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體驗購物過程,感受1元的實際價值,簡單計算,積累購物經驗。
3.了解人民幣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感受人民幣的使用價值,懂得愛護人民幣。
教學過程
1.課本上呈現的是各種小面額的人民幣,有紙幣,也有硬幣。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各種小面額人民幣,了解元、角、分的小數關系。
2.如何支付1筆?
這個問題的主要目的是在解決如何支付的過程中進壹步鞏固袁與焦的關系。同時,根據“1元=10角”的關系,學生可以實現1元可以與不同的角幣組合,進而實現購物時支付方式的多樣化。
3.1元買壹把尺子該拿回多少錢?
通過探索買尺子的活動,研究如何找錢,使學生學會正確使用人民幣,進壹步了解不同面額人民幣的換算。同時能讓他們明白“1元=10角”也是找錢的依據,了解減法在購物中的應用。
4.和妳的搭檔談談。1元可以買什麽物品?
這是壹個開放性問題,主要是鞏固“1元=10角”,讓學生認識到1元的使用價值。這些活動都只是圍繞著“認識人民幣”,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思維能力。
5、認,填。
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參考以下步驟。
(1)了解小面額人民幣
教師可以使用附頁1中的人民幣模型或提供壹些小面額的真人民幣,讓學生辨認,在小組中介紹他們認識的人民幣,然後仔細觀察人民幣上有什麽,並說出他們是如何辨別這些人民幣的。
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人民幣的材質、大小、顏色、圖案和文字,讓學生準確、快速地識別各種小面額人民幣。
學生對小面額人民幣比較熟悉,也不難分辨出人民幣的價值,但可能不認識上面的壹些文字和圖案,比如Er、國徽等。老師可以讓學生提問,適當解釋。教師可以指出:“國徽是我們國家的象征,人民幣上有國徽。小朋友要好好保管,不要在人民幣上亂塗亂畫,不要損壞人民幣。”
(2)理解元素、角度和點
在學生了解小面額人民幣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對人民幣進行分類。學生可能分為兩種方式:第壹種是根據材料分硬幣和紙幣;二是將5元、2元、1元按照面值分成壹類;5角、2角和1角分為壹類;而5角、2角和1角分壹類。
結合第二種分類法,教師可以解釋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然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交流活動,讓學生掌握元、角、分的關系。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歷來說說,然後用真實的人民幣去兌換。老師拿出1元,學生拿出10塊1角。同桌兩個人也可以進行這樣的交流活動,讓同學們直觀的看到1元=10,1 =10。
6.如何支付1筆?
買東西找錢是日常購物中常見的問題。這類問題的基本思路是:付出的錢-商品的價格=退回的錢。
在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書中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找到問題的結束方式。他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購物經歷在小組裏交談,然後組織同學們在班裏互相交流。
買衣服
教學目標
1,結合購物情況,認識各種大面額人民幣。
2.掌握大面額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系,能夠正確換算。
3.能解決簡單的購物問題,初步了解人民幣的應用價值,養成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1,認了吧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認識大面額人民幣。
2.1件衣服我媽怎麽付?
在討論如何支付t恤的活動中,學生可以了解支付策略的多樣性,發展他們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培養他們的數字感和思維能力。
請再問壹個數學題,試著回答壹下。
啟發學生根據上面的學習提出壹個數學問題,培養學生舉壹反三的能力。
同學們可以提問如何計算幾件衣服的總價,或者如何支付購買1件衣服的費用。只要是合理的,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
曉曉商店
壹、教學內容
小店(課本第14頁和第15頁)
二,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學習購物,可以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體會學習數學知識的價值。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會在特定情境下購物。
難點:學會在購物情境中解決相關實際問題。
第四,教具和學習工具
課件
動詞 (verb的縮寫)教學過程
(壹)問題情境
老師:除了買文具和衣服,學生最喜歡的就是逛街,挑選自己喜歡的玩具、文具等等。
課件展示:教材14頁的情境圖。
老師: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去了壹個小店,看看大家從圖片中發現了什麽數學信息。
學生可能會說:
我知道1玩具飛機的價格是12元。
我最喜歡的玩具坦克的價格是9元。
畫畫用的水彩筆壹盒15元。
1足球72元,1籃球68元,足球比籃球貴。
老師:學生們仔細觀察,發現了這麽多數學信息。
設計意圖: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機會交流他們的發現,為信息科學的教學奠定基礎。
獨立調查
1,老師:現在,我們來關註第壹張圖的情況,微笑著購買1玩具飛機和1玩具坦克。壹個* * *,要多少錢?
生:1玩具飛機,12元,1玩具坦克,9元,壹* * *是。
12+9=21(元)
老師:答案很準確,太棒了!
2.老師:請看第二幅情景圖。思齊付給售貨員20元錢,買下了它。
1盒水彩筆,拿回來多少錢?
生:1盒水彩筆是15元,所以20-15=5元,應該找5元。
3.老師:說得好!如果妳有30元,妳能買哪兩樣東西?在小組裏談談妳的想法。學生分組交流,老師巡視,了解學生交流的情況,整理報告。只要學生選擇的物品是兩種,總價不超過30元,對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肯定。
4.老師:淘氣想買個花球。他有三個1元兩個。
張2元錢,他怎麽付?先在群裏說說自己的想法。學生分組交流想法,老師巡視,即使認識個別有困難的學生。學生可能以兩種方式出現:
三個1元和1 2元,正好是球的價格,5元。
我可以支付1 0元和2 2元,正好也是5元。
老師:兩種方法都正確,說得好。
5.老師:請計算壹下:足球比籃球貴多少?說說妳的想法。學生:計算足球比籃球貴多少,就是計算足球比籃球貴多少。用減法,72-68=4(元)。
老師:思路很清晰,很正確。太好了!繼續努力!
6.老師:妳能再問壹個數學問題,試著回答壹下嗎?先在群裏說吧。學生分組交流後,請小組代表匯報提出的不同問題,請其他學生回答,並組織交流想法和計算結果。
設計意圖:在具體的購物情境中,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查找數學信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總結與提升:這堂課妳收獲了什麽?
六、黑板設計
壹個小店要多少錢?通過添加
我應該拿回多少?通過減法
如何支付?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