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窯與汝窯、官窯、鈞窯、定窯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但與其他四個窯址已被發現的窯址不同,著名的葛窯的線索只能在文獻中找到。
據文獻記載,哥窯是南宋時期的壹種奇特瓷器,產地在龍泉。文獻的記載在龍泉引起了壹場盜掘狂潮。據說當年不同國家的古董商聚集在這個小而僻靜的地方,他們把挖掘出來的瓷器甚至瓷器碎片成堆運走。古董商運過來的瓷器和瓷片中,有沒有文獻中描述的哥窯瓷器,成了壹個謎。
現在業內習慣將具有文獻中所描述特征的瓷器稱為“傳世哥窯”,以區別於傳說中哥窯出土的瓷器。據天津文化藝術研究所研究館員劉波介紹,哥窯瓷器非常珍貴稀有。據統計,全世界只有100件,比“元青花”的數量還少。
在天津博物館裏,有壹個宋歌窯傳下來的瓷盤。面對傳世的精美瓷碟,總有研究者和愛好者希望自己不能穿透歷史的厚重帷幕,看看它從何而來。
阿明人沈璐在他的《春風堂隨筆》中提到,在宋代,章生壹和張生兩兄弟在龍泉的“琉球窯”燒制瓷器。小弟二燒制的青瓷是“清純如美玉,貴為天下”,而大哥燒制的瓷器顏色較淺。因為是兄弟,他的窯子就叫“哥窯”。
劉波說,由於哥窯的窯址至今未被發現,而哥窯瓷器在歷史上很有名,所以哥窯壹直是考古學家、古陶藝家和收藏家重視、關註和研究的熱門話題。
葛窯據說是宋代的名窯。但宋代文獻至今沒有關於哥窯的記載,這也成為壹些學者懷疑哥窯是不是宋代名窯的壹個理由。
關於葛窯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著作。明初曹昭在《論葛沽》中提到了葛窯。據劉波說,明代在《論堂》中也提到了哥窯。沈璐在他的隨筆中提到,在宋代,章生壹和張生兩兄弟在龍泉的“琉球窯”燒制瓷器。小弟二燒制的青瓷是“清純如美玉,貴為天下”,而大哥燒制的瓷器顏色較淺。因為是他的哥哥,他的窯子就叫“哥窯”。
沈璐所說的柳田,也就是現在的龍泉窯,是當地瓷器的中心產地。正是文獻中的類似記載,引發了民國初年對龍泉的掠奪性開發。這壹現象引起了中國古陶瓷專家陳萬裏對哥窯的興趣。那時,陳萬裏是壹名醫生。
1928年,陳萬裏來到浙江龍泉。在他之前,中國陶瓷的研究方法壹直是從文獻到文獻。他是第壹個用考古方法對古窯址進行實地調查的學者。
當時經過十幾年的盜掘,當地比較值錢的瓷器都已經收藏了。陳萬裏聽當地人說,在壹個叫大窯村的地方有壹個古窯址。在大窯村,由於土裏全是瓷磚,他們取土建房時無法避免,所以院墻上有很多瓷磚的零零碎碎。然而,陳萬裏對實地考察的結果感到失望。在古窯址所在地,雖然到處散落著碎瓷片,但經過仔細尋找,他發現的都是普通的青瓷,並不具備傳說中的哥窯特征。那麽,傳說中的珍貴哥窯瓷器是什麽呢?
有裂紋的瓷器本來就是壹種缺陷,卻因為這種缺陷產生了不壹樣的美感,被推到了更高的位置,賣的更好。馬未都曾經說過,“審美的最高境界就是我們所說的變態和病態的美。不完美的美被推到了至高無上的位置,哥窯就是在這樣的位置上誕生的。”
劉波說,據文獻記載,傳世哥窯坯體厚實,胎質細膩,胎有黑色、深灰、淺灰、卡其色等多種顏色;釉色有灰藍、月光白、深灰、青黃、米色;琺瑯質豐潤,光脆,縮釉小坑;釉裂中有不規則的細粒。紋路呈黑黃色,淺黃色的為“金絲”,深黑色的為“鐵絲”,俗稱“金絲”——這是傳世哥窯最典型的特征。此外,哥窯傳世瓷器的開口為淺紫色,底為深鐵藍色,業內稱之為“紫口鐵足”。
關於哥窯瓷器中最有特色的斷紋的由來,龍泉地方戲中有這樣壹句話:張氏兄弟都燒青瓷,雖然質量很好,但因為哥哥忠心耿耿,他燒的瓷器銷量更好。弟弟嫉妒哥哥的生意。為了泄憤,他偷偷往哥哥的窯洞裏澆冷水,於是出窯後的瓷器上就出現了這種奇怪的碎紋。收藏家馬未都說,談到斷線還有壹種說法,就是我哥哥在釉罐裏放了壹把粘土,導致瓷器開裂。在馬未都看來,這是壹個外行人的傳說。實際上,這種碎花樣燒制過程極其復雜。
有裂紋的瓷器本來就是壹種缺陷,卻因為這種缺陷產生了不壹樣的美感,被推到了更高的位置,賣的更好。馬未都曾經說過:“審美的最高境界就是我們所說的變態的、病態的美。不完美的美被推到了至高無上的位置,哥窯就是在這樣的位置上誕生的。”
正是這種有著美麗瑕疵的傳奇瓷器,點燃了壹代又壹代考古學家的熱情。從1928,陳萬裏去了龍泉八次。在20世紀30年代的壹次檢查中,他發現了壹小塊帶有清晰斷裂線條的瓷器。不僅如此,瓷器還具有“紫口鐵腳”的特點。不久後,在距離大姚十幾公裏的溪口鄉古窯址,又發現了更為精美的類似瓷片。陳萬裏的發現實際上與文獻中葛窯來自大窯的記載相矛盾。同時,陳萬裏發現當地人能夠模仿真正的哥窯瓷器。
事實上,仿制哥窯瓷器,古已有之。明仁宗為了得到珍貴的哥窯瓷器,明令禁止仿制。現今代代相傳的哥窯瓷器中,有明清時期的仿制品。由於當地窯址在發掘中遭到嚴重破壞,陳萬裏無法通過地層學進行斷代,也無法確定發現的瓷片是否為後人的仿制品,從而陷入更深的困惑。
如今,雖然文獻資料不斷被發現,但科學技術在考古中的運用已經越來越多。但由於宋代資料的缺失,以及後世記載的不系統,甚至存在矛盾,考古發掘和文獻的結論無法相互印證,葛窯之謎壹直未被揭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家有關部門組織考古隊前往龍泉進行發掘。在此之前,故宮博物院等地有多件瓷器根據文獻記載被鑒定為“哥窯”瓷器,這些瓷器被稱為“傳世哥窯”。
“1960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龍泉縣大窯、金村窯址進行發掘,發現了黑胎青瓷,多為家用器皿,有碗、盤、燈、杯、洗、瓶、瓶、罐、箱、燈、爐等,但出土了黑胎青瓷和藏在內府的哥們。劉偉告訴記者。
傳說中的哥窯產地出土的瓷器與傳世瓷器不符,使得哥窯產地更加撲朔迷離。其實關於哥窯的起源還有壹種說法,就是杭州鳳凰山。明代郜璉在《顏獻清鑒賞筆記》中說“官窯與哥窯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是杭州鳳凰山取土,官窯在內司燒制,哥窯在私處燒制。秀內寺是南宋官窯之壹,窯址至今未發現。明代人文地理學家王士興說得更直接:“關歌之窯,宋代燒於鳳凰山下。”壹般認為葛瑤的產地是鳳凰山。
上世紀90年代,壹場暴雨過後,壹位文物愛好者在鳳凰山下發現了被沖刷的古瓷片,上面的碎紋與藏品中“傳世哥窯”上的十分相似。考古隊後來進行了發掘,卻意外地在遺址中發現了元代使用的窯址,於是有人甚至懷疑葛窯其實始於元代。葛窯窯址在鳳凰山的說法,並未得到證實。
如今,雖然文獻不斷被發現,科學技術在考古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多,但由於宋代資料的缺失和後世記載的不系統,葛窯神秘的面紗並沒有被揭開,甚至存在矛盾,考古發掘和文獻的結論也無法相互印證。
劉波說,今天公認的哥窯都是“傳世哥窯”,主要仿照三代青銅器。常見的有膽瓶、穿耳長頸瓶、串紋瓶、八角穿耳瓶、葵花漱口水、雙魚耳爐、三足爐、菊瓣漱口水和圓口碗碟,而且只在少數博物館收藏。天津博物館藏宋歌窯盤高3.2厘米,直徑18.6厘米,足徑5.6厘米。其胎骨為土黃色,釉色為米黃色,布滿深淺不壹的縱橫交錯的花紋。“金絲”線條清晰,是典型的“哥窯傳世”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