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堪稱絕世的宋代書畫,李成,山水畫欣賞

堪稱絕世的宋代書畫,李成,山水畫欣賞

李成(公元 919年 -967年),字鹹熙,北宋初年營丘(今山東淄博臨淄)人,世稱李營丘。擅畫山水,師承荊浩、關仝,後師造化,自成壹家。多畫郊野平遠曠闊之景。平遠寒林,畫法簡練,氣象蕭疏,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如卷動的雲,後人稱為“卷雲皴”;畫寒林創“蟹爪”法。為山水畫大家,被譽為中國山水畫之父。他不但開創了齊魯畫派,在宋初畫壇獨樹壹幟;而且由其獨創的營丘山水畫法成為後世山水畫家的楷模。《聖朝名畫評》把李成的畫列為“神品”,並稱其“思清格老,古無其人”。《宣和畫譜》謂“凡稱山水者,必以成為古今第壹。”

李成有極高的文化素養,琴棋書畫無不洞曉,博涉經史,胸懷大誌,會作詩,善飲酒,性情孤傲。他喜愛青州的山水,經常獨自在山間徜徉,並以此為繪畫創作素材。李成是敗落家族中的子弟,人世炎涼在他的心靈上投下了厚厚的陰影。不平、憤懣、無奈使他感到生如夢幻,命運渺不可測。這種扭曲了的心態必然會反映到他的繪畫創作中。所以,他用極淡的墨痕,輕飄的筆觸來勾畫山水,給人壹種似夢似霧的感覺。

李成 -藝術特點

李成作畫多用淡墨,故在畫壇上留下了“惜墨如金”的典故。這種迥異於當時畫風的作品引起了失意士大夫的強烈***鳴,震驚了畫壇。中國的山水畫當時剛剛從人物畫中獨立出來,不可能突然間變得成熟。所以李成的作品仍然以寫實為主,以齊魯大地的真山實水為創作依據。青州壹帶無高山大川,故他的作品也以“煙林平遠”見長。而同時期的山水畫家荊浩以畫太行山著名,關仝以畫秦嶺華山著名。他們的構圖峰巒突兀、奇絕險怪,是典型的北方畫派的作品。宋·郭若虛《論三家山水》中說:“煙林平遠之妙,始自營邱。畫松葉謂之攢針,筆不染淡,自有榮茂之色”“夫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毫鋒穎脫,墨法精微者,營邱之制也“由此可知,在山水畫肇始之際,由於畫家摹寫的自然物象不同而存在巨大差異。

李成特具筆墨功夫,用筆瘦硬清淡,墨色特別講究,又創寒樹“蟹爪”畫法及山石“卷雲皴”,畫作簡筆淡墨,氣象蕭疏。米芾《畫史》說:“李成淡墨如夢霧中,石如雲動”鄧椿《畫繼》說:“嘗見營邱所作雪圖,峰巒林屋,皆以淡墨為主,而天水空處,全無粉填,亦壹奇也”宋·董廻在《廣川畫跋論山水畫》中說,李成“畫妙人三味,至於無蹊轍可求,亦不知下筆處……山水木石,煙霞嵐霧間,其天機之動,陽開陰闔,迅發警絕,也不得而知。”由之可見,李成山水畫技法之高妙。

李成 -藝術成就

有的美術評論家認為李成初師荊誥、關仝,後師造化,自成壹家。為李郭(熙)畫派的始祖。但元明之際的書畫名家幾乎都認為李成師從王維。自從董其昌提出山水畫南北宗之說以後,王維即推為南宗之首。他們的著眼點是畫家的風格,而非居住的地域。此說亦不無道理。

祝允明《跋王維萬峰積雪圖》寫道:“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筆墨,作山水以自娛。然多寫雪景者,蓋欲假此以寄其孤高絕俗之意耳。若李成之《萬山飛雪》,李唐之《雪山樓閣》......予皆及見之,但恨未睹王維雪景如何耳。弘治已卯春,偶於都下錢太常處閱此……真摩詰平生得意之筆也,始知李成輩皆宗摩詰也。”

李成在世時已經聲譽很高。北宋的山水畫幾乎都宗李成,可見他影響之大。入元,黃公望說:“近作畫多宗董源,李成二家”。明清之際,聲名依然,但風格隨時代而變。李成畫風的影響已臻尾聲。其壹個重要原因是由於戰亂李成的作品流傳下來的很少。北宋時已所剩無幾,難怪米芾在《畫史》中說,他見到的李成真跡只有兩幅,膺作競有三百幅。流傳至今的尚有《讀碑窠石圖》、《晴巒蕭寺圖》、《喬松平遠圖》、《茂林遠岫圖》,多被國外的博物館收藏。其真偽爭議也很大。

以今藏日本的《讀碑窠石圖》為例,有的專家認為此畫是李成真跡,有的專家認為是宋代摹本,但壹致意見是即便摹本也與李成的畫風相去不遠。這幅名畫是李成與王曉合作的,李畫樹石,王畫人物。畫中的土崗之上枯樹蟠虬,占據了畫面的壹半,樹枝掩映中是壹座巨碑,壹老翁頭戴竹笠騎在騾上觀碑,壹侍者持杖立於老翁之傍。整幅畫墨色清淡,冷曠蕭疏,氣韻雅致,充分體現了李成畫作的筆墨功力和風格特點。

李成 -代表作品

《讀碑窠石圖》、《寒林平野圖》、《晴巒蕭寺圖》、《茂林遠岫圖》、《喬松平遠圖》、《小寒林圖》、《群峰雪霽圖》、《寒林騎驢圖》

作品欣賞:

《喬松平遠圖》,宋代,李成,絹本墨筆,縱205.5厘米,橫126.1厘米,日本澄懷堂文庫藏

本圖表現冬日寒冽窠石坡陀上挺然生長著的長松老樹,背後映襯平川遠山,坡石壯如雲頭,送針細利,筆墨清潤,樹根部隱然可見李成款識,識者以為系後世添寫,但本圖鮮明地顯示李成畫風本色,處於宋元李郭畫派中之高手當無疑議。畫上鈐有“怡親王寶”、“明善堂覽書畫印記”、“淮陰鮑氏所藏”等印。

《寒林騎驢圖》,宋代,李成,絹本設淡色,縱162厘米,橫100.4厘米,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寒林騎驢圖》是張大千氏大風堂舊藏,在大立軸上畫文人騎驢行於郊野,前後有童仆相隨。畫上古松有淩雲之勢,間有枯樹寒溪,頗有意趣。詩堂處張大千題以“大風堂供養天下第壹李成畫”。畫幅下端又綴有長題,其中雲:“米元章《畫史》雲寶月大師李成四幅,路上壹才子騎馬,壹童隨,清秀如摩詰(王維)畫《孟浩然騎驢圖》,此雲騎馬,壹時誤書耳。”又雲“松枝勁挺,松葉郁然有陰,荊棘小木無冗筆,不作龍蛇貴神之狀,即此圖也。”圖中老松勾皴兼用,刻畫細膩,筆勢蒼勁。山石僅側面作皴,上部留白並以白色略加渲染,表現出白雪覆蓋的效果。畫面氣象蕭瑟,境界幽深。

《晴巒蕭寺圖》,宋代,李成,絹本淡設色,縱111.4厘米,橫56厘米,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美術館藏

《晴巒蕭寺圖》以直幅方式畫冬天的山溝風光,畫中群峰兀立,瀑布飛瀉而下,中景山丘上建有寺塔樓閣,山麓水濱築以水榭、茅屋、板橋,間有行旅人物活動。山石宏偉而俊美,皴染用筆多有改變,兼具關仝之雄壯與李成之清潤。畫家以尖銳筆致畫寒林枯木,風光清幽靜寂,雖非平遠之景,但仍然具有李成畫風特征。估量此圖當完結於北宋前期,至少是李成傳派的著作。

《讀碑窠石圖》,宋代,李成,絹本水墨,縱126.3厘米,橫104.9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此圖不禁使人陷入壹種蒼涼冷落的情境之中,壹塊殘碑,幾株枯樹,原野淒涼。作者表現出人世滄桑,往事如煙,不堪回首之感,表現出他憤世嫉俗、高傲孤寂之品格。畫中殘碑以淡墨染正側面,斑駁漫漶;環繞殘碑周圍的枯樹盤復,枝幹下垂如蟹爪。荒石孤立、荊棘枯草,所有的景物都烘托出無限淒愴之氣氛。

宋初有所謂“三家山水”,這三家是山東營丘人李成、陜西長安人關仝和陜西華原人範寬。從畫面碑側有款題:“王曉人物,李成樹石。”可以看出,《讀碑窠石圖》是李成與人物畫家王曉的合作,畫家在寒林平野中描寫了幾株歷盡滄桑的老樹和壹座古碑。此圖置境幽淒,氣象蕭瑟,古樹枝椏奇勁參差,背景空無壹物,杳冥深遠,寓無限悲涼於其中。另外,此畫畫樹石時先勾後染,清淡明潤,饒有韻致。從這件作品中不難看出,李成藝術的“氣象蕭疏,煙林清曠”無不與他企圖展示其敏感而豐富的內心世界緊密相關。

荒寒的原野、勁拔的枯樹和矗立的石碑,使人產生對逝去歷史的追憶和時代變遷的感慨。景物氣氛寂寥凝重,在山水畫中蘊含著耐人尋味的哲理。畫中的寒林枯樹變化多姿,用筆尖利,窠石土坡圓渾秀潤,符合李成“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毫端穎脫,墨法精微”的特色。碑側寫有“王曉人物李成樹石”字樣。此畫清初曾為著名收藏家安歧、梁清標等人收藏,後進入清宮,畫上鈴有“安儀周家收藏”、“蕉林居士”、“孫承澤印” 及乾隆收藏諸印十余方,並經《珊瑚木難》、《清河書畫舫》、《大觀錄》、《墨緣匯觀》等書著錄,被公認為是最能代表李成畫風的傳世名作。

《茂林遠岫圖》,北宋,李成,絹本水墨,縱45.4厘米,橫141.8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

《茂林遠岫圖》近景輕舟泊渡、行人車馬往來其間,遠景宮殿密布,塔影隱現,知去城郭未遠。飛泉水口,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李成的藝術對後世的山水畫畫家影響很大,把李成畫派推向壹個新階段的畫家是宋神宗時期畫院的名家郭熙。此畫歷經南宋賈似道、元代鮮於樞、明項元汴等名流收藏,後入清宮內府,上有百多方收藏印跡。

《茂林遠岫圖》畫山澗溪流,行人攙扶涉水,周圍山石間郁郁蔥蔥,雜草叢生,遠處山巒聳立,煙雲繚繞,寺廟殿堂或隱或現。畫家用披麻皴勾擦、渲染山石,蒼勁厚重,襯托出淡色勾畫的樹幹,樹葉則濃淡相宜,疏密有致,頗具李成山水畫的風貌。拖尾跋文稱此畫為李成作品,李成畫作傳世極少,此卷彌顯珍貴,但有繪畫史家認為可能是北宋另壹山水畫家燕文貴之作。

《群峰雪霽圖》,宋代,李成,絹本設淡色,縱77.3厘米,橫31.6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群峰雪霽圖》無款,表現山高雪密瀑布寒泉,岡阜壹亭翼然,左方飄綾上有高士奇題詩,中有“毫端師造化,畫史重營丘”句。畫上鈐有乾隆、嘉慶、宣統等印。李成善於通過用淡墨塗抹,所作雪景,峰巒林層,凡煙支變滅,水石幽澗,樹木蕭森,山川險易,莫不曲盡其妙。民載中說他的畫:“掃千裏於咫尺,寫萬趣於指下”。

寒鴉圖 宋代 寒鴉圖相傳為宋代李成所畫

雪山行旅圖 波士頓美術館

寒林高士圖軸 弗利爾美術館,偽

采藥圖軸 弗利爾美術館,偽,明人畫

《寒林平野圖》,宋代,李成,絹本墨筆,縱120厘米,橫70.2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寒林平野圖》為李成傳世的精品,圖繪蕭瑟的隆冬平野中,長松亭立,古柏蒼虬,枝幹交柯,老根盤結,河道曲折,似冰凍凝固,煙靄空蒙而至天際。這正是李成最擅長表現的場景。宋人用的絹,極宜於勾線。李成用硬筆銳鋒,在絹上勾畫的松針、粗幹細枝、土坡石廓,線條瘦硬堅韌,即使不染墨,也神完氣足。所以他的畫,僅用淡墨作少量的烘染,給人以壹種秀潤淡雅的享受。勾線,在中國山水畫的勾、皴、擦、點、染的技法中是最首要的。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已臻於成熟。李成將勾線作為其表現對象的最主要的手段,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寒林平野圖》中的松針,線條挺直,極具功力。

柳蔭漁父圖軸 弗利爾美術館,偽,明人畫

《小寒林圖》,宋代,李成,絹本水墨,縱40厘米,橫72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圖近景畫坡陀上生有松樹數株,松幹挺直,枝杈虬曲多姿,林木籠罩於煙靄霧氣之中,其後為平遠景色。前隔水有行書“李成小寒林圖”題識,接縫處鈐有宋高宗乾卦印,畫心處有明紀察司半印,前後有梁蕉林收藏印多方。《小寒林圖》的近處是山澗,澗水不深,有人相互扶助著涉水而過。四周山石間雜樹叢生,郁郁蔥蔥;遠處山巒聳峙,隱現在煙雲中的寺廟殿堂,屋脊犬牙交錯。盡管此圖為後世摹本,但也能反映李成山水畫的氣勢和風貌。畫山石多用披麻皴,重於勾擦和渲染,“皴擦甚少面骨幹自堅”;畫樹幹用線勾,色淡,由山石的深色襯出,畫樹葉多用點虱法,濃淡得宜,疏密有致,不過,此圖不用蟹爪畫法(也是摹本的緣故)。此圖與其他的諸如《晴巒蕭寺圖》的“寒林”之作還有所區別,嚴格說來,稱之為“小寒林”是不確的。

感謝收看,陽陽說畫致力於為您呈現精美畫卷。

歡迎收藏轉發,如有問題歡迎在評論處留言。

敬請關註“陽陽說畫”,謝謝!

  • 上一篇:團建聚餐發朋友圈的正能量文案(50句)
  • 下一篇:兒子的婚姻是朱和陳之間的金錢遊戲。看看誰能笑到最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