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古代的統治者如何賑災

古代的統治者如何賑災

秦漢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壹個地震災害的頻發期,有學者統計,這壹時期發生地震68次,另有學者認為這壹數據應該是118起,無論如何,都是壹個不小的數字。因此,秦漢時期政府的賑災能力得到了很大的考驗。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秦漢時期,統治者已經開始實施壹系列防災和備災措施。防災措施主要有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和保護環境等,但這些措施主要只能盡量減輕人為因素對於自然的損害,且對於地震災害的作用並不像水旱災害那麽明顯。備災措施主要是興建倉儲,儲糧備荒。秦和兩漢都在中央和地方興建了許多糧倉儲備糧食,並建立起了壹套完備的倉儲制度。《太平禦覽》載:“秦始皇四年七月,立長平倉,豐則糴,歉則糶,以利民也”《史記·平準書》記載:“……漢興七十余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早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

在災害發生之時,政府需要馬上做出反應。秦漢時期,統治者在地震發生時的賑災措施主要有四種。壹是賑恤和廩貸,這是壹種針對災民的臨時救濟,賑恤是無償贈與,通常是糧食、日常用品等,也有直接賜錢的情況。安帝建光元年郡國三十五地震時,“賜死者錢,人二千”。廩貸則是指假貸貧民,即是壹種有息或無息的借貸,解災民壹時之需。

第二種賑災方式是減免賦稅。在重視農業生產的古代社會,地震災害往往會對莊稼造成極大的傷害,因此在兩漢時期,統治者會根據受災的嚴重程度減免農民賦稅,譬如,在兩漢時期,因受災導致糧食減產在50%以上的,可免去全年田租,不滿此數的則按實際受災程度減免。

對於受災嚴重或者糧食生產本就不足的地方,在災害發生時需要進行運輸工作,災時運輸包括兩種,糧食的運輸和災民的轉移。

在及時救災之後是災後重建工作,為避免災害之後大批災民流離失所造成的社會不穩定,中央政府往往積極安置流民,組織災民進行生產及自救,具體措施包括免除賦稅徭役、賜予錢物、假民公田讓災民耕種等。在災情嚴重時,皇帝還會開啟山澤苑池(皇帝私人花園或者國有地區)任百姓采獵。

關於唐代***發生了多少地震,不同學者看法不同,從30余次到80余次不等,但可以肯定的是,經過歷朝歷代的經驗積累,唐代政府對於地震賑災已經較前代又有了發展。

在防災措施上,唐代基本沿用秦漢時期的做法。唐前期,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較為完備的水利管理機構,中央由尚書省工部的水部司和都水監負責,地方則由地方州縣長官管理。水利工程雖然對地震沒有直接的減輕作用,但對於地震的伴生災害則有著不可忽視的功效。唐代依舊建設倉儲,積谷備荒,其中義倉和常平倉兩處倉儲對賑災減災的作用最大。“凡義倉之粟,唯荒年給糧,不得雜用。若有不熟之處,隨須給貸及種子,皆申尚書省奏聞。”《舊唐書·職官二》又說:“凡義倉所以備歲不足,常平倉所以均貴賤也。”此外,還有正倉、太倉等其他倉儲做補充賑災之用。

唐人普遍受“災異天譴論”和“陰陽五行災異說”思想的影響,因次在災害發生時,首先要進行祈禳。這壹活動,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都需要進行,希望通過祭祀名山大川、廟宇、各路神仙等方式感動上天、驅除災害、轉危為安。政府祈禳的負責者是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皇帝、太子、宰相等都會參與其中。

唐人延續秦漢時期 “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漢書》)的思想,認為自然災害的發生與人的作惡有關,因次在災害發生後,皇帝必須修行政德,回應天譴。壹般來說,皇帝要首先通過自譴、求言等方式深刻反省,同時,還會采取如避正殿、慮囚、出宮女、減膳、改元等實際行動消弭災害。在皇帝的帶領下,太子、宰相等也會相繼做出壹些修政舉動,如今看來,這些舉措並無什麽科學依據,但也是古人為減災安民做出的努力之壹。

在祈禳、修政的同時,賑濟工作也不能拉落下。在災難發生後,政府往往會向災民發放糧食、食鹽、布匹等救災物資以維持人民生活。這時的賑濟方式較之秦漢有了壹些發展,除了無償贈與和借貸之外,還有賑糶(又稱賤糶),即政府在災後將糧食以低於市場價格的方式賣給災民,以及工賑,即政府在災後地區雇傭當地災民興修公***建築,以工代賑的方式。

災後恢復也不能懈怠,在唐代,災後恢復和重建主要有幾種措施。壹是養恤安民,如掩埋亡民、賜民棺木、助民修屋、賜醫藥、賜耕牛、賜糧種、贖子等;如二是蠲免,以免災民後顧之憂。《冊府元龜》:“古者使民以時,賦調有數,蓋以備國用均民力也。其或天災流行、水旱作沴、兵革之後必有兇年,故哀其疾苦而有復除之制。”

災後重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支持,因此,唐代政府鼓勵災民返鄉,參與重建,在解決勞動力需求同時可以對流民產生的社會問題起到壹定抑制功能。除此之外,政府災後還會采取停征、放貸、緩刑等措施來撫恤災民,將地震之類的自然災害造成的社會問題盡量減輕。

兩宋時期,地震災害根據學者統計,平均三年左右壹次,高發期在英宗、哲宗、光宗三朝。英宗在位的短短三年間就發生了5次,而在宋真宗壹朝,地震發生高達24次,較小的地震“許州開元觀老君像自動”(《宋史》),而嚴重的則如《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至五日不止,壞廬舍、殺人畜,凡十之六”。

兩宋時期的救災水平較之前代又有了發展,馬端臨《文獻通考》“宋之為治,壹本與仁厚,凡振貧恤患之意,視前代尤為均至。”兩宋賑災原則繼承唐代及之前的政府措施,且為後來的明清所繼承、沿用,形成中國古代社會後期社會救濟的基本格局。救濟措施主要有賑給、賑貸、依閣、蠲免等。

其中,賑給、賑貸、蠲免我們在上文都已經說過,比較陌生的是倚閣。倚閣是指政府暫緩或延期征收賦稅的方式,與蠲免相似,這壹做法可以減輕農民負擔,維護社會秩序。

宋代社會救濟事業受到學者較高評價,主要表現在救災程序的制度化和規範化。在南宋淳熙年間,淳熙敕令對於民戶訴災、地方官員檢視災傷時間和程序都做了詳盡規定,形成壹套完整的賑災救荒行政體系。這對於後代都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明清時期,對地震的應對主要延續前代,包括根據地震的破壞程度豁免稅糧、撥糧銀賑濟、安撫民眾、最高統治者與當地官員祭祀天地、省身自悟、大赦刑獄等,在精神層面和實用舉措上都做出了努力。

這壹時期,賑災制度完整,在地震發生後要從下至上層層報告災情,朝廷知道後則組織成立“勘災小組”到受災地統治受災範圍和人口,以為賑災物資的發放提供依據。

明代歷史上,嘉靖大地震最為著名,這次地震強度8級,最終導致83萬人死亡,政府如何作為,在此等天災面前尤為重要。

當時的救災主要由戶部負責,而在中央政府得到災情報告後,還需要臨時派遣欽差大臣前往震區坐鎮。在嘉靖大地震中,戶部左侍郎鄒守愚作為欽差大臣被派往災區,當地政府官員都需要配合欽差工作,進行賑濟災民、減免賦稅和維護秩序等工作。

“以地震發銀四萬兩賑山西平陽府、陜西延安府諸屬縣,並蠲免稅糧有差”“以陜西地震,詔發太倉銀萬兩於延綏、壹萬兩於寧夏、壹萬五千兩於甘肅、壹萬兩於固原,協濟民屯兵餉……停免夏稅”。朝廷這些舉措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受災人民的困境。

由於古代通訊和交通不發達,災難的發生和災情上報往往要經過壹段很長的時間,民間的自發救災力量也不能忽視。明朝有“旌表義民”的做法。明英宗時,“直隸大名、真定等府水澇,人民缺食。朝廷雖已遣官賑濟,然所儲有限,仰食無窮。先蒙詔許南方民出谷壹千石賑濟者,旌為義民。其北方民鮮有貯積,乞令出谷五百石者,壹體旌異優免。”也就是說,災難發生後,由於政府救災物資儲備有限,民間義民自發拿出糧食等救濟災民,受到了朝廷的嘉獎。“旌表義民”在當時產生了積極的示範作用~

  • 上一篇:中國曾經蒙受過的恥辱
  • 下一篇:kt6斬波器適合收藏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