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用磚和桁架建造的房子建於18世紀和19世紀。商店、咖啡店、房子——國王大道上沒有壹所著名的房子,但所有這些加起來為對面的學院提供了生動的背景。在國王大道可以買到報紙、泰迪熊和長袍,在Reid and Amice Company可以買到各種顏色的領帶,在Primavera Gallery可以買到最好的手工藝品。從前,人們每天至少在國王大道上見壹次面,國王大道是學院和大學之間的新聞交流場所,是制定大學政策的地方。“請記住這壹點,”弗朗西斯·康福德在1908他的《大學教育的顯微術》中寫道。“辦事的人,就是每天2點到4點在英皇道溜達的人。”把國王學院禮拜堂兩端的幾個小塔拆掉,它的比例會更合適!
—約翰·羅斯金,1849。
壹堵石墻沿著國王大道延伸,美麗的尖塔將它分成幾段,仿佛墻後就是忽必烈的宮殿。透過格子窗,內院綠草如茵。甚至警衛室外面的維多利亞式郵箱也有壹個小圓頂。靠著自行車的墻上寫著“禁止自行車”。燕子不理會每天潮水般湧來的遊客,在拱門裏築巢。這是國王學院的古典門廊。遊客當然是改去禮拜堂的北門。這裏連後門都很有氣勢。約翰·貝奇曼(John Baetschmann)說,國王學院是所有劍橋學院中與牛津最相似的,他這麽說是沒有道理的——這是壹個牛津人所能給出的最諂媚的評價。
該學院名為“聖母聖尼古拉斯國王學院”。它是由亨利六世於1441年創建的,比伊頓公學晚幾個月。這位剛滿19歲的國王,模仿威廉·韋翰創立了這兩所學院。70年前,韋翰將牛津的新學院與溫徹斯特的壹所高級預備中學聯系起來。
直到1861,國王學院只招收伊頓公學的學生。精英們還享有不必參加通常的大學考試或受官方代理人權威控制的特權。國王賦予國王學院的人壹種特殊的地位,這種地位壹直持續到19世紀中葉。這並沒有讓他們更討人喜歡,反而增強了他們假紳士的魅力。
如今,國王學院總是強調其不信仰英國國教的自由主義傳統。1973開始接受女生,是劍橋最早接受女生的學院之壹。如今,正是這片曾經的伊頓公學飛地,公立學校的學生比例最高(約80%)。
國王學院也比其他學院更早、更多地接收少數族裔學生。老師和學生壹樣重要,這是國王學院的習俗。這種自由和友好的精神也是使徒俱樂部和布盧姆斯伯裏俱樂部的特點。沒有人能比小說家福斯特描述得更透徹,他是國王學院的院士。他說他寧願背叛他的國家也不願背叛他的朋友。如果妳在大學剛開始的時候說這些,會害死他的。
根據章程,國王學院應招收70名院士和學生,65,438+00名牧師,6名俗人,65,438+06名唱詩班男孩和壹名院長。院長的名字不是主人,而是教務長。當時是劍橋最大的學院,要創建這麽大的學院需要土地。整個城市被拆除,包括它的教區教堂——壹次全部拆除,而計劃中的新建築直到幾個世紀後才完成。最初只建了禮拜堂北面的老院,也是後來的學校。隨著《玫瑰戰爭》中國王的倒臺,他沒有錢完成大學學業。
1515年,小禮拜堂奇跡般地完成了,國王學院用了200多年的時間重新做了壹個大規劃——只實現了壹部分:面向大門的吉布斯大樓。議會大廳的設計者詹姆斯·吉布斯(James Gibbs)設計了這座空曠的長附樓,使用了淺色的波特蘭石,符合古典建築藝術的理性精神(1724~1732)。石墻底部上方是琴房,直而穩的屋檐,頂樓有欄桿——與相鄰小教堂異常靈活高聳的哥特式風格形成鮮明對比。只有凱旋門通道、三角形門楣、半圓形窗戶給對稱的立面帶來壹些張力,其簡潔也是因為預算有限。
1946 10 10月25日,在這棟樓裏,兩位偉人第壹次也是唯壹壹次發生了爭執。“有什麽哲學上的麻煩嗎?”卡爾·波普爾問,他是倫理俱樂部邀請的演講者,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搶火鉤。他真的那麽做了嗎?這壹傳奇事件引出了哲學史上最長、最離奇的腳註。今天,這個房間是國王學院兩位院士的工作室——女性經濟史學家艾瑪·羅斯柴爾德(Emma rothschild)和皇家天文學家馬丁·裏斯男爵(Baron martin rees)。
吉布斯設計的大院應該有兩個獨立的附屬建築,而不是只有壹個。又壹個世紀過去了,今天國王學院的入口庭院建成了。當時最偉大的學院派建築師威廉·威爾金斯(William wilkins)從1824到1828修建了南樓和飯堂。屋頂有兩座宣禮塔,東面臨街,是門樓和念經臺。哥特式尖頂建在這堵墻的防護墻之上,仿佛是從禮拜堂的屋頂上爬下來的。墻上有很大的垂直窗戶,這些窗戶很輕,透明,足夠低,不會破壞學院教堂的景觀。中間是門樓,壹座帶有圓頂和尖塔的新哥特式傑作。雖然垂直的禮拜堂和大門建於300多年前,但它們在整體上是壹致而和諧的,這是建築師的巨大成功。誰會懷念威爾金斯想在裏面建的回廊?
直到1970年去世,福斯特生命的最後20年都住在國王學院的入口大院裏。他是學院的聖人,師生都來看望他,他也不再是弗吉尼亞·伍爾夫筆下的“害羞的小老鼠”了。他的小說《莫裏斯》描述了壹個發生在劍橋的同性戀愛情故事。在詹姆斯·埃弗裏改編的電影中,院士們也排著隊來到食堂的高桌上。我坐在那裏的時候,高高的新哥特式托梁下的自助餐廳裏壹片忙碌,已經沒有人穿長袍了,高高的桌子也被搬走了。陪同我的退休院士哈爾·狄克遜說:“我們自誇是平等主義者。”老熟人從食堂有墻裙的墻上俯視著我們。是英國第壹任首相羅伯特·沃波爾男爵和他的兒子霍拉斯。
哈爾·狄克遜博士以前在這裏會見的同事中,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生物化學家弗裏德裏克·桑格,歷史學家諾埃爾·安南,馬克思主義者埃裏克·霍布斯鮑姆或者托尼·布萊爾的老師、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在這裏,妳還可以看到壹位穿著短褲和夏威夷襯衫的年輕院士——安迪·馬丁,壹位法語老師。他描述沖浪就像羅蘭·巴特描述日常生活壹樣。走廊和會議室掛滿了國王學院的名人畫像,許多人來自布盧姆斯伯裏圈(女廁所裏也有小型印度雕塑)。國王學院的圖書館也是威爾金斯設計的,藏書近654.38+0.3萬冊,專門收藏中世紀和東方學的手稿,是壹位經濟學家難得的藏書。凱恩斯沒有孩子。他在1946年去世時,把哥白尼、牛頓、萊布尼茨、笛卡爾、伏爾泰、彌爾頓的著作初版留給了他的學院,這是歐洲思想史上的壹座珍貴圖書館。凱恩斯收集了18世紀出版的康德著作約50個版本。對他來說,讀書就像呼吸壹樣自然。
凱恩斯自從進入國王學院就開始收集書籍。在圖書館後面,他在韋伯大院的住所墻壁上畫著裸體男舞者和摘葡萄的人,是他的朋友鄧肯·格蘭特和凡妮莎·貝爾畫的。霍斯特花園是院士花園(1949)旁邊的小區,地上的花和靜物畫的地磚也是他們做的。
學院圖書館的現代檔案中心收藏了成千上萬布魯姆斯伯裏藝術家的信件和照片——從國王學院畢業生的手稿,如羅傑·弗萊到艾倫·圖靈,到幾乎所有福斯特和魯珀特·布魯克的手稿。不排除曾經的歷史系學生薩曼·拉希德(saman rashid)有朝壹日會把自己小說的印刷版交給這個檔案館,現在倫敦戈登廣場旁凱恩斯住所的繪畫門甚至已經掛在了它的閱覽室裏。大學生的草原是國王學院的劍河草原,牛在那裏吃草。在福斯特的小說《最長的旅程》的開頭,國王學院的幾個學生發表了富有哲理的評論:“牛是活的...不管我是在冰島劍橋還是死了,牛都會活。”我們從威爾金斯的劍河橋走進後院(1819)。壹條略微彎曲的菩提樹林陰道帶著我們沿著它美麗的線條穿過草地。銀蓮花、風信子、藍星、水仙、棋盤花隨處可見。河邊的草地上,第壹縷新綠在搖曳。但與眾不同的是,即使沒有五彩繽紛的春天,從後花園看去,國王學院的景色從18世紀以來就沒有改變過:吉布斯樓、小教堂和它們所在的克萊爾學院的老庭院,保持著綠色和高貴的距離。這是國王學院唱詩班男生每天走過的路。他們從馬路對面的學校去大學教堂參加晚禱。
1446年7月25日,雅各節那天,亨利六世國王為學院教堂奠基。人們壹定認為它比我們今天認為的更宏偉。只有大教堂和宮廷小教堂有類似的榮耀。這個禮拜堂是學院創始人的彌撒禮拜堂,但它首先是教堂的紀念碑,反對當時的威克裏夫教派和其他異教徒。70年後,國王學院的禮拜堂終於完工。它是英國的後哥特象征,影響力遠超劍橋。這是改革前皇家資助人的最後壹座教堂建築。
國王學院的門衛稱他們的禮拜堂為“小屋”。柯勒律治稱贊它“超越感官直覺的美”,威廉·特納用畫筆描繪了它,威廉·華茲華斯用三首詩獻給了它。只有來自牛津的著名建築師約翰·拉爾斯抱怨說,劍橋的嬰兒看起來像壹張倒置的桌子,四條腿朝天。對於20世紀30年代的攀巖者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國王禮拜堂東北塔樓的垂直陡壁。誰能把雨傘或自行車固定在高塔頂端,誰就會有壹種勝利感,就像石匠站在搖搖晃晃的腳手架上壹樣。建造國王禮拜堂的工人有時多達200多人,這對於當時只有大約5000居民的城市來說是相當多的。這是什麽建築?1446年在壹位蘭開斯特國王的統治下開工,1461年因玫瑰戰爭而停工,1477年約克家族的勝利者繼續施工,1485年再次停工,最後由都鐸家族輝煌完工。像往常壹樣,人們首先建造東墻,使用來自約克郡的灰色鎂石灰巖。教堂西部的後半部分使用了北漢普頓的深色乳白色威爾頓石。不僅從石頭的更換,從風格上也可以看出建築已經被打斷。扶壁的西部裝飾有許多都鐸玫瑰、吊門、香根草尾巴和徽章動物,與早期的東部不同。但是,盡管有這種差異,盡管建設時間長,盡管前後至少有四個建築師在主導工程,但整體效果是統壹的。
在靜態的神奇信仰中,這座禮拜堂取消了承重墻和窗戶之間的分隔,約翰·貝奇曼(John Baetschmann)稱之為“石頭和玻璃”的水晶宮。桁架結構就像壹張蜘蛛網,弱弱地鋪在窗戶、墻壁、屋頂上,形成壹個又高又長的房間。墻不承重,似乎只承重很輕。房間光線充足,明亮。兩邊半圓柱的肋骨向外伸出,在我們頭頂上方分支成壹個拱頂,幾乎毫不費力地呈扇形展開。這個扇形拱頂跨度12米,長88米,高24米,壹氣呵成,不間斷。這壹偉大的工程成就結合了清晰的結構和高品位的裝飾。建造如此宏偉的拱頂在當時是壹個大膽的設計,冠石鑲嵌在扇形褶皺處豎肋的鉆石形狀中,冠石本身重達壹噸,玫瑰和吊門是在壹塊巨石上雕刻出來的,作為交替的都鐸徽章。整個拱頂重1.875噸,整體重量向外引導,由4個角樓和22個扶壁共用。壹排貫通的側廳掩蓋了厚實垛口的縱深,垛口的尖頂像長矛壹樣立在屋頂上,直插雲霄。
多虧國王學院壹位院士的幫助,我才得以進入禮拜堂的扇形拱頂。西北塔樓的壹個螺旋樓梯沿著側墻連接著壹條狹窄的通道,上面支撐著巨大的橡木屋頂橫梁。靠近橫梁的是壹個暗室,它起伏的地面是扇形拱頂的背面。在橡木肋骨和石頭屋頂之間,我覺得自己像被困在鯨魚肚子裏的約拿。這個拱形的奇跡有壹個名字:約翰·韋斯特。有證據表明他從1485開始就住在國王禮拜堂的施工工棚裏。坎特伯雷大教堂中央塔樓的扇形拱頂和彼得堡大教堂的復古祭壇被認為是他的作品。他的代表作在劍橋。亨利六世建築師雷金納德·伊利最初設計了壹個分支穹頂。John Wastel在1512到1515期間用這個巨大的扇形拱頂完成了禮拜堂,這也是英國最大的扇形拱頂。瓦斯特爾和他的石匠托馬斯·斯托克頓還建造了側廳的大多數拱頂、有許多雕像的大門、角樓和雕塑家的精美徽章——有近400個石頭徽章:玫瑰、皇冠、吊門和鮮花、博福特夫人的灰狗和都鐸時代的威爾士龍。亨利六世絕不會同意這種裝飾。他的整個禮拜堂應該和東方壹樣簡單。然而,亨利八世把前廳變成了他自己徽章的寶庫:國家教堂的宏偉大廳和都鐸家族的榮譽大廳。作為壹個新王朝,它的統治還沒有穩固,需要更多的炫耀它的徽章。在建築中強行使用徽章是典型的西班牙特色,因此藝術史學家大衛·沃特金認為“可能是亨利八世和阿拉貢的凱瑟琳1509結婚的結果。”
宏偉的黑橡木祭壇櫃是國王的禮物,它將前廳和祭壇分隔開來。只是砍掉了超長的房間,增強了吸引力。讀經臺的入口像羅馬凱旋門,上面有壹個風琴(17世紀晚期)。兩個天使站在它的水平腳上,演奏閃爍的長號——多麽巧妙的安排!風格對比也不同尋常:在哥特式建築的中間是文藝復興風格的木雕藝術,祭壇櫥櫃和祭壇椅子。雕刻的圓柱、壁柱、地磚、圓形拱門和古典造型將許多近乎人工的雕像和圖案分隔開來。在文藝復興早期的風格中,它的質量在英國是獨壹無二的。那些木雕是來自意大利、法國還是荷蘭?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留下了皇家縮寫HR和RA。亨利八世在1533年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她在1536年被斬首——這是確定祭壇櫃子制作日期的有用依據。
與木雕不同,制作禮拜堂窗戶的合同被保留了下來,合同上寫著藝術家的名字。王家的玻璃裝配工伯納德·弗勞爾(Bernard Flower)繪制了1515至1547的國王禮拜堂的玻璃畫。這是亨利八世時代最完整的壹套教堂窗戶。二戰期間,它們被拆成碎片存放,重新安裝需要五年時間。在風格上,這些玻璃畫反映了從哥特式到文藝復興時期的過渡。從圖像學的角度來看,他們也完全遵循中世紀的傳統。24個舷窗的上半部分講述舊約中的故事,下半部分描繪新約中的情節。西窗的末日審判圖,用基督受難和耶穌受難的情節與大窗相呼應。壹切都很感人,有藝術史價值。壹個側廳裏的壹幅畫真的打動了我:克雷吉·艾奇遜1994創作的《耶穌受難記》,是永恒孤獨最原始的密碼,淹沒在色彩的受難記裏。壹名窗戶清潔工在教堂前廳的玻璃上刻上了他的個人信息:“約翰·布萊克·摩爾在1747打掃了這些窗戶。”後來又刻了壹句:“他們又要清洗了。”
恰恰是國王學院禮拜堂裏觀眾喜歡的巨幅魯本斯作品,引起了專家們的強烈抗議。這幅畫是在1634年為佛蘭德的壹個尼姑庵畫的,後來被威斯敏斯特伯爵獲得。1959中300萬馬克的拍賣價格打破了當時的記錄,它的新主人將其捐贈給了學院。這些“拜”的方法本來就很好。然而,由於這幅畫太大了,無法放入東窗,院士們要求人們拆除歷史悠久的主祭壇和墻裙。從此,就在神聖家族之上,這幅巴洛克色彩繪畫的傑作與都鐸玻璃繪畫展開了壹場大膽的鬥爭。但我們必須公平:發生在教堂另壹端的是壹場重大的美學災難——教堂前廳的紀念品商店。
毋庸置疑,國王學院禮拜堂需要錢,光是日常開銷就達1500歐元以上。酸雨和汽車尾氣對墻體的損害越來越大。隨著氣候的不斷老化,維護問題和維護費用也在增加。幾年前,那時候允許免費參觀,捐款放在大門旁壹個用鐵皮包著的橡木盒子裏(現在陳列在側廳禮拜堂的展覽室裏)。據說,為了建造學院禮拜堂,亨利七世用這個盒子向劍橋捐款。那裏的人們長期以來壹直使用壹種獨特的收入來源——唱詩班男孩的金嗓子。國王學院的唱詩班比這座教堂還要古老。在學院成立的那壹年,也就是1441年,亨利六世規定每天要求6名普通基督徒和16名“優雅謙虛”的男生在國王學院的禮拜堂唱彌撒。他們已經這樣做了550多年了。16穿著伊頓校服、高頂禮帽、燕尾服的男生,5: 30來參加晚禱。格蘭傑路50號的國王學院學校是壹所混合預科學校,招收4~13歲的孩子。在那裏,除了唱歌,他們還學習自我約束、忠誠和堅持不懈的傳統道德。
女性長期以來壹直是英國聖公會的牧師。但是如果國王學院的唱詩班裏有女生呢?難以想象。沒有壹個女高音能做到這種顫抖的男孩嗓音,介於天使和太監之間,無法模仿。升入國王學院扇形拱頂的,是壹個水晶般透明的最高音,壹個聲音魔術師,在變聲即將發生之前,發揮到極致。看著坐在唱詩班椅子上的天使男孩,在無煙瑞典蠟燭的照耀下,這壹切讓我們著迷。達爾文在回憶錄中說,他上大學的時候,經常去國王禮拜堂參加晚禱。他在大自然的房間裏被感動。"有時唱詩班的男孩會被邀請到我的房間裏唱歌."
從中世紀開始,英國的教堂和學院就開始培養男孩唱歌,他們的聲音被教堂作曲家編成復調作品,尤其是在都鐸時代,這是英國特有的聲樂文化,至今仍充滿活力。國王學院的聲音使當時形成的完美音樂達到了超凡的境界。每個學期結束的時候禮拜堂裏總會有壹個位置,但是每年有壹次會很擁擠,前壹天晚上會看到帶著睡袋的人在學院大門外排隊等候。國王學院的平安夜音樂會有654.38+0.9億觀眾,還不包括禮拜堂的654.38+0.500幸運觀眾。感謝BBC,自從1928,當壹個清脆的獨唱唱出那些著名的詩句,全世界都可以看直播。對英國人來說,“國王學院的贊美詩”是聖誕節慶祝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就像土耳其在美國壹樣。
亨利六世的合唱團男孩是壹種國家出口材料,像搖滾行業的其他男孩團體壹樣,由經紀人經營並投放市場。他們周末出去開演唱會,夏天出國巡演,每年發行三張新CD。在世俗社會,這種教堂音樂越來越流行。這所學院和它的唱詩班裏湧現出重要的音樂家:奧蘭多·吉本斯,13歲在這裏演唱;指揮家約翰·艾略特·加德納;現任奧爾德堡音樂節經理的作曲家托馬斯·艾茨(Thomas Aitz),以及大衛·考迪埃(David Caudiere)和勞倫斯·紮佐(Lawrence Zazo)等男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