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古代日本不鑄造銅錢,那日本人買東西時花什麽呢?

古代日本不鑄造銅錢,那日本人買東西時花什麽呢?

全羅南道南安郡位於朝鮮半島南部,同我國寧波隔海相望,南安郡附近海域是古代中日貿易的必經之路。1976年,這裏發現了壹艘古代沈船,這艘從中國寧波開往日本的商船上除了價值連城的中國產瓷器外,還有八百多萬枚來自中國各個朝代的銅錢。這些銅錢到達日本之後會獲得壹個特別形象的名字:渡來錢。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古代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總是處於優勢地位,國外商人對江南產的絲綢、瓷器、茶葉極度渴求,他們帶著壹船的白銀來,換成壹船的中華土特產走。他們帶來的懷表、手槍總是被貴族當作稀有玩物,而寄予厚望的工業產品卻全無銷路。

對明清兩朝的對外貿易來說,這種認識大致不錯。但明朝以前的對日貿易卻是另外壹種情景,古代中國和日本都以小農經濟為主,日本對來自中國的手工業品需求不是特別大。往返兩國的商人除了要裝載瓷器、絲綢等貨物外,最重要的就是為中國銅錢預留大量倉位。銅錢才是出口日本最緊俏的?商品?。

上圖_ 西漢五銖,西漢時期的古錢幣

黃銅鑄成的銅幣壹直是中、日歷史上的主流貨幣。金屬貨幣最大的特點就是以重量計價。漢朝五銖錢既重五銖,明太祖下令鑄造的洪武通寶也分為分當十、當五、當三、當二、當壹五等,重量分別是壹兩(十錢),五錢、三錢、二錢、壹錢。

壹枚銅幣的名義價值同成分相同、重量相同的銅塊價值壹致。但是在商業交易中,銅幣因為壹致的重量、穩定的含銅量和易於攜帶的特點,比銅塊更易於流通,於是銅幣的實際價值總是略高於同等質量的銅塊。

雖然金屬貨幣不易出現紙幣壹樣貶值的風險,但使用金屬貨幣有壹個更大的弱點,就是貨幣供應量永遠也趕不上經濟發展速度。簡單的說,使用金屬貨幣的社會總是面臨?缺錢?的窘境。

上圖_ 道光通寶

錢不夠了擴大開采,加緊鑄幣行不行?

也不行。

首先金屬供應受自然環境制約,沒有足夠的礦產說什麽都白扯。第二,開采銅礦、鑄造銅幣也要消耗資源,鑄幣花的錢和貨幣價值相差無幾,社會生產不可能無限投入到鑄幣中去。

同時,人們總有將重金屬當作財富貯藏起來的習慣,金屬貨幣在流通中也會磨損,所以總有壹部分貨幣莫名其妙的退出流通。

正道走不通,那往銅裏摻雜質、五錢的銅幣楞當十錢花行不行?

可惜歪門邪道還是不行,清朝道光年間,由於戰亂連年,國庫入不敷出,皇帝和大臣開始打銅錢的主意。通過鑄造以五錢當十錢的虛值錢,壹度緩解燃眉之急。可違反經濟原理的行政命令就是壹張廢紙,哪怕是皇帝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經濟政策也是扯淡。

虛值錢當軍餉沒問題,支付財政開支也沒問題,但是流入市場之後就原形畢露,根本沒人接受虛值的道光通寶。現在的古玩市場壹文錢的道光通寶遍地都是,可虛值的壹幣難求,可見流通之少。

這幾個原因放在壹起,造成了通貨緊縮成為了金屬貨幣制度下的緊箍咒。古代日本可以說是金屬貨幣典範國家,當然不是優秀典範,是問題典範。上面幾個典型問題他壹個都不少。錢不夠用,成了日本人的燃眉之急。

.

上圖_ 寬永通寶是日本歷史上鑄量最大、鑄期最長、版別最多的壹種錢幣

公元958年日本在天皇幹預下發行了最後壹批品質有保證的銅錢:乾元通寶。此後近七百年,日本國內再無統壹鑄造的金屬貨幣,直到1636年寬永通寶問世,六百多年中日本只能依靠海外輸入的渡來錢維持經濟。

日本是壹個島國,自然資源匱乏,島上除了優美的風景和鹹鹹的海風不缺外什麽都缺,連足夠的銅礦都找不到,怎麽鑄幣?

從平安時代末期開始,天皇就退居二線,國家在將軍大名的掌控下四分五裂,貨幣政策更是壹瀉千裏。沒有大壹統的中央政府幹預,國內湧現出許多私自鑄造的銅錢。

上圖_ 我國古代濕法煉銅術

現在私自印刷紙幣肯定是不行的,假幣被發現後也會退出流通。但當時的日本不壹樣,國家又不鑄幣,老百姓鑄幣也沒人管,不能說民間私鑄的就是假錢。但是每個鑄幣的人都會從貨幣質量上打主意,為了節省成本,這些按照高質量銅錢樣子鑄造的私鑄錢總會摻入大量鉛、錫壹類雜質。

含銅量不夠的私鑄幣質量不佳,同樣流通的渡來錢還未見磨損,私鑄錢就已經銹跡斑斑。私鑄錢還特別脆弱,有的掉在地上都會摔碎。交易過程中,沒人願意接受私鑄錢。

相反,使用古代中國銅幣的成本就遠遠低於自己鑄造了。宋和元都是世界性的貿易大國,兩朝的鑄幣也是國際硬通貨,這麽牛的大錢擺在面前還有不用的道理麽?明朝雖然自絕於世界,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靠著朝貢和走私獲得的那點銅錢,日本也能勉勉強強維持經濟運轉。

上圖_ 熙寧元寶

上圖_ 元祐通寶

在這六百年中,日本的渡來錢以宋朝熙寧元寶、元祐通寶、皇宋元寶和明朝永樂通寶居多,也有少許來自朝鮮的銅錢。有意思的是,日本國內流通的銅錢以壹文錢為主,我國宋代和明代都曾鑄造過幣值較大的銅錢,這些銅錢在流入日本後往往會被特意磨小,當作壹文錢流通。

明朝時期還有個有趣現象,有的日本商人在賺到渡來錢後,會在日本國內用渡來錢購買銀子,再帶著銀子來明朝換銅錢。原來明朝後期由於商品經濟發展,銅幣由於價值太小,已經無法滿足流通需要,所以銀子接替銅錢成為了新的貨幣。而日本國內經濟體量小,用不起銀子,日常生活對銀子需求也不太大,於是同樣壹塊銀子,日本國內價格遠遠低於明朝。這些日本商人往返交換貨幣就能獲利。

十七世紀,日本進入幕府時代。重新實現中央集權後,德川幕府著手完善國內貨幣政策。1636年,寬永通寶問世,日本這才擺脫對渡來錢的依賴。

文:劉不成

參考資料:

1《渡來錢》.北京青年報.肖靜

1《中國明清銀本位貨幣制度研究》.李勇五

1《晚明海外白銀內流研究》.張然

1《中日交流史上的永樂通寶》.吳起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上一篇:壓歲錢的意思是什麽
  • 下一篇:史記經典名著讀書心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