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甘肅彩陶文化詳解

甘肅彩陶文化詳解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壹,甘肅是黃河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甘肅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特點是豐富的彩陶。到目前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彩陶出現在大約8000年前。歷經仰韶、馬家窯、齊家、四巴、新店、沙井文化,歷時五千多年,形成了完整的彩陶發展史。特別是馬家窯文化的彩陶,達到了彩陶藝術的頂峰,代表了中國彩陶藝術的輝煌成就。

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遊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早發現於馬家窯遺址而得名,距今約5000-4000年。馬家窯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洮河西岸馬家窯村口。1923 ~ 1924期間,瑞典地質學家、考古學家安特生在甘肅、青海進行了考察,其助手發現了馬家窯遺址,並於1924進行了發掘。1957以來,甘肅省博物館對該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發現了馬家窯型疊加仰韶文化廟底溝型的地層關系。馬家窯文化和馬家窯類型以此遺址命名。

馬家窯文化陶業十分發達,其彩陶繼承了仰韶文化廟底溝酣暢淋漓的風格,但表現更加細致,形成了華麗典雅的藝術風格,比仰韶文化有了進壹步的發展,藝術成就達到了頂峰。大部分陶器是用粘土條板建築的方法形成的。陶器是橙黃色的,陶器的表面打磨得非常精致。在許多馬家窯文物中,還有窯和陶窯、顏料、磨顏料的石板、彩陶盤等。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純黑彩繪為主;中期采用純黑色和黑紅色交替繪制圖案;後期用黑色和紅色來畫圖案。馬家窯文化二制陶:藝術已開始使用慢輪修整毛坯,用輪子畫同心圓、弦、平行線,顯示出嫻熟的繪畫技巧。彩陶的大規模生產表明,這壹時期制陶的社會分工早已專業化,出現了專門的制陶工匠。彩陶的發展是馬家窯文化的顯著特征。在中國發現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比例最高,其室內色彩尤為發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來,隨著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積累,馬家窯文化彩陶研究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重視,逐漸成為史前文化研究的熱點。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彩陶圖案的演變、裝飾技法的運用、裝飾部位的選擇進行探討、分析和討論,研究工作不斷深入。馬家窯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肅中南部,以隴西黃土高原為中心,東起渭河上遊,西至河西走廊和青海省東北部,北至寧夏自治區南部,南至四川省。分布區內的主要河流有黃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和湟水。臨夏是馬家窯文化的核心區,其中東鄉縣林家遺址、樂康縣卞家林遺址和廣河縣地壩坪遺址是最重要的遺存。

林家遺址位於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大夏河東岸的黃土高原上。其文化內涵以馬家窯類型為主,包括馬家窯類型早、中、晚期的文化遺存,是馬家窯類型的代表遺址。1978期間,甘肅省博物館文物隊、臨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東鄉族自治縣文化館進行了發掘,面積近3000平方米。發現馬家窯時期房屋遺跡27處,陶窯遺址3處,灰坑985個(甘肅省文物隊,臨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東鄉族自治縣文化館:甘肅省東鄉林家遺址發掘報告,考古第四輯)。從地層上初步弄清了馬家窯式遺存早、中、晚期的堆積關系。發掘和收集了3000多件各種遺物,其中包括2000多件工具和家用器皿,主要是石器,其次是骨器,還有少量的陶器、蚌類和牛角。

最重要的是遺址出土了壹把青銅刀,H54灰坑出土了銅渣。銅刀為兩件鑄造而成,表面平整,厚薄均勻,柄短刃長,刀尖鈍,略上翹,背部彎曲,柄端有明顯的裝木柄痕跡。1981經北京鋼鐵學院冶金研究所檢驗,為含錫青銅。在壹個地窖裏還發現了碳化的小米粒和谷穗,說明小米是當時居民的主要糧食之壹。

出土陶器可分為泥質陶器和夾砂陶器兩種,主要采用泥條卷制和塑捏制作。按地層堆積可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早期陶器數量較少,主要有瓶、罐、壺、碗等。大部分瓶子是喇叭口的,罐子是開著的,壺口向外卷,碗是圓唇的。漆成黑色,深而有光澤,裝飾圖案以螺旋、弧形圖案為主,線條粗而簡單;中期瓶口向外翻,頸部變長,壇頸變短,花紋以弧形平行條紋為主,線條均勻細密,活潑流暢;晚期陶器最多,陶器較粗糙。主要造型有壺、碗、罐、瓶、罐等。,而且色彩也發生了變化,出現了白色,圖案簡化、潦草,以螺旋紋、平行條紋為主,色彩較淡,白色多為輔助裝飾,黑白分明,對比強烈,是晚期的突出特點。

林家遺址的發掘,明確了馬家窯式早、中、晚期的地層堆積關系,為第33期文物提供了明確的地層證據。尤其是陶器,階段特征非常明顯,發展演變比較清晰,為以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卞家林遺址位於甘肅省康樂縣壺關鄉關峰村。是馬家窯晚期墓地,分布在三岔河北岸的二級階地上,面積約1萬平方米。1981年,甘肅省博物館、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康樂縣文化館文物工作隊聯合進行發掘,發掘面積425平方米,清理墓葬17座,灰坑1座,出土陶器100余件,石骨近800件。陶器以彩陶為主,有壺、罐、壺、瓶、碗、碗等。壺頸細而直,出現紅色。卞家林晚期的形制和紋飾與半山區早期花寨子下層遺存相似,明顯表現出向半山區類型過渡的趨勢,填補了馬家窯型向半山區類型過渡的空白。

地壩坪遺址位於甘肅省廣河縣東南6公裏的地壩坪村西北的廣通河南岸臺地。這裏不僅有半山區的遺跡,還有馬場和齊家文化的遺跡。1973期間,甘肅省博物館、廣河縣文化館文物工作隊進行了兩次發掘,清理出半山期墓葬66座,均為豎孔長方形坑墓,出土遺物756件。隨葬品主要是陶器,還有石器和骨珠。出土陶器392件,其中彩陶占90%。壹般每座墓出土彩陶7-8件,最多17件,最少1件。地壩坪遺址是半山區出土彩陶比例最高的遺址。小口直頸大彩陶壺和小口短頸彩陶罐在陶器中較為常見。壺、甕、罐或瓶是陶器的基本組合,少數墓葬有壺或碗。陶器細膩,呈橘紅色或磚紅色,表面打磨光滑。彩陶以黑色為主色,紅色為輔色繪制圖案。圖案精致復雜,以螺旋紋、菱形紋為主色。經對出土彩陶進行整理,並與馬家窯型、馬廠型彩陶紋飾進行對比,認為地壩坪遺址應屬於中山型早期遺址(甘肅省博物館文物隊:廣河地壩坪中山型墓地,考古學報,第2期,1978)。地壩坪遺址是壹處保存完好的半山墓地,出土器物較多,為研究半山葬俗提供了重要資料。

引自郎樹德等人的《甘肅考古文化系列彩陶》,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

馬家窯文化甘肅彩陶是我國起源最早、發展時間最長、分布最廣、藝術成就最高的地區,被譽為“彩陶之鄉”。彩陶,出現於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灣文化壹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文化之壹。它存在於仰韶文化的文化依賴性中,彩陶是這壹時期最重要的文化表征。其代表是壹種頭狀口彩陶瓶,構思獨特,造型別致,紋飾優美,線條流暢,標誌著中國古代制陶技術的高度發達。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馬家窯文化是甘肅發現最多、分布最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馬家窯文化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被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發現。它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彩陶文化非常發達,不同的文化遺址都有大量的彩陶,在中國整個彩陶文化中可以說是獨壹無二的。此外,這種文化類型的彩陶有自己獨特和自成壹體的風格。與其他考古文化中的彩陶相比,其彩繪部分更為廣泛。不僅許多細陶罐的外壁和口沿布滿花紋,而且許多大口徑器皿和其他盛砂炊具的內側也繪有花紋。其復雜多變、精致奔放的紋飾表明,無論是這壹時期的陶器燒制還是繪畫,正因為如此,考古界曾稱之為“甘肅彩陶文化”。

馬家窯文化位於黃河上遊。最早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時代約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50年。它傳承廟底溝文化,啟迪齊家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的壹個地方分支。

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制作技術非常成熟,數量特別多,占各類陶器總量的25%-50%。隨葬陶器中,彩陶占80%。馬家窯的彩陶多為紅陶,分為泥紅陶和混砂紅陶。畫幅很大,很多泥質精陶往往在口沿和外壁繪有花紋,內部色彩也很流行,在器物內壁繪有花紋。甚至壹些用作炊具的填砂陶器上也有彩繪,極為罕見。圖案華麗,變化多樣,有規律。砂陶表面大多飾以繩紋,少數飾以平行線、折線、三角形或交錯的附加堆紋。馬家窯文化的陶器在造型上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有碗、碗、罐、罐、瓶、杯等。

馬家窯文化的彩陶繼承了仰韶文化廟底溝式,沿襲了齊家文化。按時間可分為石嶺峽、馬家窯、半山、馬場四種。這四種彩陶各有特色。有許多瓶、罐、罐等。石嶺峽式彩陶,流行變形鳥紋和圈紋;馬家窯的種類很多,有瓶、罐、壺、骨灰盒等。,有流行的漩渦紋和弧邊三角紋。代表作品有青海省大通山孫家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壺。小口、直頸、寬肩、鼓腹、鼓耳的中級彩陶壺,流行紅黑鋸齒紋、漩渦紋;馬廠型與半山基本形狀相同,流行變體人形圖案。

  • 上一篇:關於形容陶瓷的詩句
  • 下一篇:關於頤和園的信息應該是可以得到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