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閱兵結束後,群眾遊行開始。壹批批群眾隊伍,無不迫切希望走到城樓前,看到衷心敬愛的毛主席。天很快黑了下來,天安門樓上的燈光突然照亮,上面是壹串紅橙色的燈,下面好像是三道粉青色電虹燈,再加上巨大的探照燈光射向全場,燈光閃閃,好似波浪。焰火在天安門附近三處施放,五彩繽紛,此起彼落。群眾手裏舉的紙燈、紗燈也都點亮了,廣場上是燈的海洋。
等到八點多鐘,華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隊伍才在華北大學之後行動。隊伍慢慢走近金水橋,只聽見城樓上擴音器傳出“萬歲”、“萬歲”的聲音,才知道是毛主席在回應華大同學的歡呼。我們緊跟著走過金水橋,大聲高呼“毛主席萬歲”,這時才見到城樓上大宮燈前毛主席那魁梧的身軀,他不戴帽子,揮動著手用湖南口音高呼“萬歲”,有時還喊“同誌們萬歲”,這時我們都感到毛主席看見我們了,口號喊得更為起勁,血都要沸騰了。我們還看到少奇同誌,看到他身旁的女同誌,我們猜壹定是宋慶齡副主席。我們把手舉到頭頂鼓掌,主席臺的領導人也鼓掌,人民的領袖們真是和我們心連心。閱兵式***用了2個多小時,受閱部隊的人員總計有1.6萬多名。
接下來是群眾遊行。走在遊行隊伍最前面的是工人,京郊農民緊隨其後。後面是機關幹部、青年學生的遊行隊伍。
晚上9時25分,無數彩色的禮花向廣場四周發射出來。首都軍民載歌載舞,盡情地歡度這中華人民***和國的第壹個夜晚。
開國大典宣告了中華人民***和國的誕生!宣告了中華民族的新生!
周九二
開國大典定在10月1日下午3時,主要考慮防止敵機長途奔襲,按照敵機遠程飛行襲擊的規律,壹般都是上午起飛,下午基本不動。當時,在北京四周遠近,華北軍區已經布置了有序的高射炮群,嚴陣以待。年輕的人民空軍也作好了壹級戰鬥準備,並安排了屆時在北京上空巡邏的戰鬥機。
閱兵總指揮聶榮臻給受閱部隊下了壹道死命令:萬壹發生空襲,壹律不能動,下刀子也不能動!
萬事俱備。壹直保密的開國大典的時間,直至10月1日上午10時左右,才由北京新華廣播電臺通過電波,向全世界發出預告。這時,離下午大典正式開始的時間,只剩5個小時了。
這就造成了能有幸參加開國大典的外國人少而又少。
蘇聯友人在開國大典上
趕來參加新中國開國大典的蘇聯文學家藝術家代表團是10月1日的上午才乘火車到達北京的,差壹點就趕不上了。
周恩來總理和中蘇友協會長宋慶齡、副會長劉少奇到前門車站歡迎。團長是大名鼎鼎的蘇聯著名作家、蘇聯作協總書記法捷耶夫,代表團中還有著名作家西蒙諾夫與好些有名的藝術家及高級幹部,全團約有40多人。當時,因為客觀環境和條件的限制,未能邀請外國的政府代表團或黨政代表團參加。這個蘇聯的民間代表團,與已經在京的朝鮮人民代表團,加上壹個來解放區訪問的意大利***產黨中央委員斯巴諾,算是有幸出席開國大典的僅有的外國人了。
據擔任翻譯的師哲回憶,開國大典後的10月2日或3日中午,毛澤東在中南海勤政殿接見了蘇聯文學藝術家代表團全體成員。這該算是毛澤東在新中國建立後接見的第壹個外國代表團。
毛澤東作了長篇的精彩講話,會見延續了兩個鐘頭。在師哲的回憶錄裏,對毛澤東的講話作了這樣的記述:
毛澤東說:中國所具有的優勢之壹,就是它有蘇聯這樣壹個好近鄰,所以中國不是孤立無援的……
他的講話生動活潑,有聲有色,使代表團中許多人聽到動情之處,激動地流出了眼淚,師哲形容說“出現了罕見的動人的場面”。
美國上校偷拍開國大典
怎麽突然冒出壹個美國上校在拍攝開國大典?公安部門建議抓起來或是沒收其膠卷,總指揮聶榮臻要請示毛澤東才行。
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對著麥克風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當開國大典的第壹項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典禮正在進行之時,負責警戒和保衛開國大典安全的公安人員發現了異常情況:壹個穿軍裝的美國軍官正站在原美國駐北平總領事館的圍墻附近,頻頻地進行拍攝。
公安人員立即將此情況向指揮部作了緊急報告。位於天安門城樓下黃房子裏的指揮中心得到報告,很快就弄清楚了這個美國軍人的身份:此人是原美國駐北平總領事館武官戴維·包瑞德上校,是個中國通。此人在抗戰後期曾經作為組長率領美軍觀察組到過延安,與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葉劍英都有過交往,對我黨我軍有過友好的態度。
考慮到這些復雜的情況,指揮中心不敢決定對這個非法拍攝者采取安全行動,就立即用緊急電話報告在天安門城樓上的總指揮聶榮臻。
聶榮臻接了電話,覺得這涉及到外交事宜,需請示毛澤東。聶榮臻走近城樓前側欄桿旁的毛澤東,簡單明了而小聲地報告了情況。
毛澤東聽了說:“哦,是包上校呀,我認識他。”
聶榮臻小聲地問:“閱兵式能讓他隨便照嗎?沒收他的膠卷吧。”
毛澤東仍然望著廣場上歡呼的人海,想了想,說:“這樣不好吧。讓他照,不管他。我們這是公開的嘛,讓他給我們當個義務宣傳員吧。”
其實,開國大典的前壹天,9月30日,包瑞德已經到天安門廣場上去拍攝了壹些照片。其中有壹張是從天安門正面拍攝的毛澤東巨幅畫像。據說,這張照片後來在美國被報刊發表了,但細心的包瑞德發覺:這張照片與10月1日開國大典及以後的天安門正面的毛澤東畫像怎麽會有壹點不同?
這當然是包瑞德所無法弄明白的。原來,10月1日淩晨,周恩來到天安門來作檢查的時候,發現城樓正中高懸的毛澤東畫像,是根據毛澤東自己選定的照片所放大而繪制的。這是解放區的老百姓很熟悉的壹張照片。著名畫家周令釗在繪制時,在畫像下方留有二尺余寬的壹條白邊,下面寫了毛澤東的親筆題詞:“人民的勝利”。
周恩來驗收時,覺得主席不會這麽不謙虛,還自己為自己題詞,就指示趕快將這幾個字塗掉。
包瑞德在9月30日所拍的那張照片,就成了絕無僅有的絕版。
開國大典的膠片失火焚燒了
蘇聯攝影師不慎將拍攝的開國大典紀錄片失火燒了,回國之後受到了斯大林的嚴厲處分,被送到西伯利亞去了。
這是幾個黃頭發藍眼睛的蘇聯人。
他們可以隨意地在天安門城樓上拍攝所有的人。人們註意到,連毛澤東、朱德等中央最高領導人,都讓他們隨意拍攝,還隨他們的指令作壹些配合。在地面,還有壹部小吉普協助他們。在天安門東側視野最廣的位置,還為他們搭了專用的高臺。
指揮部得知他們拍的是彩色影片的電影。當時指揮部裏幾乎沒有人看過什麽彩色電影,都覺得很神秘。
這是斯大林派來的紀錄電影攝影師。那是劉少奇訪問莫斯科時,斯大林主動熱情提出來的。這次他們拍攝新中國的開國大典,得到了主人破例提供的各種拍攝方便條件。
他們的幹勁很大,跑上跑下,開國大典那壹天,從頭到尾壹直開著攝影機拍攝,機器壹直響著連續而均勻的嗒嗒聲。他們從毛澤東講話、升國旗、閱兵、遊行,壹直拍到晚上五顏六色的禮花在夜空中閃爍,然後他們才興高采烈地抱著幾十本沈甸甸的膠片盒子,回到所下榻的東華門大街的翠明莊賓館裏。這個賓館在北平解放初是中***中央組織部的招待所。他們的這些珍貴的底片都堆放在賓館的壹個房間裏。
膠片是易燃品,偏偏開國大典後沒幾天,這個堆放膠片的房間起了火災!
幾十本膠片幾乎全燒光化成了煙。好不容易搶出來幾本膠片也殘碎不堪,無法再用。這幾個年輕人在賓館前失聲跺腳痛哭。
天吶!開國大典只能有壹次呀……
據說,他們回國後受到了斯大林嚴厲的斥責與處分,被送到西伯利亞去了。
周恩來聽說底片都給火燒了,在“啊”了壹聲之後,難受得有好幾分鐘都沈默著沒有說話。
惟壹感到幸運的是,我們自己的那些從延安來的經歷了戰火考驗的攝影師,拍攝了壹部黑白紀錄片,裏面保存了開國大典的珍貴場面。
接著,斯大林又派了壹個著名導演格拉西莫夫來重拍,周恩來有了教訓,這回讓中國電影工作者與蘇聯人合拍,由總政派出懂藝術的黃鎮將軍擔任顧問,這就是中蘇兩國合拍的大型紀錄片《解放了的中國》。
這部影片獲得了斯大林獎章。
開國大典禮炮鳴 28 響
當鮮艷的五星紅旗第壹次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時,廣場上30萬人壹齊脫帽肅立,擡頭瞻仰五星紅旗。
這時,大地震動,炮群長嘯,齊鳴28響。禮炮聲如同報春的驚雷,在天宇間回響激蕩,震動著每壹個人的心,把開國大典上偉大、莊嚴、團結的氣氛進壹步椎向了高潮。開國大典的禮炮隊來自壹支英雄的部隊。
1949年8月1日,聶榮臻代表中央軍委,把第壹面八壹軍旗授給了他們。國外壹些國家在舉行慶典活動時,壹般都鳴禮炮21響,就是最高的禮儀。開國大典為何要鳴28響呢?
這是毛澤東首先提出來的。在政協壹屆會議上,壹位代表提出質疑:“在國外,最高禮儀是21響,我們為什麽要鳴28響呢?”當時沒有人回應。
會議休息時,毛澤東見到負責開國大典籌備工作的華北軍區作訓處長唐永劍話題很快進入開國大典的禮炮鳴放問題,毛澤東問小唐:“妳說,放28響有沒有道理呢?”
唐永健是個文采橫溢、學識淵博的才子,他壹下就明白了毛澤東的用意,馬上說:“主席,我起草壹個關於禮炮28響的說明吧。”
毛澤東微笑著默允了。很快,簡明扼要的28響說明報告遞上來了,中國***產黨從1921年橫空出世到1949年,剛剛28年。28響禮炮就是28年黨史的贊禮,這不是極有道理嗎?毛澤東看到這份報告後,在上面用鉛筆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開國大典上,禮炮隊由108尊山炮組成,分為兩組,壹組裝填,壹組發射,輪流作業,以縮短每響之間的間隔時間。所以,人們習慣上仍稱54尊禮炮。
108尊禮炮壹字形擺開,背倚天安門廣場,靠在壹截古墻邊,位置在前門附近。兩分半鐘之內,28響無頭空炮全部送入空中。
鳴禮炮時,站在觀禮臺上的華北軍區文工團團長劉佳與身邊的幾位代表興致勃勃地數著禮炮。40年後他說,不夠28響,有時兩發之間的距離很遠,有漏響的。
負責組織禮炮工作的特種兵司令員高存信說,決不可能漏響,瞎炮肯定有,但不可能兩發炮彈壹起啞巴。
禮炮隊員們十分自豪,因為全中國全世界的人民都聽到了他們代表新中國發出的吶喊。
建國之後,在開國大典上鳴放過的山炮大部分銷毀,有兩尊被收藏到中國革命博物館作為陳列的文物了。
開國大典上的26架飛機
1949年的10月1日,年輕的飛行員王延洲駕機參加開國大典,親眼見證壹個新時代的到來。2005年國慶前夕,已經85歲高齡的王延洲老人回憶起56年前的國慶,仍然興奮不已:“我們當時是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參加開國大典的閱兵儀式。”
王延洲早年就讀於黃埔軍校,後在美國學習飛行,抗戰中他曾擊落過5架日本飛機,是至今仍在世的少數幾位中國“王牌飛行員”之壹。
座艙裏收聽毛主席的聲音
開國大典是下午3點正式開始的,當毛澤東主席宣讀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時,王延洲和他的隊友們正在位於北京郊外的南苑機場待命。“我剛剛打開飛機座艙裏的收音機,就聽到了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和國成立的聲音。56年過去了,這聲音還常常盤旋在我的腦海裏,就像剛剛聽到壹樣。”
下午4點整,天安門城樓總指揮室負責人油江下達起飛令,17架飛機望見綠色信號彈呼嘯升空,在北京上空盤旋待命。
5種機型編隊飛過天安門
17架飛機中,9架是P-51型戰鬥機,2架是蚊式戰鬥機,3架是C-46型運輸機,1架是L-5型通訊聯絡機,最後2架是PT-19型初級教練機。17架飛機要形成壹個縱隊跟進隊形通過天安門上空,與地面的坦克隊列相呼應。
“17架飛機5種機型,飛行速度相差很大。兩種戰鬥機的時速是600公裏,L-5型通訊聯絡機和PT-19型初級教練機的時速不足200公裏。但上級要求,通過天安門時必須隊列整齊、分秒不差,確實很有難度。”
經過反復摸索和精確計算,飛行隊決定起飛的順序按照先小後大,先慢後快,同時還專門選擇了3個不同的航線進入點:戰鬥機速度最快,從通縣進入;運輸機為中速,從建國門和通縣之間進入;其余飛機從建國門東側進入。盡管難度很大,但我們經過多次合練後,可以保證開國大典時萬無壹失。
下午4點35分,受閱分列式正式開始,“飛過天安門上空時,下面真是壹片紅旗的海洋。直到現在,我對這種鮮艷的紅色都懷有壹種特殊的感情。”
開國大典受閱飛機***17架
9架領航的戰鬥機飛過天安門後,油江再次下達命令:“9架P-51再通過天安門壹次。”隊長按照原來預定復飛壹次的方案,第二次飛越天安門上空。
“從時間上看,我們再次通過天安門時,正好尾隨方槐領隊的L-5型和PT-19型飛機之後,配合得恰到好處。後來,好多人以為開國大典受閱的飛機是26架,其實後面9架是重復飛行的。”王延洲面帶笑容,開心地說。
電影開國大典
影片資料
片名:開國大典
主演: 古月、孫飛虎、黃凱、邵宏來、劉懷正、郭法曾
類型: 戰爭片
地區: 大陸
影片介紹
1948年底,毛主席、黨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指揮了舉世聞名的 三大戰役 。除夕夜,解放了的西柏坡,鄉親們在歡慶勝利。毛主席、朱德、劉少奇等領導人來到鄉親們中間。此時的蔣介石官邸在舉行聖誕夜宴會,國民黨要員們木然地聽著張群宣讀蔣介石的《新年文告》。我軍在 三大戰役 中不斷取得勝利,國民黨軍隊連連受挫,蔣介石迫於形勢,推出李宗仁作代總統。為了保護古城北平,毛主席、黨中央多次做國民黨將領傅作義的工作,希望他率軍起義,和平解放北平。經過大量的工作,傅作義終於認清形勢,順乎民意。蔣介石宣布下野,淒然地飛離南京。但他完全拋開了李宗仁,對重要文件和人員進行了安排。受斯大林派遣的特使米高揚秘密訪華,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領導的熱烈歡迎。壹個月後,中***七屆三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我黨政機關遷移北平後,蔣介石更加不安。被噩夢驚醒後的蔣介石被告之:北平正在舉行閱兵式。接著周恩來與張治中開始了國***和談,進展甚微,毛主席發出了 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打響了渡江戰役,百萬雄師渡過了長江天險。南京解放,人民解放軍占領了總統府。鄧小平和陳毅進入南京,並制定了《入城守則》。蔣介石最後壹次拜別蔣母墓,壹家老小登上太康號,悄然離開了大陸。進入北平後,毛主席在中南海會見了起義將領程潛,也接待了湖南來的老鄉,為開國大典做了最後的準備工作。9月30日,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10月1日下午3時,毛主席在神聖的禮炮聲中,莊嚴地向全世界宣告: 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人們歡聲雷動,整個廣場沸騰了。
該片獲得1991年廣電部1989、1990優秀影片獎;1990年第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配角獎(孫飛虎)、最佳編劇獎、最佳剪輯獎(吳方海);1990年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古月)、最佳男配角獎(孫飛虎)。
油畫開國大典
《開國大典》所描繪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時天安門國慶典禮的盛況。場面恢宏,喜慶熱烈,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神采奕欒,氣度不凡。藍天白雲,風和日麗,廣場開闊,紅旗如海,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畫家在進行嚴謹的寫實描繪中,借鑒了民間美術和傳統工筆重彩的表現手法。作者使藍天與地毯、紅柱子、紅燈籠及紅旗等造成強烈的對比,並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在寫實手法的描繪中,畫家又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加工,如透視和光影的處理都沒有嚴格地按西方寫實繪畫中的素描要求,在畫面的右側部位減去壹根柱子,這些都是為了適應並強化畫面主題和總體的需要,同時也適於中國廣大讀者的審美情趣。還應該提到的是,這些作品具有較強的裝飾性抒情性 。有評者認為是“富有裝飾意味的紀念碑性的大型歷史畫。”
作者董希文(1914—1973)是浙江紹興人,曾在蘇州美專、杭州美專西畫系就讀,1939年去法國留學,後回國。1943年赴西北敦煌藝術研究院並投入對敦煌壁畫的研究。後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他還創作過《春到西藏》、《哈薩克牧羊女》、《苗女趕場》、《百萬雄師過大江》等主題性繪畫。在他的寫實油畫中,吸收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營養,如明快響亮的色彩、某種裝飾意味等都體現了中國藝術的精神和審美理想。
《開國大典》壹直被譽為“***和國成立的藝術見證” 。它深入人心,也凝聚著壹代又壹代新中國建設者的愛國情感……
1951年初,中國革命博物館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開始籌備建黨30周年繪畫展覽,具體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領導蔡若虹、江豐、王朝聞組織落實。參展的作者為北京、華東的幾十位知名畫家。幾個月的時間,這些實力畫家們為展覽拿出了近百件繪畫作品。
這是新中國美術史上的壹次風雲際會,繪畫界各路諸侯的精品不僅在這次畫展中引起了人們的***鳴,而且很多作品都被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甚至後來壹些作品還在中國美術史上贏得了壹席之地。如《地道戰》、《毛主席延安整風》、《強奪瀘定橋》等等。
後來大家在總結中壹致認為:好作品不少,但體現***和國成立的氣氛不夠。
當時誰也無法預知,這個結論為歷史巨作《開國大典》的誕生打下了伏筆。
中國革命博物館研究員李仁才對筆者說:“作為國家級博物館所收藏的有關黨史的繪畫作品,沒有壹件展現中華人民***和國成立的力作顯然是不合適的。當時革命博物館展覽廳確實需要壹件這樣的好作品。”
1952年,中國革命博物館決定委托中央美術學院組織完成壹幅巨型油畫:“開國大典”。
走進中國美術史的藝術殿堂,人們不難發現從商周時代到秦國統壹,從大唐開基到清軍入關——在中國歷史各個朝代的開端都找不到流傳至今的有關開國盛典的歷史畫,而要創作壹幅新中國開國盛典的巨型油畫,該是何等的氣魄!
中央美院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37歲的青年畫家、院知名教授董希文。
幾次為領袖、英雄畫像,並參加過開國大典,由他執筆創作“當之無愧”
應該說這是壹個公正的選擇,更是壹個歷史的選擇。
董希文在美術界早已聲譽鵲起,他的畫多次得到徐悲鴻、艾中信等著名畫家的好評。
董希文生於浙江紹興,杭州藝專畢業後又去湖南及越南河內深造,後又到我國西南、西部和西北地區學習、創作,曾在敦煌臨摹壁畫達3年之久。其素描、油畫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
1949年初北平解放,董希文創作水粉畫《北平入城式》。
雖現已說不清《北平入城式》的成功是否與點名董希文創作《開國大典》有聯系,但董希文長於革命題材創作、長於人物畫的本領確實是行內知名。
當年董希文手拿這張草圖請教了許多畫家,如徐悲鴻、艾中信、江豐、吳作人、羅工柳等。
值得壹提的是,從草圖上可以看出董希文創造性的突破有兩個。第壹個是草圖上除毛主席側身站在靠近中間位置,其他領導人都站在左邊三分之壹的畫面,而右面則是廣場群眾,這樣左實右虛相差懸殊的布局按壹般構圖規律來看似乎有失平衡。另外壹個就是按正常視覺規律,在毛主席的右前側應有壹根天安門城樓的大紅柱子。
美術界的同行們對董希文大膽的構圖設想感到奇特並表示贊賞,認為第壹個突破加大了領導人與廣場群眾壹實壹虛、壹近壹遠、壹少壹多的對比效果,能更好地突出節日氣氛。而第二個突破大家認為極為大膽,“抽掉”這根柱子,廣場顯得更為開闊,相反如果畫上這根柱子反倒顯得累贅了。
為了穩重起見,董希文還請教了幾個建築學家,大家對此均表理解和贊同。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這樣評價:“畫面右方有壹個柱子沒有畫上去……這在建築學上是壹個大錯誤,但是在繪畫藝術上卻是壹個大成功。”
很快,董希文投入《開國大典》的實畫創作。
兩個月後,巨型油畫《開國大典》創作完成。
《開國大典》引起較大反響,並掀起了“油畫中國風”的藝術思潮
《開國大典》完成之後被收藏在中國革命博物館展覽廳。
畫家艾中信曾作過如下分析:“從構圖到設色,從人物到場面,它的氣派很足以反映泱泱大國的風度。董希文把主要人物處理在不到壹半幅面的左側,不僅是手法的大膽,重要的是他懂得構圖的大局……《開國大典》的大塊色彩,通俗易懂,看起來似乎簡單,但這大紅、碧藍和金黃(纓絡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它把壹個風和日麗日子裏壹個莊嚴熱烈的場面描繪出來……”
壹些知名畫家看了這幅油畫之後,都認為這是壹件不可多得的繪畫精品。中國革命博物館將這幅畫展出後,在藝術界和社會上都引起很大的反響。
徐悲鴻看了《開國大典》之後非常興奮,對此做出了很高的評價。他說:“董希文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應得壹百分。”但他同時也以西洋油畫的傳統標準做了後半句評價:“也應扣掉五分,因為缺少壹點油畫特色。”
這裏所說的“缺少壹點油畫特色”,是指這幅畫在很大程度上運用了中國傳統畫的手法和風格。但這恰恰被很多畫家認為正是《開國大典》的成功之處。如果按傳統油畫用光和設色的手法去創作,這幅畫就不會有這種熱烈的氣氛。
艾中信說:“《開國大典》在油畫藝術上的主要成就是創造了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中國油畫新風貌。這是壹個新型的油畫,成功地繼承了盛唐時期裝飾壁畫的風采,體現了民族繪畫特色,使油畫朝著民族化的方向發展。”
至此,繪畫界掀起了董希文所壹直倡導的“油畫中國風”。《開國大典》無疑成為這壹理論的典範之作,而這種思潮壹直影響至今……
1953年,人民日報在頭版重要位置發表了油畫《開國大典》。也是在這壹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將《開國大典》印成年畫在全國發行,發行量達到壹個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