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藝設計要求
設計時應盡量避免金銀色與主色或大面積實地疊印過多,使金銀色印不上或印跡發虛。在多色印刷中,金銀印刷應放在最後色序印刷,因為金銀墨為表面成色性油墨,若在它們的表面再印其它的顏色,則會完全失去金屬光澤。
金銀色盡可能設計在黑色、紅色、藍色等深色的實地上,充分發揮金銀墨的金屬光亮作用。金銀墨印刷線條、文字不能太小,這是因為金銀粉的顆粒較大,在印刷油墨傳遞過程中轉移性能較差,容易造成堆版、糊版,而致使細小的線條、文字模糊不清。
2、承印物的選擇
在膠印過程中,金銀墨印刷需要根據產品的特殊需要選擇符合性的紙張來印刷才能夠獲得理想的金銀色印刷效果。紙張表面平滑度越好,印件的金屬光澤度越好,且網點清晰、層次豐富,色澤鮮艷;如果紙張表面粗糙多孔、質地疏松,則得不到良好的金屬光澤的印刷效果。
壹般選用銅版紙、壓光白紙板為佳,用膠版紙效果不好,用凸版紙效果更差。要避免在酸性紙上印金、印銀,金銀粉會受酸作用發黑與變色。
3、打底墨
由於金銀墨的金屬粉末顆粒粗、印刷適性差,與紙張的吸附性差,為了填充紙張表面的毛孔,減少紙張的吸油性,避免印金銀墨時連接料滲透過多而影響墨膜牢度與光澤,並且中性底膜可以使金銀墨與酸性紙隔開,使印件光澤保留持久。
所以在紙張上印金銀時,先印壹道底色,底色壹般以黃墨為主,膠版紙上壹般使用中黃墨為主,略加黑墨及利金銀墨,塗料紙上采用透明黃墨加利金銀墨打底。
特別應註意的是在印底墨時壹定要掌握好墨層的幹燥情況,金銀墨要印在沒有完全幹燥的底墨上,底墨完全幹燥,色澤好,但牢度不夠,影響金銀墨的附著;如果底墨未幹,必定造成金銀墨被底墨反粘,影響金銀墨的光澤。
4、金銀墨印刷適性的控制
①油墨的粘度
粘度是油墨應用中最主要的控制指標,它直接影響著油墨的轉移性能和印刷品的質量,粘度過低容易造成油墨鋪展;反之,粘度過高則油墨的轉移性能比較差,容易出現大面積實地部分著墨不勻、細線條斷裂等弊病。
大面積印刷金、銀墨時,油墨的粘度可以調得稍低壹些,保證印刷後的墨層均勻壹致;面積較小的線條上印刷金、銀墨時,油墨的粘度則應稍高壹些。
②油墨的幹燥性
油墨的幹燥速度應當適當,油墨的幹燥速度太快,容易發生幹版,影響油墨的轉移,但油墨的幹燥速度也不能太慢,否則會發生印刷品背面粘臟現象。
選擇油墨幹燥速度的壹般原則是:在印刷機現有的條件下,油墨在進行下壹印刷組之前進行復卷或堆疊之前應該能夠充分幹燥,但是在印版上卻不能幹燥。
在印刷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在金、銀墨中加入適量的慢幹性溶劑或者快幹溶劑,以調整金、銀墨的幹燥速度。
5、印刷機的控制
①印刷壓力
在金、銀墨印刷過程中,如果是大面積的實地色塊可適當地加大印刷壓力,可以使墨層均勻、厚實;如果是較小的線條或者文字,則印刷壓力應適當減小壹點,避免印跡擴大、糊版等不良弊病的產生。
②印刷速度
在印刷金墨時,印刷機的速度不能太快,應先慢再逐步加快,壹般以3500~4000張/小時為宜,否則,由於摩擦作用而產生的熱量不斷積累,很容易使金墨氧化變黑,不僅會影響金墨的光澤,還有可能會造成糊版。
③正確選用和使用潤版液
潤版液不宜采用酸性的,因為金銀粉遇酸性潤版液易變黑。金銀墨膠印最好采用醇類潤版液,因為醇類潤版液以乙醇、異丙醇為主要成分,表面張力小,潤濕性能好,且呈中性,可以減少印版用水量,防止金銀墨乳化,影響光澤。
同時醇類潤版液具有揮發性,能夠降低版面的溫度,在保證空白部分不起臟的前提下提高印版的耐印力,且不與金銀粉反應。
目前印刷廠使用得最多的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醇酰胺,可起到降低潤版液的表面張力的作用。
④選擇合適的包襯
因為平版膠印印刷速度快,印版滾筒與橡皮滾筒、橡皮滾筒與紙張的接觸時間短,且金銀墨的轉移性能差,墨層要求厚實,為此必須通過加大印刷壓力來解決。但是加大印刷壓力軟包襯易壓縮變形,引起金銀色網點擴大並糊版,所以壹般采用中、硬性包襯來達到既減少包襯的壓縮變形又增加壓力的目的。
⑤墨鬥下墨量
墨量的控制要先小再逐漸加大,並要少加、勤加,使墨鬥的下墨量保持均勻達到水墨平衡。
6、溫濕度的控制
濕度過高,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高,容易使金墨發生變色,而且還會影響紙張承印物材料的含水量,發生尺寸變形,從而造成套印不準等故障。如果濕度太低,空氣太幹燥,容易發生靜電現象。
因此,印刷車間內的溫濕度應盡量保持恒定,壹般來說,相對濕度控制在55%~60%之間,溫度控制在20~28℃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