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脾滋胃方
處方太子參,茯苓,淮山藥,麥冬,石斛,白芍,生甘草,木瓜,丹參,生蒲黃,莪術,生谷芽。
主治脘腹痛
2.四逆梅瓜湯
處方柴胡,枳殼,白芍,陳皮,青皮,蘇葉,郁金,蒼術,木瓜,烏梅,甘草
主治糙皮病
3.宮血靈
處方益母草,貫眾炭,茜草,生山楂,紅花,旱蓮草、生地榆、藕節,三七粉(研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清熱涼血,祛瘀止血。
主治月經過多,經期延長,功血,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炎,放環後出血等。
加減氣虛不攝者,加黨參、黃芪、白術、升麻;熱象重者,加黑條芩、黑山梔、黃柏炭;偏寒者,加炮姜炭、艾葉;腹痛重者,加元胡、五靈脂;血虛重者,加白芍炭、熟地炭、阿膠;子宮內膜炎者,加二花炭、黃芩炭、敗醬草、白芷。
方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4.香蔻湯
處方煨肉蔻,丁香,草蔻, 白蔻仁, 茯苓,懷山藥,木香,木瓜,烏賊骨,甘草
功效溫腎健脾 醒脾化濕 澀腸止瀉
主治睥腎陽虛之泄瀉。癥見腹瀉、遇涼加重或夜間加重,伴脘腹脹滿、肛門下墜、四肢不溫、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弦細或細者,臨床常用於腸易激綜合征、功能性腹瀉、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炎。
加減脘腹脹滿,加焦三仙、雞內金、砂仁、焦白術、檀香、黨參、苡仁以補氣健脾、溫中和胃消食。若泄瀉次數較多或水樣便,加赤石脂、芡實固澀止瀉。肛門下墜者加枳殼以行氣導滯。若久泄不止、中氣下陷而致脫肛者,可合補中益氣湯加減,以益氣升清、健脾止瀉。陰寒內盛、手足不溫、腹中冷痛者,合用附子理中丸再加吳茱萸、肉桂溫中散寒
5.公英消癌湯
處方蒲公英、紫花地丁、遠誌、肉桂、瓜蔞、穿山甲(代)、天花粉、赤芍、甘草、夏枯草、金銀花、黃芪、白芷、桔梗、薤白頭、當歸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
功效益氣活血,清熱解毒。
主治用於乳腺癌。
加減有淋巴結轉移者,加薏苡仁、柴胡、海藻、牡蠣、玄參;腫瘤已潰爛者,去蒲公英、紫花地丁,倍用黃芪;體虛易汗,面色蒼白者,加黃芪;口幹,便秘者,加枳實、青皮;怕冷,帶下色白,腰痛,四肢不溫者,肉桂;面赤發熱,口幹心煩者,加黃芩、黃連各。
附在服藥同時,兼用貼敷療法。處方:五靈脂、雄黃、馬錢子、阿膠各等份,研細末,用香油調敷腫塊上。
6.經驗方
處方當歸,白芍,川芎,茯苓,百合,烏藥,石斛,蒲公英,菖蒲,瓜蔞,薤白,雞內金,三七粉(沖服)
功效涼潤通降
主治胃絡痛
7.三黃排石湯加減
處方黃芩,生大黃(後下),山梔子,茵陳,金錢草,雙花,郁金,木香,厚樸,芒硝(沖)。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清熱化濕,通裏攻下,利膽排石。
主治肝膽濕熱蘊結,胃腸實熱腎結石
8.宣肺健脾利水
處方麻黃,杏仁,桂枝,蒼術,豬苓,澤瀉,茯苓皮,厚樸,大腹皮。
主治水腫
9.臌證丸
處方黃芩(冬季可略減,夏季可略增),砂仁,木香,甘遂。甘遂與其他藥量之比為1 6。
用法***為細末,水打小丸。成人每次3 10g,兒童酌減。每隔3 5天,空腹服1次。
主治用於肝硬化腹水、腎炎、慢性心衰伴腹水可任攻下者。
方源《津門醫粹(第壹輯)——天津市名老中醫學術經驗選編》
10.乳腺炎驗方
處方乳香, 沒藥,血竭,兒茶,輕粉, 葶力子
用法以上***為細面,黃臘2兩化開入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天服壹次,壹次服十丸,開水送下,屢試屢驗。
主治乳腺炎
11.桃仁承氣湯加味
處方桃仁,大黃(後下),皮硝(另沖),桂枝,甘草,三棱,莪術,五靈脂,蒲黃,山楂
主治惡露不下
12.痛風湯
處方忍冬藤,薏苡仁,生石膏(先煎),海藻,山慈菇(先煎),炒黃柏,蒼白術,知母,白芥子,豨薟草,幹地龍,木防己。
功效清熱消腫止痛
主治痛風及高尿酸血癥。
加減局部焮熱痛劇,加飛滑石(布包),寒水石(先煎);紅腫退而痛不除者,去石膏、海藻,加片姜黃,蜈蚣兩條;腎功能不全者,去木防己。
13.黃芪五物湯
處方黃芪, 桂枝,芍藥, 生姜,大棗 1
用法水煎服,加水600,煮取200ML,溫服,日2次。
功效補益氣血,溫通經脈。
主治血痹及氣血虧虛、體質虛寒的各類病證,癥見平時缺乏運動,肌肉松弛,體倦乏力,面色萎黃,怕風寒,易出汗,肢體麻木或困重,舌淡有齒印,脈細弱,部分尺沈。
加減方中常加當歸、炙甘草,以增強養血通經的功效。如關節、肢體疼痛明顯者,加桑枝、羌活、葛根、全蠍;血虛明顯者,加阿膠、雞血藤;血瘀明顯者,加蒲黃、桃仁、紅花等;兼脾虛虛弱者,加黨參、白術;中焦虛寒者,加幹姜、小茴香等;虛寒甚者,加制附片等溫陽之劑;陰寒凝盛者,加細辛、麻黃等溫通之品;腎虛者,加菟絲子、桑寄生、杜仲等。
14.眩暈停
處方清半夏,炒白術,天麻,陳皮,茯苓,澤瀉,生龍骨(先煎),生牡蠣(先煎),黨參,丹參,生甘草。
用法上藥除生龍骨、生牡蠣外加水浸泡1小時,生龍骨、生牡蠣加水先煎30分鐘後,加入浸泡藥物***煎20分鐘,取汁,再加水煎20分鐘後取汁,兩煎混後分2次早晚口服。
功效燥濕化痰,益氣健脾。
主治頸椎病、腦供血不足、腦梗塞,以及其他腦血管疾病引起的眩暈,臨床表現為頭重如蒙,視物昏花,胸悶脘痞,食少,形肥,嗜睡,舌質胖,苔白膩,脈滑或弦滑。
加減耳鳴加磁石,納差加炒麥芽,頸部僵硬加葛根,失眠加夜交藤。
15.加減大黃牡丹皮湯
處方 牡丹皮、桃仁,冬瓜仁,大黃、芒硝(沖入)。
用法 水煎服,日1劑。
功效 活血化淤,通腑散結。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
16.止血化濁明目湯
處方黃柏,知母,生地,丹皮,車前子,瓜蔞仁,竹茹,枳實,茯苓,早旱草,夏枯草,紫珠。
用法冷水浸藥、文火水煎30分鐘,過濾取汁。藥渣再加冷水煎30分鐘取汁,兩次藥汁混合***約400毫升,分2-3次飯前溫服,每日1劑。
功效止血開郁、健脾化濁、通竅明目、育陰養陽。
主治內眼出血病。
加減本方主治內眼血管性、炎性、變性出血,但要臨證變通。濕熱重加茵陳、龍膽草;肝陽亢加僵蠶、鉤藤、石決明;氣陰虛加太子參、蘆根;肺胃熱盛加竹葉、石膏;便秘加大黃。視網膜靜脈周圍發炎加銀花、黃連;視網膜靜脈栓塞加三七粉、懷牛膝;糖尿病加雞血藤、花粉;視網膜動脈硬化加龜板、鱉甲;黃斑出血加黃芪、阿膠;視網膜水腫加白術、豬苓;視網膜有滲出物加雞內金、山楂;玻璃體內出血時間長可加水蛭。只要依據主方,變通靈活,用藥精當,是可以獲得滿意療效的。
#中醫# #春日生活打卡季# #春日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