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時,母親就讓四姐拿我的棉衣棉褲到廚屋,放在竈火上烤壹會兒。待棉襖裏面,和棉褲腿兒都烤熱後,四姐握住褲口和衣袖迅速團成壹團,抱在懷裏邊跑邊叫著還在賴床的我。
“老五,快起床!咱娘讓我幫妳烤的衣裳,熱乎乎的好暖和,妳再不起來壹會就涼了!”聽到這句話我才會壹骨碌爬起來,在四姐的幫助下迅速的穿戴整齊。
棉襖,半成品,還沒上領子和紐扣~圖片來源於網絡
起床後跑到廚房,用母親準備好的熱水象征性的洗把臉,吃塊饃再喝碗熱氣騰騰帶有紅薯塊的“糊度”(玉米粥)配著壹盤子“豆糝”。這樣簡單又家常的早餐當時並不覺得有什麽特別,如今回想起來,覺得那才是真正的人間美味。
“紅薯糊度”(玉米粥) 圖片來源於網絡
“豆參”是我們家鄉的叫法,母親通常的做法是用大白菜的菜心切成細絲,配上用水煮熟了的鹹黃豆放在壹起涼拌,最後放點鹽再滴兩滴芝麻香油,做法雖然簡單,但配著熱氣騰騰的玉米粥吃起來味道尤其的清香爽口。
老家的“豆糝”類似於這種 圖片來源於網絡
若是剛下過雪的天氣,飯後我會悄悄帶上壹點白糖,找個幹凈的塑料帶子裝在書包裏。這些都是為了上學的路上和小夥伴們自制雪糕所準備的材料。
下了壹夜的雪堆積了厚厚的壹層,田地裏早已是蒼茫壹片,鄉間小路兩旁每棵樹的枝丫上都晶瑩透亮。
發酵後的黃豆 圖生來源於網絡
上學途中,我和小夥伴就會到矮壹些的樹叉上取些看上去稍顯幹凈的雪,放在塑料袋裏,放上些白糖。
用舊舊的裏面印有乘法口訣表的鐵制文具盒用力的砸上幾下,不壹會兒,袋子的雪就會積在壹塊變得像冰壹樣硬,這時壹塊簡單的自制“雪糕”就制作成功了。
文具盒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和小夥伴興奮的爭先各咬壹口,真是又冰又甜又透心涼!
有誰在下雪時穿過這種“草呱噠”?哈哈~ 圖片來源於網絡
農村的學校,教室是沒有暖爐的。為了取暖,小夥伴們最熱衷的課間禦寒的娛樂活動就是投沙包和踢毽子。
踢毽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踢的毽子非常簡單,用廢舊輕薄的方便袋撕成許多的長條,然後用壹根繩子在中間壹系,完成後,抖摟開來,像個超大個的繡球。這樣的毽子即輕便,又不會傷到腳,我們常常是就地取材,在壹兩分鐘就做好了。
腳冷時,小夥伴們就開踢,這種毽子沒什麽花樣,就是比賽看誰踢的最多。
只能說類似於這樣,又不太壹樣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然有時也會玩那種可以踢各種花樣的毽子,中間用壹個銅錢或薄薄的帶圓空的鐵片,四周系上彩色的毛線,最後剪成10厘米左右的長度,這樣的毽子做法其實也非常簡單,只是要特意找需要的材料。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小時候還是更喜歡那種大壹些的用塑料袋做的那種。隨意玩上幾分鐘,腳就不再凍得麻木,開始變得溫熱。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小時候玩投沙包這個遊戲不同於現在幼兒園裏小朋友玩的那種,站在壹條線前,投到壹個籃子裏那麽簡單的玩法。
那時參與投沙包的同學可以有很多,男生女生都可以壹起玩兒。壹群小孩兒平分成兩組。在地上畫兩條平行的直線,當然兩線之間要盡可能的離的遠些。
丟沙包 圖片來源於網絡
壹組先派出兩個同學負責在兩條線外來回投沙包,類似於兩個人打羽毛球壹樣。不同的是,另壹組小朋友要集體站在兩條線的中間位置讓兩頭的兩個同學用沙包來投擲。
丟沙包 圖片來源於網絡
若是沙包砸到誰的身上,又沒有被接住,那這個人就算被淘汰出局。若是剩下人隊友裏有人接到了投擲過來的沙包,那麽這隊就又得壹分,可以復活壹個曾被淘汰的隊友。
直到這組隊員完全被淘汰了,就該和另壹組的人交換任務,輪到他們投擲另壹組的小夥伴們了。
丟沙包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特別喜歡玩這個遊戲,因為在躲避沙包的時候來回跑著會很暖和,偶爾還能大顯身手的接住壹兩個,感覺超級興奮。
“碰拐”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時候Get到的第壹個手工技能就是自己縫沙包。找來壹塊結實的舊布,剪成6個小正方形,先把其中四塊縫在壹起組成壹個方形的筒子,再把剩下兩塊補在兩頭,縫合,留壹個小孔,把整個沙包翻過來,裝進去壹些黃豆,不能裝的太實,不然,不小心被擲到臉上會很痛。最後,縫上那個小孔,壹個沙包就大功告成。
沙包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在學校能活動的也就是課間休息的幾分鐘,等上完所有的課捱到下午放學,腳還是會被凍得木麻幾乎沒有知覺。
我跑回家鞋子壹脫就立刻把腳放進被窩,這時母親就會用壹個打吊針時用過的玻璃瓶裝上熱水當熱水袋,放在被窩裏我的腳邊給我暖著。話說,那時打點滴的瓶子質量是真的超好,滾燙的開水裝進去,那厚厚的玻璃竟然也不會炸裂。
小時候的“熱水袋” ——吊瓶 圖片來源於網絡
過不了多久就到了我最喜歡的是晚飯的時間。記憶最為深刻的是那時母親經常會蒸壹大鍋饅頭,而在蒸篦之下同時還煮了半鍋紅薯。
每當母親喊壹聲:“饃熟了,都過來‘喝湯’!”“喝湯”我們家鄉的方言,意思是:吃晚飯。母親喊過這壹嗓子,姐姐們就會應聲跑到廚屋。
“糊度” (玉米粥)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壹直幫母親燒火的父親就會來到堂屋把坐在被窩裏的我直接背到廚屋的柴火堆裏,讓我坐在他原來燒火的位置,把我穿著厚厚棉襪的腳放在添柴的竈火口烤火。
冬天,那是整個家裏最暖的地方。那也是我關於冬天最溫暖的記憶。
圖片來源於網絡
廚屋裏因為剛燒過柴火的原因,整個房間煙霧繚繞,但非常溫暖。竈臺旁邊的風箱上永遠都放著壹盞煤油燈。母親掀開鍋蓋,香噴噴的饅頭和帶有紅薯壹絲絲甜味的氣息撲面而來。隨著這陣熱氣來襲,煤油燈那微弱的光劇烈搖曳,幾乎熄滅,熱氣散開,桔黃色火苗瞬間恢復挺直變得明亮。
煤油燈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母親麻利的拿起壹個個熱得燙手的饃放進用高粱桿做成的框子裏,把篦子拿起,露出了壹鍋煮得都要裂開的紅薯。
母親把它們拿出幾塊放在盤子裏,分給我們姐妹幾個,而我最喜歡吃那種貼著鍋邊被半煮半烤似的流著糖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時,父親、母親和姐姐們或站,或蹲,或坐在柴火堆裏,壹家人都圍著竈臺,手裏拿著熱乎乎的紅薯有說有笑。有時母親還會把紅薯壓成泥灑上些白糖,再添些水及壹些帶著焦香味的雜糧“炒面”(炒熟的雜糧面粉),用筷子攪拌,和成又香又甜的“紅薯炒面”。那是母親最愛吃的味道。
“炒面”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會兒家裏很窮,晚上很少炒菜,每次母親都會讓父親在燒火的過程中烤幾塊“豆瓣醬”出來。
“豆糝” 這種是圓球狀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家鄉的那種發酵後的黃豆放上鹽做成壹個個餅狀或窩窩頭的樣子,曬幹後可以保存整個冬天。每天吃的時候就用炭火烤制的兩面金黃,會有壹種特殊的豆香。
“豆糝餅” 圖片來源於網絡
配上剛出鍋的饅頭我們姐妹幾個倒是吃的十分香甜。吃完若是口幹,那就隨手在鍋裏盛出壹碗煮紅薯的水,這頓晚飯就算是圓滿了。
在那寒冷的冬夜,屋外洋洋灑灑的飄著鵝毛大雪,屋內在煤油燈微弱的光的照耀下,壹家人能圍在暖暖的竈臺旁吃著熱氣騰騰的食物,那樣的晚飯雖然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心裏卻會有壹種特別幸福的滿足感。
圖片來源於網絡
現在老家的晚上再也不見煤油燈的影子,但那桔黃色的燈光壹直在我的記憶裏搖曳,讓我至今難忘。
而今身處南方,每到冬天總是細雨綿綿。每到此時總是又開始懷念小時候在北方的冬天,那樣壹個個寒冷的冬夜裏,壹家人圍在壹起的幸福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