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精選哈裏森先生於1944在陜甘寧邊區拍攝的實景照片,經過後期上色和精修後呈現給大家。請享用。
兩個八路軍戰士好像在比身高,旁邊是繳獲的物資,身後是壹對1992式火炮鏡頭,左邊是經緯儀,當然還有繳獲的壹把1995式軍刀和壹件1998式軍大衣。這兩名士兵穿著整齊,腰間系著武裝腰帶。他們應該是兩個幹部或技術員,左邊的士兵還穿著涼鞋。
壹個八路軍戰士微笑著面對鏡頭,手上的老繭讓人難過了壹會兒。他腰間掛著兩枚手榴彈,手裏拿著壹把繳獲的三八式步槍。值得註意的是,這名士兵還戴著壹個軍用茶缸。
壹支八路軍的隊伍在行進中經過壹個村莊時,附近的居民停下來觀看他們的隊伍。照片中的前方士兵是壹名機槍手,背著壹挺裹著槍衣的捷克輕機槍,另壹名士兵戴著繳獲的90式頭盔,十分醒目。
八路軍戰士訓練後稍事休息。這名士兵還在胸前掛了兩枚金手雷。與邊境地區制造的手榴彈相比,這種金制仿制德國手榴彈更受士兵們的歡迎。
這位威風凜凜的八路軍幹部,正站在臺前給壹群戰士演講。他胸前口袋裏還放著壹份手稿,武裝腰帶很挺拔。
壹群八路軍戰士在學習。他們面前的大樹下立著壹塊黑板,壹名教官正在訓練黑板上的內容。前面的八路軍不壹定是專職訓練士兵的教官,很可能是普通幹部。那時候連八路軍的連級幹部都要有教軍事技術和分析敵情戰術的能力。在八路軍,除了學習蘇聯教科書外,更註重學習日本教科書。普通士兵也能說幾句日語,真正認識自己。抗戰後期,壹群八路軍戰士經常圍著敵人炮塔大喊大叫,也許帶著五湖四海的口音,但只要敵人停止戰鬥,聽著喊聲,那目的就達到了。
這張照片上的士兵都是當時八路軍的精英。每個穿著全套服裝的士兵都拿著壹支步槍,帶著壹個皮革彈匣。即使沒有配備步槍的士兵身邊也有壹個榴彈發射器。
八路軍戰士正在訓練。前兩名士兵每人系著壹條皮武裝腰帶,手裏拿著壹挺輕機槍。所以這是兩個機槍手,當時八路軍內部絕對的精英戰士,後面的戰士還在跟上。
幾個士兵在試用壹把92式步兵炮,繳獲的步兵炮在當時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除了缺乏有炮兵經驗的士兵,炮彈的供應也是壹個大問題。不過這款步兵炮性能和各方面都不錯。不僅槍身輕巧不到500斤,即使可以人力拖動,也可以拆卸運輸,組裝維護都非常簡單。
壹位八路軍在鏡頭前露出親切的笑容,手裏拿著壹個瓜,壹絲不茍地梳理著頭發。看那士兵胸前口袋裏的鋼筆,應該是文職幹部。
壹個小戰士挺拔地站在鏡頭前,手裏拿著壹把38式步槍。雖然這個士兵看起來很年輕,但軍齡應該保持下去。從他衣服的磨損程度可以看出,皮質的武裝帶已經磨得沒有了原貌,肩上的臂章號碼清晰可見,代表著這支部隊的建制。
幾個八路軍戰士不知道是在備戰還是在訓練。這張圖中間有壹挺92式重機槍。炮手握八字形扳機瞄準,機槍副手握彈性板。
這種92式重機槍的優點和缺點都很突出。最受詬病的是彈藥盤供彈的方式,需要壹名副手不斷刷油、裝彈。再加上風冷設計,戰鬥中槍管容易發熱,很難形成有效的火力壓制。但是是重機槍,精度很高。如果按拋物線射擊,最遠可以穿透三四公裏外的敵人。
另外,這種重機槍還可以加裝瞄準鏡,槍身很重。即使槍身升到最高點,重心還是很穩,這樣才能準確開火。最左邊的士兵腳下有重機槍的配件,行軍中可以安裝攜帶。
這個士兵看起來很嚴肅,似乎很疲憊。手裏的武器分不清是漢陽產88式步槍還是38式步槍。從頭箍和第二箍的距離來看,只能是這兩種槍。因為原圖的原因,無法分辨瞄準鏡的具體形狀,或許是山形瞄準鏡,線條也無法分辨。畢竟漢陽產88式步槍和38式步槍的線條太接近了。士兵的山帽已經磨破了,看得出來當時士兵們打的很辛苦。
壹位八路軍老戰士,有壹個顯眼的紅領子。從這個戰士的眼裏,他看到的不僅僅是身經百戰的滄桑,更是他對抗戰勝利的決心。強壯的身體像不可動搖的山壹樣強大和高大,正是因為千千不可動搖的身體,我們才能迎來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
從這些珍貴的歷史畫冊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士兵們的日常訓練,還可以看到當時的艱苦條件。即使在這些物資貧乏、裝備簡陋、彈藥匱乏的條件下,我們依然充滿了抗戰勝利的決心。
他們的物質條件並不好,但精神食糧卻極其豐富。這個團隊從成立至今,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放棄過學習。這是壹支成立之初就組建了電子戰團隊的部隊。這是壹種有信念和不斷進步的力量。是壹支軍事素養很高的部隊。這是壹支即使是最普通的士兵也要學習幾門敵方語言的部隊。這樣的隊伍壹定會贏得最後的勝利。只有這樣的團隊,才能帶領大家,迎來黎明後的曙光。
最後,我要感謝哈裏森先生。為了向外界報道壹個真實的紅隊,他不畏艱難險阻,拍攝了大量敵後根據地的照片,讓外界和後人看到壹個真實的八路軍隊伍,讓我們再次看到這些照片時,更加貼切地感受到抗戰的艱辛,從而永遠記住先輩們的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