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在生活中,怎樣才能做到“天人合壹”

在生活中,怎樣才能做到“天人合壹”

中國的儒家壹直倡導“天人合壹”。“天人合壹是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天人合壹是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1】漢代司馬遷傳說:“我在研究天人關系時,也要借鑒古今之變,成為統壹的說法”,這反映了中國傳統哲學的獨特性。“天人合壹”思想源遠流長,蘊含著豐富的生態倫理意蘊。進入20世紀後,特別是近幾十年來,由於人類面臨日益嚴峻的生態危機,人們越來越關註中國儒家思想“天人合壹”所蘊含的生態倫理意蘊。美國著名歷史學家、生態哲學家林恩·瓦特認為,中國文化中“天人合壹”的理念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值得所有西方人學習。[2]現代生態倫理學的奠基人之壹,法國著名哲學家施韋茨在反思西方人對待人與自然關系的觀念時,對中國古代思想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表達了由衷的欽佩和贊賞。他認為這種哲學以“奇跡般深刻的直覺思維”體現了人類最高的生態智慧,並稱贊其為“最豐富、包羅萬象的哲學”。[3]包括“天人合壹”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和道德是可供開發利用的寶貴資源,有了這些資源,歷史才能得以延續,社會文明成果才能得以保存和發展”[4],挖掘和梳理“天人合壹”思想所蘊含的生態倫理意蘊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壹個

中國傳統文化歷來註重整體思維,從事物整體發展的角度來處理各方面的關系。“天人合壹”是指天地萬物是壹體的,人是天地萬物的壹部分,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魯春秋·情欲》說“人與天地同”。易經稱天、地、人為三才,認為自然是壹個大世界,人是壹個小世界。天人在生理、心理等諸多方面都有內在聯系。向天取經才是“天人合壹”。(《史記·樂書列傳》)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天人合壹”的思想,但他把人與自然視為壹個整體的生態倫理觀是非常鮮明的。孔子對天有著深深的敬意,但他並不認為天是神,而是壹種具有生命意義和倫理價值的自然。子曰:“天何言?天空說什麽?”(《論語·陽貨》)這裏說的天,就是自然。他所說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永業》)不只是簡單的比較,而是人類生活的需要,因為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自然,人與自然的生態關系是壹致的。孟子首次明確提出了“天人合壹”的思想。他從人獸之別出發,認為人性與天道相通。“盡力者,自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其天。”(《孟子》)在孟子看來,天人之性本來就是* * *同性,統壹的。荀子提出:“天地為生命之本。”(《荀·黎姿論篇》)也就是說,人和事物都是從自然中獲得生命的,人根本離不開自然。董仲舒把天地看成壹個有機的整體。他說:“做人是天經地義的。人是人,生於天,天也是人的曾祖父。”(《春秋故事·為人之天》)他還說:“天人之際,我們為壹”;(《春秋故事·考名深》)“舉壹反三,天人合壹”。他還展示了天地之間的密切關系:“本是什麽?嶽:天地人是萬物之本。人是生的,地養的,人造的,生而孝順,地養而衣食,人造而禮樂。三者是兄弟姐妹,融為壹體。肯定沒什麽。”董仲舒認為,天、地、人融為壹體,缺壹不可,手足相生,構成了萬物生化的基礎。張載進壹步提出:“叫父幹,母坤幹,完全是在中間,給我們好看。所以,世界是我的身體,天地之美是我的本性。”(明希)甘(田)如父,坤(母)如母,天地之體是我們的體,天地之性是我們的性。“人與我同胞,我物與也。”(明希)人類和萬物起源於自然和宇宙。人和宇宙中的其他事物可以被看作是同壹身體的不同部分。所有的人都是兄弟。宇宙萬物都是我的密友。人和宇宙萬物是緊密聯系在壹起的,是統壹的,不可分割的。程顥繼承了張載思想的精髓,提出了。“仁者,宇宙整體”的觀點。所謂“天地壹體”,是指通過人心固有的人性的擴展,與人和天地萬物形成壹個有機的整體,這是壹種天地無私的境界。王陽明遵循“天人合壹”的理念,也提出了“成人者,亦應統天地萬物”(陽明瑤姬大學題)的思想。他在《陰陽百科》中主張:“聖人之心,認天地萬物為壹,以為天下人皆有遠近,骨肉皆是兄坤子之親,故欲安之以育之,以實現萬物壹體之思想。”顯然,王陽明不僅強調天人合壹,而且強調人要統壹於天,要真誠無私,和諧相處。這樣,人、萬物、自然就和諧、平衡、統壹了。由此,中國的“天人合壹”思想明確肯定了人是自然的產物,是自然的壹部分,人的生命與萬物的生命是統壹的,而不是對立的。正如芭芭拉·沃德所說:“在人類的任何歷程中,我們都屬於壹個單壹的系統,由單壹的能量提供生命活動。這個系統在各種形式的變化中表現出根本的統壹性,人類的生存有賴於整個系統的平衡和完善。”[5]

儒家的“天人合壹”思想,既肯定人與自然密不可分,壹切生命都是緊密相連的,又強調“仁者以宇宙萬物為壹整體”(《河南程遺書》卷二),確信“天地之大,生生不息”(《易傳》),尊重“惟為公,物可由我也”(《河南程遺書》卷二)。孔子談到“仁”,作為壹種道德情感,意味著關心和同情。因為“仁”的根本來源是生命之德或天地之理,對人對萬物並無二致,所以“仁”不僅要“愛”,更要愛萬物。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把人性的美德和智慧與自然界的山水聯系起來,流露出對天與自然的尊重和熱愛。孟子在繼承孔子仁學思想的基礎上,進壹步提出了“與民為善,與民為善,與物為愛”的思想,豐富了“愛物”作為仁的基本內涵,把關心自然界萬物上升到君子道德責任的地位。他說:“君子之於物,以物為仁;對人民,要善良,要善良。親而善民,善民而愛物。”孟子致力於此。孟子提出的“善待動物”的思想是對愛物思想的最好詮釋。他說:“唯壹能造福動物而不能造福人類的是什麽?”(孟子·惠亮·王上)“恩”是“愛物”的另壹種解釋,“獸”是與“物”相對的“物”的總稱。因此,“愛物”和“善待動物”的思想構成了孟子生態倫理思想的基本核心。被朱譽為“忠厚儒者”的董仲舒也繼承和發揚了關心人和事的思想。董仲舒說:“質子愛民,以下皆鳥獸蟲。不愛,仁者足矣?”也就是說,單單愛壹個人,還不足以稱之為仁。只有把愛人擴大到愛動物、鳥、昆蟲等生物,才能算仁。可見,這裏的仁不僅包括人際道德,還包括生態道德。他在《春秋故事·別離根》中也強調了這種愛物的思想。他說:“泛愛是壹群人,不以情緒賞罰,所以也是仁者。”也就是廣泛地關愛壹切生物,才能表現出善良。儒家思想,尤其是宋明儒學,對生命和宇宙有著普遍的關註。他們對自然界的壹切都充滿了熱愛,因為壹切都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張載在《正夢證》中說:“性是萬物之源之壹,不是我的私利。但成年人要做到最好,就要站起來,什麽都懂,什麽都愛,獨自成功。”人們不僅愛人類,也愛鳥類、動物、植物和瓷磚。所有的生物都應該盡可能地被照顧,以免被破壞。程顥還強調,人既要愛生物,也要愛無生物。他明確提出:“仁者以宇宙萬物為壹。”(《河南程遺書》卷二)也說:“學者必先知仁。忍者和物體完全壹樣。”(《河南程遺書》卷二)把仁的對象和邊界擴大到天地萬物和整個自然,在倫理上實現了人與天的徹底聯系,把人際道德和人的道德完全統壹到自然。這種以平等的態度關懷萬物的思想,是人類生態倫理的重要前身。“君子以德載物”這壹命題是對儒家“愛物”思想的最好概括。

儒家把“天人合壹”作為人生追求的境界,大力提倡“中和”。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自然資源要適度取用,適當利用。不僅自然不能被破壞,自然物也要以自己的方式管理,自由發展,反對把自己和自然對立起來。《周易太卦象傳》說:“天地交泰,則財(伐)成天地之道,輔佐天地以感化百姓。”天地萬物相互交融,和諧協調,才有安泰盛世。儒家把保護自然作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立足點。子曰:“君子不思飽,不思安。”(《論語·學而》)並說:“奢不下,儉則固;與其自卑,不如更好。”在奢華與簡樸之間,孔子寧願選擇簡樸。這揭示了孔子節約生態資源的觀點。這種“拿東西省錢”的態度體現在人與動物的關系上,就是反對亂捕亂殺。《論語》曰:“釣而不抓綱,不射為夜。”孔子用魚竿代替魚網捕魚,用帶生絲的箭射鳥而不射住在窩裏的鳥,使生態資源的永續利用不被破壞。孟子進壹步發展了孔子的這壹思想,主張對自然資源實行“時間禁令”。孟子曰:“不逆農時,五谷不能勝糧。”如果不能算入灣池,魚和龜就贏不了食;斧金及時入山,木木不能用。谷與魚龜不能搏食,木與木不能搏用,使人失去生命,無怨無悔。生而死無悔,王者之始也。”(《孟子·惠亮·王上)只有尊重自然界萬物生長的規律,因時而取,因時而用,不過度掠奪和破壞,才能促進萬物生長,與人類共同發展。孟子把這種對資源的有計劃的利用,視為“王道之始”。孟子也強調“養”自然資源。孟子曰:“得之,無以久;“如果妳失去了支持,也沒什麽可失去的。”(《孟子·高子上》)保存萬物,使之“各得其所”,是人類的責任。孟子反對“割草讓地”(《孟子·離婁上》),強調“人離不開火和水”(《孟子·盡心上》),告誡人們要盡量減少對自然的要求,保持自然的原貌,從而節約自然資源,使自然界萬物繁榮、和諧、有序,維持可持續的良好生態循環系統。荀子雖然提出了“天人相分”和“制命而用”的思想,但並不排斥人與自然的和諧。他提出了關愛生態資源的“聖人制度”概念,體現了“控制、利用”與“關愛”相結合的生態倫理辯證思想。荀子曰:“聖王之制也。草木茂盛時,斧不入林,不長天。”鯰魚,烏龜,蝙蝠,鰻魚懷孕的時候,網的毒不在水裏,會壹直持續下去。春耕、夏雲、秋收、冬儲都不是第壹,所以五谷豐登,人民吃飽飯。此時禁止在汗池測量沼澤和河流,因此有許多優秀的魚和龜,人民有更多的使用,所以還不晚砍伐和飼養它們。故山非子而民有乃材。”(《荀子·知望》)這段話是荀子作為知望的核心——聖人之制(即書名“知望”的意思)提出來的,可見愛護自然資源在荀子心目中是多麽重要!這也無可辯駁地說明,荀子不僅“控制和利用”世間萬物,而且非常重視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自覺維護生態平衡。董仲舒直接繼承了孔孟的生態倫理觀,主張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始終保持壹顆熱愛自然的心。”天地之旅也是美好的...其食用,益於食,天益於人,而獨生;不可食用者必從中受益,必在天竺與中國之間。“他把自然資源分為‘可食用’資源和‘不可食用’資源,主張‘可食用’資源要天天吃,也就是‘有益於食物’,才能不辜負‘利人於天’的宗旨;而“不可食用”的資源也要“豐富”和保護,因為這是上天對九州和中國的慈悲加持。人類應發揚“世間最寶貴之物”的精神,積極自覺地愛護自然,做到“萬物生長於下,爬向天”(天地陰陽),始終保持人與天地萬物的和諧。程顥、程頤發展了儒家的生態哲學,主張以同情和關懷的態度對待自然的生命,與自然和諧相處,體現生命的價值。程顥提出了“仁者融天地萬物”(《遺書》卷二)的生態觀,並說:“若與萬物同在,則能與世界同在。”(《遺書》卷六)“隨遇而安”是“仁者以天下萬物為壹”的境界。要達到這種境界,就要“隨緣”。所謂“同流合汙”,就是與萬物生命相連,不外於萬物,不淩駕於萬物之上,支配萬物以滿足人的私欲。要與萬物“同流合汙”,就要“充滿慈悲心”,不要有太多的“算計心”,這樣做事才會更保護生命;要讓動植物“保持本性”,盡可能地完成自己的生命,讓人類擁有豐富、多樣、美好的自然環境,與萬物和諧相處。現代生態倫理學的創始人利奧波德在《地球倫理學》中指出:“任何事物當它傾向於保護生物同構的完整性、穩定性和美時都是正確的,當它傾向於相反的結果時都是錯誤的。”[6]儒家生態倫理是這樣壹種倫理,它保護地球上同壹生命體的完整、穩定和美好,並以生態平衡為中心。儒家生態倫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歷代統治者制定了壹系列保護、利用和培育生態資源的法律和措施,形成了中國古代獨特的生態文化景觀。

中國的先賢們深深懂得,萬物之間有著內在的、必然的本質聯系,有著自己的秩序和規律。儒家的“天人合壹”思想,直接將自然視為與人類相似的生命體。大自然具有生命的特性,萬物都處於永恒的生死變化之中,而且是“健康”的,“生生不息”,周而復始。人類應該尊重自然界的壹切事物。而且人類要向自然學習,使“仁”與“天”壹致。子曰:“天說甚麽?當妳在四點的時候,壹切都誕生了。天空是什麽?”(《論語·陽貨》)很明顯,自然界的壹切都是按照其固有的規律運行的。但是人類在自然面前並沒有閑著。“太好了!姚是王者。這很尷尬,只有天空是大的,這只是尷尬。”(《論語·泰伯》)也就是說,天道可行。要實現天、地、人的和諧,人們不僅要積極地認識自然規律,而且要遵循自然規律。與孔子壹脈相承的孟子也認識到自然界是有規律可循的。“天高,星遠。若求其理,可坐於千歲之年。”(《孟子·離婁下》)“天似雲,屢雨時,苗子興。”(《孟子·惠亮·王上》)在孟子看來,天雖然高不可攀,不可預測,但卻有壹定的規律,是可以理解的。那麽妳們是怎麽認識的呢?孟子認為:“天不言而喻,只是以行、物示之。”孟子所謂的“行為”就是孔子說的,孟子所謂的“物”就是孔子說的。人只要觀察自然現象,就會了解自然,就會了解天道。孟子有警告:“逆天者昌,逆天者亡!””(《孟子·離婁上》)就是告誡人們,知道自然規律就要遵循,違背自然規律的人必然要遭受災難。孟子也把遵循自然規律看作是“智慧”和“神聖”的必然要求。”邪至智者,鑿為之如智者之行於,而無邪至智。余的水之行也是壹無所獲。”(《孟子·離婁下》)自然有自己的發展規律,遵循自然規律是明智的,就像於之治水壹樣。荀子進壹步認為,“天”是具有獨立運行規律的自然存在,壹切自然之物也和人壹樣,有存在的客觀實在性,不會因為人的主觀情緒的波動而改變其運行節奏。”人冷還不錯,又是冬天;地對人不惡,遠而廣。太陽、月亮、星星和瑞士歷法都和喻、解壹樣。“範生長在春夏,積累在秋冬,這和俞、桀是壹樣的。”“得地則生,失地則亡。也和於、傑壹樣。”(《荀·田字論》)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草木草木草木,四時風雨,都來源於“天地之變,陰陽之變”,“天地有恒”。(《荀·田字論》)壹切都是按照自然規律變化的,並不因人的仇恨和自卑而不同。所以他們的存在和個性也應該得到尊重。荀子也指出:“天道有其道,不為堯之存,不為桀之死。對治宜,對亂宜猛。”(《荀·田字論》)在這裏,他既肯定了壹切自然事物運行規律的客觀性,又強調了人只有認識規律,嚴格遵循客觀規律,才能趨吉避兇,“得吉”“治亂”。這種“主宰命運”和“順應天氣”的思想,表明荀子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達到了相當的深度。董仲舒通過分析人類命運與天地的關系,提出了“倫理即副世界”的生態倫理觀。他說:“天地之象,陰陽之副,常在身。“身還在天,數與之相關,命與之相連。.....有壹個道德副天地。這是皮膚黑,而且是與生俱來的,不止是偶爾。”(《春秋故事·人的副天》)這裏的“天地”指的是自然。“有倫理之副——天”,即人的行為倫理與天地壹致,人要順應天地,按自然的內在規律行事。這樣,就會有“天道酬勤”,否則,人就會“天道酬勤”。劉禹錫提出了“天人相勝”的觀點,認為天人各有能力,“天之所能者,生萬物也。”人能做的,他能治愈壹切。“(論天道)強調天道不幹涉人事,否認天道幹涉人事。同時強調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人征服自然不是通過改變自然的規律,而是遵循自然的規律去造福自然界的萬物,這是對荀子“天人之分”觀點在更高階段的回歸。張載結合“天人合壹”和“誠明”的觀念提出了“天人合壹”的命題,使傳統儒家的“天人合壹”觀念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度。張載說:“儒家因明而誠,因明而誠,故天人合壹,因學而能成聖人,得天而不離人。”(《正夢幹支》)所謂“誠”是指天,意思是天是有客觀規律的自然之物。所謂“明”,就是對自然界萬物及其客觀規律的認識。誠信是“天”與“人性”的統壹,是指人能夠順應自然規律,與自然和諧相處。”性和天堂是誠實的。”(《正夢幹支》)意思是人的道德與天道的根本規律是壹致的。張載認為,人由天地而生,所以能知天地萬物。人類道德的合理性在於人們對“天”的認識,在於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按照自然規律行事。儒家的“天人合壹”思想肯定了人與自然的內在統壹性,把人的行為規範建立在與自然規律相和諧的基礎上。當我們審視當今人與自然關系中遇到的問題時,這壹深刻而重要的生態倫理觀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面對當今生態遭到破壞的嚴峻事實,儒家“天人合壹”思想所蘊含的生態倫理意蘊,是濟世的良藥!儒家的“天人合壹”命題,肯定了人是自然的產物,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統壹體;把尊重自然界的壹切生命、關愛萬物視為人類崇高的道德義務;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節約適度利用自然資源,反對自我與自然對立;強調人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今天有必要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為了有效地保護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我們應該重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堅決摒棄人類中心主義,改變人類對待自然的錯誤價值取向,辯證地理解和確立"天人合壹"的價值取向,運用"兼愛萬物"、"天人合壹"的觀點對待自然,加強生態道德建設。我們必須看到,自然界是壹個按照自身客觀規律發展的有機整體,人類社會的發展只能建立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否則就會危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只有保持“天人合壹”的崇高道德境界,才能真正解決我們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面臨的艱難抉擇。

  • 上一篇:歐洲、日本、中國古代服飾各有什麽特點?

    古代歐洲、日本和中國的服飾特征如下:

    歐洲古典服裝

    服飾是文明的標誌之壹,服飾習俗反映了民族文化特征,反映了壹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特征。中世紀歐洲由基督教統治,基督教對歐洲服飾影響很大。因為基督教鄙視金錢,反對奢侈,“中世紀的時候,下層階級的衣服簡單樸素,女性不打扮,向教會捐贈珠寶。制服以白色長裙和袖子為主,顏色樸素。”

  • 下一篇:如何評價《Kill La Kill》的制作手法和成本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