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啟示的概念和類型有哪些?

啟示的概念和類型有哪些?

第3563期《文化產業評論》

如今,在各個博物館打卡已經成為壹種“熱潮”。隨著“十五”計劃綱要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重點任務的部署,博物館作為城市中寶貴的文化空間,如何在營造“兒童友好型”氛圍中找到出路?從100多年前誕生的世界上第壹個兒童博物館,到今天的各種兒童博物館,有哪些經驗和價值可以借鑒?

作者|劉(文化產業評論課題組,三川匯文旅遊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時間

編輯|半島

來源|文化產業評論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的力量”,解讀為“博物館擁有改變我們身邊世界的力量”。博物館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爆發。

國家文物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新登記博物館395家,登記博物館總數達到6183家。其中,5605家博物館免費開放,占比超過90%。國家博物館舉辦了36,000次展覽和323,000次教育活動。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博物館接待遊客7.79億人次,計劃開展在線展覽3000余場,在線教育活動1,在線觀看總人次超過41億。

在不斷擴大的受眾中,兒童是具有吸引力的受眾,隨著“十四五”規劃綱要和《2035願景》中“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重點任務的部署,通過優先滿足兒童等弱勢群體的需求來規劃城市轉型和長期發展是更有效的策略。

事實上,在城市化進程中,孩子們能享受的活動空間非常有限。城市環境中除了自然環境,更多的是在人為營造的空間環境中。從分類上看,大致可分為室外公共空間(如街道、廣場、公園)、遊樂空間(如遊樂園、主題公園)、學習教育專屬空間(如學校、幼兒園)、以教育為目的的體驗空間(如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

有人曾說:“博物館是文化的殿堂,是新的課堂。”現在很多博物館確實照顧到了兒童的需求,而壹些專業的兒童博物館具有兒童教育、文化藝術傳播、科技教育、公民教育、鄉土教育、跨文化教育、親子關系促進等教育和服務功能。本期《文化產業評論》(ID: WHCYPL)聚焦壹些綜合性博物館設立的專門的兒童博物館和兒童區,通過盤點國內外優秀案例,探討現代博物館在兒童世界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和價值。

以“孩子”為出發點,

如今的博物館是如何展現它們的神奇力量的?

現在國內很多綜合性博物館中,兒童區並不少見。他們以自己在歷史、藝術、科技、自然等領域的優勢和特色吸引兒童觀眾。通過盤點,讓我們按照大小來看幾個例子——

廣東省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

△總面積1.38平方米,以具有嶺南特色的“騎樓”為主要設計元素,分為多媒體播放區、青少年活動區、作品展示區三個部分。

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文創兒童體驗店:

△總面積約200平方米,展示了近百件專門為兒童設計的各類故宮文創產品。根據功能,店內設置了“上自習室”、“互動教學區”、“家長等候區”三個區域,可容納20名左右的孩子。

河南博物館社會教育體驗館:

△總面積約1.4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500人,包括古代科技體驗區、田野考古體驗區、文物修復保護觀察區、觀眾自主學習區、研究教育實踐區、立體國寶魔墻體驗區、5G+360°實時全景體驗區。在兒童教育方面,該館重點打造了“專題講座”等項目,開發專題課程,優化了九大鎮院之寶系列課程、考古知識、國寶守護者、成語典故等科普教育課程。

蘇州博物館西館探索體驗館;

△占地4500平米,是為3-12歲兒童設計的空間。由折疊時空、漂浮城市、小考古學家、外婆家學蘇州話、成年人的童年記憶、好奇觀世界等展覽和活動組成。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博物館為了打造校園外的第二課堂,在空間設計、專題展覽、教育活動等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和成果。然而,由於空間的限制,並不是每個博物館都能充分發揮其對兒童的價值。相對於專門的兒童博物館,壹些綜合性的博物館還處於蜻蜓點水的階段,還有很多可以玩的地方。

那麽,專業的兒童博物館是什麽樣的呢?

「兒童博物館」的興起由來已久?

兒童博物館作為壹種非正式的教育機構模式,最早誕生於美國。

之所以被美國博覽會協會(AAM)接納為會員單位,從而成為博物館大家庭的壹員,是基於其宗旨:服務於兒童的需求和興趣,其成立形式:提供鼓勵學習、激發好奇心的展覽和活動。

作為世界上第壹家兒童博物館——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成立於1899,是公認的兒童博物館的先驅。

《紐約時報》曾評論說,“在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之前,孩子們去學校學習,在操場上玩耍,在博物館裏感到無聊”。它的出現不僅徹底顛覆了兒童在博物館的體驗,也讓很多孩子不再抗拒走進博物館。

△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外觀(圖片來自網絡)

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成功開航後,全美各地都建起了兒童博物館,其中波士頓兒童博物館1913,底特律兒童博物館1917,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1925。迄今為止,美國已有300多家兒童博物館,兒童博物館已成為美國發展最快的文化機構之壹,世界各地也誕生了20多家各具特色的兒童博物館。

△波士頓兒童博物館成立於1913。

(圖片來自網絡)

△費城“觸摸它”兒童博物館,成立於1976。

(圖片來自網絡)

△密西西比州兒童博物館成立於1994。

(圖片來自網絡)

在中國,在國家文物局註冊的國有博物館中,只有上海兒童博物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和安* * * *曲江二小兒童博物館(不包括後綴為“兒童發現博物館”的兒童博物館),雖然近年來有壹些以“兒童博物館”命名的商業品牌入駐,但總體來說,在中國,“兒童博物館”仍然是壹個尚未普及的新概念。重成人輕兒童的傳統博物館仍占多數,其展覽功能大於教育功能。

△圖片來自官網,國家文物局

美國兒童博物館有哪些亮點?

如何在中國“本土化”?

如前所述,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的模式在美國被復制,在過去的100年裏,其影響逐漸擴散到世界其他國家。在這100年間,兒童博物館經歷了從實驗、探索、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新成長期四個階段。以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為代表的美國版兒童博物館越來越成熟,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兒童博物館都借鑒和使用了這種模式。中國也於1996在上海建立了第壹個兒童博物館。

那麽,這個兒童博物館的魅力在哪裏呢?它的實踐路徑有什麽可圈可點的?事實上,發展到今天的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已經成為其他家庭的典範。除了歷史最悠久,還有很重要的原因:壹方面是以“兒童視角”為主導,尊重兒童發展規律;另壹方面,它在孩子和社會之間架起了壹座橋梁。經過筆者的盤點,普遍發現美國版的兒童博物館模式在以下幾個方面下足了功夫。

第壹,重視“兒童視角”。

在展覽方面,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壹直遵從並尊重兒童的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對兒童的認知發展階段進行劃分。

比如針對6歲前的幼兒,博物館設置了遊樂區,提供水、沙、積木、打擊材料、兒童攀爬架等材料,刺激和促進兒童的感官發展。

△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遊樂區(圖片來自網絡)

孩子長大後,開始掌握壹些概念思維來思考和理解世界。針對這壹階段,兒童博物館通過劃分主題展區來營造相應的“同行空間”,通過豐富具體的展品來清晰、簡潔地傳達抽象的主題。

比如“世界上的布魯克林”展區的主題就是布魯克林是每個人的家,打造了壹個兒童尺寸的布魯克林,融入了布魯克林社區的所有多元化元素:紐約地鐵、雜貨店、意大利披薩店、非洲市場、中國書店等等。當年齡相仿的兒童有意識地在現實世界中扮演角色時,他們可以通過相互合作在壹個社區中創建有意義的關系。

△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主題展區(圖片來自網絡)

上海兒童博物館在根據兒童年齡設置展區,通過具象化創造“同行空間”理解抽象話題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在重視“兒童視角”方面也做了類似的努力。

目前上海兒童博覽館的常設展覽主要向3 ~ 10歲的兒童展示海洋、空間、城市、自然等場景。其中,“Travel @ Home”展區以上海的姐妹城市為主題,滲透交流、多元文化、身邊的科學、社區意識等理念,通過參與各種小遊戲、扮演各種社會角色,鼓勵孩子們體驗不同的地域文化。而且館內還有親子閱讀區和文學紀念展區,讓不同年齡段的觀眾都可以盡情享受其中的樂趣。

△上海兒童博物館展區(圖片來自網絡)

此外,“兒童視角”也可以從博物館的空間設計切入。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兒童博物館進入穩定發展期後,博物館開始關註建築。就在去年,由日本當代著名建築師隈研吾及其合作團隊設計的丹麥童話博物館正式開放。它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很多看著安徒生童話長大的孩子。建築在整體和細節上營造了充滿童真的氛圍,以非凡的視覺體驗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

△丹麥童話博物館效果圖(圖片來自網絡)

可見,重視“兒童視角”最重要的是寓教於樂,通過空間、展覽、教育活動的設計,讓孩子通過玩耍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第二,重視藏品的教育意義。

博物館和兒童教育最資深的機構史密斯機構的研究表明,與兒童書籍、玩具和動畫相比,實物傳達的信息層次更豐富,不僅是立體的,還有更多視覺、嗅覺等感官上的震撼。

據了解,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有超過3萬件藏品,將藏品植入教育項目,為孩子們提供體驗式學習機會,是這個博物館的獨特之處。

這些收藏品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樂器、面具和玩偶等藝術作品,以及巖石、礦物和動物骨骼等標本。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利用這些藏品進行“實物教學”。

對於兒童博物館來說,“教育”無疑是除了“展覽”之外最重要的功能。對孩子來說,是不同於學校的歷史文化的有效探索。然而,目前上海兒童博物館的教育功能似乎不如其展覽功能。

據統計,從1996誕生到2019結束,上海少年兒童博物館共收藏2791件,涵蓋家具、字畫、玩具、航海、航空航天等品類。此外,我們還常年收集與兒童相關的物質和文化收藏品以及有創意和特色的兒童個人作品。然而,這些突出當地歷史和民俗的收藏品目前僅限於靜態展示,而很少在動態教育項目中看到。

△上海兒童博物館導覽廳(圖片來自網絡)

△上海兒童博物館文化收藏

(圖片來自上海兒童博物館官網)

即使在疫情期間,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的藏品教學也會轉移到網上,家裏的孩子仍然可以很容易地與博物館裏的藏品建立聯系。

然而,在上海兒童博物館的官網中,我們發現除了“虛擬漫遊”的自控360度全景展區之外,並沒有針對這兩個月來同樣被隔離在家的孩子的相關實時互動視頻教育課程。另壹方面,目前國內直播行業如此發達,各種“雲遊”博物館活動方興未艾。對於兒童博物館,尤其是上海兒童博物館來說,抹去物理距離,更靈活地實現與兒童的接觸,也是值得關註的。

△上海兒童博物館在線開放的“虛擬漫遊”展區(圖片來自官網,上海兒童博物館)

重視藏品和實物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巧妙地建立藏品和孩子之間的聯系。博物館裏有來自不同時代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物品。只有用更靈活、更有趣的方式向孩子們傳遞物品背後的歷史和反映的文化習俗,才能發揮藏品的最大價值。

第三,註重互動性。

目前,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有壹個禮堂、壹個兒童信息圖書館、兒童攝影、藝術、音樂、科學和地質工作室。孩子們按照工作人員制定的項目在博物館裏上課、練習、做實驗,有時還會參觀歷史遺跡,進行模擬考古發掘。這些豐富有趣的學習和實踐拓寬了孩子們的知識視野。

事實上,中國的許多博物館在增強與兒童的互動方面做得相當好,主要集中在各種類型的體驗活動上。

比如,上海兒童博物館在常設展覽的基礎上,還策劃培育了豐富多彩的常態展覽活動——動手課堂、科學大講堂、挖掘體驗活動。

另壹個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上海玻璃博物館的子博物館——兒童玻璃博物館。作為國內唯壹壹家專註於觸摸和互動探索的博物館,不僅讓家長和孩子在多個單元中互相探索和觸摸,還讓孩子在玩樂之余學習玻璃相關知識,如鍵盤階梯、玻璃迷宮、陽光沙灘、火神歡樂劇場、夢工廠等。

△(圖片來自官網,上海兒童玻璃博物館)

結合國內社會流行趨勢,打造豐富多彩的互動體驗活動也是兒童玻璃博物館的壹大法寶。

據悉,自2014以來,“玻璃-玻璃化學實驗室”系列活動已舉辦50余次,成為該館經典的公眾教育項目。除了“禮儀工坊”和“琉璃環遊世界”,還有博物館裏的劇本殺和AR手機遊戲。......

△玻璃-玻璃化學實驗室現場(圖片來自網絡)

同時,線上的“兒童韋伯課堂”也拉近了博物館與親子家庭的距離,實現了互動活動空間的創新。

△(圖片來自上海兒童博物館官網)

這些以互動體驗為主導的活動,引領著博物館做出各種新的嘗試。也就是說,互動項目的植入,使博物館的展示內容和展示方式從早期的單方面植入式參觀模式,逐漸轉變為後期的互動體驗式展示模式。這種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體驗式活動受到很多小朋友的青睞,也是未來博物館尋求多元化發展甚至轉型的壹大趨勢。

第四,重視社區建設的價值。

研究表明,讓兒童感到親切的空間不僅是為兒童提供物質支持,也是為兒童的心理健康和道德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在兒童友好型社區建設中註重鄰裏關系、孝道倫理、互助等文化傳統,讓兒童在成人的陪伴和帶領下增加與城市的互動。

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非常重視博物館的“社區屬性”。

據了解,很多附近的孩子周末都會去博物館參加項目,聽講座。進入高中後,他們可以作為助理館員參與博物館活動,陪伴其他孩子的成長。在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長大的孩子,從小就接觸不同的文化,接觸不同文化的人。對他們來說,區別可能是不同的顏色使用,獨特的異國美食或新鮮的思維方式。

基於此,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努力在兒童之間建立有意義的聯系,通過在博物館舉辦的社區活動、社區工作坊和社區節日,讓兒童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進行社交互動,建立新的自我認同。

目前,雖然上海兒童博物館和國內其他博物館也有建設社區的理念,並推出了許多社區項目,但對於這樣壹種長期的社區建設形式來說,還不成熟。

如果“兒童視角”優先考慮兒童走進博物館的意願,那麽博物館構建的社區將真正把兒童聚集在壹個空間,這意味著關註“兒童權益”,關註兒童的情感需求和思想表達,構建壹個兒童真正可以發言的公共空間。這壹點對國內兒童博物館的啟示彌足珍貴。

復制模式容易導致“水土不服”?

當然,美國版的兒童博物館模式雖然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但由於國情、經濟發展、文化觀念、社會環境的差異,如果完全照搬,可能會造成“水土不服”。

2018至12,中國兒童博物館第壹品牌——彼岸兒童博物館在北京藍色港灣開業,很快得到積極響應。

參考美國兒童博物館的模式,彼岸兒童博物館不僅提供互動體驗項目,還通過自主設計的教材保證學習質量,讓孩子通過觸覺、感知等真實體驗來了解知識。同時也積極開發適合中國嬰幼兒的教育體系,聘請外教擔任領銜老師。

這些做法在壹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國幼兒教育專業性不足、發展不成熟的短板。

△對岸的北京兒童博物館(圖片來自網絡)

但不同於國有博物館上海兒童博物館,也不同於主要提供政府購買服務、非政府組織和企業CSR捐贈的美國兒童博物館。作為商業品牌,對方也要考慮盈利這個重要問題。

據了解,另壹邊的盈利點除了幼教,還包括年卡,年卡定價定義在1.2 ~ 5萬元之間。但目前中國有多少普通親子家庭能像美國壹樣,把孩子的空間消費頻率保持在壹個月兩三次?

綜上所述,純外語教育和低收費把另壹邊的受眾限制在追求高質量孩子教育的知識分子家庭或中產家庭。但如果不能在展覽上不斷創新,保持高品質,這種帶有商業品牌性質的兒童博物館,或許有壹時的吸引力,但未必能在中國市場長久立足。

標簽

隨著博物館定位和功能的延伸,其社會價值與日俱增。我們看到整個博物館社區服務兒童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策劃專門的兒童展覽,開展專門的兒童教育活動,提供專屬的兒童服務,配備專業的兒童教育者,開辟獨立的兒童教育空間。

無論是專門的兒童博物館,還是綜合性博物館打造的兒童區,要想吸引忠實的兒童和家長觀眾,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就是要以兒童視角為主導,“展示功能”和“教育功能”齊頭並進。畢竟,教育是壹個永恒的話題;其次,要利用好新的數字技術,用新的語境和邏輯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沈浸式互動體驗空間;此外,博物館應更加關註兒童權益,重視社區建設的價值,搭建兒童與社會互動的橋梁。在未來,我相信兒童博物館會創造更多的驚喜。

參考資料:

國家文物局,國家博物館年報。

盧偉,城市文化環境中兒童活動空間的探索

上海轉型發布,《中外24家兒童博物館:讓孩子通過“寓教於樂”增長“見識”

屈,“探索世界上第壹個兒童博物館,兒童視角優先原來是這樣做的”

張丹丹,物理空間與文化空間的融合——創建兒童友好型社區的思考。

中國兒童博物館教育研究中心,案例聚焦|全國兒童博物館教育區圖(綜合館)。

話題互動

妳認為兒童博物館怎麽樣?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觀點。

請給劉壹個獎勵。妳的獎勵會在平臺上親自給作者。

  • 上一篇:寫豐富多彩的作文
  • 下一篇:女性在夏天堅持跑步的60句勵誌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