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高偉實習生陳悅金陵晚報記者肖琳
在各種美術館,我們看到了令人驚嘆的畫作。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只能看到最終的作品,卻很少有機會去了解這些藝術作品創作的環境。
南京女畫家,如、、胡寧娜、、金、、、倪貝貝、黃岑等。活躍在江蘇乃至全國的,性格各異。他們精彩的藝術作品是在什麽環境下創作出來的?藝術之外,他們在生活中是如何與自己相處的?記者從中選出幾位代表,帶妳壹起關註他們的創作和生活。
胡寧娜工作室:時尚與異域風情
胡寧娜自己也曾說過,“可能是因為父親給我起的名字是外國的,我壹直比較喜歡西方的東西。”她的穿衣風格往往是頭巾、披肩、異域長裙,看起來時尚又大氣。
胡寧娜把他的工作室漆成綠色。墻上掛著她的三張照片,壹張威尼斯狂歡節的面具。在壹張大大的書櫃上,鮮艷的盆花格外顯眼。桌子上擺滿了筆筒、洗筆水、顏料,還有壹盤零食。仔細壹看,是“泰式炒飯”...
好像畫畫的人都有戀物癖。有壹次,她和壹幫朋友從壹家陶瓷廠的倉庫裏發現了半卡車的陶瓷器件,不貴但很漂亮。她指著桌上的各種陶瓷說:“這個大筆筒是從那裏買的,這個畫筒也是,還有這個……”胡寧娜生性慷慨。買這半卡車陶瓷的時候,胡寧娜對朋友說:“不要分開算,壹起算,我來付。”但是在結算的時候,她壹點都不知道。畢竟是半卡車!還好最後半卡車才兩三千塊錢。
回宇工作室:安靜和健忘。
如果不是清楚地知道,可能沒有人會想到江寧郊區那個偏僻廢棄的訓練馬場會是壹個女畫家的畫室。
走進回宇的院子,安靜得連腳步聲都能聽到。院子裏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石佛雕像,造型各異,猶如風水陣,散發著神秘的氣息,仿佛讓人看到了佛教盛行的六朝煙雨;風在吹,昏暗中似乎聽到了風鈴的叮當聲。
白宮是回宇的工作室,旁邊有壹個小玻璃房,環境很好。壹進門就碰到幾幅明清時期的大畫,裏面擺滿了毛筆、顏料和素描。工作日,回宇和她的助手在這裏工作。
主室周圍有紙箱,裏面裝著藝術家收藏的各種東西,工作室也起到了倉庫的作用。回宇喜歡把生活和藝術結合起來,隨時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我覺得做藝術家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時隨地發現美。”她說。即使在銀行排隊等著叫號,如果手裏拿著壹本雜誌,也能被裏面的設計感所吸引,甚至不希望旁邊被叫的人是自己。
金工作室:濃郁隨性,中西融合
江寧方山藝術營是許多南京畫家的聚集地,金的畫室就在這裏。在她家門外,兩扇黑漆漆的鐵門映入眼簾,上面寫著壹對紅色的書法對聯:花青石的青春,豬肉羊肉的味道。
壹進門就聞到空氣中彌漫著咖啡和食物的香氣。古色古香的櫃子上的兩個超級冰裂瓷碗突然引起了我們的註意。碗裏的圖案是金自己畫的。
長長的畫箱裏裝著畫筆、墨水、零散的書籍和圖畫。透過畫室的窗戶,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兩三個小池塘,蘆葦隨風搖曳。與畫室相比,餐廳更具西式風格,紫色桌布上擺放著幾種果盤,看起來就像壹幅靜物油畫。
金·魏宏給我們展示了壹組她自己做的面包、意大利面和熏肉的照片。她笑稱自己是“吃貨”,不僅愛吃好吃的,還愛做菜。用她的話說,制作食物也是壹個藝術創作的過程。她的廚房裏堆滿了炊具、煤氣爐、烤箱和咖啡機。
金魏宏的丈夫阿克曼評價說,她是“壹個非常享受它的人,會努力追求它。”金自己說,她不喜歡坐享其成,而是喜歡為了自己的享受而努力工作。
倪貝貝工作室:簡單率真,色彩強烈。
畫家倪貝貝的畫室簡單樸素,陳設不多。案上有各種顏料、畫板和壹幅未完成的畫,看起來色彩濃烈,聞起來像馬蒂斯。倪貝貝的畫除了大膽多彩,還透露出壹種活潑天真的氣息,這在壹定程度上是受女兒的影響。
她說自從生了孩子,突然覺得生活中的色彩豐富了。孩子們給了她創作的靈感和情感。“我畫畫,我老公(畫家)也畫畫,我公公(畫家吳)也畫畫,所以孩子出生在她眼裏畫畫是很正常的事情。”孩子的天真給了倪貝貝源源不斷的靈感,就像她的春天表達了初為人母的喜悅。“雖然生孩子的時候妳會經歷很多痛苦,但是對於壹個女人來說,妳經歷了太多的痛苦。成為母親後,妳會得到比這種痛苦更多的快樂。”倪說。
黃岑工作室:壹草壹葉都是美麗的。
黃岑的工作室看起來柔和優雅,就像她的畫壹樣。書籍和物品擺放整齊,壹片樹葉、壹根樹枝、壹根殘藕、壹個小硯滴、壹個印泥盒,都可以成為她的收藏。“看著這些小物件,心情也是美好的。”
對於生活中的藝術,黃岑也有自己的看法:“中國的教育很少註重審美,但中國的古人很註重審美。古人使用的壺、瓶、杯、燈,對每壹處曲線、色彩、手感都極為講究。這種美感需要恢復,需要註入新的活力。我很佩服古人對自然的細心觀察和調動壹切感官去感知自然,以及花費大量時間甚至壹生去做壹件事。"
光明日報刊登了青年教師倪貝貝的壹篇文章——《讓日記輝煌》
我喜歡用繪畫的形式寫日記,顏色是我生活中的情感記憶。
2011年三月,南京正是冬去春來的時候,我當媽媽了。裹著厚厚的毯子,在從醫院回家的路上,我抱著孩子看著窗外。我驚訝地發現,僅僅壹個星期,冬天的景象就完全變了,仿佛壹幅單色的素描染上了色彩。東郊燕雀湖水面漸暖,河邊壹排柳樹剛剛抽出新枝。東南風微微,樹枝輕輕搖曳,我的心情開始蕩漾。
隨著孩子的成長,快樂像春天溫暖的陽光壹樣彌漫在顏料裏。繪畫中自然產生豐富的色彩,我開始決定用壹些更飽和的色彩來控制繪畫的節奏,表達內心的感受。我主觀地、自發地使用顏色。有時候,更像是用自己的繪畫經驗在玩色彩遊戲。我用多種強烈碰撞的顏色同時出現在畫面的局部,用不同的面積、形狀、明度、色彩傾向相互擠壓,形成多種對比。
繪畫是我記錄生活的方式。某壹種顏色,某壹種氣味,某壹種觸動我內心卻可能小到壹閃而過的情感,都灑在我的筆下。我在畫面中呈現點點滴滴,不強求賦予重大意義。我們什麽時候去吃哈根達斯?《玫瑰彩虹》是壹個系列作品。很可笑,因為我已經很久沒吃過冰激淩這種高熱量的“垃圾食品”了,逛街都有點饞。懷念少女時代廣告“愛我請請我吃哈根達斯”的熱情。可惜身體不好吃,當晚就畫了這張圖。五顏六色的冰淇淋又甜又誘人,這麽多奶油都能滴下來,想象著那時候要是能吃壹口該有多美!過了幾年,每次看到這幅畫,我都會忍不住揚起嘴角,像時空轉換壹樣回到現場。這就是我的《玫瑰彩虹》日記的意義。
回憶過去和暢想未來是兩件同樣美妙的事情,它們的共同點是過濾掉繁文縟節,留下難忘的生活細節和閃光點。這兩樣美好的東西,不用花錢,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但是,我用自己的方式保存了下來,妳看著畫能感受到嗎?所以,我更喜歡在畫面中營造壹種“真空”的氛圍。用幹凈飽和的色彩和柔和的線條做出來,創造我的回憶和未來,寫下多彩的人生筆記,裏面可能包含妳* * *的聲音...
這些圖片並不都是大尺寸的。有些大約有書那麽大。乍壹看,它們可能感覺很抽象,但事實上,許多形狀和物體都是隱藏的。其實都是我的想法。各種情緒的色彩在方格間有著豐富的碰撞,如夏花般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