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是什麽?

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是什麽?

它就是四川的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簡介:

樂山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匯處,與樂山市隔江相望。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匯處的巖壁上。又叫淩雲大佛,是壹尊彌勒佛。樂山大佛是唐代莫言雕像中的藝術精品之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石像。大佛雙手放在膝蓋上坐著的姿勢莊嚴肅穆,隱藏著排水設施,設計巧妙。佛像雕刻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為了降低水勢,救助眾生而發起的。海通去世後,他的弟子們接手施工。它持續了90年,直到19年(公元803年)唐德宗貞元建成。被詩人譽為“山是佛,佛是山”。大佛由淩雲山、馬浩巖墓、吳優山和巨型臥佛景觀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裏。該景區屬於峨眉山風景區,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古代有“上庭峨眉,下庭淩雲”之說。

樂山大佛頭與山平齊,雙手觸膝踏河。佛的體態勻稱,精神肅穆。他是從山上鑿出來的,坐在河邊。大佛高71m,高14.7m,寬10m,1021髻,耳長7m,鼻長5.6m,眉長5.6m,口眼長3.3m,頸高3m,肩寬24。在大佛左右兩側的沿河峭壁上,還有兩尊高達10余米、手持戈戟、身穿袈裟的達摩戰士石雕,以及數百個佛龕、數千尊石像,構成了壹個龐大的佛教石雕藝術群體。大佛左側,沿著“洞天”是淩雲棧道的起點,全長近500米。右邊是九曲棧道。佛像雕刻後,曾蓋十三亭,宋代稱為“大佛亭”“大佛亭”“天寧亭”。不幸的是,它毀於明末的戰爭,並在張被叛軍燒毀。從大佛兩側的懸崖上可以看到幾十個洞穴,這是建亭子時放置梁柱的地方。如今,梁柱早已拆除,雄偉的大佛依然巍然屹立。

大佛兩側的巖石是紅砂巖,樂山的紅砂巖是壹種松散易風化的巖石,比花崗巖還軟,是適合雕刻的好材料。但佛像雕刻後,容易被侵蝕風化。樂山大佛就雕刻在這塊巖石上。在1000多年的漫長歲月中,樂山大佛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各樣的破壞,既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在各個朝代都有保持。明清以來的數百年間,大佛受到自然風雨的侵蝕,以至於佛身千瘡百孔,面目全非。1962年政府撥專款對佛像進行全面維修,1982年2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政府撥款對大佛頭部進行了壹次比較徹底的維修。同時增加了壹些配套設施和服務設施。1996 65438+2月,峨眉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專家桑塞爾·席爾瓦(Sansel Silva)教授稱贊“樂山大佛堪比世界上其他石雕,如獅身人面像和尼羅河帝王谷”。

樂山大佛的由來

據唐代韋臯《嘉州淩雲大佛記》和明代彭《重修淩雲寺記》記載,樂山大佛的創始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貴州人,根在淩雲山。古樂山,三江交匯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淩雲山腳交匯,水勢頗猛,舟系列常被顛覆。每年夏季洪水,河水都要撞上山壁,往往導致船毀人亡的悲劇。見此情景,海通和尚決定在懸崖邊雕刻彌勒佛像,希望依靠無邊的魔力,“易暴浪為安流”,降低水勢,永遠讓小鎮風雨飄搖。於是,佛教高僧海通走遍全國,籌錢挖大佛。佛像建成後,當地官員前來索賄,以獲得修建資金。海通嚴詞不肯,說:“我能見我自己,佛之財難得。”地方官欺負別人說:“試試未來。”海通從容“望其眼,執盤使之”,而“百官大驚,祈求後悔”。海通忘我之旅,激勵著人們的真誠與赤誠。

佛像的建造始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佛到肩,僧海通死。海通去世後,項目壹度中斷。大約十年後,我們劍南淅川的使者張秋和瓊捐了款。海通的徒弟帶領工匠繼續建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繳納麻鹽稅,使得工程進展迅速。樂山大佛到了膝蓋,繼任者張秋和瓊搬去當住建部部長,工程又停了。40年後,劍南淅川使者魏高捐資繼續修建樂山大佛。經過三代工匠的努力,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歷時90年完工。魏高開始寫《嘉州淩雲寺彌勒佛石像》,記錄了大佛發掘的始末。原來的紀念碑仍然存在於大佛右側的懸崖上。

樂山大佛矗立在岷江、大渡河和青弋江的匯合處。壹千多年來,樂山大佛閱盡人間春色,歷經多次朝代更叠,卻依然莊嚴而慈祥。

景區內主要景點

大佛包括樂山大佛、靈寶塔、淩雲寺、石海洞、九曲-淩雲棧道、巨臥佛、東方佛都、西天、馬號崖墓、吳優等。

淩雲盛景

淩雲山山峰上的寺廟至今還保存著,包括山峰上的淩雲寺和靈寶峰上的靈寶塔。靈雲寺規模挺大的,大佛就雕在離寺不遠處的懸崖上。從這裏,妳可以沿著懸崖邊上開鑿的壹條陡峭的小路下到大佛腳下。可以看欄桿上的佛像,仔細觀察大佛頭部各個部位的細微差別。因大佛雕於淩雲寺前,故又稱淩雲大佛。靈雲寺也因這座大佛而被稱為大佛寺。淩雲山有大佛,山更有名。大佛在淩雲山上,山更彩。

淩雲山周圍有東坡紀念館、景秀亭等亭臺樓閣。山上還有許多漢崖墓,有的深達十幾米,四周有精美的雕塑,還有陶女等隨葬品,是四川特有的古跡。

大佛右側的石壁上是著名的“九曲棧道”,是與佛閃同時開鑿的。棧道最寬處1.45m,最窄處0.6m,將***217的石階向後移下懸崖,到達大佛腳下。可惜的是,留在懸崖上的石雕神龕風化得很厲害。繞過大佛腳下就是大佛左側的“淩雲棧道”。削壁穿洞隱藏在樂山大佛左側的懸崖峭壁之間。棧道1983初挖,1984竣工,同年10月開通,全長約500米。與大佛右側的九曲棧道壹起,形成迂回的旅遊路線。

靈雲寺建於唐代,位於大佛頭部的右後方,俗稱大佛寺。唐開元初年(公元713年),佛像發掘時,擴建了殿字。建於唐代的淩雲寺毀於元順帝戰爭。明代曾兩次修繕,明末再次被毀。現存的淩雲寺是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建的。經過多次維修。廟門正中的匾額上是蘇東坡題寫的“淩雲寺”二字。兩邊的對聯是“不歸之河,佛道西來”。這幅對聯既給人以佛教的莊嚴感,又顯示了靈雲寺的地理位置,還巧妙地將“大佛”二字嵌入其中。寺內有三重四合院建築,由天王殿、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組成。藏經樓原是寺內收藏佛經的地方,新建於1930。現代建築風格可見於結構和造型。樓下新建的“石海廳”雕刻有大佛創始人海通法師和後繼建設者張秋、瓊、魏高的全身像,以表達對他們的敬仰。

靈寶塔又名淩雲塔,因矗立在靈雲寺後靈寶峰之巔而得名。該塔建於唐代,為方形金字塔,檐密,磚砌,坐東向西,高38米,* * * 13層。塔是中空的,石階沿著塔軸盤旋至塔頂。塔頂是四角尖型。靈寶塔每層都有窗戶。根據山川情況,建此塔的目的主要是作為三江匯合的象征。765,438+0米高的大佛是為了保護小鎮的水和安全,而靈寶塔是作為壹個導航標誌,以使船夫更加註意,以便安全地穿越急流和激流。靈寶塔是嘉州古城的象征,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東坡紀念館是淩雲山著名的古跡之壹,東坡紀念館也叫東坡讀書樓。位於七巒山頂,是由樓、廊、亭組成的四合院建築。東坡紀念館是壹座獨木的二層小樓。門口橫匾上的“東坡紀念館”四個字,由黃庭堅手書,蘇東坡斜倚在堂中央。東坡紀念館懸崖對面有壹亭,即印青亭。遙望印青亭,江面遙遠,風景秀麗。

西天集古建築、摩崖造像、雕塑、壁畫、繪畫於壹體,景色優美。仿唐朝的古建築有天橋、天門、天梯、雲臺、天梯、三大殿等。

東方佛都

1994 5月份建成開業。距樂山大佛僅壹裏之遙,是樂山大佛旅遊景點佛文化的延伸,也是大佛的壹大組成部分。在20萬平方米的範圍內,復制了3000多尊海內外佛像。隨著自然山體的延伸,采用了摩崖石刻、浮雕、雕刻、壁畫等多種形式,選用了不同的材料,包括石雕、銅雕、彩塑、黑玉雕塑等大大小小的佛像。

馬濠河上的洞穴墓

馬號崖墓位於淩雲和吳優山脈之間的泄洪道東岸,馬號是它的地名。崖墓是四川西部,尤其是樂山地區流行的壹種墓葬形式。其特點是將淺丘和山谷沿線的沙石人工鑿成方形洞穴,然後埋葬遺體和烈士。從外面看,這是壹個神秘的洞穴。這種墓流行於1800多年前的東漢至南北朝時期,故稱東漢崖墓。早年,馬號崖墓以其規模宏大、畫像雕刻精美而被譽為“南安諸墓之冠”。墓內保存有漢代畫像石和漢崖墓出土的精美文物。不僅包括各種漢代建築、畫像、石棺、服飾、車馬、鳥獸蟲魚,還有許多歷史題材、神話故事、書法碑刻。已經被打開的是壹個前堂三分的大墓。墓門上有精美的雕刻、飛檐、瓦片、拱門和圖案,都大同小異。樂山東漢崖紋分布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沿岸的崖壁上和淺谷中,有數萬種。其數量和規模之大,石雕的豐富程度居四川之首。馬號崖墓屬於漢墓,馬號地區相對集中,是樂山崖墓群中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墓群。長約200米、寬約25米的範圍內,共有544座崖墓,城門相互覆蓋,密如蜂窩。漢代墓葬於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吳優神廟

古有山留堆,相傳秦代蜀郡太守李冰為“避沫水之害”而掘之。吳優山和淩雲山並肩矗立在岷江岸邊,四面環水,山上山峰孤立,樹木蔥郁。吳優山也被稱為“五牛山”,因為他像壹頭黑牛壹樣獨自生活在河裏。相傳,宋代詩人黃庭堅覺得自己的名字不雅,但他看到山上的古樹,就把名字改為“吳優山”。始建於盛唐時期的武攸寺,與淩雲寺相鄰,壹水之隔,壹座吊橋相連,與淩雲山形成壹個完整的景區。山上有無憂寺。建築依山而建,曲折蜿蜒,精致典雅,風格獨特。除了佛寺,還有精美的建築,如奕劻亭、聽濤軒和二戈雅。現存的寺廟都是清朝以後的建築,是四川省保存比較完好的寺廟。

特色餐飲

樂山到處都是水,它的著名食物也有這個特點。最有名的是西壩豆腐和岷江魚。西壩豆腐沒有好水是做不出來的。西壩是樂山岷江邊的壹個小鎮,由於水質幹凈,特別適合磨豆腐,所以西壩豆腐成為了四川的名吃之壹。遊客可以在樂山的所有餐館裏品嘗到精致美味的西壩豆腐,尤其是在三江交匯的輪船碼頭壹帶。這些餐廳可以用豆腐做出上百種不同的菜肴,菜單令人眼花繚亂,堪稱國內美食的壹大景觀。岷江魚樂山城外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自古以盛產鮮魚而聞名。其中江團(學名雜色鮑)是淡水河最好的魚。江團無鱗,細刺少,體圓,肉質細嫩豐滿,最適合清蒸。江團經常被選為國宴的壹道菜。普通遊客要想品嘗到最好的魚,既需要錢(價格是每斤幾百元),也需要緣分(漁民總是抓不到)。還有當地有名的“牛花豆腐腦”和“牛花麻辣燙”,都很辣。牛華和西壩位於樂山五通橋區。

這是我們老師告訴我們的,保證正確。!!!!!!!!!!!!!!!!!!

望采納。

  • 上一篇:大唐芙蓉園數據庫(Xi安大唐芙蓉園)
  • 下一篇:奧巴馬的美式英語發音地道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