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芬的弟子法顏,生於(今浙江湖州),俗名徐。他對道教的三昧、分殊師利頗有體悟,作畫時筆法蒼勁,令人印象深刻。《歷代名畫》也有記載。
比道分晚壹點的畫僧智會,俗姓高,陜西人,洛陽中坦浴室和尚。
山水畫裏有道士。朱在《唐代名畫錄》中主張他的山水可以自然。
陜西通州(今大荔縣)出家人法明,擅長描寫自己的外貌。他曾被唐玄宗召入紫禁城,在李政廳為張碩等十七位學士畫像,個個神態自若,深得皇帝賞識。這幅畫也被皇家畫院珍藏。見“歷代名畫”。
活躍在開封的畫家閻誌和詩鬼以他們在索國寺所畫的佛教群像而聞名。閻誌的三向因果路徑圖,桂大師的九門釋範王迪,東廊的內墻二十八級功德,都因其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絕倫的畫面被當代人稱為索國寺的絕技。郭的《圖畫與故事》記載了這壹點。
晚唐畫僧頗具特色,如以擅畫松樹而聞名的江僧。諾宗(1983-1988年在位)時,為傳經書院畫巨松壁畫,使人有聞松濤之聲。著名詩人鄭谷充滿了詩意。在《雲臺編》中,有壹首贊美姜和尚精湛畫藝的詩。
南海(今廣東廣州)和尚的徽記以畫龍聞名,畫頭藏尾,頗為引人入勝。
唐代也有壹些多才多藝、精於數學的畫僧,如桂芝。歷代名畫書上說他擅長山水、鬼神,作品工整工整。另壹個例子是楚安,周樹什邡(今四川)人。他不僅擅長畫人物和亭臺樓閣,而且有大有小。如明成祖杏花清宮的頤和園和王武宴的蘇州臺就有大型壁畫和小塊團扇。雖大小不壹,但功夫不減,被群臣譽為妙筆。見黃休復《益州畫錄》;另壹個例子是,壹個來自首都普光寺的和尚,他通常姓姚。石道宣《續僧傳》說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北京小有名氣。以上都說明了唐代畫僧的活動。
五代十國中的巨然最為著名。據《宣和花譜》記載,他是江寧(今江蘇南京)人,住在金陵(今江蘇南京)開元寺,是山水畫大師董源的弟子。南唐滅宋(1975年)時,跟隨李後主到汴京(今河南開封市),住在開寶寺,在那裏以高超的繪畫技藝而聞名。他被邀請為學士學院創作壹幅壁畫。
惠儉,後蜀山水畫家,鄭光第三書院僧人(938-965)。應成都大生祠之邀,畫了壁畫《王武巖谷太素圖》,圖中人山人海,景色秀麗,氣勢恢宏,甚至風和日麗。《益州名畫錄》講的就是它。
後蜀的追隨者,在此之後,也長於佛教畫像。他是四川廣漢人。他為興國寺浴室院、大聖祠第三學院、結帝堂等地繪制大型壁畫,以達摩克利斯之像聞名。
北宋初期,山水畫僧惠崇以其寫意性最為著名。他是福建建陽人,擅長寫詩。他與昝寧、武元並稱“九詩人僧”。惠崇擅長畫家,尤其傑出。寒亭朱元和禹巖魯彥的繪畫表現了江南農村的荒涼和空虛的形象,充滿了輕松。
宋初還有壹個和尚修凡,因畫太湖石而出名。他是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人。畫出來的湖石,或如雲,或如浪,奇特多變,卻精致獨特。裏面有鄧椿的《畫隨》。
北宋中期,江陰以擅長畫水而聞名。他曾為江陰光福寺法堂的門楣畫過壹幅水彩畫。據《江陰新知》記載,他畫的水,要麽是白茫茫的,洶湧澎湃;或碧波蕩漾,春水如天,有壹種靈動不拘,謂之“似微水”。
北宋末年,山水畫僧德正從溧陽(今屬安徽壹縣)遷居吳縣(今屬江蘇省宿州市),晚年住在廬山石勒寺。喜歡遊覽名山大川,回國後把所見所聞畫成臥遊,畫風優雅,富有詩意。他是壹個素描畫家,他有李的魅力。詳見《武縣誌》。
b、人物畫僧
人物畫的方向是畫僧的實力,北宋也不例外。善畫人像的僧人,宋初有遷都之法,為真宗(1022年自1998年登基)人。西湖孤山隱士林逋寫了《詩》和《師法傳神詩》,稱贊他的繪畫技巧:
對故宮的崇拜和對教師藝術的研究壹樣罕見。
另壹位畫家,和尚坪上仁,曾經畫過壹幅大學者李覯的畫像,非常迷人。李覯的《徐江記》有壹首詩來感謝它。
北宋皇帝請畫師畫禦容。1976年到1997年唐太宗在位的時候,北京的和尚索國寺被叫去給皇帝拍照,被唐太宗誇有本事。他還畫竹子,劉道純的《聖(宋)名畫評論》說,他和五代的唐、董郁是畫竹子的先驅。
仁宗年間(1023-1063年),嘉禾(今浙江嘉興市)和尚魏真被召到北京畫禦容,說他很慷慨,有壹段時間各路名士達官顯貴都以他的畫像為榮。詳見“圖片與故事”。據《畫譜》記載,妙山和尚也曾為皇帝畫像,蘇東坡贈詩壹首。據《庚寅大路戲錄》載,哲宗時(1086年至1110年在位),成都壹僧望吉,俗姓蘇東坡,蘇愛之,題如雲:
如果眼睛是初生的牛犢,心就像壹只沒拴的小船。
要問壹個人的職業,黃州徽州崖州。
北宋的佛教人物畫高僧也很有技巧。譚素,江陰人,曾為嘉祐(1056-1063)江陰光復寺西苑殿後墻繪“梁武帝召張僧繇寫《直公變相圖》”。他的筆觸蒼勁有力,充滿了自豪感,觀眾驚嘆不已。它載有“江陰新記錄”。吳縣人善畫羅漢,有壹幅五百羅漢圖,形式生動,很有個性。秦觀把他比作東晉大畫家《吳縣誌》的作者戴奎。智平是成都梁青寺的和尚,以擅長畫觀音而聞名。曾為水陸院普賢亭畫觀音像,頗為慈祥端莊。成都百靈院的和尚是空的,還為水陸院的普賢閣做壁畫。除了人物,他們也作為風景工作;成都華陽(今四川成都)畫僧,李佛主,無朱染,有速寫;他還有花鳥山水,提出書畫相通論。以上三幅僧人的畫,見畫傳。
C.畫花鳥的和尚
北宋初期,畫花鳥的僧人以江南為盛。比如與晚唐高僧同名的孟秀,能以顫抖的姿態作為花鳥竹石,飛到白墨取樂,虛實交替,特別靈動,給人以美的享受;又如毗陵(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住寧,畫的是草蟲,筆法剛健俊朗,筆墨古樸有趣。梅的《萬靈先生文集》有壹首詩評論它:
寧馨真的很有福氣,坐著讓團倒。
北宋中後期,畫花鳥的和尚不在江南壹隅,卻有壹個擅長畫花鳥的簡陽人在畫。擅長畫朱梅的雲州(今江西省高安縣),擅長畫朱模(今四川省嘉定市)的歷史和人文,擅長畫昆蟲的夾江是自覺的。白希,長沙人,擅長畫荷花等。,載於《畫史會》;黃庭堅《山谷集》中的梅花好畫家鐘仁,是同行中的佼佼者。
任重住在衡州(今湖南衡陽市)的華光寺,故名華光。他熱愛梅花的高貴,所以他在寺廟周圍種滿了李樹。每次花開的時候,他就把床挪到梅花下面,整天背誦。偶爾在月夜看到窗前細細的影子,可愛到我鋪開紙墨畫出梅花的形狀,於是我的畫技大有進步,越來越高。任重畫梅子,變浮彩為水墨,非常雅致。華珍對這壹獨特的創舉非常贊賞,他在《雲溪居士集》中寫道?《忠仁莫娟梅花》詩中說:
人間畫梅復旦粉,山僧畫梅韻墨;
淺籠深染高低,煙膠轉華鑰色。
冷枝音階表演是古老的,像壹場戰爭,風在落下,
三倉兩筆不煩,滿信如太陽。
疏粉,黃危,輕掃香,有力。
不要等孤根暖氣歸,明明白白寫春訊。
鐘仁的作品傳到日本,君太觀收錄了他的梅竹圖。參見日本《關於君太觀》。也有很多藝術家在,如楊,江西清江人,他畫了壹個和尚,宋祁,稱君子。楊弟子畫壹僧,字澤翁,俗姓童,擅水墨梅。他可以被稱為任重的第二個弟子,他也是壹個景觀竹石,其中有壹個藍色的勝利。詳見《畫報寶藏》等。
丁,其他畫僧
北宋還有壹位龍水畫師。他是思明(今浙江寧波)人。因為他住在海邊,所以他對海浪很了解,他擅長像龍壹樣蜿蜒。劍龍(1960年至1962年)曾出名壹陣子。國子監有其畫龍水屏,似有龍浪之聲,時數才是硬道理。據《宣和花譜》記載,僅禦所就有31幀之多。古法弟子慈悲為懷,不著色,雍容華貴,都擅長畫龍水,在畫界各有美聲。
4.南宋畫僧
壹、山水畫僧
宋杜南後,政局稍安,朝廷恢復臨安(今浙江杭州)畫院。100多年後,由於南方沒有戰爭,經濟繁榮,宗教和繪畫也有了壹定的發展。早期,山水畫僧以長師聞名。他的畫風質樸,意趣致勝,這在鄭的《北山文集》中有所記載。在惜春(1174-189),壹個叫老吳的和尚,畫的山川和巨然壹樣,樸素而天真。秋竹齋的詩裏有壹句詩。
南宋中期的山水畫僧德智,名叫顧青,江西人,善畫善詩。曾為廬山左右壁作山水畫,朱為其題詩。詳見畫史會。
若芬是南宋末年最有影響的山水畫僧。他的名字叫鐘石,綽號遇見,是梧州(今浙江金華)人。少年出家,江湖四十年,山山水水遍天下。晚年居杭州上天柱寺,潛心筆耕。他的作品雄渾奔放,凝練淋漓,化為瑰麗震撼。金魯祥的《仁山集》、王白的《鹿寨集》、吳世道的《李悟步集》都有詩。若芬的畫作《廬山圖》、《元樸貴範圖》現藏日本,深受日本觀眾喜愛。
會稽的和尚是超然的,是宋末的山水畫家。他的作品猶如郭,雄壯於北方。水口,房屋,森林和巖石,傾斜的海灘都是由南部分散的山丘造成的,人們就像巨然。還畫人物和竹畫,見“畫寶”。
b、人物畫僧
樊龍,吳興和尚,南宋著名的人物畫家。他是壹個多產的詩人,他沒有名字住在。他畫的佛像勝似高調遊絲,筆墨遠觀,頗似李之作。宋高宗(1127-1162年在位)非常喜歡他的畫。每次見到他們,他都寫壹些關於他們的東西,並在禁園附近的萬松嶺金帝山給尼姑庵壹個位置。陸遊在《渭南文選》中有記載。
比房龍晚壹點,江西畫了壹個和尚安德宇,他也擅長畫人物。有壹張三歲生日的圖片,描繪了老人的長壽,給人壹種幸福和親切的感覺。總理周必達的《平原集》有句贈雲:
香山已寫丹青畫像,羅朗誦仍由副墨傳誦。
另壹位江西畫僧惠大師,坐在濟水南禪寺的桌前。他在杭州學畫,因擅長保護天王像而聞名。見文天祥《文山集》。
C.畫花鳥的和尚
南宋初期,畫僧以善畫花果而聞名。他做的葡萄晶瑩鮮嫩,讓人垂涎三尺。陳早獲贈《師畫葡萄詩》,內有陳的《江湖長壽集》。桐溪(今浙江嵊縣)畫了壹個以善畫梅花聞名的和尚,叫應任尚,並稱贊陸遊的詩。家住南嶽(今湖南衡陽市)的任光,也以畫梅聞名,道家大師張煒為其作畫,這些都可以在有畫詩中找到。
南宋後期,佛教的花鳥畫法壹直很突出。他的名字是木希,他的共同姓氏是薛。他是四川人,住在浙江天臺山萬年寺。富有正義感的他,因抨擊權臣賈似道在國家犯下的錯誤而遭到迫害。佛法往往是不準畫和尚的弟子。擅長畫猿鶴、龍虎、山水、人物,都是用雜文和作品寫成的。趣味簡單深遠,造型完美。畫水果素描特別有技巧,特別有意思。吳的《宋齋美普》和莊肅的《畫隨補》都敘述了這件事。不被允許的師徒作品,在那理宗年間(1225-11264年)流傳到日本。今天,東京的大德寺有猿猴的佛教繪畫和觀音像。常發的畫對日本禪畫影響很大,所以在日本被列為國寶或重要文化財產。
居住在杭州西湖劉同寺的羅闖,與常發的畫意相近,有著濃厚的禪意,其影響遠播日本。詳見《君太觀左與右》的記述。
此外,還有壹個擅長畫梅花的和尚。趙的《朱梅譜》稱之為梅花,枝繁葉茂,十分有趣。鐵劍擅長畫墨竹。彭雲燦的《耕讀田齋筆記》說,宋元詩人對他的墨竹多有質疑。、號庫雅,福州人,住崇安開山院,與朱交好。他的竹石畫經常受到朱的稱贊。詳見福州官方記錄。
丁,其他畫僧
樓鑰《攻玫瑰集》記載,杭州靈隱寺的和尚是南宋初年的壹位畫僧,俗姓邢,名雲,生於開封。南渡後出家,善畫龍、牛等。,只有幾筆,但他看到了形式和精神。牛兔特別活潑可愛,所以取名“老牛”。
宋代也有很多畫僧活躍在畫壇。比如山水畫的和尚,有四川的誌氣,有成都四大天宮的智慧,有遂寧的智慧,有浙江杭州的真智,有失落民族的明河;人物畫中的僧人有四川峨眉的道弘、道江(今四川冠縣)的少祖、成都梁青寺的誌平及其弟子、成都仙人尊元的祖英、彭城(今江蘇銅山縣)的民星、浙江永嘉的任緒安、知石、沈雁、上座等。花鳥畫僧有真利失家,杭州西湖長青寺徽州船等。,因文獻只載其事,不詳其南北朝,故列於此,以窺宋代畫僧之盛。
5.元代畫僧
元朝雖然不到百年,但作為統治者的蒙古貴族,信仰藏傳佛教,多教並重,所以佛教興盛。同時,元朝廢除科舉時,許多士子不得為官,受到民族歧視。而是轉向禪宗,加強了佛教界的文化修養。文人對畫僧的興趣也較前代濃厚,繪畫的寫意功能得到了深化。人們特別喜愛以梅、蘭、松、竹、葡萄等為題材,以此來表達自己高貴的情懷,花鳥畫也就空前發展起來了。相對來說,其他繪畫科目略遜壹籌。
——無害分割線。
窮,自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