“沒有,爸爸下崗在家,媽媽是工廠的工人”“那妳知不知道,如果不是妳撞的,妳卻去把她扶起來,萬壹她說是妳撞的,妳家就要支付她的全部醫療費、家人的誤工費、營養費等等壹系列費用呢”中學生頓時臉色慘白“啊?不會吧,明明是去幫她,人家不會怪我的。”

我冷笑壹聲:“小同學,妳太天真了,妳扶她起來也成不了十佳中學生,最多也就是壹封表揚信,卻要冒著幾萬到幾十萬醫療費的風險呢,想想妳的爸爸媽媽賺錢多不容易,就著樣都要給這個老太太了”那種學生聽著,眼睛紅了,“叔叔,那我以後再也不管這種事情了,謝謝您教導我”說完,他向我深深鞠了壹躬。頭也不回地消失在人群之中。

周圍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3. 遇到老人倒地扶不扶作文300字

我們大家應該還記得春晚上《扶不扶》的小品吧?好人郝建扶了壹個摔倒的老太太,卻被當成了撞人者。

現實生活中,也有小品情景再現。壹個熱心小夥兒看見壹位老人在商店門前摔倒了,趕緊上前將其扶起,不料,老人來了壹句:“妳害 *** 啥?”後來,警方調取了監控錄像,還原了老人自己摔倒的真相。

這是近日發生在洛陽的壹個真事。有了“被訛”的先例,好心的人們苦惱起來:老人摔倒,扶不扶?發生在身邊的壹件事給了我答案。

最近,爺爺身體不適,要在醫院動手術,爸爸和姑姑上班很忙,媽媽只好請假去照顧爺爺,家裏只剩下奶奶壹人。壹天中午放學後,媽媽接著我就往家趕,突然接到了奶奶的電話。

媽媽壹接電話,卻是壹個陌生人在說話:“哦,大姐,您媽剛才在路上摔倒了,我把她扶了起來,又問了她家在哪,把她扶回了家,我在她的手機裏找到了您的手機號……”“好的,好,我這就回去!”媽媽加快了回家的速度。到了家,只見奶奶在床上躺著,壹位二三十歲的叔叔站在奶奶旁邊。

“我餓了,冰箱裏沒有現成的,我只好自己出去買,壹不小心摔倒了,多虧了這個小夥子!”“大娘,這是應該的!”被奶奶壹誇,那個叔叔害羞地撓了撓頭。奶奶只是腿上擦破了點皮,沒有大礙。

知道奶奶沒事,那個叔叔才放心離開。現在,我有了答案:老人摔倒了應該扶!讓我們都爭做“活雷鋒”。

4. 以“老人跌倒扶不扶”為題800字作文

9月6日,衛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幹預技術指南》提出:不要急於扶起,要分情況進行處理。

指南提出,如老人意識清楚,救助者應詢問老年人跌倒情況及對跌倒過程是否有記憶;如不能記起,可能為暈厥或腦血管意外,應立即護送老人到醫院或打急救電話。(9月7日《揚子晚報 》) 老人家跌倒,怎麽扶、需要哪些醫學知識,需要通過壹個學習並實踐的過程,不是壹篇報道就能夠保證所有人在遇到老人跌倒的時候,就能夠按照“技術指南”中的每壹步進行操作。

而目前,爭議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扶”,而是“扶不扶”! 看到老人跌倒在地,人們通常的第壹個想法是:哎呀,真可憐,歲數那麽大了,不知道這壹摔會不會造成嚴重的傷害。但是,隨著南京彭宇案到天津許雲鶴案,再到最近的南通長途司機好心救人卻被誣陷肇事,人們的情感逐漸偏移,從最初對跌倒人的同情、對助人者的尊敬,轉移到對助人者的同情、對跌到人的無視。

才有了老太被活活卡死在護欄上、摔倒的老大爺隔了壹個小時才被送進醫院這些令人寒心的後續事件發生。 作為路人,妳是否問過自己:當我遇到跌倒的老人時,扶還是不扶?如果當時沒有攝像頭、沒有錄像、甚至沒有來往的行人作證的時候,我敢向他/她伸出援手嗎? 作為受害人,妳是否問過自己:當別人來幫助我的時候,我應該抱著什麽樣的心情對待這些陌生的好心人?以後別人摔倒,我會像別人幫助我壹樣幫助別人嗎? 作為受害人家屬,妳說是否問過自己:我的親人是如何脫離危險的?誰在他/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了援手? 我們都應該問問自己:如果那個跌倒的、被夾住的、急需幫助的人是自己,妳希望別人怎麽做?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誰都會遇到路滑摔跤,往大了說,誰都不能保證自己壹輩子不需要別人的幫助。“老人跌倒扶不扶”拷問的不僅僅是幾個當事人,更考驗整個社會的公德心,考驗每個人的良心!如果我們能設身處地為別人想想,如果我們能少壹點私心,如果國家法制再細致壹點……也許就會大量出現“金發女孩給暈倒老人餵水”這樣的情景,也就不會出現“老人被護欄夾死,眾人圍觀”的慘劇。

5. 老人摔倒扶不扶作文4篇

現實是最好的老師。

在天津,許雲鶴因攙扶摔倒老人而“吃”上了官司;在江蘇南通,長途車司機救人後險遭誣陷;而在江城武漢,也同樣有電動車車主因做好事而被賴上……於是,人們總是說服或者強迫自己去適應社會的冷漠與無情,適應社會的“潛規則”,努力去做壹個所謂的“聰明人”。在社會大環境面前,每個人都顯得那麽力不從心。

我們渴望真-相,可是真-相往往被喧囂所遮蔽;我們追求理性,可是理性經常被情緒性的態度所左右。面對“老人摔倒無人扶”這壹社會困境,人們往往會批判社會風氣的敗壞、道德的淪喪、法律的不彰。

而在浮躁的攪拌下,卻很少有人關註行為本身。老人摔倒無人扶,從根本上反映了社會互動的匱乏。

“社會互動”是個舶來詞,類似於人們常說的人際交往。社會互動與兩個因子息息相關,壹個是互動的意願,壹個是互動的能力。

老人摔倒在地,扶壹把、拉壹把,對於大多數老百姓而言,只不過是舉手之勞。然而,人們為何不願意俯下身子,伸出雙手?根據互動者之間的人際關系,可以將社會互動分為三種類型:情感關系、工具關系和混合關系。

首先,從情感關系來講,不同於傳統鄉村的“熟人社會”,現代都市更多的是壹個“陌生人社會”,人們從事著各種不同的工作,又沒有血緣關系的維系,“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便成為常態。試想壹下,如果摔倒的是自己的親人或者是熟人,會有多少人無動於衷?其次,從工具關系來說,在這樣壹個追逐金錢、講究利益的時代,由於激勵機制的匱乏,扶助摔倒老人,並不見得能得到什麽“實惠”,反而有可能“惹禍上身”,趨利避害的本能下,聽之任之或許是面對摔倒老人的“最優選擇”。

在二者的綜合作用下,人們有力卻無“心”,習慣了做“看客”和“圍觀者”,卻不願意做“行動者”和“參與者”。摔倒老人無人扶,不是簡單的個體現象,而是復雜的社會問題。

社會環境的改變也並非朝夕之功,努力提高民眾的社會參與則顯得更為現實。社會參與提高了,社會才會充滿活力,人與人之間才會充滿溫情,“摔倒老人無人扶”的悲劇才會不再上演。

6. 關於老人摔倒扶不扶問題的作文

老人跌倒到底我們該不該扶起來? 這個討論我覺得很有必要。

尊老愛幼、救死扶傷歷來是我國的優良傳統,誰家沒有老人,誰人不會變老? 由於媒體曝光出諸多諸如彭宇案之類的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誣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斷”等邏輯推理的理由判決巨額賠款等案例,越來越多的人對攙扶跌倒老人心存忌憚。 簡單不過的舉手之勞,有可能惹來無盡的麻煩。

社會公德,傳統道德,在我們猶豫的目光中漸漸喪失。 當跌倒老人該不該扶作為問題,被全社會、被公眾、被媒體熱烈討論的時候,其實已經證明某種程度上這個社會的公德已經破產了。

顯然,似乎作為社會人,誰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無良的南京法官、天津法官,以及制裁那些誣賴彭宇們的老人,理應受到譴責,但見死不救的圍觀者,是否也會受到道德、公義和良心的譴責? 武漢市88歲的李老漢在離家不到百米的菜場口摔倒後,眾多圍觀者無人敢伸出援手,最終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的事件讓整個社會震驚。

公眾對老人跌倒出現的冷漠和麻木不仁,整個社會都應該檢討,甚至每壹個人都應該檢討。以前壹直覺得類似老人跌倒該不該扶、應該怎麽扶這些事情不是個問題,但現在還真成了壹個大問題。

類似南京法官、武漢老人這樣的案例,雖然不能說是普遍的現象,但其折射出來的社會現實卻是很嚴峻的。 我們對跌倒老人該不該扶的討論,這絕非故意誇大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針對目前整個社會道德、價值觀滑坡出現的現象提出質疑,因為類似人情冷漠、麻木不仁的現象不僅僅發生在跌倒老人身上,還有其它的案例,比如見義勇為的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故事,比如圍觀跳樓自殺時出現壹片幸災樂禍的“快跳”的喊聲,比如公車上乘客對小偷熟視無睹的常態等等,不壹而足,這都早已成了全社會反思的問題,完全是壹個社會問題。

自從南京徐老太事件開始,中國就開始進入國民道德淪喪期,開始瓦解中國人民的道德,想徐老太這種人開始肆意妄為,有法律支持,又可以獲取巨額的回報,而且沒有任何成本。而彭宇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高,從而開始冷漠國人的同情心,淡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爾後如釣魚執法等壹系列事件,徹底麻木人們的憐憫之心,造成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導致八旬老人倒地1個多小時而無人敢伸出援助之手。我可以肯定,大多數圍觀昔都是善良的人,可是誰也承擔不起那巨大的代價。

妳能說人們冷漠? 蒼蠅多的地方,是垃圾的原因還是蒼蠅的原因?。

7. 老人摔倒扶不扶作文 400字

現實是最好的老師.在天津,許雲鶴因攙扶摔倒老人而“吃”上了官司;在江蘇南通,長途車司機救人後險遭誣陷;而在江城武漢,也同樣有電動車車主因做好事而被賴上……於是,人們總是說服或者強迫自己去適應社會的冷漠與無情,適應社會的“潛規則”,努力去做壹個所謂的“聰明人”.在社會大環境面前,每個人都顯得那麽力不從心.我們渴望真-相,可是真-相往往被喧囂所遮蔽;我們追求理性,可是理性經常被情緒性的態度所左右.面對“老人摔倒無人扶”這壹社會困境,人們往往會批判社會風氣的敗壞、道德的淪喪、法律的不彰.而在浮躁的攪拌下,卻很少有人關註行為本身.老人摔倒無人扶,從根本上反映了社會互動的匱乏.“社會互動”是個舶來詞,類似於人們常說的人際交往.社會互動與兩個因子息息相關,壹個是互動的意願,壹個是互動的能力.老人摔倒在地,扶壹把、拉壹把,對於大多數老百姓而言,只不過是舉手之勞.然而,人們為何不願意俯下身子,伸出雙手?根據互動者之間的人際關系,可以將社會互動分為三種類型:情感關系、工具關系和混合關系.首先,從情感關系來講,不同於傳統鄉村的“熟人社會”,現代都市更多的是壹個“陌生人社會”,人們從事著各種不同的工作,又沒有血緣關系的維系,“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便成為常態.試想壹下,如果摔倒的是自己的親人或者是熟人,會有多少人無動於衷?其次,從工具關系來說,在這樣壹個追逐金錢、講究利益的時代,由於激勵機制的匱乏,扶助摔倒老人,並不見得能得到什麽“實惠”,反而有可能“惹禍上身”,趨利避害的本能下,聽之任之或許是面對摔倒老人的“最優選擇”.在二者的綜合作用下,人們有力卻無“心”,習慣了做“看客”和“圍觀者”,卻不願意做“行動者”和“參與者”.摔倒老人無人扶,不是簡單的個體現象,而是復雜的社會問題.社會環境的改變也並非朝夕之功,努力提高民眾的社會參與則顯得更為現實.社會參與提高了,社會才會充滿活力,人與人之間才會充滿溫情,“摔倒老人無人扶”的悲劇才會不再上演。

8. 老人摔倒扶不扶 壹篇作文 500字

老人家跌倒,怎麽扶、需要哪些醫學知識,需要通過壹個學習並實踐的過程,不是壹篇報道就能夠保證所有人在遇到老人跌倒的時候,就能夠按照“技術指南”中的每壹步進行操作。而目前,爭議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扶”,而是“扶不扶”!

看到老人跌倒在地,人們通常的第壹個想法是:哎呀,真可憐,歲數那麽大了,不知道這壹摔會不會造成嚴重的傷害。但是,隨著南京彭宇案到天津許雲鶴案,再到最近的南通長途司機好心救人卻被誣陷肇事,人們的情感逐漸偏移,從最初對跌倒人的同情、對助人者的尊敬,轉移到對助人者的同情、對跌到人的無視。才有了老太被活活卡死在護欄上、摔倒的老大爺隔了壹個小時才被送進醫院這些令人寒心的後續事件發生。

作為路人,妳是否問過自己:當我遇到跌倒的老人時,扶還是不扶?如果當時沒有攝像頭、沒有錄像、甚至沒有來往的行人作證的時候,我敢向他/她伸出援手嗎?

作為受害人,妳是否問過自己:當別人來幫助我的時候,我應該抱著什麽樣的心情對待這些陌生的好心人?以後別人摔倒,我會像別人幫助我壹樣幫助別人嗎?

作為受害人家屬,妳說是否問過自己:我的親人是如何脫離危險的?誰在他/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了援手?

我們都應該問問自己:如果那個跌倒的、被夾住的、急需幫助的人是自己,妳希望別人怎麽做?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誰都會遇到路滑摔跤,往大了說,誰都不能保證自己壹輩子不需要別人的幫助。“老人跌倒扶不扶”拷問的不僅僅是幾個當事人,更考驗整個社會的公德心,考驗每個人的良心!如果我們能設身處地為別人想想,如果我們能少壹點私心,如果國家法制再細致壹點……也許就會大量出現“金發女孩給暈倒老人餵水”這樣的情景,也就不會出現“老人被護欄夾死,眾人圍觀”的慘劇。

9. 關於老人摔倒扶不扶的800字作文大全

父母都已過了花甲之年,我經常告誡二老雙親:當妳們摔倒的時候,千萬不要讓別人扶起來,壹定要自己站起來.如果妳們自己站不起來,就給家人打電話,或者是給120打電話.為何?因為我的父母患有高血壓,壹旦讓人扶起來就很有可能釀成大禍,悔之晚矣.前晚,南京臺園小區內,壹名七旬老太在回家途中,不慎滾下臺階受傷,癱坐在地上動彈不得,附近居民看見了無壹人伸出援手.40分鐘後,直到120急救醫生趕到,老太才從地上被扶起,並送往附近醫院救治.按照常理來說,壹位七旬老太摔倒在地,附近居民應該把她扶起來,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大家想過沒有?老太太年事已高,假如有人去扶起她萬壹發生意外,這個責任由誰來負呢?這也是警察來到都不敢扶起她的原因.在我看來,那些居民的做法真是理發洗腳面——從上錯到下,他們不應該首先選擇報警,而是,應該先和她的家人聯系,她的親人來了,大家再幫忙送醫院就不用擔心被訛詐啦.假如她沒有親人,就應該首先給120打電話,醫護人員扶起她還需要擔責嗎?或曰:“老太太摔倒沒有人扶是‘彭宇情結’在作祟,從中可以看出人情的冷漠來.”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觀點簡直就是發高燒不出汗——胡說,如果壹個小孩子摔倒,有人把他扶起來,舉手之勞,何樂不為?可是,壹個老人摔倒,有人貿然把他扶起來,就很可能好心辦壞事,害了老人.老人摔倒為什麽不能輕易去扶呢?道理很簡單,老人大都患有心臟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摔倒以後,他們如果是自己爬起來,根本就不會落下後遺癥.壹旦被別人用強大的外力硬生生地拽起來,就很有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輕則落下嚴重的疾病,重則就會喪命.茲事體大,豈能不防?古人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這是傳統的美德,應該贊揚.但是,在幫助摔倒的老人這件事情上,必須謹慎行事.比如,有老人被車撞傷了,躺在當街上,如果沒有人扶他,他就會生還.可是,有人隨便把老人扶起來,結果,他壹命嗚呼啦.妳說,這是幫助老人還是“謀殺”老人呢?由是觀之,遇到老人摔倒這種事情,還是要請醫護人員來處理.那些不懂洋炮的人千萬不要亂掰機子,這才是對老人負責任的做法。

  • 上一篇:什麽是青年團?
  • 下一篇:妳引導和處理對方的方式直接決定了結果。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