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對啟功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他的書畫名作上。其實這只是齊先生的壹個方面。為了全面介紹的生平及其在各個領域的研究成果,北師大文學院退休教授趙撰寫了《啟功評點》壹書,對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評價。
趙教授是第壹批氣功研究生,他跟隨氣功近30年,長期致力於“氣功研究”課題。他不僅熟悉氣功的學術成果,也熟悉生活中的氣功。因此,在這本《氣功論》中,他試圖向讀者展示壹個“完整的氣功,真正的氣功,活的氣功”。
啟功把他的住所命名為“鑒井居”。此名取自他收藏的康熙皇帝用過的硯臺,上面刻有康熙“壹拳之石取其堅,壹勺之水取其凈”的題字。
《劍經》可以說是氣功性格的準確寫照。
趙把的壹生分為三個階段:童年的孤獨,中年的坎坷,老年的春天。氣功能克服前半生的磨煉,最終在晚年迎來人生和事業的巔峰,靠的就是“堅定幹凈”的品格。
啟功剛滿壹歲時,父親恒通因肺病去世,童年生活和啟蒙教育不得不依靠曾祖父和祖父的幫助。不幸的是,在啟功十歲時,他的曾祖父去世了,他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從那時起,啟功,他的母親和姑姑壹家三口就依靠他祖父的保護人籌集的援助來維持基本生活。雖然家道中落,生活清貧,但啟功從不怨天尤人,始終珍惜學習機會,勤勤懇懇地向他遇到的所有老師學習古文、詩詞、書籍、繪畫等各方面的知識,奠定了堅實的文學藝術基礎。
氣功十八歲時,輔助用盡,氣功不得不從匯文中學退學。不久,啟功聽從母親的命令,娶了賢惠善良的妻子張保臣,試圖承擔起壹家四口的重任。之後,啟功認識了自己的導師陳遠,並在陳遠的幫助下,三次進入輔仁大學,不僅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還走上了教學科研的職業道路。
事實上,啟功家世顯赫,是雍正帝的第九代孫。然而,高貴的皇室血統不僅沒有給他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未來,反而在特殊時期給他帶來了比別人更多的麻煩。所以啟功常說:“我叫齊龔銘,我不吃我祖宗艾辛喬羅的飯,我不沾我祖宗壹分錢的光,我不應該是八旗子弟。”縱觀他的壹生,氣功壹直是自力更生的,他在學習上的成就是靠努力和毅力。
在“中年坎坷”階段,啟功在事業上遭受了多重打擊,降職降薪,生活越來越艱難。然而,他非但沒有被擊垮,反而把苦難變成了機遇。比如他利用抄報紙的機會繼續刻苦練字,偶爾下班休息時用壹張紙畫個小圖,以此來調節心情,愉悅身心,暫時忘卻煩惱。在母親,姑姑,尤其是妻子去世的痛苦時期,我開始寫詩來表達對親人的深切哀悼和思念。
氣功的前半生充滿坎坷和磨難,但他總是憑借自己的毅力度過壹個又壹個難關。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不僅能以堅定的心態去拼搏,還能以“凈”的心態去平和。他始終保持壹顆赤子之心,鄙視苦難,鄙視給他帶來苦難的人。他不抱怨,不計較,胸懷寬廣。
啟功曾在輔仁大學任教,師從導師陳元。事實上,前兩個被張淮解雇是因為他們的低學歷。然而,他從未因此而憎恨張淮,而是感謝張淮激勵自己變相地更加努力工作。所以,張淮死後,啟功誠懇地送上了壹副挽聯:“我玉成,夫不可期;報妳的德,就是將來死。"
晚年的春天,在他迎來事業巔峰的時候,龔開依然堅守著“堅定幹凈”的品格,為人正直,天真無邪,不卑不亢,堅守底線而不失人情。
齊先生晚年名揚天下,許多陌生人慕名而來。有些人想要齊先生的照片,有些人甚至只想見壹見真人。如果有人用權力壓迫別人,或者用財物誘惑別人,他只會直接拒絕,從來不怕得罪這些人。相反,在參加活動時,他願意給那些勤勞樸實的普通工作人員送去鼓勵的話語。
“清廉”是氣功壹生堅持的品格追求。無論前半生的坎坷艱辛,還是晚年的成功,氣功始終保持著壹顆“清正廉明”的心,嘲笑苦難,鄙薄名利,忠於自我。
啟功在詩歌、書法、繪畫和鑒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這些令人欽佩的成就都是由於他良好的學習和掌握。在模仿前人的基礎上,不斷揣摩,多加練習,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而且他從來不把詩、書、畫等不同的藝術完全割裂開來,而是融於壹爐,相得益彰,相得益彰。
先說“博”。氣功學習每壹門藝術時,都願意主動向不同的老師和專家學習,從而從更多的老師那裏受益。除此之外,我們還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學習和研究古人的作品。“博”的背後,是超越常人的“勤奮”。
為了學畫,啟功先隨賈希敏學“俗人畫”,後隨吳敬亭學“專家畫”,也深受傅新社、樸雪齋、齊白石的影響。樸學齋認為書畫藝術應以詩為先,主張先學畫後學詩的思想,也深刻影響了氣功。
為了學習詩歌,啟功首先背誦了大量的古詩。《詩經》的很多詩,漢魏六朝的詩,唐宋的詩,元明清的詩,現代的詩都背過。而且他不僅選擇名著背誦,還背誦了壹些優秀但晦澀難懂的詩歌。
為了學習鑒定,啟功經常跟隨賈希敏到故宮,壹邊觀看古代作品,壹邊聽賈老師講解畫風和意境,向吳敬亭學習古代著名畫家的筆法和獨特風格,從用筆和風格上判斷作品是否屬於相應畫家的習慣。此外,我還從琉璃廠民俗大師蘇體福、李孟東、連等老師那裏學到了很多物證鑒定知識。
氣功在學習每壹門藝術和知識的時候,都可以向別人學習,向很多老師學習,向很多作品學習。
二是“融”。在“廣泛借鑒,自然消化”的基礎上,進行融合,逐步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融”的過程也需要“勤”,需要大量的練習,更多的思考,更多的琢磨,才能精益求精。
繪畫方面,早期是從臨摹、臨摹的意思入手,磨練筆墨技巧。年輕時,沈的《桃園圖》也在碑文中寫明“擬為元人所撰”。積累多了以後,兼容所有家庭,融為壹體。同時又具有創新性,就像《山野落日》中以紅色山林為主色調,色彩的運用非常大膽,最後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在書法方面,啟功自幼隨祖父學習書法,並開始學習燕鷗。他來到九成宮禮泉圖、多寶塔碑,再將趙孟頫的丹巴碑、董其昌的詞、張夢龍碑壹壹臨摹,最後形成壹個“奇體”,有壹種“古樸中的毫”。趙評價《齊體》的特點,認為“雋永雋永,外柔內剛,清麗飄逸,自然灑脫,文筆端莊力求超越,點畫流暢自然,整體書風挺拔迷人,充滿自然的生機和活力,充滿了濃厚的書風和文學的通俗性”。
啟功的字是“書卷氣,通俗”,啟功的畫也是“文人畫”。齊先生曾說:“教我繪畫的老師都是文人,我的畫也是典型的傳統意義上的文人畫。”啟功的畫善於“畫中傳情”,富有詩意。這也說明啟功集詩、書、畫三種藝術於壹身,他的作品自然流露出他淵博的學識和修養。
氣功才華橫溢,聰明絕頂,對學習研究常有獨到見解。他壹生著作豐富,有些是嚴肅而專業的學術研究成果,包括古文字、詩詞音律、中國現象,以及大量的詩、書、畫等藝術作品。
氣功知識淵博,記憶力驚人。與人交談時,很多知識往往根本不用請教就能脫口而出。簡直就是壹臺“活電腦”。他的好朋友黃苗子說:“齊先生有個百寶箱,高興時就拿給別人看。沒人見過這箱子裏藏了多少寶貝。”
即使他學識淵博,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卻非常謙虛幽默,這才是這位學問大師的本色。
在晚年的講演中,啟功經常用這樣壹句幽默的開場白:“有人寫壹本書,可以稱之為‘某論’,比如杜甫寫的千首詩,怨(預兆),錢(謙虛)。當年胡適曾經套用過,自嘲為‘廢話’。我是滿人,滿人在古代被稱為胡人,所以我說的話可以稱為‘廢話’,真的是廢話。”後來他在“廢話”後面加了“廢話”,因為黃斑變性影響視力。如此謙虛幽默的開場白,壹下子拉近了他與觀眾和學生的距離,成功活躍了全場氣氛。
除了許多用詞、用典、用韻都很講究的高雅詩歌外,啟功還經常創作壹些類似“打油詩”的詩歌。這些詩通俗有趣,卻壹點也不輕浮華而不實,表現了歷經磨難之後的人生智慧。
啟功的“自撰墓誌銘”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中學生,副教授。博不好,但也不是專家。雖然有名,但還不夠。不高也不低。左側癱瘓,發送至右側。表面略圓,皮不厚。妻子死了,也沒有皇後。喪之新鮮,病之依舊。六十六,未壽,八寶山,漸聚。在我的生活中,我說我很醜。身體和名字壹起發臭。”
這篇墓誌銘看起來簡單幽默。其實是在他失去了生命中最親最重要的母親、姑姑、妻子、老師之後寫的。可想而知他受到了多大的打擊,卻把所有的悲傷都藏在幽默的話語下。
啟功寫了許多這樣的幽默詩。但是,他的幽默絕不是刻意的巧妙和高明。他的幽默包含了曠達的胸懷、深邃的哲理、悲涼的表情、淵博的學識、過人的才華和人生的閱歷。那是智慧的簡單表達。
氣功淡泊名利。即使他有再多的榮譽和頭銜,他最看重的還是教師這份工作。他說:“那些關於畫畫和寫作的東西,都是邊緣的,無足輕重的。我真正的職業和頭銜只是教師。”
他熱愛三尺講臺,關心學生。有壹次,他的講座還沒講完,學生們就去聽了。為了不耽誤後面的課程,他把課搬到了宿舍,聊得很開心。他給學生們留下的最難忘的印象,就是他那瞇眼、稚氣的笑容和漂亮的板書。他的學生和他差不多大,和他的關系也很融洽。
啟功為北師大擬定了校訓“學為人師,為人師表”,這也是對自己教學生涯的總結。
趙在《成功學傳》中確實展現了壹個真實而生動的成功學:紮實的人品,淵博的學識,淡泊名利,幽默中充滿真性情,充滿人情的學問大師,純粹的老師。
2020.02.21霧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