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過年貼門神的詩句 1.關於新年的詩句
元日 (宋)王安石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春思 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鄰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元旦試筆 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 錢謙益 壹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占年更喜夢維魚。 鉤簾欲連新巢燕,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並無塵事到吾廬。 過五原胡兒飲馬泉 李益 綠楊著水草如煙,舊是胡兒飲馬泉。
幾處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劍白雲天。 從來凍合關山路,今日分流漢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 湖口送友人 李頻中流欲暮見湘煙,岸葦無窮接楚田。
去雁遠沖雲夢雪,離人獨上洞庭船。 風波盡日依山轉,星漢通霄向水懸。
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 新年作 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戲答元珍 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祝英臺 除夜立春 吳文英 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
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 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 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
可憐千點吳霜,寒消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憶秦娥 正月初六日夜月 朱淑真 彎彎曲,新年新月鉤寒玉。
鉤寒玉,鳳鞋兒小,翠眉兒蹙。 鬧蛾雪柳添妝束,燭龍火樹爭馳逐。
爭馳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迎春歌 袁宏道 東風吹暖婁江樹,三衢九陌凝煙霧。
白馬如龍破雪飛,犢車輾水穿香度。 繞吹拍拍走煙塵,炫服靚裝十萬人。
額羅鮮明扮彩勝,社歌繚繞簇芒神。 緋衣金帶衣如鬥,前列長宮後太守。
烏紗新縷漢宮花,青奴跪進屠蘇酒。 采蓮盤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雙雙。
梨園舊樂三千部,蘇州新譜十三腔。 假面胡頭跳如虎,窄衫繡褲槌大鼓。
金蟒纊身神鬼妝,白衣合掌觀音舞。 觀者如山錦相屬,雜沓誰分絲與肉。
壹路香風吹笑聲,千裏紅紗遮醉玉。 青蓮衫子藕荷裳,透額裳髻淡淡妝。
拾得青條誇姊妹,袖來瓜子擲兒郎。 急管繁弦又壹時,千門楊柳破青枝。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拜年 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2.有關春節貼對聯的古詩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蘇軾《守歲》。 衣懶換,酒難賒。
可憐此夕看梅花。——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孟浩然《田家元日》。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劉長卿《新年作》。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皇甫冉《春思》 貼對聯,中國傳統年俗。
新春伊始,第壹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
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裏裏外外的門戶裝點壹新。寄托了中國勞動人民壹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古時候的對聯,因為是從右向左書寫,所以上聯在門右邊。現在,由於書寫習慣從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聯貼在門左邊的。
3.關於春節的詩句
1、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爆竹聲中舊的壹年已經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2、唐代戴叔倫的《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壹年將盡夜,萬裏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譯文:
在這寂寞的旅店中有誰來看望慰問,只有壹盞冷清的孤燈與人相伴相親。
今夜是壹年中的最後壹個夜晚,我還在萬裏之外作客飄零未能回轉家門。
回首前塵竟是壹事無成,令人感到悲涼傷心;孤獨的我只有苦笑與酸辛。
愁苦使我容顏變老,白發爬滿雙鬢,在壹片嘆息聲中又迎來了壹個新春。
3、宋代陸遊的
《除夜雪》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譯文:
四更天初至時,北風帶來壹場大雪;這上天賜給我們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來,兆示著來年的豐收。
盛了半盞屠蘇酒的酒杯還沒來得及舉起慶賀新年,我便就著燈光用小草趕寫著迎春的桃符。
4、北朝薛道衡的
《人日思歸》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譯文:
入春才剛剛七日,離開家已經有兩年了。
歸家的日期落在春回大地北飛的雁群之後,但是想回家的念頭卻在春花開放以前就有了。
5、唐代劉長卿的
《新年作》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譯文:
新年來臨,思鄉的心情格外迫切,想到自己漂泊在外不禁潸然落淚。
年老了反而被貶謫他處居於人下,連春天也腳步匆匆走在我的前頭。
在嶺南早晚只能與猿猴相依作伴,或與江邊楊柳***同領受風煙侵吹。
我已和被貶為長沙太傅的賈誼同遭遇,不知今後還要幾年才能還鄉?
4.有關春節的詩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說明]這首詩說,宋代人的春節壹定要喝屠蘇酒,因為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二要及時在門兩旁貼上新桃符,以驅鬼辟邪。可見過年的意義在於對新的壹年寄於美好的希望。
蘇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寶方, 新正先許少年嘗。
八神奉命調金鼎, 壹氣回春滿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 春風曉入九霞觴。
便將鳳歷從頭數, 日日持杯訪醉鄉。
[說明]元日講喝屠蘇酒。這首詩告訴我們,酒是仙人的藥方調制的,事前用紅色囊袋裝好,浸泡在井下。元日這天清晨傾於杯中,由年最少者先開口品嘗,然後按年齡遞增依次喝下去。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說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並不求其與主人見面賀禮,只是姿態性地投張名帖,表示禮數已到罷了。這壹風俗始於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於世俗把過年投送名帖作為奉承討好的手段,所以受到詩人的譏諷,這種過年送的名帖,大概就是我國最早的賀年片吧。
迎春歌
袁宏道
東風吹暖婁江樹,三衢九陌凝煙霧。白馬如龍破雪飛,犢車輾水穿香度。
繞吹拍拍走煙塵,炫服靚裝十萬人。額羅鮮明扮彩勝,社歌繚繞簇芒神。
緋衣金帶衣如鬥,前列長宮後太守。烏紗新縷漢宮花,青奴跪進屠蘇酒。
采蓮盤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雙雙。梨園舊樂三千部,蘇州新譜十三腔。
假面胡頭跳如虎,窄衫繡褲槌大鼓。金蟒纊身神鬼妝,白衣合掌觀音舞。
觀者如山錦相屬,雜沓誰分絲與肉。壹路香風吹笑聲,千裏紅紗遮醉玉。
青蓮衫子藕荷裳,透額裳髻淡淡妝。拾得青條誇姊妹,袖來瓜子擲兒郎。
急管繁弦又壹時,千門楊柳破青枝。
[說明]這首詩生動而形象地記載了人們的迎春活動。從內容上看,人們主要是祭神,為的是盼望新的壹年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但從氣氛上看實在是娛人,表演者盡興狂歡,觀者也耳目壹新,處處體現了生活的歡樂。
鳳城新年辭
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說明〕在古代,民間婦女壹年到頭忙累只有到了新年才有閑空玩耍。這首詩從側面寫出婦女過年的心情,為了年後能清閑壹個月,年前卻分外滿碌。她們巧制首飾試做新衣,爭相打扮,體現女子愛美天性。
5.關於歡度春節的詩句
春節詩詞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說明]這首詩說,宋代人的春節壹定要喝屠蘇酒,因為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二要及時在門兩旁貼上新桃符,以驅鬼辟邪。可見過年的意義在於對新的壹年寄於美好的希望。
屠蘇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寶方, 新正先許少年嘗。 八神奉命調金鼎, 壹氣回春滿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 春風曉入九霞觴。 便將鳳歷從頭數, 日日持杯訪醉鄉。
[說明]元日講喝屠蘇酒。這首詩告訴我們,酒是仙人的藥方調制的,事前用紅色囊袋裝好,浸泡在井下。
元日這天清晨傾於杯中,由年最少者先開口品嘗,然後按年齡遞增依次喝下去。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說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並不求其與主人見面賀禮,只是姿態性地投張名帖,表示禮數已到罷了。
這壹風俗始於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於世俗把過年投送名帖作為奉承討好的手段,所以受到詩人的譏諷,這種過年送的名帖,大概就是我國最早的賀年片吧。 迎春歌 袁宏道 東風吹暖婁江樹,三衢九陌凝煙霧。
白馬如龍破雪飛,犢車輾水穿香度。 繞吹拍拍走煙塵,炫服靚裝十萬人。
額羅鮮明扮彩勝,社歌繚繞簇芒神。 緋衣金帶衣如鬥,前列長宮後太守。
烏紗新縷漢宮花,青奴跪進屠蘇酒。 采蓮盤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雙雙。
梨園舊樂三千部,蘇州新譜十三腔。 假面胡頭跳如虎,窄衫繡褲槌大鼓。
金蟒纊身神鬼妝,白衣合掌觀音舞。 觀者如山錦相屬,雜沓誰分絲與肉。
壹路香風吹笑聲,千裏紅紗遮醉玉。 青蓮衫子藕荷裳,透額裳髻淡淡妝。
拾得青條誇姊妹,袖來瓜子擲兒郎。 急管繁弦又壹時,千門楊柳破青枝。
[說明]這首詩生動而形象地記載了人們的迎春活動。從內容上看,人們主要是祭神,為的是盼望新的壹年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但從氣氛上看實在是娛人,表演者盡興狂歡,觀者也耳目壹新,處處體現了生活的歡樂。
鳳城新年辭 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說明]在古代,民間婦女壹年到頭忙累只有到了新年才有閑空玩耍。
這首詩從側面寫出婦女過年的心情,為了年後能清閑壹個月,年前卻分外滿碌。她們巧制首飾試做新衣,爭相打扮,體現女子愛美天性。
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2、《賣癡呆詞》(唐)範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癡呆召人賣。 3、《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裏相思壹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5、《元日 玉樓春》(宋)毛滂 壹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6、《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8、《已酉新正》(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9、《癸已除夕偶成》(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壹星如月看多時。 10、《鳳城新年辭》(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11、《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幹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12、《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董必武 ***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13、《春節看花市》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鬥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壹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和順壹門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橫批:萬象更新 壹年四季春常在 萬紫千紅永開花 橫批:喜迎新春 春滿人間百花吐艷 福臨小院四季常安 橫批:歡度春節 百世歲月當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橫批:萬象更新 喜居寶地千年旺 福照家門萬事興 橫批:喜迎新春 壹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氣 壹統山河際太平 橫批:國泰民安 春雨絲絲潤萬物 紅梅點點繡千山 橫批:春意盎然 壹幹二凈除舊習 五講四美樹新風 橫批:辭舊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萬水千山盡得輝 橫批:萬象更新 壹帆風順吉星到 萬事如意福臨門 橫批:財源廣進 壹年四季行好運 八方財寶進家門 橫批:家和萬事興 綠竹別其三分景 紅梅正報萬家春 橫批:春回大。
6.關於春節的詩句(帶翻譯)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劈劈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家家戶戶都被太陽的光輝普照著,每年春節都取下了舊春聯換上新春聯。
這首詩描寫了宋代人過春節的場面:春風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戶戶點燃爆竹,合家喝著屠蘇酒,忙著摘下門上的舊桃符,換上貼有門神的新桃符。作者擇取了這些過年時最典型的喜慶場景,展現了壹幅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民間風俗畫卷。宋人特別喜歡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政治抱負、哲學觀點。王安石此時身為宰相,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所以這首詩的字裏行間都洋溢著他對革除時弊、推行新法的堅定信念及樂觀情緒。抒發了他春風得意躊躇滿誌的心情。 還能體現出他的執政態度。
7.有關春節習俗的詩歌
春節是我國壹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壹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壹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壹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這壹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壹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壹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
剪紙在我國是壹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壹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有的人幹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年畫是我國的壹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壹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壹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壹幅《老鼠娶親》的年畫。
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
這是年畫的壹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壹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壹,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壹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壹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壹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壹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壹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壹說。
即在新的壹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壹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壹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壹,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
8.點解過年要貼門神對聯
春聯,俗稱門對子。每年春節,家家戶戶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更增添了喜慶氣氛。
春聯源於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寫上“神荼”,“郁壘”二神名,以驅鬼避邪。每逢春節,人們總要用新桃符替換舊挑符。王安石“千門萬戶除舊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說的就是這件事。
春聯始於五代。公元964年,後蜀主孟昶先是叫學士辛寅遜在桃板上題詞,又嫌他寫得不工穩,便自己動手寫了“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從此,題桃符便演變成寫春聯了。後來,由於紙張大量生產,人們逐漸用紙代替桃木板。這便是貼春聯的開始。
春聯普及盛行於明朝。據《簪雲樓雜說》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傳旨,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壹副。太祖微行出觀,以為笑樂。”而且,他還為王公大臣們禦書春聯。賜給中山王徐達的對聯是:“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壹;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賜給陶安的對聯是:“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壹家。”由於皇帝身體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愛,廣大群眾的傳播,春節貼春聯便作為風俗習慣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