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攝像李老師的觀點大致相同。
出門旅行,如果不帶幾只鏡頭,那麽最好是帶壹只變焦鏡頭。
全畫幅相機來說,
24-70這樣的鏡頭,在家用可以,出門旅行,不換鏡頭,真就有點短,比方說妳看見了壹只海鷗飛過來,這鏡頭拍出來就不夠突出了,5倍的頭好用的多。
28-300這樣的鏡頭雖然焦段長,可是廣角端不足,如果到了壹些街巷,山路局促的地方,拍照都成問題,有時候空間局限,不讓妳退到妳想拍的距離,這時候24廣角就好用多了。
最好的的選擇是24—120這樣的選擇。畫質也不錯,廣角,標準,長焦兼顧。
妳用d750這麽好的單反,可別走到路上,看到東西拍不了,郁悶壹個旅程啊!
如果妳非帶定焦頭,是不是35mm這樣的更好用呢?50視角過窄了,掃街可以,旅行不成,比如說妳到了黃鶴樓,拍個全景,妳是不是退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才能用50拍呢?距離不可想象。
到壹個地方是緣分,這種緣分不壹定有第二次,千萬不要錯過那些美麗的風景,
希望妳旅途愉快。
出門旅行只帶壹支50mm標準鏡頭,夠用嗎?
想降低旅行負擔,只帶d750和壹支50mmf1.4可行嗎?會不會遺漏很多場景?
出門旅行拍攝,壹般拍攝目標是這樣幾種,壹是自然風光,二是人文活動,三是人物留影,四是很少的動物活動,等等。
面對這些拍攝目標,只帶壹支像50定焦鏡頭,顯然是不夠的。
建議之壹,帶上24—70/2.8鏡頭 。這支鏡頭能夠兼顧風光、人文和人像,而且可近可遠,有壹定的調整空間。
建議之二,帶上70—200/2.8鏡頭 。這支鏡頭在人文活動和人物留影方面的表現又比24—70/2.8更優,拍攝個早晨日出和晚霞等等效果尤佳,成像更細膩逼真。
建議之三,如果考慮定焦,焦距需要在85—120左右之間 。
總的來說,鏡頭的 焦距起碼是中焦 , 變焦更為便捷 。最後的方案,還得照顧總負荷這壹因素,不必貪大求全,拉上自己的全部家當。
出門旅行只帶壹支50mm標準鏡頭,夠用嗎?
確實如此,我們有時外出旅行,過重的裝備的確是行程中很大的負擔。
攝影器材也是如此,如果壹部單反再加幾支鏡頭,是很重很累的。
如果只帶壹支50定焦本人覺得不是太理想。
我們外出旅行拍攝照片,無非就是異地的風光、當地的人文風情、個人的打卡照片等。顯然拍攝這些題材壹支50很難表現的。
如果只拍攝自己或是家人的至此壹遊類的照片,50定焦鏡頭也是可以的。其它的題材可能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記得當年用膠片機時,是壹部理光單反,只有壹支鏡頭,就是50定焦,曾和同事外出遊玩,回來看照片,以人為主的留影照片是相當不錯的,而其它比如風景等拍攝還是不太理想,這主要表現在畫面的視覺感受上。
如果妳有其它變焦鏡頭,建議帶壹支就大概夠用了,比如24-70鏡頭,它是最好的壹支旅行鏡頭。
以上就是本人的壹點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
我是壹個愛好攝影旅行的70後,我是尼康黨,目前主力機型是D850,副機是D610,出門常用的組合是D850+70-200 2.8和D610+24-70 2.8,然後大部分時候會再帶壹只尼康AF 18-35 和壹只適馬的35 1.4 ART,18-35用來拍大場景,35 1.4用來拍夜景,人文,但是90%以上的情況下都不用換鏡頭都可以搞定,另外兩只鏡頭的利用率很低,之所以帶上是為了某些特殊情況下的需要,至於標頭我外出旅行時很少帶,因為幾乎利用不上,特別是對於喜歡拍風光的我來說。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出門如果僅僅帶壹只50標頭顯然會非常的不方便,會錯失很多美景。我出門旅行記錄得最多的是風光與人文,拍風光我現階段主要是用24-70 2.8和70-200 2.8兩只鏡頭,而且70-200 2.8使用率還更高。(下面四張照片都是近日在川西高原用尼康D850+70-200 2.8鏡頭組合拍攝的。)
職業殺手精通世界上所有輕武器使用,只帶壹支手槍執行暗殺任務,夠用麽?
這樣的故事,讀者能腦補出很多,因此,答案不言而喻。
150-600拍攝的南迦巴瓦峰
旅行攝影,壹個鏡頭夠不夠用,不在於鏡頭,還是在於鏡頭後面那個頭。
那個頭決定,妳拿著相機出門要幹什麽,要得到什麽。
愛好、鉆研、著迷、理性、哲理……
絕大多數的攝影者都是從愛好起步,或者說都是業余。
35mm鏡頭拍攝派鎮
因為喜歡而加入,因為還喜歡就會去不斷探尋未知的奧秘。
“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
向周邊數不清的攝影老師不斷學習的過程,第壹步就是熟悉各種鏡頭。
從買了第壹臺照相機,配了第壹個掛機鏡頭,經過“高人”指點,發現原來自己千挑萬選的鏡頭不過是個“渣渣”,而周邊攝影老師們手裏,永遠都有各種各樣數不清的鏡頭。
原來這才是攝影的“魅力”。
壹入攝影深似海,
從此節操是路人。
於是,壹顆癡迷於攝影的心,必然得買、買、買。購買各種鏡頭,幾乎成了每壹個有經濟條件的攝影愛好者在進階之路上必然經過的坎坷之路。
不得不說,牙膏廠們在鏡頭方面的貢獻真是不小,隨便壹個實體店看看,各種品牌,各色各樣,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從幾百的“小痰盂”,到十幾萬的“大炮”,定焦、變焦、長焦、遠攝、微距……
只要妳出錢,廠家給妳弄個衛星用的二十億像素照相鏡頭也沒問題。
“買、買、買”畢竟只是壹時興起,買來的鏡頭能發揮多大用處,能給購買者、使用者帶來多大樂趣,那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攝影“小白”,端起照相機,取景窗裏滿眼都是美景,出門壹次,恨不得把所有看見的景色都拍下來,自己拍的每壹張照片,都覺得挺好,挺寶貴。
看了很多景色,認識了很多影友,旅行了很多地方,拍了很多照片,於是那顆浮躁的心也慢慢沈靜下來。
這樣的場景,像極了上戰場的老兵新兵。
新兵聽見槍響,就恨不得把自己攜行的彈藥打光。而老兵是不會輕易扣下手中的扳機的。
就像廚師,越是不出名的,越敢說自己啥菜系都會,啥菜都能做。
而壹個有名的大廚,人們往往也就記住他最擅長的壹個或幾個名菜。
但是,他們卻往往很重視自己身上的“標簽”,就像槍手用槍、廚師炒菜、醫生做手術壹樣,絕不會眉毛胡子壹把抓,主次不分,博而不專,大小通吃。
因此,魯菜廚師不會自己去做粵菜,川菜廚師不會去做淮揚菜。
廚師幫廚,壹般並不會帶著自己全套廚房家夥事。
很多幫廚的大廚出臺,往往只帶壹把自己得心應手的菜刀。
這個類比不夠貼切,但卻很實在。
旅行,是為了怡情養性,不是負重徒步苦累修行。
題主的問題是出門旅行,想降低旅行負擔,所以只帶壹機壹鏡。
旅行的目的是什麽?
比如,這次旅行的目的是為了尋訪深山老林的長壽老人,並記錄他們的風雨滄桑。
那麽,D750+50/1.4,完全能夠滿足需要。
那還用得著背上笨重的各類鏡頭麽?
帶上幾個鏡頭,背上大變焦,還不如帶個反光板,帶個補光燈。
旅行的目的,是為欣賞世界,品味人生,攝影只是為了清晰準確地記錄旅行所經歷的場景,那可能把自己所有的鏡頭都帶上,也未必然就不會遺漏場景。畢竟,換鏡頭也不是壹蹴而就的事,很多場景轉瞬即逝,不可能再來。
50mm焦段,不遠不近。
如果說優點,拍景拍人都可以,接近人眼視角,記錄場景輕松自然。
如果說缺點,廣角不如16-35,長焦不如70-200,近景不如27-70,壹個角度得上下左右,前前後後比量好半天,出門旅行太累了。
旅行攝影,當然還是變焦最好用。
哪支最好用?
看看銷量也許能說明問題。
至少,旅行者們購買50/1.4的並不多見。
帶著去旅行的,也不多見。
大圈圈人像鏡頭,追求的是夢幻般的背景虛化。
妳把背景都虛化了,旅行的場景在家門口小公園,還是珠穆朗瑪峰,那還有啥重要?
有位資深的攝影老前輩,他的實力和名氣早就達到了隨時能用各種器材的層次,出行各種活動不斷,現在手裏只是壹臺佳能R5+24-105f4。
如果沒有特殊需求,旅行就帶這壹套組合,足夠了。
如果妳用習慣了50/1.4,那也夠用。
漏下別的場景?
那完全不用擔心。
妳肯定還得帶壹臺能拍月亮,能拍夜景,能拍超大廣角,能實時美艷,能拍延時的無所不能的拍照手機麽。
我覺得如果有的話,還是帶變焦吧,尤其是24-120這種,比較適合。
平時某些題材的拍攝中,如人像,靜物等,我們經常推薦定焦鏡頭,這是因為題材相對固定,不需要比較靈活的焦段變化,定焦鏡頭的大光圈和優秀畫質能更出色的表達拍攝內容。
但是在旅行拍攝中,只能帶壹支鏡頭的前提下, 旅遊 頭有先天的優勢在--比較全面的焦段涵蓋。
例如24-120,或者哪怕是24-70等,涵蓋了廣角,對大場景風景拍攝
標準焦段,紀實,人文,特寫都能勝任
中長焦段,人像,包括風景都有不錯的表現。
所以這樣的鏡頭被稱為掛機 旅遊 頭,雖然鏡頭素質不算很好,但是在應對不同場景的適應度卻是非常優秀的。
首先我們講拍的到,然後再來考慮拍的好,這個順序是不會變的。
不想換鏡頭,建議帶掛機變焦鏡頭。
如果對大光圈虛化有需求,可以利用長焦段帶來的虛化特性去彌補,還是有壹定效果的,比如人像靜物等,控制拍攝距離,使用長焦端拍攝,也會有不錯的虛化效果。
(網絡配圖,24-120f4光圈下的虛化能力)
個人意見,歡迎指正。
先說答案:出門旅行只帶壹支50mm鏡頭完全夠用。
再吐壹下槽:回答很多,妖魔鬼怪也不少。問題問的是50mm鏡頭,結果很多人不回答也算了,還壹個勁兒地推薦變焦,不知道怎麽想的。
更可怕的是,竟然有人說50mm鏡頭拍人拍不清楚。這怕是壹直在網上雲拍照吧。
先來看壹張不清楚的照片,這張照片拍攝自重慶渝北。
2004年我帶著兩臺相機,康泰時Aria+康泰時50mm/1.4和康泰時T3(35mm/2.8鏡頭),在中國遊蕩了壹百多天。上面這幅照片就是那時候,用50mm拍攝的。
由於是背包旅行,輕便是首要考慮的問題,特別是對於膠卷拍攝來說,膠卷的分量和體積已經不小了,因此選擇單反壹機壹鏡加小旁軸的配置。
在壹百多天的拍攝當中,並沒有覺得這個配置不夠用。
在陌生環境拍攝,50mm鏡頭是用起來最舒服的鏡頭,而35mm則因為需要更靠近被攝主體,而顯得侵略性更強。因此用體積更小的旁軸會好很多。
鏡頭焦段再長,對於交代環境會不利,特別是在老城區往往有些施展不開。
至於說拍人不清楚,更是無稽之談。任何現代鏡頭只要沒有質量問題,都不可能出現拍不清楚的問題。如果真的拍不清楚,那大多也不是鏡頭問題,而更有可能是人的問題。
50mm鏡頭有幾個無法替代的優點:
首先就是鏡頭成像質量高。標準鏡頭之所以叫做標準鏡頭,鏡頭成像的標準也是應有之義。由於結構成熟、制造簡單,不論是解析度還是光學變形等指標都處於壹流水準。
其次,體積控制較好。50mm鏡頭不是體積最小的鏡頭,但也絕對不是大的鏡頭。特別是和變焦鏡頭相比具有很大的體積優勢,而體積對於出門旅行來說當然是越小越好。
最後,性價比高。50mm差不多是性價比最高的鏡頭,500塊錢的佳能小痰盂就有1.8的光圈,這是其他所有焦段鏡頭都不具備的優勢。而且這麽便宜的鏡頭,成像質量並不差。如果選用STM版本,對焦也不差。
我知道,很多人都說性價比高的攝影器材都是垃圾。從玩具或者裝X角度講確實如此,但從工具角度看,只要能幹好活,能達到目的,當然是越便宜越好。
至於壹個定焦鏡頭視角單壹的問題,也很好解決。現在手機拍照功能那麽“強大”,完全可以替代以前小型旁軸的作用,充當壹個貼身使用的小相機。特別是大多數手機也能拍攝RAW格式,後期也沒有問題。
壹部相機配置50mm鏡頭,主力拍攝;加壹部手機補充廣角,並且還可以拍攝資料和視頻,這樣的配置對於 旅遊 來說很實用了。
我自己的康泰時50mm/1.4已經使用了近二十年,與其配置的機身都換了五六個了,但它依然在正常拍攝中,也呈現了很強的素質。
上圖就是前段時間在天津街頭拍攝的,不過依然拍不清楚,讓大家見笑了。
老馬視圖回答妳。
按照我的理解和習慣,出門帶壹支50毫米的定焦頭,已經足夠了。當然,如果妳是初學者,如果妳要耍酷,把長槍短炮全帶上,也不關別人的事。
實話實說。每壹個攝影愛好者不可能成為全能。也就是說妳不可能既成為人像攝影大師,又成為風光攝影大師,還是打鳥、掃街界的知名人物。同樣道理。妳拿的變焦鏡頭,也不可能既在近焦端成像清晰完美,也可以在遠焦端成像完美清晰。
既然如此,拿壹支50毫米的定焦頭,何樂而不為呢!
我認為完全夠用,輕便,尤其是老年攝影愛好者,我現在外出 旅遊 只帶5D3和50 F1.8stm拍攝,回來按需裁剪,自已滿意就行了。傳幾張在泰國拍的照片,與大家分享。
如果是我出門的話,只帶壹部手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