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就在想:對歷史留下來的東西進行保護與展覽,壹定有著比這件東西本身更大的意義。
看完 《DK博物館背後的故事》 ,我想我找到了那個很重要的答案!
《DK博物館背後的故事》 是 英國DK公司(Dorling Kindersley) 為兒童編著的壹本 專門講述博物館知識的“百科全書” 。
書的封面,標題下方,15個字概括了書本將為小讀者們提供的“服務”—— 令人驚嘆的博物館無障礙漫遊指南 。
換句話說,這本“百科全書”將為小讀者提供全方位的博物館導遊服務。 選擇了這本書,就選擇了壹款高端的導遊解說。
另外,精裝大開本的設計、浮雕式的封面設計以及內頁裏色彩鮮艷、纖毫畢現的插圖,都讓這本書更貼近兒童的閱讀偏好。
書本的制作工藝不必多誇,現在,就讓我們帶著三個問題去看看,內容上究竟有什麽值得小讀者們挖掘的。
我們首先得知道博物館裏有什麽?
在我們的認知中,博物館都是像故宮博物院那樣,存放著動輒上百年歷史的古文物。這個認知其實不夠完整。
通過閱讀我們知道,博物館的類型就跟它名字裏的“博”字壹樣,特點就是多!
我所在的城市有專門展出原始時代甚至是史前時代化石的博物館,有網羅了飛機大炮及坦克等軍事裝備的軍事博物館。
除此以外,以工業發家致富的這座城自然要把它的工業歷史收藏到城市記憶中,因此,它還有壹個占地非常大、陳列了許多機械模型的工業博物園。
事實上,越是人口密集、地域遼闊的城市,越容易建起各種名堂的博物館,像是自然歷史博物館、交通博物館、海事博物館、設計博物館、虛擬博物館、科學技術博物館......
也因此,博物館裏的物品種類就和博物館的類型壹樣廣博。
那麽,為什麽要把這些“過時”的東西收藏起來?
書本78頁提到壹個“垃圾博物館”。館如其名,館藏品全是從居民垃圾堆裏“搶救”出來的物品。
這些物品經過專業人員處理後,以壹種我們熟悉又陌生的模樣重新出現在我們面前。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曾經的“棄兒”包括各式各樣的老式打印機、圖案樣式與色彩都顯陳舊的壁畫以及造型、工藝各不相同的杯子......
書裏介紹,收藏是為了記錄城市的變化。
在過去壹段時間裏,是這些東西標榜了時代的潮流、彰顯了人們的生活情趣,它們甚至在無意識中成為拉動時代巨輪向前航行的鐵索上不可或缺的壹環。
因為這些琳瑯滿目的藏品,也因為這些藏品背後的歷史,博物館成了壹個和哲學關系緊密的地方。
人生哲學三大問中,其中壹問就是“我從哪裏來”,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壹個個博物館之中。
我逛過的最大的博物館就是故宮博物院。沒錯!就是那個光房子就有9999.5間的超大型博物館。
當時主要是到北京參加比賽,賽後離歸程還有點時間,我就直接坐地鐵去了故宮。
沒有計劃,沒有經驗,結果就是,在烈日炎炎的八月裏,肩擦肩地排完隊進院,人擠人地瞄壹眼各個開放區裏的藏品,走馬觀花地逛完了半個故宮。
是的,妳沒看錯!壹個下午,再怎麽走馬觀花也只看了半個故宮景色。但這半個故宮給我的印象已是十足驚艷。可想而知,若是能閑庭信步式地去觀賞那些藏品的話,回憶該是多麽豐富。
言歸正傳,逛博物館的前期準備工作是壹定要做的,要不像壹些收取門票的博物館,很可能妳錢花了,館也逛了,卻還是看了個寂寞。
為了不讓妳的時間、精力、金錢同時打水漂,這幾點請在動身前就做好:
1.決定妳要逛的博物館類型
2.提前備好功課(不論是為自己還是小孩,都會有很大幫助)
3.準備壹個小筆記本/手機備忘錄
4.羅列幾個妳好奇的問題
其實,在看完書之後,妳已經能很快定位自己要參觀的博物館類型。書裏介紹的博物館百科也能替妳積累不少背景知識。
就比如說妳有朝壹日去到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參觀,並幸運地看到居裏夫人留下的手稿時,妳絕不會天真地把它當成壹本普通筆記本,伸出手想要去觸碰它。
通過書本的介紹,妳知道了:這本曾暴露在高劑量輻射下的筆記本,至今仍存在放射性元素鐳-226。即使是工作人員去觸碰,也要提前穿戴好手套和防護服。
同樣的,當妳遇到壹件用有毒化學物質染制的衣服時,就要像在野外看到顏色鮮艷的小動物壹樣,不要輕易去觸碰。
至於準備筆記本這個,是本人故宮之旅的經驗之談。
大多數的博物館所收藏的物品都是時間久遠的古物,它們的壹個***同特點是脆弱易損。因此,在壹些博物館中,出於文物保護的目的,是不允許參觀者隨意用手機、尤其是帶閃光功能的相機拍照的。
因此,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就可以為妳解決不能拍照的問題。而且,不會引起發散性聯想的文字有時比圖片更能反映觀察對象的特點。
盡管很多時候我們與博物館的緣分只有壹面之交,但從踏入它的領地開始,我們也成為了像文物保護工作者那樣的人。
書中提到了多個為博物館工作的角色:考古學家、登記員、化石研究人員、保管員、策展人、保安......他們無壹例外都承擔著壹部分保護文物的責任。而在他們的精心照料下,才有了我們看得見的、跨越時空與我們對話的壹切藏品。
所以,出發前多看看這些百科全書,上網搜尋壹下攻略,仔細閱讀、聆聽博物館裏的參觀須知,既能為我們規劃出壹次美好的博物館之旅,也為館藏品的保護貢獻出壹份來自普通人卻不普通的力量。
最後壹個準備工作比前面幾項都要輕松許多,但意義也更為重要。 它決定了妳的這趟博物館之旅是不是有收獲。
如果說妳平時就是個把博物館當景點的人,而現在剛好想要改變,卻苦於不會提問,那麽,翻開這本書讀壹讀,很多問題便會反向流入妳的大腦中。
比如在看到“巨型‘肥球’”這壹章節標題時,我第壹時間就被“肥球”吸引,心裏面就湧出了好幾個問題:“肥球”是什麽?它在哪個博物館裏?為什麽要收藏“肥球”?
再比如看到“原來的顏色”這壹章時,我又會想:歐洲的文物修復專家是這樣復原文物顏色的,那我們國家的彩繪壁畫、彩陶等文物是不是也這樣修復呢?
多在看書的過程給自己提壹些為什麽,當妳真的要去博物館參觀時,才能不虛此行。
很多小朋友外出參觀總是抱著壹種圖新鮮的想法,當參觀結束,爸爸媽媽想要聽壹聽他們的分享時,總是啞口無言。因為他們實在是記不住那些多如繁星的館藏品和解說詞。
長此以往,很多人生經歷就白白浪費掉啦!
想壹想這本書的創作。壹本書裏就涵蓋了世上那麽多博物館的信息,還有那麽多隱藏在博物館背後的我們未知的努力。
這些內容,沒有系統的收集和整理,怎麽可能以如此“壓縮餅幹”式的樣子出現?而收集和整理了這些內容的人,正是壹群熱愛著博物館文化的人。
這群人以熱愛為動力,以耐心為前提,從萬千信息中抽絲剝繭,這才制作出了這本《Dk博物館背後的故事》。
壹次逛博物館的經歷就好比壹次信息的收集。那些妳記錄下來的發現、思考都將為妳的人生服務。
有的正是博物館存在的意義: 讓妳明白了過去的世界是什麽樣子,用公正的眼光看待歷史。
有的是對妳未來人生的啟迪: 我要選擇什麽樣的人生理想?我要用今天的積累為明天的沖刺做些什麽?
總之,壹次有意義的博物館之旅是不會以“我忘了有什麽”作為句點的。
如果妳實在不知道要讓博物館之行為自己留下什麽,還是那句:翻開書本看壹看,在文字與圖片的瀏覽中找到妳內心的問題。
現如今,壹些特殊情況讓我們無法前往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進行參觀。
不過,這不能成為我們放棄學習、放棄積累的借口。
現實中的遺憾,可以用閱讀去彌補。
如果妳對博物館知識非常感興趣,如果妳想突破腳步丈量即眼界,那麽,我建議妳打開這本書看壹看。
這裏有豐富的文字介紹,更有精美的配圖。
妳會在壹場視覺盛宴中感受到博物館的魅力,更能在博物空間裏找到人生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