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自強崇文務實
城市之歌
立飛舟迎浪花,興寧兒女情系家鄉,努力奮鬥。用彩虹描繪歷史的畫卷,用春風譜寫時代的樂章。神州,閃爍著創業的理想;寧江充滿了崛起的希望。粵東寶地,前景光明,文明富庶,國富民強!客家是壹個有著相似民俗文化的漢族,歷史上從黃河流域逐漸南遷,之後大多居住在閩粵贛邊界地區。現在的興寧在剛鐸,古代是百越民族的居住地。秦漢以來,中原漢族逐漸南遷,與當地土著融合。千百年來,興寧的客家先民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艱苦創業,繁衍生息。在漫長的居住歲月中,他們將中原文化與古老的嶺南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興寧特色的客家文化,並融合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家精神,誕生了何子源等著名的客家代表人物。
第壹,史前文化
新中國成立後,在興寧進行了三次文物普查。1959期間,水口鎮河樹坳發現鏟、叉、矛、刀等壹批石器,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65438年至0982年,何勇鎮振興管理區帽子窯山出土了壹批陶罐和陶片,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遺存。同年在延安鎮仲景大窩采集到壹批陶片和石器,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到20世紀80年代末,興寧已發現30多個新石器時代遺址。興寧博物館收藏了上述遺址出土的各類石器190余件,完整的肉罐頭9個。這些出土文物和遺址表明,早在七八千年前,興寧就有古人類居住。從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以及陶器上的圖案來看,當時已經形成了農牧業,有可靠的生活資料來源。
二是宋以前南遷的漢人和早期居民。
宋朝以前,中原的漢人已經幾次大規模南遷。早在秦王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國就有60萬大軍征服楚國,然後深入嶺南。後來秦朝把嶺南作為遷徙中原的“罪犯”的流放地,進行了“戰略性”開發。秦朝末年,有三批中原人南遷,人數達數十萬。1984年3月27日,新圩鎮大村桂樹窩崩崗南坡出土6件完整編鐘。經廣東省博物館專家鑒定,為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文物。編鐘的發現,說明秦漢時期興寧地區漢族人南遷。他們可能是先駐軍,後代成為嶺南居民。在發現編鐘的村子裏,有壹個叫秦王坪的地方,據說是駐軍營地。
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漢族也多次南遷。被發配到唐末五代並南遷的客家先民,“最遠的到了惠、嘉、邵等地,最近的到了福建寧化、長汀、上杭、永定等地,最近的則遍布贛南。”興寧在歷史上曾隸屬於惠、賈,引文應包括興寧。
據明鄭德《興寧縣誌》記載,北宋三年(1070),興寧縣約有6000戶。次年,興寧劃為昌樂(今五華)縣後,有四千戶。到了宋代,戶籍被列為役稅對象,證明了在宋代官方之前,中原地區有相當多的漢人定居興寧。另外,樓主當時有隱瞞人口的做法。事實上,興寧的人口遠不止這些。
興寧歷史上的早期居民,在瑤族的歷史記載中也有。明《興寧縣誌》記載:“姚之後,集眾於山中,砍樹為家,刀耕火種,集山獵原,嗜異種物,語不通。本地人不和他們的鄰居交往不是婚姻。本縣瑤族人也多,沿山而散。”將嶺東文化與居住在廣東的瑤族文化進行比較,可以斷言,在古代,嶺東居民與瑤族長期和睦相處,相互融合。到了明朝,統治者大規模征服和逮捕瑤族,興寧的瑤族逐漸減少。清朝康熙以後,清政府將瑤族與漢族融合,消除了漢族與瑤族的界限。到清朝末年,除了移民外,該縣已沒有瑤族居民。清末羅先修《興寧地方誌》記載:“建國初(清朝),縣城東六十裏鐵山的蟑螂,還居住著瑤族和石勒...在過去的百年裏,它已經消失了。”
興寧歷史上的早期居民也有人民。賈敏最初是居住在中國東南部的古代百越人之壹。秦漢時期遷徙至廣東沿海及珠江支流,居水而居,以蛇為圖騰,成為水民。他們何時開始定居興寧尚待進壹步考證,但最遲在元末。據史料記載,明朝時期(1436 ~ 1450),興寧登記在冊的村民38人,船只38艘。到清朝末年,剩下的人不多了。據《興寧鄉誌》記載,“只有兩三個姓麥的人”還是壹介百姓。
三。客家人
客家先民經過幾次大遷徙,定居在相對封閉的粵東北山區和相鄰的閩贛邊區,逐漸形成了特殊的方言、習俗甚至類似的倫理道德觀念。客家先民遷居梅州興寧,經過長時間繁衍,除繼續移居國外外,仍有數百萬人,全縣100人以上的姓氏有93個。興寧北部以山地為主,建築以四邊形建築為主。這個村莊是長方形的,有兩層結構。因為地理關系,村莊都是依山而建,壹般都有池塘。在舊社會,嶺東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沒有魚塘,就很難吃到魚。據老人說,修建四合院的造價極其驚人,尤其是砌墻用的泥漿和泥土,都是糯米漿。以此建造的墻體極其堅固,普通的釘子很難釘進去,比如何子淵故居,壹個具有興寧特色的古民居。
興寧的客家民居主要分為兩種風格:北山南水。南部類似水鄉,以圈地龍屋為主體結構。圈地龍房前有壹個禾坪,主要用來曬莊稼和婚喪嫁娶。在禾坪的前面,有壹個池塘,用於養魚、洗衣和防火。夏天,這裏成了孩子們嬉水的天堂。在大多數村莊的前面,有壹條小河用於農田灌溉。河裏有魚和蝦。屋後有壹片私人擁有的茂密竹林,裏面生活著各種鳥類。
壹個典型的客家圍龍場——華羅墩
興寧有大小龍屋,壹般是三間房子,兩面壹圍,中間有大門,兩邊有小門。大的也有多個水平層和多個環繞層,它們的小門也隨著層數的增加而增加。比如唐冶黃雀湖的黃武,寧新的東興圍城(9廳18井),都是龍圍三層,合水官塘下黃屋四層,寧新華羅墩長興羅威府六層。據了解,它是興寧市最典型的封閉式龍屋。
華羅墩長興圍屋結構為三廳八橫六龍圍。大殿分為上、中、下三層。三大殿兩側的門正對著大殿的橫室,四周是大殿後面半月形圍場的橫室。如果妳不在那裏,妳就無法體會圍欄整體結構的意義。龍屋的設計和建造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和觀賞性,顯示了客家先民的傑出才能和高超技藝。周邊的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陜西的窯洞、廣西的“扁擔式”、雲南的“壹璽”壹起,被中外建築界稱為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客家圍屋的興衰經歷了壹千多年的歷史,圍龍屋已成為歷史遺跡和獨特景觀。
何子淵故居
何子源故居位於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石馬鎮。它是元恭於1927年建造的壹座三廳兩橫的客家祖宅。展現了客家人崇尚自然、天地和諧、天地人同泉相融的高超設計理念。是四角圍龍的客家古民居建築的典型代表。大門上的“廣魯愚”是梅州著名畫家、教師梁伯聰的真跡。上堂對聯“加年加丁,傳酒令數次;有燈有月,十分春作春夜”為孫中山,於右任手書;中堂大門兩側的“泰處處動中國,山添歲月暖日和風”“前排燈照後人”“石馬現同拱護,雷山枕環水”等對聯都是元恭所擬。前廳屏風嵌有孫中山題詞“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亡”;大門右側有壹個星美人耳熟能詳的美麗傳說“石馬傳說”。中殿橫梁上懸掛著民國陸軍總司令張發奎將軍的“壹家五代”巨幅牌匾。國務院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將元恭故居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興寧市人民政府將其定為“特色古民居”予以保護。2011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何子源故居在廣東省政協提案中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廣東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春秋戰國編鐘
1984年3月27日,新圩村古樹窩崩處發現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前0年)編鐘6個。由銅錫合金制成,是宮廷樂器。它的形狀是瓦片組合的。柄肩附扣,喇叭口有棱角,兩側有細長的音脊。外表下有三排六組13胸釘,背面有三排三組4 ***12胸釘。鐘身正面直有菱形線和斜線,下部橫有分支雷紋。表面是鋼綠色和綠色,古樸典雅。其重量分別為28.5,27.5,265,438+0,65,438+08和(兩個重量相同)65,438+06.5斤。是廣東發現的最完整的壹套編鐘,音量和音色最好,非常珍貴。它的發現對研究古代人類文明史、地方民族史和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族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新圩發現春秋戰國時期的編鐘,也說明秦漢時期興寧的漢人已經南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