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ex vivo和in vivo的區別

ex vivo和in vivo的區別

壹 詞素解析 in vitro和ex vivo均源自希臘語,由不同的詞素組成。vitro意為“玻璃”,因此,in vitro的字面意思為in glass(在玻璃中),即在玻璃試管或玻璃儀器中,引申為在體外。ex表示“外面,從……中弄出”,vivo表示“生命,生物”。ex vivo的字面意思為outside of the living(生命體之外),所以ex vivo也常常被譯作體外。雖然這兩個詞均可表示體外這壹含義,但是從詞源角度而言,ex vivo更強調脫離了生命體而在體外,而in vitro更強調在人工環境(artificial condition)中。

二 英文釋義解析 in vitro在維基百科中的定義為“those that are conducted using components of an organism that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ir usual biological surroundings in order to permit a more detailed or more convenient analysis than can be done with whole organisms”[3]。ex vivo在維基百科中的定義為“experimentation or measurements done in or on tissues in 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outside the organism with the minimum alteration of natural conditions”[4]。從英文釋義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同點在於均是在體外進行實驗或測定,不同之處在於in vitro使用的是有機體的組分(components),而ex vivo使用的是有機體的組織(tissue),並且ex vivo強調“minimum alteration of natural conditions”(盡可能少地改變自然條件)。

三 真實語境中的使用差異 具體語句賦予詞匯特定的“語境”,使之具有確定的“所指關系”。確定詞義不僅僅是通過翻檢詞典來直接選取詞義,而是通過審讀原文來斟酌詞義[5]。真正的詞義辨析應建立在真實的語境和語料中,只有在語境中聯系上下文,仔細推敲,才能準確地把握詞義。因此,筆者從愛思唯爾(Elsevier)數據庫中搜索標題包含ex vivo或in vitro的科研論文。為了盡可能確保所選論文中這兩個術語使用的正確性,筆者從中篩選出20篇SCI索引指數較高並且由母語是英語的作者撰寫的論文。通過對這些論文中ex vivo和in vitro所涉及的具體實驗和測定過程進行研究,從上下文語境和專業角度對這兩個詞的詞義進行辨析。經過對文章內容的分析,筆者總結出兩個術語的使用語境有以下差異:

(1)ex vivo通常涉及使用直接收獲自生物體的器官或組織,即從活體取材。常見的例子包括皮膚、腦組織、小腸、心臟等,有時也會使用細胞、血液等。而in vitro通常涉及使用更低壹級的生物材料,例如細胞、酶、核酸等。這些生物材料不是直接獲自具體的生物體,往往是可商購的(commercially available)、低溫保藏的或經過轉化、篩選、永生化、純化等人工處理。例如低溫保藏的癌細胞系、病毒轉染的細胞系、可從美國標準生物品收藏中心(ATCC)或歐洲細胞培養物保藏中心(ECACC)購買的細胞株以及壹些生物技術公司提供的酶試劑盒等。 例如,G Cervando等人[6]在文章中提及的用於冷凍消融術中腎斷裂的ex vivo model實際上是從豬獲取的腎臟。S Messager等人[7]在論文中描述的對數種消毒劑抗菌活性的ex vivo test使用從接收整形手術的患者獲得的皮膚組織。

P Garberg等人[8]在其論文中介紹了許多已廣泛使用的血腦屏障的in vitro model,這些模型均是各種細胞系,例如bovine brain endothelial cells(牛腦內皮細胞)、human primary brain endothelial cells(人腦內皮細胞原代細胞)、SV40 immortalized rat brain endothelial cells(SV40永生化大鼠腦內皮細胞)和immortalized mouse brain endothelial cells(永生化小鼠腦內皮細胞)。雖然這些細胞也來自於具體的生物體,但並不能直接獲得,因為需要進行若幹人工操作步驟才可能從生物體的小血管分離出內皮細胞,而且在後兩個細胞模型中還對分離的細胞進行了永生化處理。又如John RHadcock等人[9]在文章中介紹了對選擇性大麻素CB1受體拮抗劑的“in vitro pharmacology”,其中使用的細胞模型就是用人CB1或CB2受體基因轉化的、購自ADCC的human embryonic kidney293(人胚腎細胞)和Chinese hamster ovary(中國倉鼠卵巢細胞)。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ex vivo涉及的生物材料直接來自生物體,而in vitro中使用的生物材料通常會經過較多的人工處理,對“人工環境”的依賴更為明顯。

(2)ex vivo有時會涉及從體內到體外(全部或部分實驗在體內完成,然後從活體或處死的動物取組織、器官、細胞、血液等進行分析),或者從體外到體內(在體外進行研究的生物材料最終被輸回至活體內)的過程,而in vitro自始至終都在體外進行。

Wang Zhixia等人[10]在論文中描述了ex vivo測定可卡因對單胺攝取的作用。其過程大致如下:向大鼠註射可卡因,然後在不同的時間點處死大鼠。取大鼠的腦組織並測定其中的單胺攝取。該測定的前半部分即給藥過程是在活體中進行,而分析過程是在取自動物的腦組織上進行,整個過程是從體內到體外。又如, Cecilia Erison等人[11]在論文中研究了用慢病毒載體轉導的大鼠星狀細胞中的轉基因表達,所述 ex vivo研究的過程基本如下:用包含靶基因的慢病毒載體轉導大鼠星狀細胞,然後將轉化細胞移植到大鼠腦部的紋狀體中。將移植後的大鼠餵養數周後,取其腦組織進行免疫化學研究。該過程事實上是從體外到體內再到體外。由此可以看出,對於那些既包含體外步驟也包含體內步驟的操作而言,通常使用ex vivo來描述。

四 漢譯的討論 in vitro譯為“體外”已被學術界廣泛接受,而ex vivo的翻譯卻存在壹些爭議。在道蘭氏英漢醫學辭海中,ex vivo被譯為“在活體外”[12]。在英漢漢英醫學詞典中,ex vivo被譯為“活體外、先體外後體內、半體內、離體”[13]。根據筆者的調查,在翻譯實踐中,ex vivo在大多數情況下被譯為“體外”,有時也被翻譯為“離體”。也有學者建議將其翻譯為“回體”[14]。

術語翻譯標準化已得到學術界和翻譯界的廣泛認同。術語的單義性是術語標準化工作的基本任務和目標。所謂單義性指術語只能在壹個意義上與相關概念相對應,或者,反過來說,壹個概念只能對應於壹個術語[15]。如果將in vitro和ex vivo均翻譯為“體外”,將有悖於單義性原則,造成概念模糊。基於上文對這兩個術語進行的詞義辨析,筆者認為對於ex vivo而言,翻譯為“離體”較為合適。因為,“離體”壹詞中的“離”恰恰反映了脫離活體、從活體取材這壹概念。而對於“回體”,只有在操作中真正涉及將體外培養物輸回至活體的情況下才適用。例如在基因治療中存在兩種基因轉移途徑,即,ex vivo和in vivo(體內)途徑。所謂的ex vivo途徑是首先在體外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體外培養細胞,然後將重組受體細胞輸回患者體內。在這壹情況下,可考慮翻譯為“回體途徑”。

  • 上一篇:誇誇我好同學的作文
  • 下一篇:FX3是個人工作室創作的理想機型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