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秋拍,華誼國際(HK)將呈現深受藏家信賴的高東簡介,並將呈現清代名臣高東的代表作——《金陵十景圖冊》。這幅作品細致地描繪了乾隆皇帝南巡時不得不多次下榻的棲霞山十景。每壹幀都被賦予了乾隆皇帝禦筆的雙重稱號,以示對他的好感。這是高東的簡介,記錄在《石渠寶坻續編》中,遺產豐厚,極為珍貴。
高東金陵十景圖集
相冊著色紙
1775
28.7×39.5厘米×10
華誼國際(香港)2019秋拍拍品
印章:“部長的專利證書”
藏印:乾隆禦遊之寶(兩次),乾隆鑒賞,易後裔,三希堂精印,石渠寶坻,石渠,寶坻重編,樂壽堂為寶,寧壽宮續入石渠寶坻。
描述:
《秘堂·朱琳·石渠寶藏》第六冊,P3008-3010,上海書店影印出版,1988。
《高慶宗輿詩集》四卷二十九,第30-31頁,《故宮博物院藏珍本叢書》第561卷,《高慶宗輿詩集》第12卷,P33-34頁,故宮博物院編,海南出版社出版,2000年。
清高《詩集》四卷(七十二首,第22-24頁),故宮珍本系列562首,清高《詩集》第十三卷P303-304,故宮博物院編輯,海南出版社出版,2000年。
楊丹霞
高東(1740-1818),浙江富陽人,是清中葉著名學者、畫家董邦達的長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高東考上順天鄉試舉人。第二年他成了壹名學者。宮考排名第三第壹。清朝時,高宗皇帝取了大臣之子,改位為二甲第壹,授予庶吉士國子監,在禮、工、戶、官、刑各部任侍郎。
乾隆皇帝《臺省二十英雄像頌》中的高東
乾隆年間的大臣中,柳永遇事圓滑,彭行為惡劣,紀昀有學問但不懂事。只有高東,壹個長期的學者,勤奮和認真,獲得了皇帝的心。於是,他向文華大學士鞠躬,命丞相部辦事,仍擔任戶部事務。乾隆末年,小沈陽僭取異己,高東忠義不諂媚。嘉慶即位後,剿滅漢奸,革除流弊,壹切都做得很好。他在軍部40多年,深得重用。嘉慶初年,任書房主事,積至太保銜,封校尉。因為平定臺省和廓爾喀,蒙恩的形象是紫光閣。
本書開篇作品全景再現了棲霞山的迷人風光。然而,棲霞山屹立在長江南岸,山巒起伏,平原蔥郁,清幽的溪水潺潺,古老的寺廟棲霞寺依山而立。遠處長江東流,岸坡丘陵相連,意境廣闊,氣象萬千。
第二開畫的“靈峰池”位於棲霞山中峰的腰部。當時史書記載“孤獨亭”,與石梁遙遙相對。在群山和山谷中,可以看到毫發無損的湛然。“畫家作品中峰巒起伏,樹木蔥郁,亭臺樓閣,右邊是王冠鳳,雲霧繚繞,香噴噴。
高東學識淵博,又熟悉奇聞軼事,所以他能面面俱到。他為清中葉的宮廷文化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比如曾擔任五營店社長、四庫全書館副館長、三通國史館助理編輯等。奉命編輯《滿洲起源》、《三通》、《禦禮圖》、《朱琳石渠秘堂續編》、《全唐詩校訂》。
第三開所畫的紫峰閣,位於棲霞山中峰腳下。這裏“群山環抱,個個巍峨搖曳”,遠處美如圓錐。石壁間山泉飛流而下,峰下壹泓碧水波光粼粼,廟宇房屋聳立岸邊,雜樹翠竹相映,小橋流水開。
嘉慶二十三年(1818),高東晚年退居要飯休息,命太保大學士為官,家中有飽飯。同年10月,高東因病去世。嘉慶皇帝的悼亡詩,通過“只傳文章於子侄,無錢買田”這句話,表達了皇帝對東施父子人品學識的高度贊揚。
第四個“萬松山室”打開,畫的風景位於棲霞山主峰的半山腰。棲霞山麓多松柏,“這特別美。”每次山風吹來,漫山遍野都是松濤巨浪,樹蔭下也有對臺灣和傑哥的崇拜。可見這是“最安靜的勝利”。
高東雖然在科舉考試中獲得了傳統文人仕途的終身聲譽,但他能夠繼續家學,繼承和發揚父親在詩詞書畫方面的成就,受到皇帝和文人的高度重視,在當時頗有影響。他的書法是“二王”,還有蘇、米、趙等宋元學派,飄逸端莊,宛如壹個人;自元代以來,山水畫在繼承先父風格的基礎上,得到了大家的廣泛研究,尤其是黃、王蒙等人。
第五塊“天開巖”位於山峰右下側。因周圍山石突兀險峻,“中統線,風景重”,宛如天際,故名。南唐徐鉉、北宋張、明末楊士橋等名人都曾在此題詞。映入眼簾的巖石像屏風壹樣矗立著,“真的有壹座巨大的靈山。”
由於作為文學官員的崇高地位,他總能接近天道和燕。所以他的書法作品中有大量是“臣”作,他的“文人墨戲”作品用於朋友、朋友的數量很少。因此,收集和研究他的帶有“陳”字的作品,成為分析其書畫風格演變、文人內涵和歷史地位的重要內容和依據。
第六個“隱居處”也在山的右下側,與西峰相鄰。但寺廟數量眾多,松柏環繞,山泉流淌,宛若人間仙境。“洞谷幽深幽,最重要”。
《金陵十景圖》是《朱琳石渠寶藏秘堂續編》中記載的“高東江東采秀二”的第二卷。原文記載是:《高東江東秀秀》兩卷。玄德筆記本,二卷。第壹冊共十幅,長九寸,寬壹尺二寸三分。彩畫江寧景點。各地名,八本。”它的名字是龍潭,寶華山,燕子磯,後湖,鴻鵠,雨花臺,梁青,雞鳴山,靈谷寺和牛首山。有雲:“二卷十縱十橫,與壹卷相同,陽臺棲霞十景彩畫,各有地名,八分書。”分別畫出“棲霞山、靈峰池、紫鳳閣、萬松山房、天開巖、幽谷寺、疊浪崖、珍珠泉、彩虹鏡、德雲寺十景”。第壹卷已經丟失。
第七個“浪崖”位於西峰壹側。但是,當妳看到懸崖,遠遠看去,就像是壹個起伏,妳恍惚了。懸崖之下,有山塔、回廊,還有小橋流水,十分幽靜,是“西峰最佳去處”。
根據《石渠寶坻》的記載,我們無法確認《高東描繪南京及其周邊風景畫冊》的具體創作日期,但只能根據記載中的描述和現存作品中甘龍易維(1775)、庚子(1780)的禦詩,大致推斷其創作不會晚於1775。
第八幅《珍珠泉》開篇,畫的風景位於棲霞山桃花溪旁。珍珠泉是棲霞名泉之首,是“金陵二十四泉”之壹。但見泉水自石中湧出,順流而下,“白珠壹點壹點浮上來,晶瑩剔透。”右邊是般若波羅蜜多,原為明初僧人所建,曾名噪壹時。
然而,查閱《高慶宗禹詩文全集》解決了我們的困惑。在《三月高東江寧十景》壹詩後,乙為春註明“此書為《江寧歸程經考》贈”,但同卷《高東棲霞十景》壹詩後並無小註,且該詩創作和題寫時間與前壹書相差壹個月,為今年四月底赴長春園迎接太後時所作。但不容忽視的是,第壹卷《江寧十景圖》是高東從江寧回京途中所作,而第二卷很可能是他回京後完成,並於當年4月底贈送、題寫。因為題材、質地、大小、作品風格相同,方方被組裝成壹套裝裱,石渠寶坻續錄在該套總名《江東歇秀圖》下。
“彩虹鏡”第九開,堪稱“棲霞山第壹景”。乾隆二十二年(1757),兩江總督尹繼善為迎接皇帝南巡,蓄水桃花澗等上遊來水,鑿刻而成。“以水為亭,恰似明升湖之景”,並有奇石疊放,由欄桿橋相連。湖畔楊柳輕拂,壹面明鏡靜謐,為棲霞山增添了幾分靈動。
長尾日本人疏於考證,夾板標題歧義為“董哲林景區圖”,有誤。
通過與原禦詩的比較,發現B .魏的《高東棲霞十景彩虹鏡》詩註:“此為棲霞寺門內之地”;《德雲庵》詩註:“尹繼善、錢、有棲霞勸和詩,用韻已復”;庚子年所著《棲霞十景》壹書中《珍珠泉》詩註:“江總取此山為棲霞寺碑,殷先生說此山多草,可采可養,故以此為名。這個春天被前督軍尹繼善忽略了,也適合古時候的同耳等等。,已從作品中略去。這主要是因為畫面空間有限。仔細觀察作品可以發現,B魏年題寫的詩的位置安排,基本都是點綴在繪畫的空間裏,並且註意盡可能不破壞畫家留白的完整性和意境的營造。碑文的布局和大小也比庚子年題寫的詩更加沈穩合理。所以省略小紙條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十個“德雲寺”開了,風景在西峰腳下,桃花溪附近。但我看到德雲寺四周都是幽靜的寺廟,彌漫著清幽的影子,溪水蜿蜒循環,汩汩作響。千崗有九松挺立,“飛綠空,參天雲”,環境優雅宜人。
至於庚子的年號,是在甘龍第五次南巡途中。3月26日到達江寧宮後,他又做了壹次山水畫題的復讀。也就是說,高東的專輯在巡演中被甘龍隨身攜帶。除了這壹本,乾隆還隨身帶了文伯仁的《明代金陵十八景》。在撰寫這本的同時,他還為文題寫了題畫詩,既讓我們領略到了乾隆旺盛的詩情畫意,也體現了乾隆對的重視和對這本畫冊的喜愛。
?密室、朱琳、石渠、寶坻的書與影
高東《金陵十景圖冊》石渠珍藏印章▼
蔣《莫林傳》弟子晚年忙於公務,無暇求畫。他的弟子經常為他寫道:“我管政治,我管不了。”被邀時,男的都抓刀了,大眾的真相卻不好見。這幅《金陵十景圖》是高東36歲時所作,構思巧妙,筆墨雋永,色彩淡雅。既有元人山水的圓潤豐潤,又有明人山水的靈動。是典型的高東青年時代的手寫風格,沒有代表作者的專家習氣,體現了高東不囿於家學,更談不上前輩們的高超理解和筆墨駕馭。書中每壹頁都寫滿了手寫的雙題,也是濃墨重彩,神采飛揚,君臣詩畫相映,堪稱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