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每個國家只使用壹種貨幣,由中央銀行發行和控制。但也有例外。很多國家可以使用同壹種貨幣,比如歐盟國家通用的歐元,西非通用的法國法郎,19世紀拉丁聯盟中不同名稱的等價貨幣,可以在聯盟內部自由流通。壹個國家可以選擇另壹個國家的貨幣作為其法定貨幣。例如,巴拿馬選擇美元作為其法定貨幣。不同國家的貨幣也可能使用相同的名稱。例如,在法國和比利時使用歐元之前,它們和瑞士都被稱為法郎。有時,由於特殊原因,同壹國家的不同地方政府也可能發行不同版本的貨幣。比如在英國,包括英格蘭、蘇格蘭甚至是澤西島、根西島這些偏遠的島嶼,都有不同版本的英鎊,在英國其他地方也可以互相交易。然而,只有英鎊是國際公認的交易貨幣,其他版本的英鎊在被帶出英國後可能會遭到拒絕。
每個基本貨幣單位通常可以分成更小的代幣。最常用的比例是1/100,比如100積分= 1元。英國歷史上使用的是12/20的十進制,12便士是1先令,20先令是1英鎊。也用過1/10或1/1000的比例。有些國家是沒有硬幣的,或者雖然有硬幣,但是因為貨幣太小,只是理論上的換算單位,而不發行實際貨幣,比如日元,韓元。
[編輯]
歷史
[編輯]
實物交易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是從最早的物質交換時代開始的。在原始社會,人們用物物交換來交換他們所需要的材料,比如用壹只羊來交換壹把石斧。但有時受限於交換所用材料的種類,我們不得不尋找壹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物品進行交換。這種物品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稀有的鳥羽、寶石、砂金、石頭等不易大量獲得的物品都被當作貨幣使用。
[編輯]
金屬貨幣
經過多年的自然淘汰,銅幣逐漸被大多數社會的金屬所取代。使用金屬貨幣的好處是其制造需要人力,不能從自然界大量獲取,也容易保存。難以冶煉的稀有金、銀和銅逐漸成為主要的貨幣金屬。壹些國家和地區已經使用鐵貨幣。
早期的金屬貨幣體積龐大,需要用試金石檢驗其成色,同時進行稱重。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逐漸建立了更加復雜和先進的貨幣體系。古希臘、羅馬和波斯的人們鑄造了重量和顏色統壹的硬幣。這樣在用錢的時候,稱重驗色無疑方便很多。這些硬幣印有國王或皇帝的頭像,復雜的紋章和印章圖案以避免偽造。
[編輯]
黃金和白銀
西方國家的硬幣主要是金幣和銀幣,輔幣由銅和銅合金制成。隨著歐洲社會經濟的發展,商品交易量逐漸增加。到了15世紀,經濟發達的佛蘭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州出現了通貨緊縮恐慌。從16世紀開始,來自美洲的大量金銀通過西班牙流入歐洲,挽救了歐洲貨幣體系,為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了起步條件。
[編輯]
鈔票
隨著經濟的進壹步發展,金屬貨幣在使用中也顯示出不便。大額交易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屬幣,其重量和體積都令人討厭。金屬貨幣的使用會有磨損。據不完全統計,自從人類將黃金作為貨幣以來,已經有超過2萬噸的黃金在造幣廠,或者在人們的手中,錢袋裏,衣服口袋裏被磨損。於是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象征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出現在宋代的中國四川。
[編輯]
金本位
最初的紙幣是以黃金為基礎的,可以和黃金自由兌換,兩者可以同時流通,紙幣的發行量比較小。到19年底,資本主義經濟有了前所未有的擴張和發展,於是紙幣逐漸成為流通的主要貨幣,但他們仍然有黃金作為發行的保障。這種貨幣體系被稱為“金本位制”。
[編輯]
貨幣防偽
偽造貨幣的問題是和貨幣制度壹起出現的。在使用金屬貨幣的時代,造假的方法是將銅、鉛等廉價金屬混入金幣中。當時對付這種犯罪的唯壹辦法就是壹旦發現就用重刑,以此來震懾造假者。
紙幣更容易偽造。法國大革命後,由沒收的教會財產抵押的債券作為替代紙幣發行。為了摧毀法國經濟,英國政府曾經偽造過這種貨幣(並規定私人偽造法國紙幣會被判死刑)。這也是最早的經濟戰之壹。二戰期間,德國曾在集中營偽造大量英美鈔票。私人或犯罪組織偽造鈔票的記錄也是層出不窮。為了避免偽造,紙幣采取了很多防偽措施:特種紙、膠印、水印、磁性油墨、金屬安全線、紫外線熒光標記、變色油墨、圖案反印(這種技術在法國法郎中最引人註目)等等。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其他國家也發行了塑料貨幣。
[編輯]
現代貨幣
在金本位制下,實行金本位制的國家之間的貨幣匯率是根據各自的含金量比率——黃金平價來決定的。這個體系是建立在黃金自由流動的基礎上的。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法、俄、德、日等參戰國禁止黃金出口,金本位制度實際上已經崩潰。
第壹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奧地利等國貨幣大幅貶值。從那時起,各國貨幣之間就沒有固定的匯率基礎。根據1944布雷頓森林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的貨幣應與黃金或美元掛鉤,以固定匯率進行兌換。這壹協議確立了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由此建立的各國貨幣體系被稱為布雷頓森林體系。1971 8月,美元停止與黃金自由兌換,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從此進入了符號貨幣時代。此後,各國之間實行浮動匯率。壹些相對穩定或者有升值潛力的貨幣,比如瑞士法郎,德國馬克等等。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指定了壹個三字母符號系統來代表不同國家的貨幣。本標準的代號為ISO 4217。
在貨幣匯率表中,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世界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化。
[編輯]
貨幣的五大功能
因為貨幣是壹種商品,它和所有商品壹樣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在不同的價值運動形式中,貨幣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其他三個函數都是從這兩個派生出來的。
[編輯]
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是貨幣作為社會勞動的直接體現。貨幣本身作為壹種商品,本身就可以和其他商品進行比較,這時商品的價值形態就轉化為價格形態,商品通過貨幣表現出來的價值形態就是價格。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只需要以想象或概念的形式存在,但其單位必須依賴於現實中流通的貨幣。正是由於貨幣的價值尺度功能,人們可以先把不同形式的商品轉化為貨幣的價格形式,然後再與其他商品進行交換。貨幣作為壹種商品,其本身也存在不同貨幣之間的數量差異,所以人們也為貨幣制定了壹個數量標準,即規定的價格標準(有時稱為價格尺度)。該系統是壹種貨幣單位,包含壹定的金屬重量及其相等部分。
[編輯]
通貨
貨幣實現流通手段後,使商品交換成為可能。流通手段是貨幣價值尺度職能的發展。貨幣的出現使商品之間的交換有了直接的易貨交換,變成了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即從商品-商品到商品-貨幣-商品。它們之間不僅有形式上的不同,而且有性質上的不同。
[編輯]
中國的貨幣
中國古代的貨幣制度是以銅幣為基礎的。早期的貨幣形式還沒有被發現。最初的銅幣形狀多樣,有刀幣、布幣、蟻鼻幣等多種形式。秦始皇統壹中國後,下令全國銅錢以秦國銅錢為藍本。因為砂型是用來澆註銅錢的,鑄出來的銅錢有毛刺,所以中間有壹個方孔,用來串聯木棒打磨銼平。這種特殊的形狀賦予它許多象征性的神秘解釋。有人認為銅錢的圓圈代表“天”,中心的方孔代表“地”。銅幣通常在鑄造時印有皇帝的年號。
金幣在古代中國很少見。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南方長江流域的楚國曾經使用過金餅和金塊。但在其他地區和朝代,黃金主要用於裝飾和保存。公元前二世紀,西漢的漢武帝曾經發行過白鹿皮幣,獎勵貴族和軍事將領。除了銅幣,棉布、絲綢、大米和其他日用品也被用作貨幣的計算單位(而不是實際的貨幣)來支付官僚和軍隊的薪水。唐朝以後,白銀貨幣逐漸廣泛流通。雖然國庫和官庫的白銀都是按照統壹的顏色和重量鑄成錠來儲存,但流通中的白銀並不是硬幣,而是壹枚壹枚的。在市場上使用時,要經過計算顏色、稱重等復雜的程序。大塊的銀錠應該用夾子切割,小塊的銀錠需要在銀匠那裏重新鑄造成大塊的。中國不使用銀幣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政局不穩,政府無法為發行的銀幣提供擔保,同時由於戰亂頻繁,民眾往往囤積白銀,導致市場流通不足以支撐銀本位的貨幣體系。
由於攜帶大量銅幣極為不便,在高度發達的北宋時期,出現了十字鈔。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之壹。但它更像是壹張匯票,而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紙幣。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沿襲紙幣,並將其視為解決經濟困難的妙法之壹。他們不顧實際貨幣流通和經濟水平,大量發行無擔保紙幣,造成了最早的通貨膨脹。元朝被漢人建立的明朝所取代。它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壹位保守的農學家。他認為紙幣是外來物,應該丟棄。但是明朝自己發行的紙幣叫做“大明寶鈔”。這種紙幣在民間很少使用。
明朝中後期,白銀開始大量流入中國,成為和銅錢壹樣普遍的金屬貨幣。清朝時期,白銀已經成為國家的主要貨幣單位(“兩”)。清末,墨西哥銀元開始在中國大量流通。在光緒皇帝統治期間,中國鑄造了自己的銀幣,並建立了家庭銀行發行定期紙幣。1935年,中國實行法幣制,正式廢除銀本位制。按照1936的中美白銀協定,壹元法幣等於0.265美元。
中國大陸目前的貨幣人民幣是壹種象征性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