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古詩詞吟唱研究的主要內容

古詩詞吟唱研究的主要內容

1.古詩詞吟唱的意義

吟誦是鑒賞古典文學作品的重要手段

人們閱讀古典文學作品,不僅是為了豐富知識,陶冶情操,更是為了從鑒賞中獲得美的享受。吟誦,正是幫助我們達到這壹目的的重要手段之壹。

古典文學作品,尤其是詩詞,所以久為傳誦,主要是因為這些作品用美的語言創造了壹個情景交融、能把讀者引入想象空間的美好意境。學會了吟誦,首先可使我們在鑒賞時更充分地領略作品的意境美。

首先,吟誦的效果不僅優於默讀,而且勝過用普通話以現代的方法朗讀,它能使我們充分地感受古典文學作品的情味,這是因為古典文學作品音節的安排有特殊的規律,非吟誦不能展現其妙處,非吟誦不能很好地"由聲入情";吟誦都依壹定的腔調進行,而吟誦腔調自具壹種特殊的韻味;加上吟誦作為壹門有悠久歷史的藝術,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技巧。同樣壹首古典詩詞,先用普通話以現代的方法朗讀壹下,然後再吟誦,兩廂比較,盡管朗讀也有技巧,但相形之下,抑揚頓挫合度、疾徐輕重有致的吟誦卻更能充分地再現作者的心態神情,因而具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其次,吟誦本身就是壹種美--古詩詞文音樂美的享受。文學作品的語言是為塑造藝術形象,表現內容服務的,但作為形式,它有相對的獨立性。

例如:《聲律啟蒙》熔古典詩詞典故、意向於壹爐,詩言誌、賦比興,春花、秋月,蟬鳴、鶯囀,長亭、幽寺,飲酒、觀棋,漁獵、釣耕,楊柳杏花、高天淡水、西樓佳人、邊塞風沙……漢語之美,音韻之美,在《聲律啟蒙》中都有著最精粹的體現。關於這壹點,妳只要大聲地誦讀出來就會有直接的感受和體驗。

2.古詩詞吟唱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四方。 劉邦《大風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之五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嶽飛《滿江紅》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沈浮雨打萍。 文天祥《過零丁洋》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陸遊《遊山西村》 十年壹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杜牧《遺懷》 上邪下難正,眾枉不可矯。

何承天《上邪篇》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絕句》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雕。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水滸傳》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白居易《琵琶行》 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同光。

屈原《楚辭.九章.涉江》 壹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陸遊《夜泊水村》 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壹片飛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杜甫《曲江》之壹 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吟》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頭。

楊萬裏《小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範仲淹 《嶽陽樓記》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樂遊原》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 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中亡。

《水滸傳》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木蘭詩二首》之壹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 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壹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 天涯何處無芳草。 蘇軾《蝶戀花》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白居易《琵琶行》 千磨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於謙《石灰吟》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趙翼《論詩》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俞文豹《清夜錄》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浪淘沙九首》之壹 九州生氣恃春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顏淵》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毛澤東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王勃《滕王閣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絕句》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李開先《寶劍記》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史記·蘇秦列傳》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題臨安邸》 奇文***欣賞,疑義相與析。

陶淵明《移居》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杜甫《蜀相》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論語·子罕》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毛澤東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於謙《石灰吟》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壹生。 蘇軾《洗兒》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詳《過零丁洋》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唐·李白《送友人》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唐·杜甫《水檻遣心》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唐·白居易《賣炭翁》 溫故而之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蕷洲。 唐·溫庭筠《望江南》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宋·周敦頤《愛蓮說》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樂府詩集·木蘭詩》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宋·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唐·杜甫《春。

3.古詩詞寫作與吟唱論文該怎樣寫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View.aspx?cBlogLog=1001888977 這裏有壹篇很棒的 淺談古詩詞鑒賞中的聯想 關於聯想和想象,《文心雕龍》裏有壹段精彩的描述:“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裏。

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舒卷風雲之色。”這固然是針對文學創作而言,對古詩鑒賞來說,這同樣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易蔔生說過:“不僅作家在創作,而且往往讀者比詩人更像詩人。”離開了聯想和想象,就不可能對古詩詞作到真正的、全面的理解和欣賞,我們讀者在進行鑒賞時,往往是在這壹基礎上的再創造、再接受。

但在實際的鑒賞中,聯想又不能是漫無邊際的,而是應當有所側重,有的放矢。細分之,可有以下幾種情況。

1.背景聯想 詩歌鑒賞要知人論事,知人論事才能顧及全篇。詩歌作為詩人表達個性思想感情的產物,不可避免地要揉進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個人的不幸、身世的滄桑、命運的坎坷都能在詩詞中找到它們的影子。

如果不了解李煜由貴為天子到淪為階下囚的巨大反差,就不會理解他那種“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的深哀巨痛,李清照若沒有晚年喪夫失家、生活顛沛流離的不幸遭遇,又怎會寫出“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這樣深婉哀痛的句子? 聯想寫作背景,關鍵是要能夠設置壹種可以進行想象的具體情境,使自己身處其中,能夠仔細品味和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作到細致入微,透徹深刻。所以飄逸豪放的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後才會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輕松與喜悅。

百年多病、愁苦窮困的杜甫才會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闊大與深沈。 2.細節聯想 中國古典詩詞多篇幅短小,意蘊豐富,古人用“滋味”說詩,強調詩歌要“吟誦涵泳”,就是針對詩歌精致細微這壹特點而言的,在看似尋常的細節內容上下功夫正是優秀作家的不尋常之處,所謂“瑣屑中有無限煙波”。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題,大都在詩中的細節上設置題目,這些地方看似平常,其實大有文章。而要對細節進行充分細致的理解,就必須借助於聯想,細細品味得之。

如,晚唐詩人杜牧的《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這首詩描寫了壹個宮女的孤苦生活,通篇沒有壹句抒情的話語,只有景物和動作的細微描寫,但仔細壹想:銀燭秋光,顯示出幾分暗淡和幽冷,小扇暗示出被遺棄的命運,“撲流螢”寫出宮女的無聊和孤獨,“夜色涼如水”暗示夜已深沈,牽牛織女的故事壹定又使她想起自己的淒苦身世,這樣壹想,詩中的人和事都有了具體的典型環境,原本平淡的細節有了雋永的意味,宮女內心的復雜感情也凸顯出來,令人嘆惋再三。再如高考題中對“閑敲棋子落燈花”這壹細節的理解,也需要進行細致合理的聯想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重視細節並不能拘泥於細節,壹味尋求所謂的“生活的真實”,那樣無疑會扼殺詩意,摧殘情趣。 3.空白聯想 壹位外國文學評論家說過:“詩人的思緒則有如兒童,因為他們的思維都淡化了邏輯性,而是壹種跳躍性。”

正是由於詩人在創作時的這種思維和感情的跳躍性,使詩歌的語言和敘述出現的突然中斷而產生巨大的空白。這些空白當然不是真空,而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空靈中蘊涵無限境界。

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說:“寫詩的困難往往不在於取而在於舍。詩中那些無言之處也需要認真經營”。

可見詩詞中出現的空白正是作者的獨具匠心之處,對於這些空白正需要我們讀者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填充,才能充分的挖掘出詩作的光彩,完成對作品的再創造。如唐代詩人陳陶的《隴西行》裏的兩句:“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初看來,這兩個無什麽關聯的形象很難放在壹起,細壹聯想才知道遠征的丈夫早已命喪戰場,可憐的妻子還在家中做著團聚的美夢呢!由“河邊骨”到“夢裏人”這兩個畫面的突兀翻轉確實震人心魄,給讀者以巨大的想象空間。宗白華先生說:“空靈和充實是藝術精神的兩元”,只有進行深入的聯想和想象,進入詩歌的“空靈”空間,才能更好的挖掘體味出詩詞充實的壹面,這才是進行詩詞鑒賞的妙境。

4.對比聯想 對比手法是詩詞寫作中的常用手法,只有在聯想的基礎上加以對比才能充分挖掘出對比的表現力。有的詩歌通篇都用對比,如唐代女詩人陳玉蘭的《寄夫》:“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壹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幾乎句句用對比,把妻子思念、關心遠在邊關的丈夫的心情寫的淋漓盡致,對比手法的運用還加強了全詩的悲劇性,揭示了戰爭給人民造成的痛苦。采用對比,比直接敘寫更有表現力,給讀者留下了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更有感染力。

再如李白的《越中攬古》,作者打破絕句的常規寫法,前三句極力鋪敘勾踐滅吳之後的榮耀與歡慶:戰士衣錦還鄉,春殿歌舞不斷,後壹句陡然直下,“只今唯有鷓鴣飛”,物是人非,霸業成空,突入而來的對比形成巨大的反差,令人長嗟不已,這是聯想帶給我們的魅力。

4.古詩詞研究報告怎麽寫

關於古詩的研究報告 關於古詩詞名句的調查報告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 怎樣寫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是壹種應用文體。

它要求我們對特定對象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精準的歸納整理,科學的分析研究,得出較為科學的結論,並形成壹份匯報性材料。 調查報告壹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壹)標題可用“關於****的調查報告”這壹樣式。

(二)正文壹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要求精練概括,切入主題。

2.主體:必須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分析得出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結論。 3.結尾:小結全篇。

根據以上信息,結合課本上的要求,我們就會知道:這次的古詩詞名句的調查報告是要求我們對自己熟悉的,或耳熟能詳的古詩詞名句進行歸納整理,形成壹份匯總性質的文章。 調查課本上的古詩詞名句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出自《水調歌頭》,作者是宋代的蘇軾。詩句的意思是:但願美好的感情長留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裏,也能***同擁有這壹輪明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出自《題西林壁》,作者是唐代的李白。

詩句的意思是:為什麽不知道廬山真正的樣子呢?正因為我身在廬山當中,眼界十分狹窄,所見到的只能是局部。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含楊柳風。

出自《絕句》,作者是宋代的壹個名叫釋誌南的和尚。詩句的意思是:這如杏花壹般的細雨飄灑在身上,衣服像是要濕卻並不會濕;那跟楊柳壹樣的和煦春風撲面而來,怎麽可能會讓人產生寒意呢?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出自《渭城曲》,作者是唐代的王維。詩句的意思是:請妳再喝下這壹杯酒吧,出了陽關,壹路西行,妳將不會再遇上像我壹樣的好朋友了。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出自《蟬》,作者是唐代的虞世南。

詩句的意思是:因為蟬站在高處,所以能把叫聲傳播得很遠很遠,並不是人們常說的,蟬是借助秋風把叫聲遠遠傳出去的。 找出自己喜歡的古詩詞名句 在我們學過的、聽過的、見過的古詩詞名句中,妳印象最深的有哪些?把它們找出來,說說這些詩句各出自哪首詩?這些詩的作者是誰?他們是哪個朝代的人?這些詩句分別是什麽意思? 如,有個同學找出了壹些有關描寫冬景的古詩詞名句: 冬雪: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作者是唐代邊塞詩人岑參。詩句的意思是:這雪好大好猛啊!好像忽然吹來壹夜春風,把千樹萬樹潔白的梨花都催得盛開,爭奇鬥妍。

冬愁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出自《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作者是唐代的韓愈。

詩句的意思是:回頭望長安,看到的只是浮雲隔斷的秦嶺。我的家在哪裏?看壹看往前走的道路,藍田關積雪擁塞,連馬也踟躕不前。

冬行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出自《觀獵》,作者是唐代的王維。

詩句的意思是:獵物藏身的蒿草都枯萎了,獵鷹的眼睛顯得特別銳敏;平原上的積雪已經化盡,獵馬腳下少了沾帶,奔馳起來便會更加輕快。 冬恨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出自《劍南詩稿》,作者是宋代的陸遊。詩句的意思是: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就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讀了上面的例子,妳是不是也想將自己找到的古詩詞名句進行分類,然後再按要求寫出詩句的出處、作者及詩句的意思,並整理出壹份調查報告呢? 學寫調查報告 題目:關於古詩詞中帶有花鳥名句的調查報告 壹、問題的提出 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課本上出現的只是壹小部分。為了進壹步體悟古詩詞中帶有花鳥的名句,我們可以采用上網查找、到圖書館翻閱資料等方法學習、研究古詩詞名句,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找與到圖書館翻閱相結合。 2、請教有關專家、老師或大哥哥、大姐姐,幫助自己查閱、整理。

三、調查人員 安徽南陵縣籍山壹小育才文學社胡玲玉、陳昕 四、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帶“花”字的詩句 出自唐杜甫《春夜喜雨》,詩句的意思是:天亮後,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似錦的世界。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出自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詩句的意思是:紛亂的花朵漸漸的迷離了我的眼睛,淺淺的青草剛剛可以埋沒馬蹄。 2、帶鳥的詩句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出自清 高鼎《村居》,詩句的意思是:綠草茂盛,黃鶯飛舞,這正是二月早春時節,輕拂堤岸的楊柳,也沈醉在煙霧之中。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出自唐王維《鳥鳴澗》,詩句的意思是:明月高升,照亮了大地,驚動了山裏的鳥兒,不時地在春天的山澗中鳴叫。 五、小結。

通過歸納、整理,我們學習了壹些帶有花鳥的古詩詞名句。我們知道,在這些詩句中,有對花鳥的喜愛與贊美,也有借花鳥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

學生習作: 關於“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研究報告 安徽南陵縣籍山壹小育才文學社 葉彩雲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出自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詩是這樣說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

  • 上一篇:古人為什麽叫號碼?
  • 下一篇:作為島上最大的城市,雅加達和臺北哪個更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