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壹中國後,派方士徐福到東海尋找長生不老藥,但壹無所獲。
到了漢代,漢武帝也夢想長生不老,但尋找仍無果,於是下令在長安城北挖壹個大池子,取名太爺池,池中堆起三座假山,分別以蓬萊、瀛洲、方丈命名。
此後,歷代皇帝都喜歡仿照“壹池三山”的“神仙形式”建造皇家宮殿。似乎只有這樣,我才能像“仙女”壹樣永生。
永定河,發源於山西桑幹河,發源於河北內蒙古高原的洋河,流經北京、天津,再進入海河,最後註入渤海。
永定河南遷後,留下了壹片原野和壹個池塘,水中有壹個名叫姚郁的小島。地形與“壹池三山”的模式極為相似,因此成為歷代皇室的風水寶地。
公元938年,遼太宗盧野德光建都燕京後,在城東北的郊區白蓮潭建立了姚郁宮。由於挖湖積土,逐漸形成了水中的島嶼,稱為“圓巖”。
據遼史記載:
西城頂上有涼亭,東北角有燕郊樓、方時、關靜,書數不清。
《吳鴻北塗平經》記載瓊花島在遼代為姚郁,可以證明姚郁宮的存在。
晉國滅遼國後,燕京改為“中都”。1150年,也就是天德二年,金海陵王完顏亮擴建了“姚郁宮”,並增設了“大雄寶殿”。
1163年至1179年間,萬仿北宋汴梁艮嶽園建造瓊花島,並從艮嶽禦花園帶去大量太湖石建造假山溶洞。在中都東北郊區,以姚郁為中心,修建了大寧離婚宮。
湖中挖的泥也被用來擴建瓊花島和圓丘。同時在瓊花島上修建了廣寒寺,圓穹上也修建了壹座寺廟,與廣寒寺遙遙相對。從此,壹個以姚郁為中心的地區逐漸形成了皇宮的格局。
當時挖到“金海”裏的土,被擴大成了海周圍的島嶼和山丘。島叫瓊花島,水叫西華潭,重建了廣寒殿等建築。
1260年,壹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在開平登基,成為蒙古汗國的第五任“大汗”。出於奪取南宋的需要和控制北方蒙古各部的方便,忽必烈接受了親信巴圖魯和劉的建議,決定在金中都的原生地建都。
由於金中都在1215年被蒙古軍隊徹底摧毀,忽必烈采用了太保劉鐘兵的方案,選擇金中都東北郊區的大寧宮為中心,建立了新的都城。新都建成前,忽必烈經常住在大寧宮。
元朝修建時,在愛安寺遺址釋迦牟尼舍利塔下挖掘出壹封石函。石函中有壹座小鐵塔,內有壹個銅瓶,瓶內有20件釋迦牟尼佛舍利。
更奇特的是,瓶底有壹枚銅幣,上面鑄有“致遠鮑彤”字樣。忽必烈聽說後非常高興,因為他的爵位是“致遠”,而100多年前埋在塔基裏的銅錢,居然有“致遠”的爵位。這難道不是上天在暗示他這個“致遠帝”真的是真命天子嗎?
此外,忽必烈制定了“以儒治國,以佛治心”的國策,舍利子的出現更有利於“以佛治心”國策的實施。
另外,忽必烈本人是佛教信徒。他尊藏傳佛教高僧八思巴為“皇帝”,接受八思巴舉行的“金剛灌頂”儀式。他希望借助佛教的神奇來加持山川,當然也是在崇佛,以加強西藏對朝廷的臣服。
1271年,忽必烈為了供奉舍利子,保佑大元山永遠,下令修建了壹座巨大的佛塔。元初詔令修建的釋迦牟尼舍利弗塔碑文中明確指出:
考慮到新都已經建好,宜建在永年,以幸福為基礎,也不像建塔、護龍、投國長久。
因為忽必烈以藏傳佛教為國教,所以他選擇了精通藏傳佛塔並得到八思巴皇帝推薦的尼泊爾工匠夏嫣負責愛安寺白塔的設計和監督。
“塔”是古印度梵語單詞“pagoda”的音譯。佛舍利是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後凝結的小顆粒。古印度的信徒建造塔來供奉舍利子是壹種流行的做法。西藏佛塔的風格來自古印度。
夏嫣設計並建造了藏傳佛教寶塔的白塔,其主體看起來像壹個倒置的施舍碗,因此也被稱為“鍋蓋塔”。在塔的下部,有壹圈由24片巨大花瓣組成的蓮花座,與塔座相連。在塔的上部,有壹個圓錐形的“長頸”,叫相輪,因為相輪有13個環,所以也叫“十三天”。
“十三天”是佛塔的等級標誌,說明這是壹座供奉舍利子的佛塔,而不是普通的佛塔。白塔頂部有壹座鍍金火球塔,塔上有青銅“太陽”、“月亮”和“火焰”。塔頂下有銅華蓋,邊上掛著14銅鈴,表示對佛陀的敬意。
樹冠直徑9.7米。天蓬周圍掛著36個銅鏤空圖案,每個圖案下掛著壹個銅風鈴。
天篷上方是壹個高約5米、重約4噸的銅制中空鍍金穹頂。形似小塔,是整個塔的最高點。整個佛塔高50.9米,磚石結構,白身。塔上還雕刻了許多佛像。
當西藏佛塔的風格固定後,它的形狀就有了特定的含義。塔基為方形,象征“大地”,塔身為圓形,象征“水”,塔下塔閘為三角形,象征“火”,天篷傘,象征“風”。這四個是佛教認為構成世界的基本要素。
西藏佛塔,又名喇嘛塔,為銀白色,表示清凈、純潔、真誠。
按照藏傳佛教的儀軌,塔建成後,塔身和塔底會裝入大量的佛教器物和珍寶,工程完成,塔就會產生“靈性”。
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決定在舊都城東北郊區選擇新址,建造大都會。從1264到1271,忽必烈三次擴建瓊花島,重修廣寒殿。
重建後的廣寒殿,東西寬120尺,深62尺,高50尺,殿寬7間,為朝廷所居之地。寺內有“凡俗山玉海”,建有“玉堂”擺放“五嶽珍玉榻”。
獨山玉海是元代的壹種玉,又稱玉壺、玉碗。身呈橢圓形,高0.7米,口徑1.3米和1.8米,重約3500公斤。
獨山玉海的玉料為藍灰色夾雜黑點,產於南陽。玉海的外壁上雕刻著隱藏的驚濤駭浪、龍、馬、猿、鹿、犀牛、蝸牛等各種不同的動物和海洋動物。1265建成後,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置於元都瓊花島廣寒殿。
後來,於海壹度被遷到故宮西華門外的真武廟。1745年,乾隆皇帝下令將瀆神山玉海移至後來修建的城光寺前,用石座、亭臺保護。
與此同時,忽必烈還修建了壹座玉制假山,殿頂懸掛著壹根叮當作響的鐵棍,殿內還有另外兩根小石筍,各有壹個龍頭,從山後噴出壹輛運水車擡來的湖水。可見元代的廣寒寺,宏偉、精巧、豪華。
1271年,瓊花島更名為“萬壽山”,姚郁島更名為“北海”。後來以萬壽山為中心,在湖的東西兩側修建宮殿,把北海建成壹座宏偉的皇家園林。
北海公園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