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測量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測量

作為壹名人民教師,經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基礎,具有重要的地位。教案怎麽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測量,歡迎閱讀收藏。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測量1活動目標;

1.學會通過自然測量感知物體的長度並記錄下來。

2、初步感知同樣的距離,使用不同的量具,測得的數據也不同,訓練思維的相對性。

3.可以用更準確的語言說出自己的度量。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基本的測量方法。

(2)材料準備:

1.地點:四個人坐在壹張長長的方桌前。

2、各種自然測量工具(鉛筆、積木、彩帶、水彩筆、冰棍、吸管等。),每套。

3、記錄紙(四分之壹A4紙),記號筆,在黑板上畫壹個大大的記錄。

4、直尺、卷尺、卷尺等。

活動重點:了解測量方法(端到端)

活動難點:掌握測量工具不同的測量結果不壹樣。

活動流程:

開始部分

壹、情境遊戲,導入活動。

1,老師創設了壹個場景:“幼兒園運動會要進行跳遠比賽。我們班誰跳得最遠?”

2.要求個別孩子從起跑線做壹個立定跳遠,這就引出了比較法——測量。

3.討論:妳想用什麽方法測量?如何衡量?

4.總結:測量時,所用工具的壹端要對準起點,然後在測量下壹段時,工具的壹端要用最後壹個尾巴抓住,也就是首尾相接,這樣測量更準確。

基礎部分

第壹,孩子操作,學習測量的方法。

老師:“請妳量壹下桌子邊的長度好嗎?妳想選擇什麽樣的工具?為什麽?”

2.幼兒選擇測量工具並操作:測量桌子的長邊和短邊。(可以選擇老師提供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測量。)

3.幼兒交流測量結果,教師點評鞏固測量的正確方法。

第二,更換測量工具,記錄測量結果。

1.介紹備案表:“我們先看看這個備案表?前面的網格告訴我們什麽,後面的網格記錄了什麽?(兒童旁白:壹是繪畫選擇的工具,二是記錄數據)

2.兒童進行測量活動。老師指導:“選壹件妳喜歡的家具,用不同的工具量壹個邊。”

3.討論交流測量結果。

老師:誰來分享妳的測量結果?

老師:我們用兩種不同的量具來測量同壹張桌子。結果是壹樣的嗎?妳能發現什麽秘密?

總結:測量同壹物體時,量具越長,測量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測量次數越多。

第三,集體交流,了解生活中的度量。

1,引題:“妳這輩子在哪見過測量?人們會用什麽工具來衡量?”

2.觀看視頻,了解測量工具-尺子。

結尾部分:

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通過測量來知道壹個物體的長度、高度和距離。無論我們使用什麽測量工具,我們都必須使用正確的方法來獲得準確的能量。

延伸活動:放各種工具(毛線、棍子、鉛筆、回形針等。)在拼圖區,並再次記錄教室內物品的長度。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測量第二章設計意圖;

《姚剛》指出:“引導兒童理解數學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並初步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孩子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激發孩子探索數學規律的欲望。讓孩子在生活和遊戲活動中體驗數學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兒童最早的測量是“視覺觀察”,即通過眼睛觀察感知比較的差異。大班幼兒的觀察和思考能力逐漸增強。他們願意思考、探索和解決問題。對於生活中遇到的物體的長度、高度、距離等問題,他們會用目測來判斷,也會用手、腳、輔助物來對比,有初步的測量經驗和欲望。大班幼兒的測量是自然測量,即利用自然物作為測量工具進行直接測量。學習測量可以加深孩子對物體數量的理解;對孩子初步了解不同的測量工具是有幫助的;加深孩子對對數的理解;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和對測量活動的興趣。本節的活動符合兒童數學發展的需要。

活動目標:

1.學會通過自然測量感知物體的長度,並嘗試通過連接兩端(劃線、平鋪、交替)來測量。

2.初步感知同樣的距離,用不同的測量工具測出來的結果是不壹樣的。

3.可以用更準確的語言說出自己的度量。

活動重點:

學會通過連接兩端(標記、平鋪和交替)來測量物體的長度。

活動難度:

測量同壹物體時,不同的量具會有不同的結果。

活動準備:

1,地面上八條長短不壹的線段。

2、各種天然測量工具吸管和冰棍。

3.記錄表格和筆。

活動流程:

首先,通過目測測量地面上的路段。

第二,探索使用冰棍和吸管進行測量。

1.孩子自由選擇路段,測量,老師提醒第壹個測量。

2.孩子們演示並總結測量方法(平鋪、交替或標記)。

第三,孩子選擇量具,兩人壹組測量。

1.介紹記錄表格:記錄表格上的數字和圖案是什麽意思?

2、孩子自由組合,兩個人分別用冰棍和吸管量。

3.交換測量結果。

總結:測量同壹物體時,量具越長,測量結果越小,量具越短,測量結果越大。

四。推廣活動

1,測課表的邊長。

2.將相關材料放入區域活動進行測量。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測量第三章活動目標:

1.學會用首尾相連的自然測量方法感知物體的長度或距離。

2.要知道測量同壹個物體時,使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結果也不同。

3.明白測量可以幫助人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

1,兒童在生活中有比較距離或物體長度的經驗。

2、上學工具:水彩筆、馬克筆、吸管、絲帶、積木、木棒等。;記錄表。

教具:大記錄單;各種尺子。

3.環境營造:立定跳遠的空地布置了起跑線。

活動流程:

首先,將遊戲“跳遠比賽”引入活動。

1.讓幾個孩子做立定跳遠,問“誰跳得最遠?妳怎麽知道?”

2.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什麽工具進行測量?

二、兒童第壹次操作:測量桌子的邊長。

1,幼兒自由選擇測量桌子邊緣的工具,教師觀察指導幼兒探索測量方法。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測量方法,並集體討論。

總結:測量的時候,要在旁邊測量。

第三,孩子第二次操作,記錄結果。

1,幼兒用首尾相接的方法再測量壹次桌子的邊緣,並記錄結果。

2、孩子說出自己的記錄結果,老師在大記錄單裏進行統計。

3.討論分析:為什麽同壹物體的測量結果不壹樣?

總結:用自然測量法測量同壹物體時,使用不同的工具,得到不同的結果。

四、集體討論:除了用木棒、絲帶、我們的手和腳測量,還有哪些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得到最準確的測量結果?

1,讓孩子說出他們知道的各種量具的名稱。(如直尺、三角尺、卷尺、卷尺等。)

總結:在測量生活中不同的物體時,人們會使用不同的測量工具。

2.試著用測量工具再測量壹下桌子的邊緣。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測量第四章教學內容;

課本P54-55:“有趣的測量”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活動情境,體驗測量石頭體積的實驗過程,探索不規則物體的測量方法。

2.在實踐和探究的過程中嘗試各種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經歷測量過程,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2.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首先,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暴露話題

1.長方體和正方體展示出來怎麽知道體積?

2.展示,石頭,土豆實物,引出:測量不規則物體,板書。

二,支持與釋放相結合,探索新知

1.展示橡皮泥和土豆給學生觀察,同時設置問題。

2.將石頭和瓦片展示給學生觀察,同時出題:如何計算它們的體積?

第三,反饋修正和實施雙基

1.趣味遊戲,爭霸冠軍,提示遊戲規則。

2.展示P55“嘗試壹下”問題2。

四、總結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總結。

2.課外準備的安排:教材P56-57:《分數混合運算(-)》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測量第五章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故事中的“壹寸之蟲”進行測量,了解端到端的測量方法。

2.通過觀察和操作,學習直線的測量方法。

3.體驗測量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了解端到端的測量方法。

活動難度:在學習直線測量方法的基礎上,對動物身體的某壹部位進行測量。

活動準備:壹寸bug圖片,兒童兩次操作的測量材料。

活動流程:

1.談導入,激發孩子的興趣。

(1)老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妳們帶來了壹位神秘的朋友。他躲在我身上。妳能猜出它在哪裏嗎?

(2)老師:妳知道這是什麽蟲子嗎?年輕人:毛毛蟲

(3)老師:但是上面說不叫毛毛蟲,叫寸蟲。什麽是寸蟲?讓我們用手做個手勢。它有多大?

(4)老師:哦,原來壹寸蟲這麽大。對於人類來說,這個長度是壹英寸,所以我們稱之為寸蟲。

2.使用故事引導測量

(1)老師出示圖片,講故事:在壹個大森林裏,有許多大動物。比如?但還是有小的壹寸蟲,但也有愛吃壹寸蟲的知更鳥。有壹天,知更鳥想吃壹只寸蟲,寸蟲連忙說:“不要吃我,不要吃我,我來量。”

(2)老師:小朋友,妳知道什麽是測量嗎?楊:測量就是測量它有多長。

(3)老師:妳會測量嗎?兒童小椅子上還有壹條寸蟲。每個孩子都可以拿下來看看。妳想用它來測量什麽?先測測自己,試壹試。(兒童用尺子量自己)

(4)老師:好,現在我們把壹寸長的蟲子粘在自己身上。老師看我們孩子不太會量,就先來看看壹寸之蟲是怎麽量的。

3.孩子第壹次嘗試測量,學習直線的測量方法。

(1)老師:讓我們看看,壹英寸的小蟲爬到了知更鳥的尾巴上,它要去幫知更鳥的尾巴測量。那誰能告訴我們壹英寸的蟲子是怎麽測出來的?楊:壹個壹個來。

(2)老師:它們是怎麽壹個壹個連接起來的?

老師總結:壹個接壹個拍,中間沒有空隙和重疊。

(3)老師:那個* * *爬了幾個?(3),

老師:壹英寸的蟲子有壹英寸長。需要三條壹英寸長的蟲子來測量。那是多長時間?

年輕:3英寸長

(4)老師:壹寸之蟲真厲害。據測量,知更鳥的尾巴在短時間內有3英寸長。要不要試壹試,學習壹下測量壹寸蟲子的方法?(思考)

老師:(出示壹張紙)在這張紙上,有壹條線。看看上面有什麽?(壹個紅點)這個紅點是起點,壹寸蟲開始放在這裏。請測量這條線的長度,並將測量結果記錄在這個小方塊中。

老師:在測量之前,妳是如何思考壹寸之蟲是如何測量的?(讓孩子想壹想)妳想好了嗎?現在開始測量!

(5)幼兒操作和教師巡回指導。

(6)對孩子的操作進行點評,指出並糾正問題。

老師總結:我們的孩子很棒。我們都學會了壹寸蟲子的測量方法。壹寸蟲壹個跟著壹個,只能測量沒有縫隙沒有重疊。

4.幼兒再測量,用直線測量法,學會測量動物的某個部位,簡單記錄。

(1)老師:壹英寸的蟲子幫助知更鳥測量尾巴的長度。知更鳥說:“好吧,妳幫我量壹下,我就不吃妳了,不過我還是有很多朋友的。妳要幫他們量壹下,不然我還是吃了妳。”

老師:知更鳥的朋友是誰?(老師展示圖片:大象,長頸鹿,兔子)

老師:孩子們,想想吧。他們會讓壹寸之蟲測什麽?

年輕:大象的鼻子,長頸鹿的脖子,兔子的耳朵。

老師:這次壹寸小蟲想請我們小朋友來測壹下。妳願意嗎?(願意)

(3)老師:在測量之前,請先讓孩子了解這些操作資料,包括壹張記錄單、動物的圖片和壹寸長的蟲子。請小朋友測量知更鳥的好朋友。註意,找到這些圖片上的紅點,這是壹寸蟲開始擺放的地方。

(4)兒童操作和教師指導

(5)評論記錄單,請分享給幾個孩子。

老師:妳給誰量的?妳是怎麽測量的?(孩子的操作顯示在投影儀上)

5.感受壹寸螻蟻的機智和丈量的快感。

(1)老師:告別了小不點的知更鳥和它的朋友,慢慢地向前爬,在路上遇到了夜鶯。夜鶯想吃小不點,小不點說:“別吃我,別吃我,我來量。”

(2)老師:妳猜夜鶯想請壹寸蟲子幹什麽?

(3)老師:原來夜鶯讓壹寸小蟲測歌。壹寸小蟲怎麽測歌?告訴我,孩子們,妳們能測量歌聲嗎?

楊:是(不是)

老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可以衡量的,有些東西是不可以衡量的。

老師:壹寸小蟲利用了夜鶯不知道唱歌不可測量的事實,就跑了。

老師:我們來看看壹寸的蟲子是怎麽做出來的。它對夜鶯說:“好吧,那妳開始唱,我來量壹下。”於是,夜鶯開始壹起歌唱。小蟲爬呀爬,壹會兒爬進草叢,壹會兒躲進花叢,壹會兒消失不見。

老師:小不點的蟲子真聰明,但是夜鶯不知道怎麽衡量。我們的孩子怎麽辦?我們學會測量了嗎?(已了解)

老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可以測量的東西,比如我們教室裏桌子的長度,積木的長度...以後可以和好朋友壹起用壹寸的蟲子量壹下有多長!

  • 上一篇:四年級語文作文
  • 下一篇:如何成為壹名優秀的設計工程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