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腳樓是苗族傳統建築,是中國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築形式,樓上住人,樓下架空,被現代建築學家認為是最佳的生態建築形式。吊腳樓是苗鄉的建築壹絕,它依山傍水,鱗次櫛比,層疊而上。苗族吊腳樓在 鳳凰古城東南的回龍閣壹帶,前臨古官道,後懸沱江上。吊腳樓是鳳凰古城具有濃郁苗族建築特色的占建築群之壹,屬清朝和民國初期的建築。吊腳樓群的吊腳樓均分上下兩層。俱屬五柱六掛或五柱八掛的穿鬥式木結構,上層寬大,工藝復雜,做工精細。下層隨地而建,很不規則。屋頂歇山起翹,有雕花欄桿及門窗。這種建築通風防潮,避暑禦寒。體現了苗族獨特的建築工藝,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
形成原因
吊腳樓的形成有歷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據建築學家說,苗族吊腳樓是幹欄式建築在山地條件下富有特色的創造,屬於歇山式穿鬥挑梁木架幹欄式樓房。從歷史來看,苗族的建築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團肇始於環太湖地區,他們參與了環太湖地區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創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發現證實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幹欄式建築。
這些充滿了苗族藝術意象的吊腳木樓,給苗族人民艱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生命激情。
結構
修建吊腳木樓的地基必須是把斜坡挖成上下兩層;每層進深各為6尺多,各層面積約100平方米。上下兩層相差約4尺多,層與層之間的山壁和外層山體用石頭砌成保坎。建房時,將前排落地房柱擱置在下層地基上,最外層不落地房柱與上層外伸出地基的樓板持平,形成懸空吊腳,上下地基之間的空間就成為吊腳樓的底層,這就是所謂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腳樓特點。吊腳樓采用穿鬥式結構,每排房柱5 至7根不等,在柱子之間用瓜或枋穿連,組成牢固的網絡結構。中柱壹定要用楓木,因為楓樹是苗族的生命圖騰樹,是象征祖先靈魂的聖樹。
按傳統,祖宗聖靈的神龕要設在二樓的中柱腳。苗族人民認為在吊腳樓裏有祖先的聖靈日夜庇蔭,闔家方能興旺發達,人人皆可健康平安。樓的板壁用刨光的杉木板封裝。每間的窗欞子用木條拼成形狀不同的圖案。各間的房門均為獨扇,惟有堂屋大門為兩扇。富裕人家還在大門上刻有龍鳳浮雕。大門上方,兩頭安裝有兩個門當木雕,門當的另壹頭成牛角,俗稱“打門錘”。
大多數吊腳樓在二樓地基外架上懸空的走廊,作為進大門的通道。堂屋外的懸空走廊,安裝有獨特的S形曲欄靠椅,苗語叫“嘎息”(ghab xil),民間有壹美稱叫“美人靠”,這是因為姑娘們常在此挑花刺繡,向外展示風姿而得名。其實“嘎息”還用作壹家人勞累過後休閑小憩、納涼觀景、講述傳承苗族神話和遷徙歷史,以及演唱《苗族古歌》、“嘎百福歌”的多功能涼臺。
吊腳樓壹般以三間四立帖或三間兩偏廈為基礎,壹般分為三層,底層都用作家畜和家禽的欄圈,以及用來擱置農具雜物等東西。中層住人,正中間為堂屋,堂屋兩側的立帖要加柱,樓板加厚;因為這是家庭的主要活動空間,也是宴會賓客笙歌舞蹈的場所。有少數人家在正對大門的板壁上安放有祖宗聖靈的神龕。神聖的家庭祭祖活動就在堂屋進行,壹般情況下,左右側房作為臥室和客房。三樓多用半存放糧食和種子,是壹家人的倉庫;如果人口多,也裝隔出住人的臥室。廚房安置在偏廈裏。建築的空間分割組合,以祖宗聖靈神龕所在的房間為核心,再向外延伸輻射。家庭成員在這樣的空間組合下生活,無形中便被祖宗聖靈所在的堂屋的空間引力所凝聚,從而為家庭的團結增強了親和力。祖先崇拜的苗族傳統宗教,在吊腳樓的民居建築上被充分完美的體現出來了。 吊腳樓是壹種極富侗族特色的住宅建築。 山居侗族的住宅多為外廊式二三層小樓房,樓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雜物,飼養牲畜。樓上住人。樓上前半部光線充足,是壹家休息或手工勞動之所;後半部為室,其中設有 “火塘”,這是“祖宗”之位,也是取暖、炊飯的。第三層樓上設臥房。壹般壹家壹棟,也有的村寨,如廣西三江縣的苗江、八江、林溪壹帶,多聚族而居,將同壹房族的房子連在壹起,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喜慶佳節,聚集於此,設宴接待賓客。平壩侗族,如天柱、新晃、榕江縣的連江壹帶,大都是兩層樓房,樓下住人,樓上存放糧食雜物。堂屋中設有“神龕”,兩側為臥室、廚房,豬牛圈都在屋側房後。
特點
湖南省通道侗族的住房,仍保留了百越民族“幹闌”式建築的特色,多為三屋以上的幹闌式木樓,底層為豬牛等養牲雜屋,樓上住人,木樓都有走廊伸出,並裝飾有欄桿,欄桿邊備有固定式長凳供人休息,俗稱“吊腳樓”。這種木樓,有高達五六層的,結構謹嚴,不許用壹顆釘子,全系卯榫嵌合,顯示了侗族建築工藝的高超。
結構
室內布局,二層樓有火塘,是做飯和待客的場所。他們還保留了越人坐皆蹲居的古俗,飲食用矮腳幾案。坐的是原始木凳,很難找到高腳桌椅。做飯時柴火要由西方放進。因為傳說西方是侗族發源的地方,火種是祖先從西方帶來的。 侗族是個愛美的民族,喜歡把環境打扮得十分美麗,如房屋的柱頭,喜把它雕成竹子的形式,木樓喜配上走廊和雕花欄幹。寨裏的水井,喜用雕花的青石板砌個小屋蓋起來,井內還要放些紅、白、黑相間的花魚。寨前寨後都有古樹遮蔭。就連寨裏的道路也以青石或卵石鋪砌時,人們總是把它砌成各種圖案,十分美觀,故稱“花街”。所以,進入侗鄉,使人有如進入畫廊之中。 在南嶺深處,處處都可以看到這樣壹道獨特的風景線:在藍天碧水之間,群山掩映之中,壹座座別致的木樓依山勢而居,在陡峭的山地營造出壹塊平坦的人類生息空間。這就是瑤族民居吊腳樓。
瑤族是壹個山地民族,住所往往依山旁水建成,其代表作就是人與自然和諧而居的吊腳樓。瑤族人多居住在山區,很少可供成片建造房屋的平地,於是他們便選擇坡度較為平緩的地方,壹半平整土地,另壹半依據山勢用長短不壹的杉木柱頭支撐,架木鋪板,與挖平的屋場地合為壹個平坦的整體,再在此整體上建房。山區氣候潮濕多雨而且炎熱,為了通風避潮和防止野獸。
瑤家吊腳樓“巧於因借,精在體宜”,瑤族人民根據實用性和環境特性,強化建築性格,自由選址柴水方便、風光優美的地勢,采用數十棵杉木撐起為基腳,建起被稱為“千腳落地”的木樓。整座木樓以杉木為柱、為梁、為壁、為門窗、為地板,以杉皮為蓋頂,不油不漆,無矯無飾,壹切順其本色,自然天成,樸實無華,或金雞獨立於山脊,或連片成寨於坡前,或負山含水,或隱幽藏奇,千姿百態,格局自由,情調浪漫,更重要的是它冬暖夏涼,不燥不潮,空氣新鮮,是瑤山人最好的居所。
這些吊腳樓,以分散的、朦朧的、隱蔽的方式呈現在妳的面前,像壹曲淡雅美妙的音樂,像憨厚純樸的瑤家漢子,像恬靜害羞的瑤家女兒,融入大自然的懷抱中,以和諧統壹、渾然壹體的內涵之美感染著人們。
記得19世紀的美學家、藝術家們都曾不約而同地把建築叫做“凝固的音樂”。如果把我國源遠流長的各種人文景觀視為豐富磅礴的交響樂,那麽我想,這瑤家吊腳樓便是植根於南嶺山脈中,橫亙千古、隱蓄已久的千古絕唱。它深沈凝重地吟唱牧歌、月光曲、搖籃曲,淡淡的旋律背後,蘊蓄著力度極強的動聽故事,所以它千年流唱,屹立不衰。
難怪,古今那麽多文人墨客、專家學者,跋山涉水、樂此不疲地紛紛來探訪吊腳樓,並為之留下了無數詩畫、美文和音樂。生於斯長於斯的瑤族畫家王孟義,壹生與吊腳樓結下了不解情緣。他筆下的吊腳樓靜若處子,美似仙境。讀之似有生命在其中汩汩流動。他的成名作《邊寨》、《霜晨》,吊腳樓在他的畫紙上散發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肯定。我想,畫家興許也是這吊腳樓的知音之壹,吊腳樓本身的文化藝術魅力在畫家心中激起了無限的創作激清與潛能,於是他下筆傳神。
當然,隨著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如今新壹代瑤民們有了新的追求,他們向往城市,走出了大山,融入到現代文明的城鎮居民行列中來了,他們祖祖輩輩居住的吊腳樓,因此受到冷落。走進瑤山我常常有感於這樣的景象,在壹座座雨後春筍般撥地而起的現代磚瓦小樓之間,總有那麽幾幢破陋的吊腳樓,在斜風秋雨中默默守望,隱有幾分難以支撐的局促和飄搖。於是我的心中就不禁壹陣酸苦;須知那壹棟木屋就是壹道歷史鐫痕,壹個往昔的故事啊!妳可以想象,當年它定然是壹個溫暖的家,家庭成員們相依為命,壹代壹代,春播秋收,艱苦度日,有多少輝煌或黯淡,平凡或奇特的生命的第壹個足跡就烙印在這裏了呀。屋內主人即使年老了,也常常回憶起那段艱難而溫馨的生活,渾濁的眼神常常盯著那正在啼哭的生命,皺紋裏便漸漸泛出了笑意,那是自己的希望啊。他們是被生活的風風雨雨剝蝕得如歷經滄桑的吊腳樓壹樣蒼老了,然而,誰能否定他們那被歲月剝蝕得發黃的創業史呢?誰又能忘記那盛滿淚水和歡樂的搖籃曲呢?那兒是瑤族人民的血脈與靈魂。
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祖先們遺留下了許多傳大的建築藝術作品,據有關專家指出,像瑤家吊腳樓這樣的優秀建築,是中華民族傳統建築在世界上延續歷史最長、適應性最強、風格非常鮮明的壹個建築體系,人們應當對它有所認識。誠然,吊腳樓的美學價值應是壹種歷史的縱深和淵厚,應是古今的接續和延伸,沒有它的存在,就沒有今天瑤族建築的審美思路發展,它留給後人的是人類文明演變的足跡,是永恒的民族精神氣質。 吊腳樓建築是土家人民智慧的體現。土家吊腳樓多為木質結構,早先土司王嚴禁土民差瓦,只許蓋杉皮、茅草,叫“只許買馬,不準差瓦”。壹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歸流”後才興蓋瓦。壹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為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據地形,樓分半截吊、半邊吊、雙手推車兩翼吊、吊鑰匙頭、曲尺吊、臨水吊、跨峽過洞吊,富足人家有雕梁畫棟,檐角高翹和石級盤繞,大有空中樓閣的詩畫意之境。
結構
吊腳樓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場所,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三合院。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正房有長三間、長五間、長七間之分。大、中戶人家多為長五間或長七間,小戶人家壹般為長三間,其結構有3柱 2瓜、5柱4瓜、7柱6瓜。 中間的 l 間叫“堂屋”,是作祭祖先、迎賓客和辦理婚喪事用的。堂屋兩邊的左右間 是“人住間”,各以中柱為界分前後兩小間,前小間作火房,有 2 眼或 3 眼竈,竈前安有火鋪,火鋪與竈之間是 3 尺見方的火坑,周圍用 3至5 寸的青石板圍著,火坑中間架“三腳”,作煮飯、炒菜時架鼎罐、鍋子用。火坑上面 1 人高處,是從樓上吊下的木炕架,供烘臘肉和炕豆腐幹等食物。後小 間作臥室,臥室為防潮都有地樓板,父母住大裏頭 (左邊 ),兒媳住小裏頭 ( 右邊 )。兄弟分家,兄長住大裏頭,小弟裏頭,父母住堂屋神龕後面的“搶兜房”。
不論大小房屋都有天樓,天樓分板樓、條樓兩類。在臥房上面是板樓,用木板鋪的樓板,放各種物件和裝糧食的櫃子,也可安排臥房;在火房上面是條樓,用竹條鋪成有間隙的條樓,專放包谷棒子、瓜類,由火房燃火產生的煙 可通過間隙順利排出。正房前面左右起廂房的吊腳樓,樓後建豬欄、廁所。建吊腳木樓講究亮腳 ( 即柱子要直要長 ) ,屋頂上講究飛檐走角。吊腳樓往往為三層,樓下安放碓、磨、堆放柴草;中樓堆放糧食、農具等,上樓為姑娘樓,是土家姑娘繡花、剪紙、績麻、做鞋、讀書寫字的地方。中樓、上樓外有繞樓的木欄走廊, 用來觀來晾曬衣物等,在收獲季節,常將玉米棒子穿成長串、或將從地裏扯來的黃豆、花生等捆綁紮把吊在走廊上涼曬。為了防止盜賊,房屋四周用石頭、泥土砌成圍墻。正房前面是院壩,院壩外面左側接圍墻有個八字朝門,房屋周圍大都種竹子、果樹和風景樹。 但是,前不栽桑,後不種桃,因與“喪”“逃”諧音,不吉利。
藝術價值
土家吊腳樓窗花雕刻藝術是衡量建築工藝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誌。有浮雕、鏤空雕等多種雕刻工藝,雕刻手法細膩,內涵豐富多彩。有的象征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現農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孫、有的記錄風情。飛禽走獸、花鳥蟲魚、歌舞競技、神話傳說,栩栩如生,蓄意深刻。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幹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壹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幹”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印江現保存完好,具代表性的有朗溪、合水壹帶的土家吊腳樓。
到了張家界,誰都想看看土家吊腳樓。土家族愛群居,住吊腳樓。所建房屋多為木結構,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懸空,木欄扶手,走馬轉角,古色古香。壹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籬笆,院後有竹篁,青石板鋪路,刨木板裝屋,松明照亮,壹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寧靜生活。康之家以三柱四棋為正屋,殷實人家有五柱八棋,還有七柱十二棋和“四合天井”的大院。兩邊配有廂房或轉角樓,有正屋配單轉角樓和正屋配雙轉角樓。正屋中間叫堂屋,正上方板壁上安有神龕,是祭祀祖先、宴請賓客之所。堂屋兩邊的左右房叫人間,人間又以中柱為界,分成兩間。後面壹間臥房住人,前面壹間叫火堂。火堂中有壹火炕,內架三腳架,作煮飯、炒菜、熱水之用,是壹家吃飯、取暖、休息之所,客人來了也坐在火炕邊。火炕上吊壹個木架,供炕臘肉或烘烤實物之用。
形成原因
由於歷代朝廷對土家族實行屯兵鎮壓政策,把土家人趕進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條件十分惡劣,《舊唐書》說:“土氣多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是為幹欄。”加上少田少地,土家人只好在懸崖陡坡上修吊腳樓。早先土司王嚴禁土民蓋瓦,只許蓋杉皮、茅草,叫“只許買馬,不準蓋瓦”。壹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後才興蓋瓦。壹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為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據地形,樓分半截吊、半邊吊、雙手推車兩翼吊、吊鑰匙頭、曲尺吊、臨水吊、跨峽過澗吊,富足人家雕梁畫棟,檐角高翹,石級盤繞,大有空中樓閣的詩畫之意境。
著名土家族詩人汪承棟寫道: 奇山秀水妙寰球, 酒寨歌鄉美盡收。吊腳樓上枕壹夜, 十年作夢也風流。 現如果想觀看張家界土家吊腳樓和民俗風情表演的話,最佳去處是土家博物館——土家風情園和秀華山館。
土家吊腳樓不管是外形和內部結構,都呈現出恰到好處的比例關系和分層次的有序變化的對稱,具有靜中見動,動中趨向統壹的靈巧多變的均衡感,這種動態性多層次的高水平對稱均衡,把吊腳樓推上了美的典型形態,顯示出超拔、風雅和流暢的形體風格,具有超越視覺的特異品質,無論遠眺近覽,平視仰瞻,它那優美的形體線條,總給人壹種“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美感,使人賞心難斂,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