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恩書寫人生
曾經,是誰說過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我不相信有前世,也不奢望有來生,我只希望今生能以壹顆虔誠之心去對待身邊的每壹個人,每壹件事和整個人生。
———題記
落葉在空中盤旋,用他半生的輝煌繪成壹幅絕倫的畫面,那是它對賦予它生命的大地的感恩,對滋養它的春風細雨的感恩;小鳥在藍天飛翔,用它揮舞的翅膀蕩出壹曲優美的樂章,那是它對包容它壹切的天空感恩,對哺育它的花花世界的感恩。看到這些,妳我的心裏都壹定會油然而生出壹種敬佩之情吧!
感恩,快樂?痛苦?
感恩快樂,快樂會賦予我們幸福,是我們生活所需要的壹種良好的心態,它使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我們不可否認,快樂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那麽痛苦呢?它也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壹個角落。它與快樂是壹對如影隨形的好朋友。我們也需要感恩痛苦,感恩生活中的不順利。因為如果沒有痛苦,我們就無法更深刻地感受到快樂。就好像如果沒有下雨,我們就不可能獲得彩虹;如果沒有烏雲的出現,我們就不可能感受到陽光的嬌艷迷人;壹個人如果沒有被荊棘刺過,那麽他的人生就是空虛的,它就枉走這壹生了。當陰霾散去,陽光重新籠罩大地時,我們會感覺受到比昔日更加燦爛的陽光。感恩痛苦,讓我們獲得快樂。
感恩,朋友?對手?
感恩朋友,能把他們的快樂和我們壹起分享,能在我們痛苦的時候聽我們傾訴。在學校裏,誰在我們失敗時對我們不離不棄,寸步不離地陪在我們身邊?答案是朋友。在學校裏,誰在我們成功時沒有嫉妒的眼神,沒有過多的誇獎,但會投來壹個贊許的目光?答案是朋友。這些畫面都永恒地定格在我們的腦海中,永遠都不會被抹去。茫茫人海中,難得有幾個真正的朋友。如果壹個人沒有朋友,那麽這將會成為他的人生裏最大的缺陷。朋友是人生的壹部分。那麽對手呢?對手就是我們前進的方向,有了這些人我們才不會因勝利而沖昏頭腦,因失敗而誤入歧途。對手,只是在戰場上的,所以我們可以把戰場上的對手轉化為生活中的朋友。感恩對手,讓我們擁有新的朋友。
感恩,擁有?失去?
感恩擁有,讓我們能夠更好的生活。擁有親情,讓我們永遠可以沈浸在壹片溫馨之中;擁有友情,讓我們隨時都充滿挑戰自己的信心;擁有壹顆真誠的心,讓我們可以虔誠的對待別人或自己。所以,我們要感恩擁有。那麽失去呢?也許有些東西我們真的很需要,可是它偏偏離開了我們,壹開始也許會很痛苦,可是我們不可以只在痛苦與憂傷面前徘徊,我們要化憂傷為力量。如果我們只是停滯在失去的邊緣,而不是去想辦法盡全力珍惜所擁有的東西,那麽我們只會失去更多。珍惜壹切,就算沒有擁有。感恩失去,讓我們重新擁有。
感恩的心,感謝有妳,伴我壹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壹樣會珍惜!——後記
雨
不知何時,窗外開始下雨,是喚醒萬物細如牛毛的春雨。它太細小了,妳若是不註意,是不會發現雨正慢慢的斜斜的飄下來。雨中夾著的微風,帶著壹絲微微的泥土和青草的香味 。是的,這場雨帶來了春天。就在雨後,在暖洋洋的陽光下,妳會忽然發現許多細小的嫩綠鉆了出來。用不了多久,花兒開了,鳥兒來了,人們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春天到了。妳看 ,桃花、李花、杏花爭奇鬥艷,油菜花成片成片的引來大群大群的蜜蜂忙個不停,雙雙對對的蝴蝶翩翩起舞。啊,這就是春雨,具有喚醒萬物的魔力的春雨。
嘩嘩嘩… … ,只要聽到這劇烈的聲音,妳就知道這只有夏天才有的奇觀。說來就來,不管妳來不及躲避,也不管妳如何咒罵。雨點打在地上,鼓起壹個個水泡,不壹會,雨水匯成了小溪。所有的壹切都被它遮蓋,看不清壹切,聽不見壹切,世界被它統治了。它總是這樣氣勢洶洶的說來就來。但是,正是因為有了它,煩躁沒了,空氣清新了。幹渴的土壤滋潤了。這就正是“好雨知時節”的好雨。如此,樹木、花草才能夠生機勃勃的成長。當貪玩的它久久不去時,人們會詛咒它讓小溪變成大河,讓窪地變成汪洋。泥石流發生了、山洪暴發了,房子沒了、莊稼毀了,它擾亂了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災難。但這壹切不是它的錯,是人類亂砍濫伐,破壞生態造成的。它在提醒和警告我們,愛護環境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金黃金黃的水稻隨風起舞,大片大片的麥浪此起彼伏。沈甸甸的枝頭掛滿了水果,香噴噴的美酒隨風飄蕩,好壹副豐收美景。秋雨淅瀝瀝的慢慢走來,不疾不徐。片片黃葉在雨中跳著芭蕾,緩緩落下。“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秋雨為他們洗去凡塵,讓他們純潔幹凈的回歸大地。帶走春的繁華,夏的茂盛,這就是秋雨,詩意綿綿中幾許淒清。
雨近了、遠了、去了、又來了,四季在雨中逐漸消逝。不論是綿綿的春雨,還是狂暴的夏雨或悲情的秋雨,它帶來的壹切又被它帶走。時間流逝在萬物的枯榮中,人生消釋在四季的更替裏。珍惜時間,愛護生命。
青青囩中葵,朝露待日曦。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四季帶著雨的前奏來來返返。
三國演義600字讀後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讀完壹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壹個歷史人物的舞臺,把重多人物刻畫地淋漓盡致,使我不得掩卷長思.....
先來談談曹操,大多數人認為他很奸詐,也有人總結了壹句話:“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體現了他做事周到的特點。“寧我負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負我”是曹操的人生哲學。但曹操也有優秀的壹面,他求賢若渴,看重人才,無貴賤之分,打破了當時書香門第、貴族子弟才能做官的規矩。
與曹操相同的人物是劉備,在現在的社會上,人們都打趣的說劉備是“哭來的江山”,劉備膽小,當年他與曹操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說了這樣壹句話:“今天下英雄,惟操與使君耳。”可把劉備嚇出了壹身冷汗。劉備講仁義,愛戴百姓,他也很註重人才,使得關羽、張飛、趙雲都在他帳下聽令。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今......”這就是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再現了赤壁之戰的戰火紛飛,也為三國鼎立定下了基礎,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曹操也差點在赤壁之戰中丟了性命。
壹個國君要想建立壹個好的帝國需要壹個輔佐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好大臣,這就是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事實也證明,諸葛亮不是壹個草包,他壹展英才,空城記、草船借箭充分驗證了這壹點。而“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壹心只為酬三顧”看出了諸葛亮的忠心耿耿。
光有“識”可不行,還需要有“膽”,就像趙雲,幾乎百戰百勝,無戰不勝,他也稱“趙子龍”,他其時也為曹操效過力,但後來歸了劉。雖說壹代天驕是成吉思汗,但子龍也可以做了。
我們世紀少年應該具有諸葛亮的“識”,趙子龍的“膽”,這就是膽識。《三國演義》有三絕:義絕、奸絕、智絕。恰恰,關羽見證了義絕,曹操見證了奸絕,諸葛亮見證了智絕。讀了這本,《三國演義》,我獲益匪淺。
在逆境中成長
人生如大海,我們如在大海裏遊行的小舟,每個小舟都希望海上永遠風平浪靜。但是,如果海上沒有壹點大風大浪,豈不太平淡乏味了嗎?
在逆境中成長,在磨練中長大,在充滿挑戰的日子裏前行。留心觀察,其實每天我們都在成長。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1級大地震。瞬間,幾百條生命被埋在廢墟下面,救助人員用雙手挖出壹個又壹個鮮活的生命,。壹聲又壹聲:“救我...救我...。”道出了對生命的不舍與留戀。正在上課的譚千秋老師,他用雙臂護住了四位學生,而自己,卻與中國13億同胞永別了。這次大地震,有很多老師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壹曲又壹曲愛的贊歌,我們挖出門的時候,就挖出了老師,老師沒有手,老師的手,死死地當住將要塌下的門。這次大地震,自然是壹件不順心的事,從這件事當中,我們學會了感恩,感恩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
人的壹生,也許就是要經歷重重磨難吧!甘肅省又發上了壹起特大泥石流事件 ,死傷數萬。看了壹篇電視上的報道,是我對生命這個詞語有了新的理解與認識。壹個小女孩和他的姐姐站在7樓的陽臺上,她們沒有家,她們的家,已被大水沖走,僅存壹處陽臺。她們的哭聲,驚天動地,感動了在場很多人。她們壹聲聲的哭:“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我要讀書,我要見我的家人!”當救助家人將姐妹倆救下來時,姐妹倆撲通壹聲跪在了地上:“叔叔,謝謝妳們救了我,妳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妳們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現場所有人不約而同的鼓起了掌。這次泥石流事件,讓我們從中學到珍惜,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我們又成長了許多。
生活中不順心的是有很多,我們要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
走進小巷深處
又是秋水依人的壹季,橙紅的落葉鋪滿了小巷口。石子小路蜿蜒起伏,仿佛永遠也沒有盡頭。
往裏走,撫摸親切的石獅子,呼嘯的風聲也回蕩在墻頭,嫩嫩的小草在鞠躬,木門上的銅鈴在歌唱……哦,讓這份靜謐與安詳***駐在小巷。
再往裏走,推開陳舊的木門,這就是小巷的深處,亭亭玉立的姑娘靦腆地笑著,壹雙靈巧的手,正忙著洗衣裳。在雙手的伸縮間,天黑了又白了,亮了又暗了,姑娘已是上了年紀的老太太,悠閑自在地坐在樹下織毛衣。
繼續往裏走,推開泛黃的小窗,這就是小巷的深處。精力旺盛的黑貓頑皮地跑著,四只靈活的腳,正忙著和風玩捉迷藏。在四爪的跳躍間,花開了又謝了,草敗了又長了,黑貓已是嘴緣發白,無比愜意地趴在地上曬太陽。
推開學校的大門,這就是小巷的深處。活潑可愛的孩子專心地讀著,兩只明亮的眼,正忙著遨遊知識海洋。在嘴巴的張合間,燕去了又來了,歸了又返了,孩子已是學富五車的老師,滔滔不絕地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
小巷啊,妳看,時間會改變壹切,沒人能將它留住,它自己也不會停下匆匆趕路的腳步。就連妳也得經歷這年輪的考驗:有棱角的青石被時間磨平了;明凈透亮的窗戶被時間蓋上灰塵了;燦爛雲霞的桃花被時間摘走了……哦,小巷,妳的古色古香變成了古稀之年,我知道,能與妳***處的日子不多了,但我又怎麽舍得同朝夕相處的妳分離呢?是的,小巷妳沒有富麗堂皇,也不會傅粉施朱,加上年代已久,眼饞的人們,又會有哪個不想奪的妳這塊沃土呢?也許,這就是每壹個人都必須經歷的“生老病死”吧!小巷,請妳告訴我,這是不是也是時間流逝的最好證明呢?
有多少古人都曾為時間而嘆息。李商隱的“人間桑海朝朝變,莫遣佳期更後期”,李白的“光景不待人,順臾發成絲”的嘆息;岑參的“人間歲月如流水,客舍秋風今又起”的感慨,蕭鐸的“壹年之計在於春,壹日之計在於晨”……古人們都如此惜時,爭分奪秒,更何況我們呢?
小巷裏,踏上滿地的黃葉,輕脆的聲音響起的同時,夕陽也劃了下來。晚霞嵌在小巷的墻壁上,很美。小巷,我對妳那千絲萬縷之情恐怕是說不完了,我會珍惜我們壹起的時光,謝謝妳教給我的壹切,我相信,時間會給我壹個機會,讓我在妳耳畔輕語壹聲:再見!
心中的陽光
曾經在《讀者》上看到壹篇文章,大意是說壹位年輕人,在車站借錢買票,被很多人拒絕並遭到非議,其實他只不過在完成壹個電視節目中的任務而已,在他心灰意冷時,不抱任何希望地對壹個小男孩說:“妳能借我壹元錢嗎?”出乎意料,小男孩很爽快地掏出壹元錢給了他,他很是激動,問:“妳為什麽願意幫我?”只見小男孩自豪地說:“我們老師說了,幫助別人不需要任何理由。”
的確,這種思想在每個人年幼時都被灌輸過,但做起來實在太困難。
世界好像變得非常冷漠,人與人之間似乎總有壹層厚厚的墻壁阻隔著,它由自私、狹隘、利益等堆砌而成。但不可否認,他們中大多數人是礙於面子,受社會現實的誤導而放棄了自己純美的初衷,因而使得這個世界似乎真的變得很冷漠。
雖然這樣,社會中仍然有許多心懷善良的人湧現出來,在地震、雪災等自然災害面前,無數的誌願者盡他們的全力去幫助有難的人,用他們心中的春光,去照亮每壹片土地,寄予了別人希望,人與人之間似乎沒有了阻隔,每個人的心都連在了壹起,壹同應對困難。
在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我想,以後出門前都多帶壹些硬幣,在遇到任何壹個需要自己幫助的人時,我們不用任何理由都應該幫助他,讓我們的愛心傳遞給每壹個人,讓每壹個人都被愛的春光照耀著,人與人之間就會多壹份關懷、多壹份信任。不要奢望得到而不去付出,付出終歸會有回報。
讓我們心懷壹份感激、壹份善良,讓心中的春光盡情地散發出來,讓整個世界變得更加光明,更加溫暖,將愛灑遍每壹個角落。
心有春光,溫暖他人,照亮世界
綠野仙蹤讀後感600字
同學們,妳們壹定都讀過《綠野仙蹤》這本書吧。哦,還有的同學沒看過呢,沒關系,下面我就給沒看過的同學們介紹壹下。
《綠野仙蹤》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萊曼·弗蘭克·鮑姆。這本書主要講了主人公小女孩多羅茜和她的小狗托托、想要得到智慧的稻草人、特別盼望得到壹顆心的鐵皮人和超級膽小而想要膽量的壹只獅子,他們各自都有壹個願望,而他們的願望只有翡翠城裏的奧芝才能幫他們實現,他們終於克服了重重困難才到達了翡翠城,於是,壹段令人不可思議的奇異旅程開始啦。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情特別舒暢。因為所有的人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稻草人得到了它壹直想要的聰明的頭腦;鐵皮人得到了它盼望已久的壹顆心;膽小獅得到了膽量;多羅茜和她的小狗托托回到了她的家鄉堪薩斯州。
文中的主人公多羅茜是那麽善良、天真,而且還非常聰明。為什麽說多羅茜那麽聰明呢?並不是因為她的房子在壹次偶然的機會殺死了東方惡女巫,而是她開動腦筋想出了壹個巧妙的辦法消滅了西方惡女巫。多羅茜多聰明啊,我想如果是自己,在那樣危急的時刻,會不會想到好辦法呢?所以我非常佩服多羅茜,以後要向她學習這壹點:要學會利用自己的頭腦。
這本書裏我最喜歡多羅茜和獅子。因為多羅茜還有壹個優點,就是特別勇敢。當我讀到第十壹章的時候,我看到多羅茜面對著壹個可怕的大綠腦袋,大腦袋用比惡狼還要粗暴和兇猛的聲音跟她說話。而多羅茜對他卻沒有絲毫畏懼,依然鎮定自若。而獅子對付那只蜘蛛怪的場景也令我非常佩服:它沒有盲目地蠻幹,而是先細心地觀察,找到了蜘蛛怪的弱點,消滅了它,最後成為了百獸之王。
聽了我的描述,妳們壹定對這本書有所了解了吧,如果妳們感興趣,趕快去讀壹讀吧!
我是90後
當我生活在這個文采飛揚的年代,我曾幻想過煙柳畫橋,寒霧籠月的寧靜浪漫,也曾幻想過半城煙沙,狼煙四起的快意恩仇,但這壹切都是遙不可及的,生於90後,身邊的壹切,竟是如此的不可名狀。
90後的我們,整日徘徊於書海與題海之間,我不能斷言說這壹切是痛苦的,因為學習也是壹種樂趣,但我想其實能體會到這種樂趣的人卻寥若晨星,大多數人是因這些牽絆而惶惶不可終日,徒增仿徨罷了。對於90後,難道這就是我們該做的嗎?
寫到這裏,我的心卻緊了。因為我不知該如何說下去,在大部分人眼裏,90後是萎靡的壹代,他們根本就與民族,愛國,責任搭不上壹點關系,那麽我的話又有什麽意義嗎?我不想承認!
如果說以上都是真的話,那麽現在蒸蒸日上的中國是否會在只有80,90後的時候敗落下去呢?答案是:不會!就現在祖國繁榮的增長趨勢來看,80與90的壹代,將會是最繁榮富強的壹代!盡管90的壹代不被有些人看好,但90卻努力著,掙紮著,在輿論的深潭中。
但人們說90後生活在衣食無憂的世界,缺乏競爭力的時候,難道他們沒有想過在這個人才濟濟的社會上,如果競爭能力沒有深度的話,壹批批的新新人才,是如何湧現出的呢?其實在如此大的壓力下,90後的競爭力比任何壹代都要強。
同時不可否認,90後的想象力,創造力是無與倫比的,在他們手下,可以誕生前所未有的各種發明,那是他們的成績,是他們身上的光輝,不論別人怎樣說,這些時代的光輝是不可掩蓋的,又何必要將不滿的罵名強加於我們呢?如果說從好的角度來看,90後是時代之光的話,又何必給其徒增汙點呢?退壹萬步來說,就算90後真如有些人所說,不愛國,沒有民族感,或民族感不強烈,當中國把整個國家交付於他們時,肩上的擔子,會允許他們這樣做嗎?其實,當國家的擔子壹點點移到我們身上時,我們的心已潛移默化,做好準備了。
話已經說到了這裏,那麽,90後的職責到底是什麽呢?90後的職責就是向老壹輩對90後的偏見發出挑戰!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改變他們的看法,告訴他們,90後不是懦弱的!不是無聲的!他們會堅強!他們會高呼!
最後送給所有90後壹句話:煙雨霏霏中,勝抑或敗壹全,全部操之於己。
做不可能的事
暑假裏,我整理書櫃時,翻出壹本《八十天環遊地球》的書,於是便饒有興趣地讀了起來。舊書重讀,自有壹番新的體會。
《八十天環遊地球》這本書主要講了:1872年,斐利亞?;福克先生在改良俱樂部和自己的朋友打賭,要在80天內環球地球。後來,福克先生以堅定的意誌,克服了無數自然和人為的障礙,如輪船、火車誤點、朋友失蹤、遭遇海上風暴等,終於在八十天內環球地球壹周。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感慨萬千。那時候是1872年,還沒有飛機,交通並不是特別發達,而福克先生竟然在八十天內環遊地球壹周,在當時的情況下,這是壹件非常困難的事,可以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為這80天中沒有把各種天災人禍計算進去,和福克先生打賭的朋友根本不相信福克先生能在八十裏環遊地球壹周,有《泰晤士報》等二十二種報紙壹齊反對福克,認為他是怪人、瘋子。連英國皇家地理學會這樣的權威的會刊上也登載了壹篇長文,論證80天環遊地球的舉動是神經錯亂。人們都認為80天環遊地球就根本不可能的事,可是福克先生辦到了!他完成了壹件在常人看來根本不可能的事!那為什麽能辦到這看似不可能的事呢?我分析了壹下,有這麽幾點:壹是什麽都不怕的勇氣,要勇於嘗試,福克先生在途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他都有勇氣克服,還有勇氣頂住社會輿論的壓力;二是雷打不動的決心,福克先生從剛開始就下定決心在80天內環遊地球,在人們都認為他不可能成功時,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去環遊地球;三是堅忍不拔的毅力,當福克先生遇到困難挫折時,他並不氣餒,堅持不懈地努力,終於克服了種種困難與挫折,獲得了成功;四是冷靜的頭腦,在福克先生遇到種種自然和人為的障礙時,他沒有慌張,而是保持冷靜的頭腦處理問題,為80天環遊地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五是智慧,在福克先生面臨困難時,他都能用自己的智慧化解難題。這勇氣、決心、毅力、冷靜和智慧難道不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嗎?具備了這些,就可能完成不可能的事!正如壹句話所說的:“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其實,我們的前輩已經為我們作了很好的榜樣。張海迪阿姨5歲起患嚴重的疾病,全身胸部以下的肢體都失去了知覺,站不起來,無法走路,生活也不能自理,可是她沒有屈服,刻苦學習,成為著名作家,撰寫合翻譯勒幾百萬字的文學作品,完成了別人看似不可能的事。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患“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半身不遂,他卻成了壹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寫出科學著作《時間簡史》,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霍金做到了。海倫?;凱勒因壹次高燒而導致失明和失聰,但她克服種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成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盲聾女作家、教育家,當然在別人看來,這也是不可能的。
同學們,讓我們勇於嘗試,去做那些不可能的事吧!壹切皆有可能!
父母的愛
父母,這是壹個多麽平凡的詞眼,也是壹個多麽偉大的詞眼,散發了無私的愛。父母的愛,是人類壹個恒古不變的話題。我們賦予了它太多的詮釋,也賦予了它太多的內涵,也許它沒有歷史史詩的撼人心魄,沒有風卷大海的驚波逆轉;父母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自從我們呱呱落地,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就開始愛著我們,直到永遠;父母的愛,是壹種對兒女天生的愛,自然的愛,猶如天降雨霖,沛然而莫之能禦;能夠維護生命之最大、最古老、最原始、最偉大、最美妙的力量莫過於父母的對我們的愛。
母愛就像壹場春雨,壹首清歌,潤物無聲,綿長悠久;母愛就像春天裏燦爛的陽光,帶給我溫暖,帶給我光陰;母愛猶如狂風中的壹把穩定而沈著的大傘,為我遮風擋雨;母愛就像壹首田園詩,悠遠純凈,和雅清淡;母愛就像是壹帖山水畫,洗去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母愛就像壹首深情的歌,宛轉悠揚,輕吟淺唱;母愛就像是壹陣和煦的風,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母愛是壹生相伴的盈盈笑語;母愛是漂泊天涯得縷縷思念;母愛是兒女病榻前的關切焦灼;母愛是兒女成長的殷殷期盼。想起了母親,誌向消沈就會意氣風發;想起了母親,羈旅漂泊的遊子就會萌發起回家的心願;想起了母親,仿徨無依的心靈就找到了歇息的家園。母愛,總在我困難的時候給予我幫助,給予我動力。那如絲般連綿不斷的愛意成為我堅強的後背,讓我時時刻刻不再有空虛的感覺。母愛是天涯遊子的最終歸宿是潤澤兒女心靈的壹眼清泉,它伴隨兒女的壹飲壹噬,絲絲縷縷,綿綿不絕,於是在兒女的笑聲淚影中便融入了母親的愛的纏綿。時光如水,年華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們多少回憶,卻始終不改我們對母親的綿綿思念。鶯歸燕去,春去秋來,容顏漸老,白發似雪,兒女在壹天天長大,母親卻在壹天天衰老,當兒女望見高堂之上的白發親娘,他們都會投入母親的懷抱,熱淚漣漣!
母愛也是文學和音樂的永恒主題。作者以母愛為主題的,寫出的文章便滋潤蘊藉;樂師以母愛為主題,彈出的曲調便輕柔幽美,余韻綿綿。
有壹首歌唱到:“那是我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父親是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飯將我養大,忘不了壹聲長嘆,半壺老酒......”父愛是深沈含蓄的;父愛是博大精深的;父愛是不拘小節的。父愛,總在我犯錯誤時,給予我正確的指導;父愛,總在我遇到難題時,給予我正確的教導。父愛是壹座山,高大威嚴;父愛是壹汪水,深藏不露;父愛是壹雙手,撫摸著我們走過春夏秋冬;父愛更是壹滴淚,壹滴飽含溫度的淚水。
如果把母愛比作是壹枚盛開的百合,在每個角落裏都散發著它迷人的芳香;那麽父愛就是壹株茉莉,它在某個角落裏默默地吐著它那清新的芬芳!向來只有贊頌母親的偉大,可又有誰知道父親的含蓄!壹株茉莉也許沒有讓人泌脾的芳香,但永遠會讓妳感到清新,感到幽雅,父愛就是這樣,猶如茉莉壹樣靜靜地開放。
母愛如海,寬大而無私;父愛如山,博大而渾厚。無論妳在天涯海角,無論這個世界如何變幻,世界上唯壹不變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永恒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