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歷史沿革展廳

歷史沿革展廳

1.北京展覽館的歷史沿革

萌芽(1952 - 1954)1952年,政務院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富春同誌訪問蘇聯,在和蘇聯談判中,蘇方提出在中國展示蘇聯的建設成就,包括經濟、文化、科學技術、建築技術和建築藝術等。

為此,中央決定在北京、上海建設蘇聯展覽館,以學習、借鑒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蘇聯派了建築專家來我國幫助設計和施工。

我國成立了三人領導小組,彭真任組長,當時任北京市人民 *** 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的趙鵬飛同誌受彭真同誌委托,具體參與展覽館的建設工作。1953年春,由北京市人民 *** 秘書長薛子正、北京市 *** 秘書科長王榮章和蘇聯駐華大使文化參贊壹同在北京市城區考察地理環境,選擇建館地點。

根據當時北京市擬將西郊壹帶建成文化、科技、遊覽區的城市建設規劃,經中蘇雙方壹致同意,並經北京市人民 *** 批準,將館址確定在西郊西直門外。1953年由中央財政部投資2700萬元(包括建西苑大旅社、西郊商場)。

工程耗資2400萬元。初生(1954)1953年10月15日,在建館工地舉行了隆重的開工典禮,中央人民 *** 和北京市人民 *** 有關方面的領導同誌以及參加建館的工人、幹部出席了開工典禮。

蘇聯駐華大使館的官司員也應邀參加。北京市市長彭真在開工典禮大會上致詞。

典禮結束後,彭真市長破土奠基北京蘇聯展覽館建築工程正式動工。在建設過程中,周總理曾指示全國各省市支援展覽館的建設,當時我國二十多個省市為建設展覽館,在人力、物力上提供了大力支援。

工地上壹萬多名建築工人和六千多名 *** 戰士日夜奮戰,經過壹年的努力,於1954年9月竣工。當時,整個展覽館占地面積約13.2萬平方米,主要建築物占地面積8.8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04萬平方米。

主體建以中央大廳為中心,並附設影劇場、餐廳、電影館,還鋪設了專用鐵路支線。中央大廳正面大門上部鑲有 *** 主席親筆題寫的“蘇聯展覽館”五個鎦金大字。

成長(1954 - 1984)1954年10月2日至12月26日,在新落成的蘇聯展覽館,舉辦了“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1955年4月和1956年10月,相繼在此地舉辦了“捷克斯洛伐克十年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展覽會”和“日本商品展覽會”。1958年,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意見,蘇聯展覽館更名為北京展覽館。

這壹時期,北京展覽館屬於行政事業單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北京展覽館就成為我國接待五大洲幾十個國家、地區和我國舉辦各種展覽、交流活動的場所,為促進國內外經濟、文化、科技交流,發展我國經濟貿易關系,增進我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發揮了積極作用。壯大(1984 - 1997)伴隨國家經濟改革的推進,北京展覽館完成了由事業單位向企業單位的轉變,1984年北京展覽館展覽服務公司成立,並完成了企業法人執照的辦理,標誌著展覽館已全面進入企業管理,隨後,北京展覽館的發展步伐更為迅猛,新建並開發了如合資賓館、星湖飯店、首都廣告藝術公司、莫斯科餐廳食品廠、冷飲廠、旅行社及勞動服務公司等。

1990年,第十壹屆亞洲運動會在中國北京舉行,同時,北京展覽館作為亞運會購物中心,接待來北京參加比賽的世界各國運動員及各界友好人士。購物中心占地4萬平方米,薈萃了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和臺灣部分商社以及外商投資企業的名、特、優、新、精產品22類千萬余種。

館內設置了商品展銷廳、臺、咖啡屋、啤酒屋等,館外設有美食街,在北展劇場還進行文藝演出,盛況空前。購物中心歷時40天,接待觀眾160萬人次。

新生(1998 - 2000年)1998年2月28日,北京首都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北京展覽館作為集團公司下屬的國有獨資企業,邁開了新的發展步伐。

1998年底,為適應接待建國五十周年成就展的需要,北京展覽館進行了第壹次大規模場館改造,對原東西室外場地封頂改作室內場館。1999年9月20日,“光輝的歷程——建國五十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正式開幕,這是中華人民***和國建國五十年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國防、科技等各個領域輝煌成就的壹次檢閱,來自全國33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展團在展覽現場進行了展示。

展覽歷時40天,接待來自全國的各界觀眾100萬人次。1999年2月,北京展覽館集中優勢資產加入首旅股份實現資本上市,完成了企業股份制改造的第壹步。

2000年,首旅股份融資2億元人民幣,對北京展覽館進行了全面改造,重新改建後的北京展覽館室內展館***設12個展廳,展出面積2.2萬平方米,層高8至19米,空間高大,氣勢恢宏。館內的水、電、空調、通訊設施等設備也全面更新,並新增24小時安全監控和消防噴淋系統、大型報告廳、會議多功能廳、快餐廳等展會服務功能。

北京展覽館所屬的莫斯科餐廳和北展劇場也實現了設施設備更新,基本達到了接待國際性、現代化展會的硬件標準,成為在北京市乃至全國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的綜合性會展場館。2003年與德國美沙展覽集團合資成立美沙北展展覽公司,專業從事國際性展覽的組織與實施。

2.南頭古城博物館怎麽樣

壹幢兩層小樓,靠著深南大道。

附近有過街天橋。人流往來不息。

小樓後邊有株高大的鳳凰木。樹蔭濃密,枝葉舒展。

從樹下仰視,視野所及的天空被遮蔽了。博物館館名由金庸題寫。

小樓內面積不大,格局緊湊。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樓上樓下幹凈整潔。2個工作人員很敬業。

南頭古城,又名新安故城。距今已有1730余年的悠久歷史。

是深圳城市史的源頭。南頭古城博物館內展出內容,分三部分:A展廳陳列的是,從東官郡到新安縣的設立,展現古城的誕生及歷史沿革。

B展廳講述的是,從鴉片戰爭到解放戰爭南頭古城的百年榮辱史。C展廳在2樓,展出的是,屋背嶺商時期遺址出土的歷史文物。

目前,南頭古城博物館館藏文物3000多件。館內陳列出的約有300多件。

壹路看下來,感覺精品不多。

3.簡述中國科學技術館的歷史沿革

中國科學技術館的歷史沿革: 中國科學技術館是中國科協直屬事業單位,是中國唯壹的國家綜合性科技館,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養的基礎科普設施壹期工程,該館於1988年9月22日建成開放,二期工程於2000年4月29日建成開放。

中國科學技術館的主要教育形式為展覽教育,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內容和參與互動的形式,反映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鼓勵公眾動手探索實踐。 中國科學技術館在開展展覽教育的同時,還組織各種科普實踐活動,並經常舉辦面向公眾的科普講座。

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公***空間展示區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4個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電影放映和天象演示兩種功能。

4.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的歷史沿革

1954年我國地質學家李捷在永定河引水渠北側山坡上發現壹塊輝綠巖,上有明顯的第四紀冰川擦痕,後經李四光鑒定確認是冰川擦痕。擦痕清晰集中成片,保存完整,該冰川擦痕形成於距今200-3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期,痕跡清晰,集中而成片,是在中國北方極為罕見的發現。 這在中國北方還是首次。

1955年,地質部與北京市人民 *** 將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設護欄加以保護。

1986年2月籌辦,1987年4月籌備組成立,同年10月動工,次年12月竣工,1989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陳列館占地

1950平方米,建築面積750平方米。館內設有四個展廳,壹個音像廳,展覽分為地球----我們的家園、第四紀冰川的基礎知識、李四光創立第四紀冰川學說以及氣候與環境變化與人類的關系,現有藏品48余件。該館利用優美環境為中、小學生舉辦各類夏令營和各種培訓班,可提供優越的條件和良好的服務。

1954年,世界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在離法海寺不足壹裏遠的緊靠永定河引水渠的東側,考證了保存完好的“模式口第四紀冰川擦痕”,是研究北京古地質、古氣候、古生物、古人類的珍貴資料。“冰川擦痕”是100萬年以前形成的。冰川遺跡在我國並不少見,但多是泥礫和帶刻痕的礫石,表露在基巖面上的擦痕卻很少。石景山區模式口的冰川擦痕不但清晰可辨,而且集中連片,有重要的研究價值,1957年被北京市列為重點古建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這裏建起了壹座冰川擦痕陳列館。八十年代末,在密雲雲岫谷風景區發現的384立方米的冰川漂礫是迄今北京發現的最大冰川遺物。

5.桂平西山風景名勝區的歷史沿革

桂平市歷史悠久,在市域內的大灣牛骨坑、白沙羅叢巖、下灣高嶺和石碑嶺等地,均發現了新石器時代貝丘洞穴遺址和舊石器時代打擊石器工場遺址,說明至少1萬年前,桂平就是人類生息活動的場所。

桂平在夏、商、周時代為荊、揚(州)之地,春秋戰國屬西甌百越地。 沿明制屬潯州府,府治在今城區。潯州府轄桂平、平南、貴縣、武宣四縣。

鹹豐五年(1855年),以陳開、李文茂為首的廣東農民起義軍溯江而上,攻克潯州府城,定為秀京,建立大成國,改桂平縣為永秀縣。當時永秀縣轄地占桂平縣境的大半。鹹豐十壹年(1861年)大成國失敗,桂平縣轄地仍復清制。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桂平縣初屬梧州專區。1951年7月屬容縣專區。1958年7月屬玉林專區。1970年專區改稱地區,屬玉林地區。1994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桂平撤縣設市(縣級市),仍屬玉林地區。1996年10月,地級貴港市成立,桂平市改由貴港市代管。

6.香港歷史博物館的歷史沿革

香港的博物館服務原來有百多年的歷史。第壹所「博物院」可追溯至1870年代,設於昔日的大會堂內,主要收藏書籍圖冊及動植物標本。隨著舊大會堂於1947年拆掉,這所博物院亦中止服務。1962年,香港大會堂落成啟用,並於高座設立「大會堂美術博物館」,標誌著現代博物館服務在香港正式開展;1969年改名為「香港美術博物館」,由前市政局管理。

為進壹步擴展博物館的服務,香港美術博物館於1975年7月壹分為二,成立了「香港藝術館」及「香港博物館」。香港藝術館沿用大會堂舊址,主要宏揚藝術風氣;香港博物館則租用九龍尖沙咀星光行約700平方米的辦公室為館址,舉辦展覽,推廣香港的歷史文化。1983年,香港博物館遷往九龍公園,以兩座原屬於威菲路兵房的舊建築物改建為臨時辦公室及展覽廳,並設有演講室。1989年,新展覽大樓落成啟用,展廳面積增加至1,520平方米。

  • 上一篇:單招考試微機考試
  • 下一篇:口袋妖怪究極綠寶石5.3神奧全精靈捕捉方法8代精靈在哪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