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杜建平提供)
英語和漢語壹樣,首先是人們相互交流的工具,而不是簡單的學科。我們應該做的是學習英語本身,而不是學習壹些關於英語的東西。也就是說,學習的重點是培養自己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對語言有所了解。說到能力,有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在英語教學大綱中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定。
1.聽著:
& lt1 & gt;能夠理解課堂語言並做出相應的反應。
& lt2 & gt能聽懂老師用所學語言描述的課文大綱或故事。
& lt3 & gt能聽懂英語國家的人基本沒有生詞,比所學語言知識淺的錄音材料。三年制和四年制的語速分別為每分鐘90-100和100-110字左右。聽三遍,正確理解率在70%以上。
2.說:
& lt1 & gt;能回答課文內容。
& lt2 & gt能復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 lt3 & gt能夠看圖,提問,就熟悉的話題發言。
& lt4 & gt能夠使用《日常交際用語簡表》中的表達進行簡單的對話。
& lt5 & gt在口語練習中,語音語調基本正確。
閱讀:
& lt1 & gt;能預習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 lt2 & gt學會查字典,借助字典閱讀與課文難度相當的材料,了解其大意。
& lt3 & gt能獨立閱讀語言知識範圍內的材料,生詞率不超過3%。三年制和四年制的閱讀速度分別為每分鐘40-50字和50-60字,正確理解率在70%以上。
4.寫:
& lt1 & gt;有良好的書寫習慣,能按書寫風格書寫,單格書書寫熟練清晰。大寫和小寫;筆畫順序;連筆;單詞間距;標點符號;符號是正確的。
& lt2 & gt能夠聽寫與課文相關的材料,結構簡單,沒有生詞。三年制和四年制的語速分別為每分鐘90-100和100-110字左右(第壹遍只能寫不能聽,第二遍三年制每分鐘10字左右,四年制每分鐘65438字左右)
& lt3 & gt能夠以書面形式回答關於課文的問題。
& lt4 & gt能在詞匯、語法、句型範圍內造簡單句,能寫簡單的書信、便條、通知等。根據學過的題目和例子。
這裏我想說明的是,大綱規定的內容是我們初中英語的總目標和要求,是我們經過三年學習應該達到的水平,是衡量我們英語學習的客觀標準。然而,語言學習不同於其他學科,其交際性、實用性和長期性不容忽視。在這些方面,童先生有據可查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壹.交流:
首先,語言是為了滿足人際交往的需要而產生的,語言學習也需要在交往中進行。如果A知道某件事,B不知道,兩者之間就會有信息鴻溝。如果B想跨越這個鴻溝,他需要問A,他們會在交流中建立壹定的聯系。所以學習英語要在實際交流中進行,解決問題。這種交流除了口頭交流還可以寫出來,也就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的交流。交流的首要條件是創造必要的場景,也就是說,語言的使用必須結合適當的時間、地點、環境、說話人的姿勢、表情等背景材料。同樣的語言現象,在不同的場景下可能有不同的內涵。比如:
& lt1 & gt;我找不到我的包了。誰把它拿走了?
& lt2 & gt妳的頭感覺很熱。妳量過體溫了嗎?
& lt3 & gt我想妳感冒了。請休息壹下,吃點藥。
& lt4 & gt我們想去科學博物館。妳能告訴我我們能乘哪輛公共汽車嗎?
& lt5 & gt學校很遠,所以史密斯先生每天帶孩子們去。
& lt6 & gt房間太臟了,上周六我們花了半個多小時才打掃完。
& lt7 & gt這件夾克很便宜。我要了。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語言和情景是密不可分的。當我們學習母語的時候,我們處於壹個豐富的真實情境中,所以學習起來很自然,也很容易。然而,在學習英語時,我們往往更註重詞匯、句型、語法等。,忽略了情境的作用,我們就會感到空虛和無聊。解決的辦法就是徹底改變現在的學習方式,恢復原來的語言。愚蠢的人把活的語言當成死的教條,聰明的人能在千變萬化的語言現象中抓住語言的本質。場景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但總的來說有兩類,即直觀和抽象。前者在口語中完全不存在,後者在書面語中隱約可見。但是,無論如何,學習壹門語言,首先要準確了解這門語言使用的情境。我們要記住,形勢第壹,結構第二。比如:
這個周末妳想聚壹聚嗎?
乙:當然可以。您想做什麽?
嗯,去看電影怎麽樣?
乙:聽起來不錯。妳有什麽特別想看的電影嗎?
嗯,他們說壹個人和他的馬是非常好的。它正在劇院上演。
壹個人和他的馬?那是西部片,不是嗎?
答:我想是的。
嗯,說實話,我不太喜歡西部片。
甲:哦。嗯,妳有什麽特別想看的電影嗎?
《怪物歸來》怎麽樣?它正在購物中心電影院上映,我聽說它很棒。
甲:怪物歸來?嗯。那不是科幻電影嗎?
乙:是的。妳不喜歡科幻電影嗎?
不,不完全是。也許我們不應該看電影。也許我們應該做點別的。
乙:好的。妳對戶外活動感興趣嗎?
甲:當然可以。有什麽建議嗎?
嗯,我們可以去滑冰。
恐怕我不太喜歡去滑冰。去遠足怎麽樣?
嗯,說實話,在過去的幾周裏,我去遠足過幾次。
真的嗎?那我猜妳壹定很厭倦徒步旅行了。
我是。我們做點別的吧。
這個星期六我們何不找個地方壹起吃頓飯呢?
聽起來是個好主意。
這段對話比較長,可能會有壹些生詞在裏面,不太容易完全掌握。但對話中第壹句A就明確提出周末要聚壹聚,接下來的內容都是圍繞周末聚會展開的,包括看電影,去滑冰,去遠足,壹起吃飯。
通過對話不難看出,兩人在前三件事上未能達成壹致,最後不得不壹起出去吃飯。現在場景清楚了,我們來看看學過的語言。總結如下:
1.建議:
這個周末妳想聚壹聚嗎?
去看電影怎麽樣?
也許我們應該做點別的。
妳對戶外活動感興趣嗎?
我們做點別的吧。
我們為什麽不在這個星期六在某個地方壹起吃晚餐?
2.同意:
當然可以。聽起來不錯。我也這麽認為
聽起來是個好主意。
3.反對:
嗯,說實話,我不太喜歡西部片。
不,不是真的。
恐怕我不太喜歡去滑冰。
但在書面語言中,有時情況並不直觀,需要讀者進行壹些分析和推理才能理解。請閱讀以下內容:
三個人在街上走著,先是壹個大個子男人,然後是壹個漂亮女人,然後是壹位老紳士。前兩個人繞過壹個拐角。突然,這位先生看到地上有壹張紙。他撿起來了。它是五英鎊。幾秒鐘後,年輕女子回來了。她在哭。“我減了五磅,”她說。
“不要哭,”紳士說。“在這裏。”年輕女子謝過他就走了。幾秒鐘後,大個子回來了。他在找什麽東西。突然壹扇窗戶打開了,壹個小個子男人向外看。“我看見五英鎊從妳的口袋裏掉了出來,”他說,“但是那個人把它給了壹個年輕的女人。”大個子非常生氣。這位先生嚇壞了,又給了他五英鎊。他走後,年輕女人回來拿她的壹英鎊十三先令四便士,小男人出來拿他的。
表面上只能知道故事發生在大街上,涉及四個人物。接下來,通過大致的劇情,我們知道故事圍繞著壹張五英鎊的紙幣展開,但這並不是故事的關鍵。遞進分析揭示,小小姐、大男人、小男人的出現,並非偶然巧合,而是他們合謀設置的騙局,目的是騙取老先生五英鎊。最後要知道,英國舊貨幣是1英鎊= 20先令。1先令= 12便士。因此,五英鎊平分給三個人,每人壹英鎊十三先令和便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說,我們已經基本上弄清楚了故事的來龍去脈。文章中涉及的語言結構不像對話中那樣集中,需要仔細分析才能發現。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可能會有不同的收獲。比如:
1.短語動詞:
他撿起來了。
他在找什麽東西。
2.固定句型:
見某人。/某事。我看見五英鎊從妳的口袋裏掉了出來。
給某人某物。:…但是那個男人把它給了壹個年輕的女人。
某人(somebody的簡寫)+ vi。+做某事。:…年輕的女人回來拿她的壹英鎊十三先令四便士…
二。實用性:
既然語言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而產生的,那麽語言的學習就必須從了解情況開始,而學習語言的方法就是在使用中練習和學習。
在母語環境下學習外語,需要我們進壹步增強自覺性和針對性,集中時間和精力反復練習某壹種語言現象,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具體做法是:重復——替代——模仿——創造,其中:
重復:對所學語言內容進行簡單機械的重復,以便熟練掌握。但這種重復並不是抽象的,壹定要結合語言使用的情境,才能對情境和語言形成條件反射,脫口而出。見某人。如上所述做某事。我們必須首先通過多次重復來熟悉原來的句子:我看見五英鎊從妳的口袋裏掉了出來。
替換:用替換詞部分替換所學語言,但原句情況基本不變。其目的是在機械重復和自由運用之間搭建壹座橋梁,從而保證我們掌握原句的精髓。在上面提到的句型中,我們可以把主語I,賓語five pounds和介詞賓語your pocket替換掉,比如:
那個小個子男人看見五英鎊從妳的口袋裏掉了出來。
我看見壹張票從妳的口袋裏掉了出來。
我看見五英鎊從大樓的窗戶上掉了下來。
模仿:在簡單替換的基礎上,模仿原句的表達方式,對原句的場景進行較大改動,但不能脫離原句的原則。變化可以是句子的內容,也可以是句子的時態,但千變萬化離不開see sb的基本句型。/某事。做某事。上面提到的句型,我們可以替換主語或賓語,不定式fall,介詞短語from…或者改變整個句子的時態或句型,如:
昨天我看見壹個小偷闖進了妳的房子。
那天學生們看見壹輛汽車撞上了壹棵樹。
這些事情我們已經見過很多次了。
妳經常看見湯姆起得這麽早嗎?
創造:即根據原句提供的表達方式,嘗試在其他情況下使用。這就需要大量的練習,仔細分析原句的本質,尋找內在的聯系,才能達到舉壹反三的效果。只有做到這壹點,才能計算出我們所學的語言。在上面提到的句型中,我們可以用其他感覺動詞代替see,也可以用動名詞do代替不定式do,從而演化出壹些其他的句型。
如:妳聽到外面有人唱歌了嗎?
男孩們正在看那位老工人跑火柴。
昨晚妳看見那顆星星在天上移動了嗎?
還應該提到的是,許多學生有壹個頭痛和記憶單詞的問題。記單詞很重要,但句型比單詞更重要。因為在任何語言中,能夠表達完整意義的最小單位是句子,而不是單詞。單詞脫離了句型就會變得抽象無用。另外,單詞只有在特定的語境中猜測,才能理解、記憶和正確使用。如果對方只說了壹個字門,我們不知道它的確切含義,那麽可能性更大。
如:請開門。請妳關上門好嗎?
聽著!有人在敲門。
門被鎖上了。我房間的門在哪裏?
所以壹定要把句型作為學習英語的重點問題,通過句型學習詞匯,通過句型學習語法,通過句型進行交流。但這並不意味著英語單詞可以背,語法可以練。我們的意思是以句型為中心完成各種任務。
三。壽命
語言學習是壹個長期積累、訓練和提高的過程。有些同學不明白這壹點,總想通過壹周或者壹個月的突擊就有效果。這是壹個不切實際的想法,結果必然會讓妳的希望落空。試想,從我們壹歲多開始,我們的母語學習至少已經進行了14、5年了。這些年來,我們壹直在用自己的母語,練習也從未厭倦。結果如何呢?恐怕不能說完美,語文考試不及格的人也不少。那麽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學習英語呢?從高壹到高三是三年,但是在這段時間裏我們並沒有壹直使用英語。按每周6課時計算,每年有52周,三年不超過1000小時,相當於41天。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學好英語很難。從理論上講,要學好英語,至少要用和學習母語壹樣的時間和精力。從語言學習的壹般規律來看,尤其是從英語學習的特殊性來看,確實如此。
1.英語詞匯要長期積累。
學生學習英語最頭疼的恐怕就是記單詞了。英語單詞的拼寫和大部分歐洲語言不同,規律性不強,字母的發音也不固定。看來除了死記硬背,沒有別的辦法了。這主要是因為英語的來源太復雜了,已經融合了很多其他語言的拼寫規則。盡管如此,英語發音有壹定的規律性,但這種規律性的發現只有在擁有相當詞匯量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比如字母a的讀音是:name[ei];包[];什麽[];水[:];快速[a:];許多[e];電影院[]等等。字母組合的發音比較復雜,比如ea的發音是:team[I:];;面包[e];偉大[ei];Real []等等。類似英語中引用的例子的發音規則有很多,有些是初中所涉及的詞匯無法體現的。我們只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隨時註意積累詞匯,總結規律。掌握了規則,就可以無所不知,擺脫死記硬背的痛苦,實現完全自由的飛躍。但是,在這之前,我們要經歷壹個努力的過程,我們必須通過積累的方法來學習英語詞匯。這就要求我們要有利用壹切機會學習的決心;第二,要有恒心,不怕遺忘,在遺忘中尋求記憶。同時也要堅持句型結合,在使用中學習。除了每個詞的發音、拼寫、意義外,還要掌握它的詞性以及與其他詞的習慣搭配。如果不理解後兩者,就不能正確運用所學的詞匯。比如:
妳每天幾點睡覺?(動詞,後跟介詞短語to bed)
瑪麗生病了。她已經回家了。(動詞,後跟副詞home)
我父親年輕時經常挨餓。(系動詞,後接形容詞hungry)
讓我們放風箏吧。妳想試試嗎?(名詞前可加冠詞A)
2.英語語法應該長期練習
我們經常聽到壹些學生說他們學不了英語,因為老師講得不好。我們認為學習英語的唯壹正確方法是學習者的親身實踐,語言是他自己練出來的,而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英語語法學習也是如此。語法不是指導人們行為的法律法規,而是大多數人的表達習慣。我們只有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形成相同的習慣,而不是僅僅對語法規則有壹個大概的了解或者記憶語法條文。在這種情況下,英語語法學習是壹個漫長而反復的過程,需要成百上千的練習才能實現。比如初壹,我們學了壹般現在時。當句子的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謂語動詞後面應該跟s或es。這個道理壹說就懂,壹用就錯了。甚至有的同學到了高三還把S或者es扔掉,說明他們在中學六年沒有在家練習過。
還要註意的是,在英語學習中,我們會發現,只要有語法規則,就會有不符合這個規則的例外。有的規律例外少,有的例外多,這也需要我們通過大量的實踐來鞏固。例如,當名詞是單數和復數時,有幾個例外,如男人-男人,女人-女人,孩子-孩子,腳-腳,牙齒-牙齒等。動詞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中有很多不規則動詞。另外,有時壹般規律和特殊情況在量上幾乎相同,要特別註意反復比較練習,比如不定式作賓語補足語,還有:
壹般規則:
我想讓妳把這些箱子搬到教室去。(希望某人做某事)
老師讓我們在課堂上做練習。(告訴某人做某事)
老人要求年輕人保持安靜。(請某人做某事)
軍官命令士兵繼續前進。(命令某人做某事)
特別法:
該吃午飯了。讓我們去餐廳吧。(讓某人做某事)
昨晚媽媽讓湯姆洗衣服。(讓某人做某事)
學生們看到壹個包從軌道上掉了下來。(看某人做某事)
妳聽到有人打破窗戶了嗎?(聽到某人做某事)
妳能幫我做飯嗎?(幫助某人做某事)
3.英語技能應該長期培養
語言學習當然包括知識的積累,但更多的是技能的培養。英語技能,即聽、說、讀、寫,在教學大綱中已有明確規定。這裏要強調的是英語技能培養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有目的、有計劃的,不可能壹蹴而就。
聽力能力的培養就是提高我們的耳朵分辨英語音素的能力。大綱要求妳以每分鐘90-100字的速度理解英美人的錄音資料。要達到這個標準,必須從聽單句開始,語速每分鐘30-40字。然後逐漸增加聽到的內容,提高語速。效果方面,不需要100%的領悟。只要每篇材料能聽懂70-80%,就算過了,所有的理解都不會促進聽力的提高。妳聽的應該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式應該包羅萬象。發音應該是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都有。
說的能力要求我們不僅要有正確的語音語調,還要養成地道的英語表達習慣。這不僅訓練了我們的發音器官,也訓練了我們的思維。也就是說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在學習的過程中,首先要掌握壹些詞匯、句型、語法方面的知識,然後熟悉壹系列固定的表達方式,最後學會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培訓內容可以從簡單的問候、感謝、道歉和建議到更復雜的情景對話,如打電話、談論天氣、購物、問路、看醫生等。,最後要發展成口語作文。訓練方式可以從簡單的問答、對話,發展到更復雜的交談、復述,最後要發展到講故事、戲劇表演、演講。初級階段要求正確,高級階段要求完美,完美無止境。
閱讀能力和聽力壹樣,是我們接受外界信息的途徑之壹,但閱讀更突出心智技能的培養。閱讀能力的考試往往是檢驗我們英語水平的重要手段之壹,因此閱讀能力的培養在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裏要求的壹方面是準確性,另壹方面是閱讀速度。兩者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奏效。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增加詞匯量、句型和語法知識,以及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將在下壹章閱讀理解中詳細討論。
寫作能力指的是書面表達能力,首先是良好寫作習慣的培養,如書寫規範、拼寫正確等。與口頭表達相比,書面表達要求更高的準確性。在英語中,單詞壹般分為正式術語和非正式術語,後者用於口語,前者用於書面語。正式語言往往比非正式語言更難掌握,所以它的訓練周期相對更長。而且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不僅與我們對詞匯、句型、語法知識的掌握有關,還受到我們口頭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的影響。學習語言時,妳通常先說,再寫。說通常只是解決了讓對方明白的問題,而寫則進壹步解決了完美表達的問題。訓練方法應從簡單回答問題開始,逐步過渡到編短對話和寫實用文章,如書信、通知、日記、筆記等。,直到文章和命題作文重寫。
在這裏我們也要提醒同學們,英語學習絕不是壹帆風順的,前進的道路充滿了坎坷和曲折。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英語學習的進步壹般顯示在下面的圖表中:
圖中x軸代表時間,y軸代表英語的提高,0代表錄取時間。在高壹的時候,我們總是對英語充滿了好奇,我們充滿了精力去學習它。而高壹的學習內容比較單壹,所以我們的成績幾乎是直線上升,在高壹結束或者高二開始的時候達到第壹個峰值A。高二的學習難度在逐漸加大,我們感到有些吃力,尤其是高二下學期的成績呈下降趨勢,在高二期末或高三開學時達到低點D。進入初三,由於中考的壓力,我們不得不加倍努力。再加上初三新課內容相對減少,復習時間相對增加,所以我們的成績又上升了,到初中畢業的時候達到了第二個高峰B。進入高中,由於教學要求的變化,很多學生感到不適應,學習內容突然增多,英語成績會進入第二個低谷。到了高二,我們逐漸適應了高中的教學要求。再加上高考的壓力,我們的英語成績再次上升,在高考中達到了巔峰C。高考結束後,英語成績會進入壹個相對穩定的平臺期,平臺期長短不確定,之後如果沒有深造的機會,大概會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
以上分析是作者經過大量調查後得出的結論。如果妳認同這種觀點,就不需要因為壹時的英語低分而氣餒;如果妳不認同這個觀點,祝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改變這個數字。