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姚敏書》系統地總結了秦漢以來中國黃河流域的農業科技知識,其材料的編排為後世農業著作的沿襲提供了依據。
這本書不僅是中國最早、最完善的農業巨著,也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農業巨著之壹,對後世農業生產影響深遠。這本書由關於耕地、谷物、蔬菜、果樹、樹木、畜牧生產、釀造、調味、調理、外國產品等章節組成。是我國最早、最完整的大型農業百科全書。
為了弘揚民族文化精神,彰顯賈思勰對人類的偉大貢獻,臨淄區在淄博齊城農業開發區萬畝農業示範園內建了壹座博物館。
賈思勰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農學體系。《齊·姚敏書》從開荒到農耕都有嚴謹的結構。從生產前的準備,到生產後的農產品加工、釀造、利用;從種植業、林業到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論述全面清晰。在學科類別的劃分上。
書中基本上是按照各個項目在當時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中的比重和地位來安排順序的。在飼養動物方面,先論述馬、牛,再敘述羊、豬、禽,多按相法、配種、繁殖、疾病治療等項,水產養殖也安排專門敘述。
描述的農業技術內容重點突出,重點明確,細節適當。有些人只保留他們的名字,因為缺乏材料,說明:“種植的方法是模糊的。”四部大型農書,《元代農桑集》、《王鎮農書》、《明代農政全書》、《授時通考》,均采用了《齊·姚敏書》中所載的種植養殖技術原理,其中許多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2.李道元(?~527),性格很好,出生在涿州,範陽(今河北涿州)。北魏的壹個殘暴的官員和地理學家,範麗的兒子,青州刺史。
小時候和父親壹起逛水路,讀奇書,走遍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考察河溝,收集各地風土人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
做官之後,仕途坎坷,沒有盡心盡力。歷任禦史副將、北都督,遷冀州常侍、青州刺史、魯陽太守、東荊州刺史,轉河南尹,封永寧伯。執法嚴格,多虧了對的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郭子恢在銀盤驛被奸臣鮑曉殺死,呈上吏部尚書、冀州刺史。?
李道元著有《水經註》40卷,文筆雋永,描寫生動。它不僅是壹部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而且是壹部優美的山水散文集,成為中國旅遊文學的開山之作,對後世旅遊散文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此外,他還寫了十三篇方誌和七篇任命書,但都已失傳。
《水鏡筆記》是公元6世紀以前中國第壹部全面系統的地理學著作。它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和地理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水經註》是壹部極具科學價值的地理學巨著,也是壹部獨具特色的山水遊記。
李道元以飽滿的熱情、蒼勁的文筆、細膩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祖國壯麗的山河,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熱愛和贊美。而且作者還在《水經註》中記述了全國所有河流及其流過地區的地理情況、組織沿革、歷史事件和民間傳說,為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提供了豐富的研究材料。
李道元壹生著述甚多,包括《水鏡筆記》、《十三方誌》、《七約》。然而,流傳下來的水鏡註釋只有壹種。
3.裴松之(372 -451年)河東聞喜人,漢族,後遷居江南。南朝、宋代著名的史學家,為《三國誌》作過註釋。他的兒子裴紫和他的曾孫裴葉紫被稱為“歷史上的三個裴氏”。
裴松之壹生最大的貢獻是註釋《三國誌》。晉代陳壽編的《三國誌》簡明扼要,但宋文帝認為太簡略,就命人加以註釋。宋誌收集各種史料,彌補《三國誌》記載的不足。他的註釋方法有四個原則:“第壹,補缺;第二,做好差異的準備;第三,懲罰錯誤;第四,辯”。
清代《四庫提要》所用的方法,分析為六類:“壹是引用諸子學說,明辨是非;二是參考各家意見,以核謬誤;第三種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攤開,細說自己的委屈;四是傳遞不在的,彌補;第五,詳細地告訴所有的人他們的生活;六是傳播壹無所有的人,以同類。”
裴松之的註釋依據了140多種史料,比原書《三國誌》多了3倍。宋文帝對“不朽”的事業驚嘆不已。自唐代以來,壹些學者也對裴松之的《三國誌註》進行了尖銳的批評,主要針對裴松之註信息繁雜、體例不純。
劉知幾說裴松之“太軟弱,成就不了自己”,章學誠也說:“裴松之依靠陳壽,不是因為他運氣好,而是因為他力量不足,所以活了下來”。
4.魯(406—477),字德。南北朝時,吳興東遷到東方(今浙江吳興東),是彜族。道教上清派大師。三國時吳國宰相盧凱的後代。
文學作品掌握的好,大象緯度學的差。早年出家,遊歷國外,穿越雲蒙山、恒山、羅浮山、峨眉山等著名景點。元嘉末年(453),“城藥北京(今南京)”。聽到他的名字“穆啟峰”,命令左仆人拍攝邀請他入宮傳道。不甘被束縛,不肯放棄,“狀告江南”,繼續四處遊歷傳教。
大明五年(461),他來到廬山“愛匡扶勝”,為了太空而建造精致的居所。此後七年間,他潛心研讀經學,傳授弟子,為劉宋時期石天道教的發展和影響做出了巨大貢獻。
宣和元年六月,莊周被封為“精微童淵真君”,列禦口被封為“至妙真君虛觀”,不愧為混元帝。此外,還賜字“真人”或“真君子”或加封。
魯主張儒、釋、道合流,認為齋戒是求道之本,然後朝拜、誦經才能成道。他曾因《董璇靈寶》真偽混淆,出版並訂正經典,撰寫了100多卷《齋戒儀模》,被認為是壹部正典。因此,南方道教齋戒儀初步完備。
為了辨別道教典籍的真偽,他把獲得的道教典籍歸納為董(上卿)、經(靈寶)、董神經(三輔)三孔,編纂了第壹部道教典籍目錄。經過的改革,道教在南朝成為正宗的道教。
魯以其樸素無華的觀點致力於道教典籍的收集、整理和分類,將其列為洞真、洞玄、洞法三部分,統稱為“三洞經”,並撰寫了《三洞經目錄》,是最早的道教藏書書目。陸在道教典籍的收集和整理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宋明帝太子三年(公元467年),經朝廷多次延攬,陸忍痛離開建基,遷居建康。開悟元年(公元477年),陸在建康景德寺圓寂,享年71歲。陸死後,他的遺體被弟子運回廬山,葬在布袋巖下。
魯臨死前留下遺言,讓弟子們把他的屍體用布袋包好,直接扔到深山峽谷裏,與土木共用壹個窯洞。弟子不忍,仍葬於墓中,故名布衣巖。
5.溫子升(495-547),山東菏澤人。東魏大臣,著名文學家,北方三才之壹。
晉代將軍溫嶠的後代。父親文輝,曾任兗州將軍左,曾在郡任職。北魏孝明初年,東平的匡招人補諫,時年22歲。永當過侍者、勤工儉學、鎮南將軍、陸大夫金子光、程常侍和將軍。
東魏武定五年(547),館客金苑作亂。高成懷疑溫子升是共犯,被囚禁在晉陽監獄,在那裏餓死。他寫了35卷《文筆》,3卷《永安集》,並編纂了《石聞詩集》。
在北魏至北齊的文學史上,溫子升是壹位卓有成就的著名作家和詩人。他的詩流傳到了長江以南。梁武帝很欣賞他的文筆,深有感觸地說:“曹植、陸機在北土復活,他們恨我辭職,他們可憐。”楊下守將傅彪到屠谷渾,見郡主床頭放著幾卷書,都是文子升的著作。
當時的文人對溫子升的文學成就評價很高。王對說:“江左的文人,的,謝靈運,的嶽,我的兒子得到提拔,足以感謝他,包括吐沈。”楊炎繼《論德》壹書,認為古今所有詩人都有輕忽才情的,只有邢子材、王、溫子升三人有德。
孫燕駒在《北史·文遠傳》中評價溫子升說:“始於寂寞,始於突然。鹹可以全機械化,復雜化,壹目了然。”子升嘗了漢靈山寺碑,由使者送回北方。人們是怎麽問北方文士的?頻道說:“只有漢墓的碑文才像文字壹樣好!”古人的這些贊譽之詞,從壹個側面反映了文子生在當時文壇確實有很大的影響。
百度百科-賈思勰
百度百科-李道元
百度百科-裴松之
百度百科-魯
百度百科-文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