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了加強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研究,吳作人基金會設立了“中國藝術傳統研究專項基金”,主要資助中國傳統藝術在受到西方現代藝術影響之前的研究。
韓繪畫研究工作
2009年3月,“中國藝術傳統研究基金漢畫專項基金”正式成立,其資助方向為漢畫研究。隨後的半年時間裏,基金贊助召開了“中國繪畫與建築、中國繪畫學會理事會會議”;協助國家項目完成淮北地區所有漢畫的調查並編入數據庫;全面啟動南陽、嘉祥、山東石刻漢畫普查,開展“漢代與建築”專題研究。為了保存北京大學漢華研究所收藏的幾十塊畫像磚和近千幅拓片原件,資助了漢華研究所的壹個臨時倉庫,用於保存漢代的文物、拓片和資料。
(2)資助“金維諾學術思想研究與中國石窟藝術研究”學術研討會。
2006金維諾學術研討會
金維諾,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名藝術史學家,國際知名敦煌學者。近年來,許多知名學者從藝術考古學的角度對他的學術思想和他開創的中國石窟研究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次研討會旨在對金維諾先生的學術思想和中國石窟藝術展進行深入研究。研討會於2006年4月29-30日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行,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研究雜誌社主辦,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資助。
199010,吳作人國際藝術基金會資助陳履生建立“中國古代藝術數據庫”。
2.資助中國現代藝術史的研究。
(1)中國現代藝術檔案館
簡介——“中國現代藝術檔案”是壹個研究異地現當代藝術史的同構計劃。各單位相互配合,收集整理藝術史料。根據該協議,可以建立壹個聯網的數據庫和壹個材料相互檢查和互操作的計劃。“中國現代藝術檔案館”的合作單位有北京大學、芝加哥大學、巴黎四大、四川美術學院、雲南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四川大學、廣東美術館。
——《現代藝術家檔案整理》是吳作人基金會的常規資助項目。“中國現代藝術檔案”作為吳作人基金會的重要學術品牌,計劃復制建立藝術家個人檔案的整套結構體系和方法作為模板,由吳作人基金會設立種子基金,支持各單位和個人按照壹定的檔案制度和整理規範齊頭並進,* * *建立中國現代藝術史檔案。
發展歷程——2006年,由吳作人基金會資助、北京大學“中國現代藝術檔案”工作組實施的“吳作人及其周邊”項目正式成立。本項目的學術方向是收集和整理以吳作人先生為中心的藝術界在壹個較長的歷史時期內的各種現象、事件、人物和作品,進而為學術界提供基礎研究資料。第壹份《吳作人檔案》在2008年“吳作人百年誕辰紀念”及吳作人相關研究中發揮了重要的學術支撐作用。
——2009年,吳作人基金會在《吳作人檔案》整理中獲得學術經驗和方法後,開始有序擴大檔案規模,先後開展了對近現代美術史關鍵人物的檔案整理,建立了“徐悲鴻檔案館”,同時確定了2010年“江楓檔案館”和“王朝文檔案館”的歸檔計劃。至此,“吳作人及其周邊吳作人檔案”逐漸擴展為“中國現代藝術檔案××××專題”。
——《中國現代藝術檔案》作為吳作人基金會的重要學術品牌,計劃復制整套建立藝術家個人檔案的結構體系和方法作為模板,由吳作人基金會設立種子基金,支持各單位和個人按照壹定的檔案制度和整理規範齊頭並進,* * *建立中國現當代藝術史檔案。
吳作人檔案館
“吳作人檔案”由吳作人國際藝術基金會資助,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下屬的“中國現代藝術檔案”實施,吳寧擔任項目執行人。2006年正式建檔。本項目的學術方向是收集和整理以吳作人先生為中心的藝術界在壹個較長的歷史時期內的各種現象、事件、人物和作品,進而為學術界提供基礎研究資料。
“吳作人檔案”支持的學術活動
2007年:學術展覽“十間紙房(1953-1957)——中國現代藝術史案例”
2008年:吳作人百年誕辰紀念。
2009年:比利時吳作人展,“自然的自然——吳作人素描展”,吳作人,中國美展,“基石——六十年後油畫、雕塑、版畫邀請展”。
2010:吳作人全集,吳文化淵源考證,經典與不朽央視。
蕭淑芳檔案館
徐悲鴻檔案
“徐悲鴻檔案”由徐悲鴻紀念館、北京大學視覺與影像研究中心和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聯合開展,啟動資金由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提供。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負責該項目的具體承辦,該院副院長陳教授是該項目的實施負責人。2009年2月2日正式建檔。
為炎黃美術館“中國現代藝術創始人系列徐悲鴻大型藝術展”提供學術支持
徐悲鴻大型藝術展
展覽於2009年3月8日至4月10在炎黃美術館舉行,由炎黃美術館、徐悲鴻紀念館、北京市文化局、中國民生銀行主辦。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為展覽提供學術支持,同時幫助組織“馮法祀、廖、三位老人追思會”,再現60年前徐悲鴻留在北平迎接解放的歷史情境,並在中央美院組織專題學術研討會和專家訪談,探討徐悲鴻選擇現實主義道路對今天的意義。
江豐檔案館
《江風檔案》將於2010正式上線,由姜文擔任項目執行總監,吳作人國際藝術基金會支持啟動資金。
王朝文檔案館
“王朝文檔案”將於2010正式上線。吳作人國際藝術基金會支持啟動基金。
(2)吳作人研究專項基金。
它是在吳作人家人的專項捐助下成立的,旨在資助學者和學生對吳作人的藝術和思想進行深入研究。該基金於2009年7月正式成立。
2009年,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首次學習吳作人的藝術和思想。
3.資助世界藝術史的研究。
(1)2016第34屆世界藝術史大會即將在北京召開。
為了中國申辦世界藝術奧林匹克運動會——四年壹度的世界藝術史大會,吳作人國際藝術基金會資助中國申辦委員會做了精心準備。經過激烈的競爭,我們最終獲得了2016北京第34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的申辦權。
在此之前,吳作人國際藝術基金會還於2008年作為CIHA(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國際藝術史委員會)成員,首次贊助中國藝術史學會籌備委員會參加世界藝術史大會第32屆年會。
澳大利亞墨爾本會議
本次世界藝術史會議於2008年6月65438+10月13日至6月18日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匯集了47個國家的藝術史學家。由邵大箴、範迪安、閻正、張幹、邵逸陽組成的中國藝術史代表團首次參加四年壹度的世界藝術史盛會,並受邀出席理事會會議,代表中國藝術史學家加入世界藝術史協會,成為理事會成員。
(2)“藝術史專項基金”
2010“藝術史專項基金”成立。其供資方向是:
1.為2016年第34屆世界藝術史大會在中國召開提供便利,組織與大會相關的各項活動,支持中國學者籌備和申報與大會相關的各項學術工作。經費主要由中國美術史學會籌備委員會提供。
二、出資在中國成立編輯部,編輯《國際美術史學會會刊》,編輯《中國美術史研究年鑒》。
第三,進壹步制定各種藝術史項目的資助計劃。
“美術史專項基金”旨在提高中國美術史領域的整體學術水平,從而完成國際美術史研究領域格局的轉變,從西方壹家獨大的美術史方法轉變為西方與中國兩種美學體系並存的局面。
4.藝術史理論的研究方法。
資助“首屆全國藝術院校藝術史教育年會”
首屆全國藝術院校藝術史教育年會
首屆全國藝術院校美術史教育年會以學術研究推動學科發展,探討美術史理論領域壹些宏觀或具體的學術問題。會議於2007年4月28-29日在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舉行。由年會籌委會和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共同主辦,吳作人國際藝術基金會支持會議論文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