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條:
杜牧詩中所指的杏花村,在安徽省池州市邊緣的杏花村。
前幾天和兩個國家行業質量認證機構的審核員去了貴池。當我經過城邊秋浦河畔的皇宮酒店大門時,我想起了杜牧當年寫的那首家喻戶曉的詩《清明》:
哀悼日,細雨如淚;路上行人欲斷魂。對不起,餐館在哪裏?牧童指著杏花村。
他還告訴壹個山西的審計員,杜牧的詩就是在這裏寫的。
很明顯,這個審計員對此了解不多。他說我們山西杏花村酒做廣告的時候也提到了杜牧的詩。言外之意,杜牧的這首詩是在山西寫的。
我沒見過山西杏花村酒廠的這個廣告,但我能知道山西人會做宣傳。這種宣傳傳遞了壹個錯誤的信息,誤導了全國很多人,包括來自北京的審計員,誤導了這些人很多年。
會昌四至六年(公元844-846年),詩人杜牧從黃州遷到池州做州刺史,做了兩年州官,留下了幾十首詩。《清明》這首詩是他在春遊他的豪宅杏花村時,壹時興起寫的,並不在山西杏花村。
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向山西審核員說明,杜牧的《清明》不是寫在山西的。
1,雨季是典型的南方氣候特征,山西沒有。
2.在唐代,壹位畫家根據杜牧的詩《清明》畫了壹幅畫。畫中,牧童戴著帽子,騎在披著蓑衣的水牛背上。帽子和麻纖維是南方人用的,北方人不用。水牛只有南方才有,北方全是黃牛。
3.杜牧從未在山西為官,歷史上也沒有杜牧到過山西的記載。《清明》詩的創作年代與杜牧任池州刺史相吻合。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杜牧詩中所指的杏花村,就在安徽省池州市邊上的杏花村。這壹結論得到了山西審計人員的肯定。
池州市的皇宮酒店是壹個值得去的地方。歡迎朋友們在去九華山的路上去逛逛皇宮酒鋪。
第二條:
郎遂,清代貴池人,潛心編撰《杏花村誌》,收入《四庫全書》。
哀悼日,細雨如淚;路上行人欲斷魂。問當地人哪裏買酒省心?牧童笑而不答杏山村。
晚唐詩人杜牧,唱出了江南清明醉人的雨、花、酒,也唱出了千古有名的杏花村。
杏花村,因詩詞而得名。“牧童遙指,池州杏花村”。
池州,唐代又稱池陽縣,唐武德四年開始設州,池州府轄秋浦縣(今貴池區)。境內山川秀美,風景如畫,九華山、旗山、秋浦河、白崖山等江南名勝吸引了眾多著名詩人流連忘返,吟詠不已。大詩人李白留下了《秋浦歌》十七首,蘇軾寫了《清溪詞》,司馬光寫了《齊山為世為王》,嶽飛寫了《池州翠微亭》...壹部優秀的作品,為池州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會昌四至六年(公元844-846年),詩人杜牧從黃州遷到池州做刺史,做了兩年州官,留下了幾十首詩。《清明》是他在春天拜訪他的豪宅杏花村時,壹時興起寫的。
古時候,杏花村位於貴池西部,山上杏花遍地,村裏以“黃公酒”聞名。
清代《杏花村誌》中記載:“酒草堂位於紅杏叢中,柴飛竹籬環繞,向湖而開,樹梢上有黑樹苗,酒旗高懸,使人欲飲而醉。酒窖裏有‘黃公敬’。水如香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用這種水釀造的酒,當時的人是有爭議的。”
每逢清明時節,春風醉杏花開,小村“十裏煙村皆紅”“村酒村滿花”。其美與繁華可見壹斑。
詩因風景而美,風景因詩而名。杜牧《清明》詩,引來歷代文人墨客,登樓賜酒吟詩。
據統計,池州杏花村周圍有300多位著名詩人在歌唱,他們寫了700多首詩。“天下第壹詩村”的說法不脛而走。
著名的杏花村不斷被修建。至清代,方圓已有十余裏風流杏花,亭臺樓閣,茅舍酒簾,有鐵佛寺、白蒲鶴峰、雲松月下、都吾漁歌等“杏花村十二景”。
清代,貴池仁郎感到獨特,潛心編撰《杏花村誌》,收入《四庫全書》。
以村建誌,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可見杏花村的名氣之大。
時過境遷,戰亂頻仍,杏花村的古老風光漸漸變得面目全非。只有黃公井自唐代至今保存完好,井水清澈如初,成為杏花村坎坷的見證。
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於壹體的文物古跡杏花村,是安徽省池州市最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名村。
池州人都知道貴池在1996年被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主要是因為城西有杏花村,村裏還有省級重點保護單位——唐代杏花村古井,古稱“黃公井”,又稱“香泉井”。
在我國的致遠,很少有向往鄉村的。
中國古代最大的文獻《四庫全書》能搜到的村誌恐怕只有《池州杏花村誌》了。
應該說,這壹切都有賴於杜公詩《清明》的巨大作用,這是千古絕唱。
四至六年(844-846),杜牧在會昌任池州刺史期間,春遊福州西部杏花村,寫出了這部具有江南風情特色的藝術巨著。
之後歷代名人慕名而來,古村不斷修建。到清代,整個杏花村在方圓形成了壹個10多裏的古色古香、風景如畫的風景區,有著名的“杏花村十二景”。
即平田張春、鐵佛禪林、白蒲鶴峰、黃公九更、三臺趙茜、桑托馮丹、雲松月亮、西鄉禹巖、昭明書院、茶場郎邁、都吾漁歌、梅州小雪。
但千古杏花村,歷經滄桑,尤其是侵華日軍的狂轟濫炸,破壞了古杏花村的十二景。
改革開放的春風給古老的杏花村帶來了生機。
6月1984 165438+10月21,原貴池縣政府提出了“將杏花列為縣花”、“以清季為杏花節”、“將貴池打造成杏花城”的美好設想。
20世紀90年代的第壹個春天,貴池市在昭明書院遺址不遠處,修建了壹座規模宏大的杏花村公園——烈士陵園。在清明節期間,它成為池州兒童特別是青少年緬懷先烈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十二景”中的杜湖是指秋浦河流入長江的水面。
湖岸有都吾村,都吾山,谷中有個漁村叫都吾村。
自古以來,秋浦河上就有壹個渡口,叫都吾渡,至今已有千年百年。
1990年8月,政府在秋浦河上修建了壹座雄偉的“綠如秋色”的渡塢橋,結束了千百年來渡口渡渡的歷史,為杏花村渡湖景區架起了壹道壯麗的彩虹。
1997年底,貴池市委市政府將杏花村改造及其景區開發作為打造“杏花村名牌”的戰略,將杏花村古跡修復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得到了建設部和省內有關部門的支持。
當年的黃公井,酒滿為患,被稱為“香泉如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當地杏花村酒業有限公司和杏花村酒廠先後開發出“杏村”、“慕童”、“九華山”三個註冊商標的系列名酒,並推出數十種產品作為旅遊紀念品,為永恒的杏花村增添了無限詩情畫意。
新千年之交,隨著安徽省“兩山壹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遊經濟區戰略的實施,杏花村迎來了明媚的春天。
華僑公司老板詹曉榮先生被古老的杏花村所吸引,拉開了杏花村改造工程的序幕,在街上修建了古井門廣場、皇宮酒窖和標誌性的古瓶雕塑。
近日,池州市政府正在組織繪制杏花村整體工程藍圖,將在“兩山壹湖”旅遊熱線上豎起壹道亮麗的風景線,為名村的明天畫上壹個無限美好的句號。
屆時,中外遊客將再次領略“十裏煙村皆紅”、“村酒村滿花”的古村落魅力。
第三條:
杜牧詩中的“杏花村”之謎!
每當清明來臨,人們往往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死。對不起,餐館在哪裏?牧童指杏花村。”這首詩很簡單,只有四句話,但卻是壹首傑作。然而,人們在吟誦這部傑作的同時,也有壹個很深的疑問:杜牧所說的杏花村在哪裏?
長期以來,全國有幾個自稱是杜牧詩中所指的“杏花村”。他們不斷地爭論,形成了壹個“杏花村”的謎。
因此,人們試圖從清明的詩句中尋找壹些答案。《清明》詩中有幾個特點,清明、雨、杏花、美酒,成為確定杏花村歸屬的標準。
山西汾陽杏花村
很多人認為山西汾陽的杏花村是“真正的”杏花村。他們說,這個杏花村位於山西省汾陽縣北部,以生產汾陽酒而聞名。歷代文人騷客都在這裏留下了許多詩詞歌賦,贊美其酒的美景,杜牧的《清明》詩更是名列碑群之首——這當然說明了這個杏花村的身份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經過考證,有人提出了兩個問題:
1.據《杜牧年譜》記載,杜牧壹生從未到過山西。他怎麽能在汾陽喝酒?
第二,汾陽清明節從不下雨,有時候還會下雪。怎麽會是“清明時節雨紛紛”?
兩個問題都很中肯。看來山西汾陽的杏花村並不是“真正的”杏花村。
安徽省貴池縣杏花村
有人認為安徽貴池縣杏花村是“真正的”杏花村。他們說,這個杏花村在貴池縣的西南部,古代也以釀酒聞名。杜牧在貴池做官兩年,期間愛飲酒,愛郊遊,有記載。《清明》這首詩也被收入貴池縣杏花村的編年史。這些都表明這就是杜牧石所說的杏花村。
以上理由看似充分,但經過考證,有人還提出了兩個問題:
1.寫《清明節》的時候,杜牧已經在位半年了。他酗酒。他不知道杏花村要去哪裏,怎麽能向牧童問路呢?
第二,既然做官,喝酒自有仆人伺候,杜牧為什麽要自己去買?
由此推斷,這裏的杏花村並不“真實”。
江蘇宜興杏花村
也有人認為江蘇宜興的杏花村才是真正的“杏花村”。他們的看法是,杜牧晚年辭官後住在湖州。此時的杜牧有些抑郁,於是經常到鄰縣宜興解悶,住在宜興十裏北,並在那裏建了壹座水榭。據地方誌記載,十裏背附近有個村子,四周杏樹環繞。很明顯,這就是杜牧筆下的杏花村。
遺憾的是,這壹說法最終被否定:經考證,這裏並無“餐廳”,也從未有過釀造歷史。《清明》裏寫的場景與此無關。
幾個“杏花村”都被否定了,有人說杜牧的“杏花村”其實是壹個統稱,沒有實質內容。《四庫全書·行花村誌》也說:“杜牧為池陽守衛者,清明日詩有‘請問酒樓在何處?牧童指著那句‘杏花村’,蓋風景的詞壹定是以壹個村子為背景,然後那句話就滯後了!"
但大多數人的看法是,《清明》詩中的杏花村確實存在,只是年代久遠,難以辨其真偽。
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之謎,似乎壹時還難以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