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俄羅斯黑鷹主戰坦克

俄羅斯黑鷹主戰坦克

1997年9月出現的俄羅斯黑鷹(T-80UM2)主戰坦克壹直是世界坦克界的熱門話題。隨著新材料的披露,“黑鷹”的真面目逐漸清晰。“黑鷹”坦克主要性能數據:長6.86米,寬3.59米,高1.82米,總戰鬥重量48噸,乘員3人,最大公路速度70公裏/小時,越野速度40-45公裏/小時..

開發內部信息

80年代中期,西方全力改進剛剛服役的第三代主戰坦克,試圖保持裝甲部隊在質量上優於蘇聯。蘇聯在挑戰面前也不示弱,各個坦克設計局推出了T-64、T-72、T-80主戰坦克的改進型號。軍方評估後認為,上述改進型坦克的整體性能仍無法對西方主戰坦克構成絕對優勢。蘇聯陸軍高級官員經過反復討論,決定研制新壹代主戰坦克,以徹底擊敗西方現有的和正在研制的主戰坦克。關於黑鷹主戰坦克的研制背景和過程眾說紛紜,有好幾個版本:

交通機械制造設計局“640工程”第壹版。面對威震天世界的眾多坦克研制單位,鄂木斯克的運輸機械制造設計局只能算是“無名小卒”;它的“640工程”(後來的“黑鷹”)根本不受重視。莫斯科高層主要集中在研制了全新“錘子”主戰坦克的莫洛特佐夫設計局,以及號稱成功研制了T-95坦克的下塔吉爾車輛設計局。

然而,運輸機械制造設計局並沒有放棄。在認真研究了T系列坦克在中東戰爭和蘇聯入侵阿富汗中暴露出的問題後,1987啟動了“640計劃”的預研工作,1988年初正式開始研發工作。雖然蘇聯解體使得研發工作長期停滯不前,但在塔吉爾車輛設計局T-95研發因火控系統停滯不前的情況下,“640工程”得以重啟並以驚人的速度進行。

1995年,T-90公開露面的第二年,發現黑鷹和帶有無人炮塔的T-95正在莫斯科西南50公裏的庫賓卡試驗場進行各種測試。但由於資金嚴重不足,為黑鷹研制新型底盤、武器系統和防護系統的單位未能生產出產品,以至於1997年在鄂木斯克地面武器展上亮相的黑鷹主戰坦克,只是在T-80UM的底盤上增加了壹個炮塔,沒有任何電子設備。各種新設備直到1999年初才交付。1999年6月,展現全貌的“黑鷹”終於亮相第三屆鄂木斯克地面武器展。

版本2前蘇聯設計局在研制第四代坦克時,針對國內外蘇制T系列坦克日益老舊、新壹代坦克采購價格高、買家訂單數量減少等問題,設計了幾個現代化改進版本,但由於種種原因被擱置。

蘇聯解體後,尤其是海灣戰爭和第壹次車臣戰爭後,T系列的壹些弱點被西方誇大,很多有意購買T系列坦克的國家都敬而遠之。俄羅斯自己的現役T系列坦克越來越老,卻買不起新坦克。因此,全新的第四代坦克因為資金和技術問題壹時難以問世,改進現役坦克成為俄軍提高裝備和技術水平的唯壹良方。於是,科研設計局從舊紙堆裏翻出了多項當年的改進方案,選定了壹項方案,安裝尾翼彈匣和先進武器系統。經過改裝,成為今天的“黑鷹”主戰坦克。

版本3這個版本是西方最新披露的,挺有意思的。“黑鷹”的發展始於80年代中期,略晚於“無炮塔”主戰坦克。柯巖設計局兩條腿走路,“黑鷹”的研制相當順利。20世紀90年代初,在鄂木斯克制造了許多原型車進行測試。蘇聯解體後,柯巖設計局無力照顧他,許多原型車實際上被遺忘在鄂木斯克坦克廠。同樣陷入困境的鄂木斯克坦克廠看中了這些原型機,經過壹番努力才讓它們與世人見面——當然,亮相後的“黑鷹”已經改名為鄂木斯克坦克廠,而不是聖彼得堡的柯巖設計局。西方甚至有消息稱,這兩支坦克部隊為了“黑鷹”已經從兄弟變成了敵人,官司已經打到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身上。聽起來真的很尷尬。

建築特色

“黑鷹”主戰坦克誕生於T-80家族,因此繼承了T系列坦克的標準布局。在外形上與T-80系列其他型號最大的區別是用尾艙取代了壹個大傾角的西式炮塔。整車從前到後還是分為駕駛、戰鬥、動力傳輸三個部分。乘員是列車員、炮手和司機。

“黑鷹”的機體是全焊接的,炮塔仍然在機體的中間,但炮塔裏機長在左側,機槍手在右側,與T-80之前的型號正好相反。指揮官指揮塔頂部的艙門向前打開,艙門頂部安裝了三個後視潛望鏡。指揮塔周圍安裝了5個潛望鏡,前方安裝了1個熱感相機。炮手上方的艙門也是向前打開的。艙門前還有1熱攝像機,艙門右側安裝有1 12.7mm高射機槍。駕駛員位於車身前部中央,上方有1向右側開啟的滑動艙口蓋。艙蓋上安裝了三個潛望鏡。必要時可將中間的1換成微光或紅外潛望鏡。在炮塔後部的左右兩側,有壹組四個煙霧發射器。

1997展出的黑鷹采用了T-80UM坦克底盤。出現在1999。“黑鷹”已經正式采用了新的底盤。根據俄軍方面的消息,該底盤是由壹輛T-80U/um坦克的底盤發展而來。移動裝置每側有7個塗膠負重輪和6個惰輪,誘導輪在前,驅動輪在後,兩側履帶有履帶張力調節油缸。為了支撐炮塔重量,第三、第四負重輪間距較小,與T-80系列其他型號壹致。

動力傳動裝置位於車體後部,包括主機和傳動裝置。主機旁邊裝有壹臺輔助發動機。機艙頂采用封閉蓋板,排氣口在車體後部;進氣口位於炮塔後部中間,可以提高進氣口的凈化程度。

武器系統

海灣戰爭中,T-72裝備的125mm火炮未能擊穿西方主戰坦克的前主裝甲,使世界對T系列主戰坦克的攻擊力產生了嚴重的不信任。為了擺脫攻擊力差的形象,俄羅斯多次聲稱已經成功研制出新型135毫米和140毫米火炮,並裝備在新型主戰坦克上。人們壹度認為這種新型火炮肯定會裝備在黑鷹上。令人驚訝的是,鄂木斯克展的黑鷹主戰坦克僅配備了與T-80UM1同型號的1 2A46M-4滑膛坦克炮,Lb2A46M-1的整體性能提升了37%左右。槍身裝有熱套,內膛鍍鉻,槍的中間位置裝有圓柱形吸氣裝置,槍口裝有初速測量裝置,大大提高了射擊精度和槍管壽命。據說該炮壽命約為800~850發尾翼穩定穿甲彈或1000發空心裝藥穿甲彈。在不吊炮塔的前提下,1.5小時內可以更換炮管。

“黑鷹”新型自動裝彈機位於炮塔後艙,由彈倉、彈倉輸送機和彈倉推進機構組成。彈匣呈長方形,預計可儲存30 ~ 35發彈藥。補充彈藥時,可以隨意放置不同類型的炮彈,自動裝彈機裏的電腦會“記錄”每顆炮彈的位置;當需要某種類型的炮彈時,它會自動選擇離炮尾最近的炮彈。所有使用的炮彈都是固定裝彈(以前是分裝),所以火炮的最大射速會超過每分鐘10發。轉臺由電驅動裝置驅動,旋轉範圍為360°。,最大轉動速度為20度/秒。主炮方向射擊邊界360度,高低射擊邊界5度~+14度,最大俯仰速度5。,秒。主炮裝備常規炮彈,主要有帶穩定尾翼的穿甲彈、穿甲彈和殺傷爆榴彈。需要說明的是,過去由於俄制第三代坦克炮塔內部較窄,各種坦克炮彈長度被限制在730毫米以內,大大降低了坦克炮的威力。這個限制在黑鷹坦克上不再存在。它的炮塔尾艙長1313mm,高864mm,這意味著它可以發射更大威力的火炮和炮彈。這也是事實。

俄羅斯軍事部門從未放松對坦克炮彈的研制和改進。1998年為2A46M系列火炮研制了新壹代貧鈾鎢合金彈芯穿甲彈。這兩種彈的初速為1900 m/s,彈重8 kg。它們都可以在3000米的距離上穿透850毫米的8層間隔裝甲,或者在2500米的距離上穿透60毫米..45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1999年,貧鈾藥型罩三級串聯穿甲彈研制成功。其初速為每秒980米,均質裝甲的穿甲厚度約為850毫米;銅裝藥罩穿甲彈的穿甲威力也接近800 mm,和上面提到的新型穿甲彈壹樣,新型穿甲彈也可以摧毀附加反應裝甲的主戰坦克。

至於炮射導彈,俄羅斯有報道稱黑鷹主戰坦克可以發射俄羅斯KBP設計局新研制的9M117M反坦克和直升機導彈,可以用自動裝彈機或者手動裝彈。導彈由激光束制導,激光束被編碼以防止幹擾。與之前T-80U使用的“狙擊手”反坦克導彈相比,新壹代炮射導彈抗幹擾性能更好,穿甲能力更強,整體尺寸更小。導彈最大穿甲厚度超過1000mm,最大射程6000m,最佳攻擊距離提高到5,000,最大射程命中率和最佳射程命中率分別約為80%和80%~90%。2002年6月5438+10月,有報道稱俄羅斯KBP設計局成功研制出壹種全新的可以攻擊坦克頂部的炮射導彈。如果消息屬實,那麽俄制坦克的攻擊力無疑大大增加了。

黑鷹主戰坦克的輔助武器是兩挺機槍。壹種是安裝在主炮左側的7.62毫米並列機槍,彈藥基數為1250發。另壹種是安裝在炮手艙蓋上的新型12.7mm“科阿德”高射機槍,彈藥500發,由炮手在車內遙控或手動射擊。戰鬥中,炮手通過1 AA升降瞄準鏡瞄準,瞄準鏡的目鏡位於槍架下左側;槍架還配有1 AA反射式瞄準鏡在保護下。未經證實的消息稱,“柯爾德”高射機槍可裝備貧鈾彈頭彈藥,可穿透40毫米厚鋼板。

由於俄羅斯軍工的保障體系已經回歸蘇聯模式,黑鷹未來是采用135還是140mm主炮還是未知數。如果只從威力上來說,大口徑主炮的威力肯定比2A46系列坦克炮強很多。但出於成本考慮,估計這兩種口徑的主炮很難長期被采用。

防護性能

關於T-80坦克的防護性能,壹直有很大的爭論。主要原因是T-80的防護性能在蘇聯解體前是嚴格保密的,沒有壹輛T-80坦克出口,外界根本無法知道它的防護能力。T-80坦克即使出口,西方也不可能知道更多,因為俄制武器的出口型和自用型壹直差別很大。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曾解密過壹些文件。其中透露,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T-80系列坦克保衛了阿富汗抵抗戰士手中的各種西方新型反坦克武器。但因為這是俄羅斯自己的說法,所以西方壹直否認。1996第壹次車臣戰爭爆發後,全世界都在格羅茲尼看到了T-80坦克。這種實戰情況給了西方軍火商攻擊T-80坦克的借口,許多坦克專家認為T-80坦克的防護性能並不比T-72好多少。

然而,俄羅斯戰後調查小組的調查顯示,98%丟失的T-80坦克是由於坦克炮塔頂部和後部、車體後側、尾部和履帶等“軟肋”被破壞造成的,T-80坦克的頭部裝甲和炮塔前部裝甲均未被擊穿。壹些西方防務專家私下承認,即使美國的M1A2或德國的“豹IIA6”被反坦克武器擊穿,其命運也不比T-80好多少。由此可以判斷,T-80系列坦克的裝甲防護並沒有西方軍火商宣傳的那麽弱,應該和西方主戰坦克基本持平。

與T-80相比,黑鷹采用了更好的防護技術。首先在外形上,高度降低到2米以內,在戰場上更難發現。其次,炮塔由T系列圓形鑄造炮塔改為類似西方的帶尾艙的焊接炮塔。炮塔前裝甲傾斜71。它大大提高了來襲彈藥跳彈的概率。為了防止二次爆炸效果,黑鷹還采用了西方坦克的防護思路,用高強度阻燃抗拉復合裝甲板將彈匣與乘員隔開;彈匣頂部裝有可拆卸的裝甲板條,炮彈爆炸產生的沖擊波會將板條卸下,排出到外面,而不會進入乘客艙。這樣既不會傷害到乘客,對車輛本身的損害也會降到最低。

車體前裝甲和炮塔前裝甲是模塊化裝甲,可以根據威脅和技術發展快速更換。俄羅斯當局聲稱,更換裝甲時,只需打開裝甲之間的焊接點。至於這種先進的主裝甲的厚度和材料成分,至今仍是俄軍最高軍事機密,沒有任何信息透露。壹些俄羅斯國防雜誌聲稱,這種主戰裝甲是俄羅斯最先進的復合裝甲,在性能上可與美國的貧鈾裝甲相媲美。裝甲材料由鑲嵌在硬化鋼板中的貧鈾材料、特種塑料層和可控變形層交替組成。防穿甲彈和穿甲彈的能力分別相當於900 mm和1400 mm厚的均質鋼板。有壹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黑鷹坦克的炮塔和前裝甲的防護能力高於以往任何壹輛T系列主戰坦克。

安裝在車體前裝甲和炮塔前主裝甲上的標準模塊化附加反應裝甲,並不是西方此前認為的“接觸-5”型,而是俄羅斯新研制的。這種新型附加反應裝甲不僅可以防禦空心裝藥穿甲彈和穿甲彈的攻擊,還可以有效防禦使用串聯彈頭的反坦克武器的攻擊。在“黑鷹”車體前斜裝甲板上並排安裝兩排該型號的反應裝甲塊(呈倒置狀),每排5塊;炮塔前部兩側各有七個。為了加強對頂裝武器的防禦,反應裝甲塊從火炮護盾上方向後延伸至炮塔頂部後緣,覆蓋整個炮塔頂部。當這種類型的反應裝甲與黑鷹的基本裝甲相結合時,它應該可以阻止當今世界上現役和在研的大部分反坦克武器。

為了加強“黑鷹”側翼的防護能力,設計師還在前5個負重輪的上半側裙上安裝了反應裝甲塊(註意T-80U/um/UML為前3個負重輪)。不過這個反應裝甲塊和車身的反應裝甲塊是不壹樣的。它的外板還是鋼板,而它的內板是三層橡膠壓制的橡膠板,為了防止反應裝甲爆炸時內板傷到履帶。為了防止地雷對坦克的傷害,在黑鷹車體前部下方安裝了橡膠纖維制成的柔性板,以提前清除帶有觸桿引信的反坦克地雷。

“黑鷹”還安裝了由俄羅斯機械生產設計局和相關企業聯合研制的“競技場”主動防護系統。俄羅斯坦克專家認為,帶競技場的黑鷹至少比不帶競技場的T-80UM防護能力強3倍。再加上先進的復合多層基本裝甲和附加反應裝甲,三層防護體系的黑鷹坦克防護能力將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坦克駕駛座像T-80U壹樣掛在車體頂層甲板上,可以有效防止地雷爆炸產生的沖擊波直接傳遞給駕駛員。此外,黑鷹還配備了先進的圖曼快速探測、滅火抑爆設備、三防系統、圖查熱煙幕發射系統。

火控系統

俄制坦克的火控系統壹直落後於西方是不爭的事實,也壹直是西方批評蘇/俄制坦克的焦點之壹。到目前為止,俄方還沒有公布黑鷹火控系統的細節,只聲稱這是壹種新型的數字穩像火控系統,在性能上至少相當於美國M1A2主戰坦克的火控系統。目前我們唯壹知道的是,火控系統具有自動跟蹤、識別和按優先順序排列威脅目標的功能。

別說以前的俄羅斯坦克,就連西方最新的主戰坦克也沒有這個能力。此外,黑鷹還安裝了C3I系統,這將為俄羅斯裝甲部隊的作戰能力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為了改變俄軍坦克怕夜間作戰的弱點,黑鷹的指揮官和炮手都有獨立的全景穩定可見光/熱攝像機,具有搜索、發現和指示目標的能力。在無星光的夜晚有效距離可達3700米,西方最新的熱像儀水平也不過如此。“黑鷹”還把Nd: YAG激光測距儀換成了CO2激光測距儀。前者不僅對眼睛安全,而且測量距離和穿透距離更長。先進的數字彈道計算機能準確修正移動目標的前進,並具有本機自檢能力。它可以根據目標距離和橫向運動速度、自身運動速度、火炮耳軸傾角和身管磨損、外界溫度、大氣壓力、側風速度和所選導彈類型計算彈道參數。

由於先進的火控系統,當黑鷹以45km/h的速度行進時,主炮和並列機槍仍能有效攻擊移動/靜止目標,命中率高達85%。黑鷹的機長仍然有超馳控制的能力,即可以超馳機槍手控制火炮瞄準目標。

可操作性

“黑鷹”的動力系統暫時采用T-80UMl上的動力系統,即1 GTD-1500馬力燃氣輪機。與T-80U和UM使用的GTD-250G燃氣輪機相比,HP采用液壓容積調節機構,可使坦克越野速度提高365438±0%,有效使用壽命延長27%,油耗降低9%。據稱,配備大功率柴油發動機的黑鷹正在接受測試,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性能良好的動力傳動系統具有高可靠性的摩擦裝置、液壓減速器和制動器,充分適應燃氣輪機的特性,保證黑鷹在各種復雜戰場條件下的最佳機動性能。該動力傳動系統可使坦克在標準路況下的平均速度提高12%,轉向速度提高33%,移動機構壽命提高50%,傳動裝置壽命提高50%。

“黑鷹”坦克的移動裝置為傳統結構,其履帶傳動裝置包括兩個短銷膠合裝置、14橡膠鋁承重輪、12外阻尼支撐輪、兩個全金屬誘導輪、兩個驅動輪和兩個履帶調節器。由於使用了優質材料,其維護相對簡單,排除故障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黑鷹”依然采用扭桿彈簧獨立懸掛裝置,1、2、6、7懸掛總成和金屬剎車都配有液壓減震器,保養維修相當簡單。此外,車輛的控制僅由方向盤、油門和踏板實現,控制系統非常簡單,大大降低了駕駛員的工作強度,可以集中精力應對戰場、地形等其他情況。

“黑鷹”坦克有1個主油箱和5個外掛油箱。主油箱位於車身內,外部油箱位於軌道上方。長途行軍時,車體後部可安裝兩個容量為300升的桶形副油箱。使用主油箱和外掛油箱時,最大公路行程超過400公裏;如果使用副油箱,可以達到500公裏左右。而且所有油箱加滿1個加油口,油箱壹次加滿所有油箱只需要15分鐘。

黑鷹坦克涉水能力很強。因為進氣口在炮塔後面,離地比較高,所以黑鷹可以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穿越水深1.8m的河流。有準備的話可以過水深5米的河,潛水距離不限。

其他設備

“黑鷹”還配備了許多令西方頗感興趣的裝備,比如可以探測30公裏內直升機的傳感器,以及神秘的RPz-86M雷達探測塗層,可以有效降低坦克被敵方發現的概率。為了保證乘員能在沙漠或北極寒冷地區作戰,車內安裝了空調系統;還配備了能抗強幹擾的數字通信保密設備、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等裝置,以及獨特的敵我識別系統。

為了贏得出口訂單,軍火出口公司不僅表示黑鷹上的任何武器、電子設備和發動機都可以按照客戶的意圖輕松更換,還推出了改裝項目——將之前的T-64/72/80坦克改造成黑鷹標準,價格僅為購買壹架黑鷹的零頭。這對於擁有大量T系列主戰坦克、經濟不發達的第三世界國家來說,真是天大的好消息。當然,這對於囊中羞澀,急需提高戰鬥力的俄羅斯裝甲部隊來說,也是很有誘惑力的。

  • 上一篇:佛山有什麽博物館比較好玩的
  • 下一篇:2022年索尼電視還值得買嗎?索尼65X95J液晶電視體驗分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