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紀古城位於靜寧縣治平鄉劉河村南1000米的治平、深溝河交匯處的河谷川臺地上。城址疊壓於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上,呈正方形,邊長500米,面積25萬平方米。西、南兩面城址因河水沖刷已塌陷,有五分之二現為河灘田,東、北兩面現存部分城墻(似為後世在原墻址上補築),基厚12米,頂寬1.5—2米,夯層厚14—18厘米。夯土中夾雜大量仰韶文化、齊家文化陶片及漢代陶片、唐宋瓷片。城址內外存有大量秦漢時期板瓦、筒瓦、回紋鋪地磚和灰陶器物殘片及唐宋時瓷片。筒瓦壹般長41厘米,直徑14.5—16厘米不等。現存瓦當多飾有雙雲紋、單雲紋、葵花紋,有的燒前刻有“長樂未央”或“大禾美帛”銘文。城址內已發現5口相似的筒形水井,其中兩口曾先後挖掘清理,井深12米。其中壹口井底有戰國和漢代已破碎的陶罐(汲水用器)及井廢後填充入內的漢瓦當、瓦片等;另壹口廢棄後被壹西漢墓所覆。從城址遺存實物推斷,古城應建於戰國時秦統轄時期。1993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長武古城位於涇川縣涇明鄉長武城村涇河南岸距河床百米高的坪上,北臨涇河,東、西兩面有深溝,南為人工開辟的斬斷面。城址有內外城,內城呈“呂”字形,為夯土築就。內城東、西墻長皆1200米,北墻長1000米,南墻長950米。現存墻最高3.5米,基厚12米,夯土層8—10厘米,夯跡圓形。城南墻外有人工城壕遺跡。城內有數條暗渠引入城外泉水,為豎井水源。城址附近出土有戰國提梁銅壺、漢代銅鼎、唐代造像塔及瓷碗、牌飾、弩機等。城址東南發現有銅礦石、銅渣。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密須古城位於靈臺縣百裏鄉達溪河岸二、三級臺地上。城址今仍可辨。遺址東壹公裏處曾出土重43公斤大鼎。據考證,這裏是商代密須國都城,周文王伐滅密須後又為密國首府。城址內及附近曾先後發現新石器時代、西周等不少遺物。 涇陽古城位於崆峒區安國鄉油坊莊村的頡河北岸100米的二級臺地上。遺址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200米,面積約1.6萬平方米。城址內地表存有大量漢代繩紋瓦片和陶片以及銅箭鏃等遺物。在斷層中夾有長30厘米、寬25厘米的筒瓦。據《史記·秦本紀》載:秦昭王六年(前301)“涇陽君質於齊”,應是以地名封君;《括地誌》記:“烏氏縣,周之故地,後入於戎,秦惠王取之,置烏氏縣。”《漢書·地理誌》記安定郡領21個縣,涇陽、朝那等排在“烏氏”之前,有學者認為排列順序系以置縣先後為準的,所以涇陽應是戰國時代秦所置縣。現定為西漢置縣遺址。 阿陽古城位於靜寧縣城川鄉靳寺新村南300米處,面積2萬平方米。文化層1.5米,暴露遺跡有灰層和雜物堆積層;遺物有紅粗夾砂陶片,屬齊家文化,有粗、細繩紋板瓦、筒瓦、瓦當及灰陶器物殘片,常有漢半兩和五銖錢幣出土。城址下為齊家文化遺址,周圍亦分布有紅山咀馬坡、黨家坪、新村等5處新石器和青銅器時代文化遺址。城址大部分已被河水沖塌,北面存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70米的墻址。築城年代不晚於戰國時期,現定為西漢所置縣。 水洛古城位於今莊浪縣城所在地,地處北、南水洛河交匯處。秦、漢時設水洛亭。東晉時已名水洛城,義熙五年(409),西秦攻克水洛城。歷經唐宋元明清,漸成壹地重鎮。 ? 莊浪古城位於莊浪縣西北部莊浪河河谷。秦漢時在這裏設受渠亭,唐稱結公城。蒙古太宗時在此設莊浪路治所。元代至正二十七年(1290),城“周圍壹裏壹百七十步”,時有東、南、北三門。南門名鎮遠,北門名拱極。明代成化五年(1469),擴至周長三裏。嘉靖十三年(1534)於南門建城樓,至清康熙五年(1660),城的南北垣先後傾圮。乾隆三十三年(1694)整修,增築甕城,改南門偏向東,名朝陽,北門名迎恩,各修二層城樓。現舊城垣尚有殘跡,附近有新石器遺址和漢墓群。 蔣家坪古城位於涇川縣城關鎮蔣家坪上,背山面水,居高臨下。北面為山坡地,東、西兩面為深溝,南臨涇河,與對面的何家坪相峙,形成咽喉要塞。遺址北窄南寬,呈簸箕形,靠北土丘上築有5個土臺,居中者最高,人稱“將臺”。現存夯土層及殘存遺跡顯示,東、西兩面原有城墻,南面距“將臺”1000米處亦有1000米長東西走向的城墻,與南、北城墻相連接而成城堡。此城是西魏時涇州刺使乙弗貴主持築就。至唐初,因薛舉反唐失敗後,人稱“薛舉城”,頗為後人所重。 潘原古城位於崆峒區四十裏鋪鎮曹灣村。北依山嶺,南臨涇水,西靠小路河。遺址是三角形,北延伸至山坡,南近河岸,根基寬約500米,東西長1500米。殘墻厚6米,夯土層為9—11米,夯窩圓形。墻土中含有仰韶及西漢時的陶片。遺址內磚頭瓦礫堆積甚厚,多為漢、唐、宋代物,間有子母磚。出土文物有石函、石桌、石經幢和造像石方塔,上刻有飛天、三世佛、經變等佛經故事,其中有壹石刻鐫有“景明四年”字樣,“景明”系北魏宣武帝年號,“四年”為公元503年。1973年,在遺址內曾出土數百斤窖藏宋代神宗時“熙寧”和徽宗時“崇寧”銅幣。古城始建於西漢,後經北魏陰■,至唐時為潘原縣城。 通邊古城位於莊浪縣東北部六盤山腳下的古雞頭道要沖,現為通邊鄉政府駐地。城堡遺址南北寬400米,東西長600米,舊有東、西、北三門,形如虎耳,俗稱“虎耳城”。遺址內瓦礫層厚1.5米,曾出土宋白瓷、豆青瓷、黑瓷殘片。初建於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慶歷八年(1048)稱通邊寨。金皇統二年(1142)設通邊縣。元初並入隴幹縣。明清時為大集鎮,商貿興盛。民國時設通邊鎮。 胡谷堡位於崆峒區安國鄉土橋村北頡河南岸平川上。城址呈方形,東西長429米,寬319米,墻基厚21米,夯土層為10—12厘米。現存殘墻高15米。原有東、南、西三門。遺址內散見瓦片、瓷片多為宋代遺物。唐貞元七年(791)築,名胡谷堡,後改名安國鎮。 石門堡位於莊浪縣朱店鎮與萬泉鄉交界處石門口東南小灣村西側山巔。《水經註》:水洛水“逕石門峽,謂之石門水。”此地“山石如門,其路斬截”,故名。清乾隆《靜寧州誌》記為“石門高山堡”。古堡築於1087年,為水洛城所轄二堡之壹。遺址呈橢圓形,東墻殘留30米,內高3米,外高6米。有烽火臺壹座,殘高8米。遺址內有齊家文化灰層灰坑。 趙墩大墩梁烽臺位於莊浪縣趙墩鄉壹個長300余米的山梁上。計有4座,其中壹座為通脊形,高4米,直徑18米,夯層厚6厘米,有漢代豎繩紋灰陶罐殘片;另外兩座有宋代陶片。按地形,此處烽臺系由靜寧縣威戎鎮境依次西來,東西壹線排列計6座,直達六盤山。 良邑小灣梁烽臺位於莊浪縣良邑鄉。殘臺高5米,呈長方形,頂部南北邊長2.5米,東西邊長4.5米,底部南北邊長5米,東西邊長9米,夯層厚10厘米。遺址周圍散見明代白瓷圈足碗、青花瓷碗、粗瓷罐、灰陶罐等殘片以及礪石等遺物。與北部現陽咀、南部饅頭咀、東部武家堡等烽臺連接。 雙疙瘩梁烽墩位於華亭縣山寨鄉北陽窪村雙疙瘩梁上,連續有三座烽墩,壹座最高者6米,直徑10米,另兩座高4米,直徑6米,為宋代遺跡。 另外有漢、唐烽墩遺跡4座,壹在華亭縣西華鎮藺家溝北山上,稱藺家溝烽墩;壹在華亭縣縣城西華尖山;另兩座分別在華亭縣東華鎮南山十裏墩和東華鎮裕光村郭家梁,前者稱十裏墩烽墩,後者稱郭家梁烽墩。4座烽墩遺址皆有明顯的夯土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