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飾,是人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裝飾品之壹。又因它對發量的要求較高,所以它也被認為是女子的專屬物品之壹。
我國女子佩戴首飾,是壹項傳統,有著悠久 歷史 。而從某種角度來看,古代女子佩戴首飾的背後,也包含了頗為厚重的傳統文化底蘊。如發簪、發釵與步搖,都曾是傳統禮俗文化與美學工藝的承載品。
發簪,在古代首飾中占據重要地位。它的字面意思較為簡單:是古人用來插定發髻或將頭發與冠連接起來的壹種長針。隨著時代的演變,它逐漸發展為古代女性用來固定發髻的專用首飾之壹。
單從這壹層解釋來看,發簪的作用便很明顯了,它是用來固定男女發型的,屬於功能型首飾。話雖如此,發簪的背後還有更為廣泛的內蘊。
(壹)簪與及笄的禮俗需求
發簪的"簪",本名為"笄"。沒錯,就是女子行及笄禮這個"笄",所以發簪的背後,是傳統禮俗文化的承載。
既然說到禮俗文化,自然要提到禮樂昌盛的西周時期。對於男子來說,有句話叫"二十弱冠",意思是說男子在二十歲的時候,需要加冠行禮,然後便意味著他成年了。
冠同男子的意義,便相當於簪(笄)同女子。在周代,當女子年滿15周歲的時候,便需要舉辦成人禮了。在這壹天,家中的女性長輩會為適齡女孩盤發,然後用簪子將其固定住。
待禮儀完成之後,女子便意味著成年,然後有資格嫁人,並履行作為女子的義務和使命。在有些特殊場合下,比如女子需要守孝時,及笄禮的日子便需要往後推遲,但最遲壹般不超過二十歲。
從相關記載來看,不少禮俗文化,包括年輕男女的成年禮在內,都主要流行在貴族之家中。正因如此,貴族女性在接受過及笄禮之後,還需要入宮或到宗室裏面學習相關禮儀。
顯而易見,這種傳統禮俗文化有它明顯的優缺點:
就缺點而言,古代女子行及笄禮的過程沒有男子加冠這樣繁瑣,這便暗含了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換言之,女子行及笄禮,雖然是 社會 對於傳統禮儀的重視,但也是約束女子的必要保障之壹。
通過及笄禮,女子的命運與權利,就這麽隨意地被固定在了較為狹小的範圍之內。當然,女子行及笄禮也有壹些好處。
及笄禮是對女性的體型,幫助她們認清自己的人生責任與義務。雖說其目的不算多友好,但它對於個人成長起到了壹定的激勵和鼓舞作用。
(2) 簪的款式隨著時代發展不斷進步
早在新石器時代,簪便已經出現了。它最初的作用,自然不是為了迎合所謂的禮儀需求。而是插在女子的發髻之上,使其不散。不過,遠古時期的發簪,還顯得有些粗糙。
直到商朝以後,用骨頭制作而成的骨簪便成了常見首飾。在它的尾部,還刻有鳥獸、饕餮與人形圖案。由此可見,從商代開始,愛美的女性便已經意識到在發簪身上花費功夫,來彰顯其美感。
到了秦漢時期,發展的材質、樣式得到進壹步發展。貴族女子頭上的發簪,多用金玉制作而成,而且其花樣也日益繁多。說明此時的發簪,已經同時兼顧了實用性與裝飾性。
在這時候,發簪還有了壹個新的別稱,叫做"玉搔頭"。據《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曾盛寵李夫人,後者經常在頭上佩戴壹些華貴的玉簪。有壹次,漢武帝便將李夫人頭上的玉簪取下,然後拿來搔頭。自此以後,玉簪便有了"玉搔頭"的稱呼。
與漢代相比,魏晉時期的發簪,也同樣在材質上有了更為廣泛的選擇,比如玳瑁瑪瑙翡翠這樣的稀罕品,都被加到了發簪之上,來顯示主人的華貴美麗。
唐代是難得壹見的盛世王朝,也同樣是古代服飾文化發展的高峰期。在此期間,發簪的形式、款式與佩戴方式,都逐漸有了壹套新的流程。後世發簪的諸多講究與樣式,也大多來源於此。
可見此時的發簪,在兼顧實用性與美觀性的基礎上,也有了相應的美學價值。到宋明之後,貴婦開始將壹些珍貴珠寶放在發簪之上。此時的發簪上面的工藝水平,也達到了新高度。
發釵的作用,與發簪類似,都起到了固定頭發的作用。而到了後世,兩者也同樣被用作裝飾品。前面提到的宋代貴婦,便經常是簪釵滿頭。但發簪與發釵,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二者最初的區分依據便是:發簪是壹根長針,而發釵則是雙股長針,它也是在發簪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
(壹)發釵的區分
發釵的樣式、材質也十分豐富。而從材質來看,發釵將貴婦與平常女子做了壹個簡單劃分:
富貴女子的釵,通常有寶釵與玉釵的叫法。例如"春氣暄妍禦夾紗,玉釵雙裊綠雲",便能體現出佩戴玉釵女子的清麗脫俗。寶釵是壹種較為籠統的說法,如翡翠釵、珊瑚釵、玳瑁釵、琥珀釵。
這其中,玳瑁制作而成的寶釵,其價值往往頗為重要。據《華陽國誌》記載:"涪陵山有大龜,其甲可蔔,其緣可作釵,世號靈釵。"其實,古代發釵最討喜的寓意,便是它上面的各種吉祥圖案。而玳瑁在當時,正是壹種名貴的寶石。
玳瑁,原本是壹種大海龜,由這種海龜龜殼制作而成的寶石,是非常受歡迎的。因為古人眼中的烏龜,有辟邪、吉祥、長壽、納福的含義,所以玳瑁寶石便經常被安置在發釵之上。《續漢書》提到:"貴人助蠶,戴玳瑁釵。"可見玳瑁發釵,是貴人的壹種象征。
與寶釵相對應的,則是平民女子佩戴的荊釵。從考古學發現來看,制作發釵最初的材料,便是樹枝、荊條與骨頭。這其中,荊釵便是用荊條制造而來的。
可在《烈女傳》中,舉案齊眉的女人公孟光,她在嫁給梁鴻之後,便穿著"荊釵布裙"。正因這個典故,荊釵便逐漸成為了平民女子的代稱。後來的鐵釵、銅釵這種相對於寶釵玉釵的廉價發釵,被統稱為荊釵。
古人喜歡自謙,因為荊釵的說法,不少男子在外稱呼自己的妻子時,除了叫她們賤內以外,也經常會以荊婦代稱。
(二)發釵是壹種定情信物
前面提到,釵與簪的最大區別,便是它的雙股構造。也正因如此,釵也經常被女子當成是定情信物。
"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古代女子在與心愛的男子分離之時,便會將自己佩戴的發釵壹分為二,其中壹半交給心儀男子。白居易《長恨歌》中便有類似記載:
"釵留壹股合壹扇,釵擘黃金合分鈿。""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前壹句詩,便是說明了釵壹分為二,起到了定情信物的作用;後壹句話說合釵,便是有希望有情男女之間能團團圓圓。
而在湯顯祖的《紫釵記》,將發釵的寓意描繪地淋漓盡致。唐代小書生李益,與名門之女霍小玉,便是因為壹支紫釵而結緣。兩人壹見鐘情,後來經過多番坎坷與磨難,最終終成眷屬。
玉釵壹開始出現,其實便暗示李益與霍小玉將有壹段不同尋常的經歷;後來玉釵失而復得,也揭示了兩人最後苦盡甘來的團圓結局。
嚴格意義上來說,步搖不是壹種基礎的發飾,它是簪子的壹種特殊形式。正因如此,步搖的價值更多體現在它的美學意義與裝飾價值。至於實用性與功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說到這,就不難理解,步搖為什麽會首先出現在古代王後的發飾上。據《中華古今註》記載:"殷後服盤龍步搖,梳流蘇,珠翠三服,服龍盤步搖,若侍,去梳蘇,以其步步而搖,故曰步搖。"這處記載為我們提供了兩個必要信息:
其壹,步搖到底是什麽?作為壹種頭飾,它根據女子行走而搖晃,給人以壹種頗為直觀的美感。
其二,步搖的形成頗為古老,而且是商周時期王後的標配之壹。作為壹種裝飾性很強的首飾,步搖隨著 社會 風氣的開明,也變得愈發流行。
上行下效, 歷史 壹次次證明,不少在貴族之間流行的東西,總能流傳到民間。在魏晉以後,步搖便已經開始下移。
到了唐代以後,步搖便已經頗為普遍,成為尋常女子的常見首飾了。如《唐語林》中便有載:"長慶中,京城婦人首飾,有以金碧珠翠,笄櫛步搖,無不具美,謂之'百不知'。"
從介紹可以看出,步搖是頗有"攻擊性"的壹種首飾。它雖然以釵或簪為基座,但隨著古代女子愛美天性的逐漸釋放,步搖也成了很多貴族女子最喜愛的首飾之壹。
不僅如此,步搖雖然下移到民間,但它依舊是宮廷女子用來點綴自己的常勝法寶之壹。它的材質,多趨向於華貴,如金、玉石、松石、琥珀、珊瑚、琉璃等。再加上它繁瑣的工藝,導致步搖壹度成為女子妝飾的壹道標桿。
楊貴妃得寵之時,便酷愛金步搖,"雲鬢花顏金步搖",看上去頗有魅力,引得無數宮人爭相效仿。
發簪、發釵與步搖,算是古代女子裝飾美發的三大法寶。但仔細區分壹下,便能發現這三種首飾背後的寓意卻大不相同。
發簪與發釵都是功能型的首飾,但隨著禮樂文化的興起,它們也因為不同的構造,從而衍變出了新的含義。發簪是禮俗文化的代表之壹,而發釵又是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
至於裝飾性更強的步搖,壹開始與發簪相關聯,是禮俗文化中的身份體現。隨著 社會 風氣的開明,它才逐漸下移到民間。
當然,除了以上這三大法寶之外,古代女子的首飾還有其他種類。
比如"勝",也是壹種較為古老的頭飾。如華勝、方勝、人勝等,分別都有各自獨特的寓意。由此可見,古代女子的首飾,是因為它與傳統文化密切相關,這才有了各種豐富的表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